長廊
長廊(又稱千柱廊)是中國北京頤和園內的一處廊。它初建於18世紀中期,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超過14,000幅彩繪,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長的木廊[1] 。
目錄
歷史
長廊始建於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將這一地區占為皇家園林,以便聖母皇太后沿廊漫步、觀雨賞雪,是清漪園的一部分。1860年(清咸豐十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長廊和清漪園的大部分一起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重修頤和園時重建。1902年,慈禧再次對頤和園大修。進入民國後,長廊與頤和園一起衰敗荒蕪。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政府集中力一批古建工匠和彩繪藝人對長廊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為了應對「破四舊」風潮,頤和園工作人員在部分彩繪上塗了一層白粉用於保護。197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對長廊再次進行修繕,並對部分損毀的彩繪進行了重繪或補繪。1990年,長廊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木廊被記錄在吉尼斯世界紀錄。2006年,為了北京即將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再對長廊進行了部分修繕。
布局
長廊東起邀月門,沿昆明湖北岸向西延伸。它全程不曾離開湖岸和在它另一邊的萬壽山腳之間的移行帶。湖邊標誌性的亭子石舫位於長廊西端附近。長廊中段經過圍繞萬壽山靠湖一側中心建築群的彎曲段,該中心建築群的主廳為排雲殿,為慈禧太后慶祝生日之所。排雲門為長廊中心,長廊從中貫穿。排雲門本身也是一個標誌,也被彩繪覆蓋。
長廊全長728米(含4座亭子則為752米),房頂下的大梁將其分為273間。沿其走向在排雲門的兩側各有兩座即共四座重檐八角亭,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由東到西命名為:留佳、寄瀾、秋水、清遙。排雲門每一側兩亭中間都有道路,湖岸上的亭子能通過長廊的南向短延伸段到達:對鷗舫在東,魚藻軒在西。在西面還有一個和魚藻軒反向的北向延伸段,走向一座三層八角形瞭望塔。
彩繪
長廊的樑柱和天花板全部用蘇式彩畫裝飾。總計14,000多幅彩繪,包括640幅乾隆時期的西湖風景古建畫和數千幅山水、花鳥、博古畫,特別是描述中國古典文化、民間故事、歷史和傳說人物的彩畫最受關注
四座亭每座都在東西兩門道處有兩幅巨幅彩繪。這些彩繪的主題如下(由東到西):
- 桃花源記 : 《桃花源記》設定為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事。講述一個漁民在一處窄山洞的另一側發現了與世隔絕的山谷「世外桃源」。谷中居民為秦朝躲避戰亂者的後人,他們從那時起在這個烏托邦中和平地定居,不受外界歷史發展影響。漁夫回家講了這個故事,但這個世外桃源再也找不到了。
- 齊天大聖斗哪吒 : 此畫描述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的一個情節。此情節中,猴王孫悟空與玉帝派去擒拿他的男孩神仙哪吒戰鬥。在戰鬥中,哪吒和孫悟空都把自己變成了三頭六臂的神。在畫中,哪吒踩着通常用於移動的風火輪。
- 岳飛槍挑小梁王 : 和《八大錘大鬧朱仙鎮》相似,此畫的主題也是關於宋朝英雄岳飛的故事。此畫描述岳飛和想通過行賄在比武中勝出的富家貴族子弟小梁王柴桂的交戰。在畫中,柴桂墜馬,岳飛槍刺其心殺之。
- 竹林七賢 : 此畫在秋水亭的西邊,展現了3世紀的七位奔放的文士即竹林七賢。文士阮籍、嵇康、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和劉伶持有進步的政治觀念,卻不能實現抱負。因而他們拒絕尋求名利,轉而在竹林中以作詩、飲宴、奏樂、下棋以自娛。
參考文獻
- ↑ 【頤和園·長廊彩畫·故事】洛水女神與射日英雄后羿的愛情故事,搜狐,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