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中型坦克
T-54中型坦克(俄文:T-54 Средний Танк,英文:T-54 Middle Tank )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研發的一種中型坦克,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代主戰坦克(但由於設計理念停留在二戰時期,因此該說法略有爭議)。蘇聯T-54中型坦克從二戰末期的T-44中型坦克演變過來的,第一輛樣車於1946年製成,到1950年已經批量裝備部隊,而並非大家想象的那樣,T-54坦克是1954年裝備部隊。T-54在經過小範圍改進之後就是T-55中型坦克,因此很多人將其和T-55中型坦克結合起來成為T-54/55中型坦克。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蘭共生產T-54/T-55坦克50000輛左右,約占全世界二次世界大戰後坦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同樣,該坦克是蘇聯坦克設計師莫洛佐夫的得意之作。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T-54中型坦克 | |
外文名稱 | T-54 Средний Танк(俄語) | |
研製時間 | 1944年 | |
定型時間 | 1945年底 | |
服役時間 | 1950年至今 | |
別 名 | T-54主戰坦克、T-54/55中型坦克 |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1944年裡仍然在世界各地燃燒,但蘇德前線的局勢已經發生明顯的改觀。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除了繼續大批量生產T-34/85坦克外,還繼續測試他們的T-44中型坦克,T-44中型坦克安裝上T-34/85的85毫米D-5T坦克炮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修正,測試工作在年底完成,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宣告誕生。1945年6月,T-44坦克的量產在第75工廠全面鋪開。第一批T-44中型坦克在1945年8月被裝船運往遠東,參加對日作戰。
T-44坦克是在早期T-34/85坦克基礎上改進的,主要改進有扭杆懸掛、橫置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形狀良好的車體。該坦克有4名乘員,取消了原T-34/85坦克的機電員,航向機槍固定在車體上,由駕駛員控制發射。炮塔是T-34/85坦克炮塔的改進型,但是炮塔底部沒有突出的頸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以及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都使用過該坦克。改進後的T-44坦克稱為T-44M坦克,70年代仍用於訓練。由此,蘇聯設計師們要對T-44中型坦克進行升級。
研製過程
戰爭末期,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在協助生產T-34/85和T-44坦克的同時,開始研究更先進的坦克,在新型坦克的研製過程中,設計師們詳細研究了蘇軍在二戰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坦克火力;提高裝甲防護水平;使坦克具備較強涉水能力。
1945年第一季度,2輛新坦克樣車完成,被命名為T-54中型坦克,測試工作在同年進行。到1946年初,設計局完成了最後的細節修定工作,解決了在試製和測試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毫米坦克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3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鑄造炮塔前裝甲厚190毫米,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100毫米。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導致車重上升,為了不影響坦克機動性,T-54坦克安裝了一台大馬力柴油發動機(V-54)。
1947年,T-54坦克在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投入量產,1948年在哈爾科夫75工廠也開始量產T-54中型坦克。後來,針對一些現代戰爭方面的問題,T-54中型坦克在部分升級後成為了T-55中型坦克。直到1981年,蘇聯鄂木斯克坦克廠(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產T-55中型坦克,而此時T-62主戰坦克早已停產。[1]
參與戰爭
1967年六日戰爭中,T-55曾與美制M48、英制百夫長坦克和改裝過的二戰坦克M4謝爾曼坦克交戰過。期間以軍擁有良好的指揮與配合,並具有絕對空中優勢,使得T-55面對略遜於自己的裝甲力量時並沒有占到什麼便宜。
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與裝備105mm L-7型線膛坦克炮的百人隊長Mk-V和M-60A1坦克遭遇,期間埃及與敘利亞裝備的T-54/55被以色列繳獲者甚眾。以色列改裝並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這些車輛的蘇制D-10坦克炮被換成北約制式105mm L-7或M-68型坦克炮,蘇制發動機也被更換為通用汽車製造的柴油機。以色列將這種坦克稱為「Tiran-5」型並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初,其後主要被出售給第三世界國家,余者改造為重型Achzarit裝甲運兵車。
越南戰爭中南越政府軍與北越人民軍裝甲部隊的首次交鋒發生於1971年2月。在這一戰中,南越的17輛美制M41型坦克以零損失擊毀了22輛北越坦克,其中有6輛T-54和16輛PT-76水陸坦克。1972年4月2日,新組建的南越第20坦克團(相當於營)偵測到了北越坦克部隊的大規模移動。在午後的作戰中,M48迅速開火擊毀了打前陣的9輛PT-76和兩輛T-54,其餘的北越坦克隨後撤退。1972年4月9日的作戰中,M48坦克在2800米距離上對來襲的北越坦克開火,打亂了北越坦克的陣型。當日,北越共有16輛T-54被擊毀,一輛59式被擒,南越方面沒有損失。1975年4月30日北越人民軍攻下西貢的當日,北越陸軍T-54坦克參與了一著名的事件,也就是衝撞南越總統府「獨立宮」鐵門,駛入前院逼使總統楊文明投降,從此結束了越南戰爭。今天越南政府在胡志明市的西貢總統府舊址「統一宮」前展示了數輛同款的退役坦克供遊客觀賞。
結構性能
武器系統
T-5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Д-10T式100mm線膛坦克炮,其改進型用於SU-100坦克殲擊車。Д-10T式坦克炮有1個水平滑動的炮閂,其反後坐裝置包括1個液壓駐退機和1個液氣式復進機。該炮身長5.608m,重1948kg,最大射程為16000m,平均射速為4發/min。早期T-54坦克未裝火炮穩定器,T-54A型坦克則裝有高低向火炮穩定器,火炮型號為Д-10ТГ式。T-54Б、T-54B、T-55和T-55A型坦克均安裝Д-10T-2C式火炮,並配有高低向和水平向雙向穩定器。後來,對早期車型的火炮和穩定器進行了改裝。
輔助武器包括2挺7.62mm機槍和1挺12.7mm機槍。СГМТ式7.62mm並列機槍安裝在火炮右側;同型號和同口徑的另1挺7.62mm航向機槍固定在車體前上裝甲板上,由駕駛員利用變速操縱杆上的按鈕控制射擊;安裝在裝填手艙蓋外面的ДШКМ式12.7mm高射機槍用於對空射擊。
動力系統
該坦克裝有1台橫置在車體後部的B2型4衝程12V60°水冷柴油機,在2000r/min時標定功率為382kW(520馬力)。該發動機採用電動機驅動為主要起動方式,壓縮空氣起動是寒冷氣候條件下的輔助起動方式。由於T-55坦克裝有1個AK-150型空氣壓縮機,可以提供比較恆定的壓力,所以它的發動機以壓縮空氣起動為主要起動方式,將電動機驅動作為輔助起動方式。為了增大坦克行程,除了在車內設前組和中組燃油箱外,還在車體外面設有外組燃油箱;在車體右側翼子板上設有4個扁平油箱,其中第一、二、四個油箱各有93L柴油,第三個油箱為潤滑油箱,在車體後面還可以附加2個筒形燃料箱。發動機冷卻系是液冷、密閉、壓力循環式的,使用的冷卻液在夏季是水,在冬季是防凍液。冷卻系包括管片式水散熱器、離心式風扇、進出氣百葉窗及風道等。
傳動裝置由齒輪傳動箱、主離合器、變速箱、風扇聯動裝置、行星轉向機和側傳動裝置組成。該傳動裝置的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具有結構簡單、容易製造等優點,然而性能較差。它可以為車輛提供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最大車速為50km/h。轉向機構為二級行星轉向機。行走採用扭杆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5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1個前置誘導輪、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和第五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旋轉式液壓減振器,誘導軸曲臂上裝有蝸輪蝸杆式履帶調整器,以調節履帶張緊度。採用全金屬單銷式履帶。
早期T-54坦克未裝潛渡設備,爾後配備的潛渡設備有兩種潛渡筒,一種是實戰使用的小直徑潛渡筒,另一種是訓練使用的大直徑潛渡筒。前者使用時安裝在裝填手潛望鏡上方,不使用時裝在炮塔後部或車體後部,後者使用時安裝在裝填手艙口上,安裝和拆除潛渡筒各需要15~30min。坦克潛渡江河時通常掛一檔行駛,並藉助車上的航向儀導航。
輔助系統
該坦克的火控系統比較簡單。車長操縱指揮塔,用ТПК-1潛望鏡搜尋目標,當捕獲到目標時,調動炮塔為炮長指示目標,然後由炮長進行精確瞄準射擊。炮長有1個ТШ2-22瞄準鏡,該鏡有3.5×和7×兩种放大倍率。在車長和炮長瞄準鏡上均刻有「∧」形標誌,通過調整火炮方位角和俯仰角使瞄準鏡上的有關彈種的瞄準標誌與目標對準即可進行射擊。
最先安裝夜視設備的是T-54Б型坦克,後來對早期型號進行了補裝。T-54/T-55坦克的夜視設備包括:安裝在車體前上裝甲板右邊的ФГ-100紅外前燈和TBH-2紅外觀察潛望鏡,可為駕駛員提供40~60mm的夜間觀察能力;安裝在車長指揮塔前的ОУ-3紅外探照燈和TKH-1車長紅外潛望鏡,可為車長提供大約300mm的夜間觀察能力;安裝在主要武器右邊的л-2紅外探照燈和ТПК-1-22-11炮長夜視瞄準鏡,可為炮長提供800~1000m的夜間觀察能力。早期T-54坦克的炮塔旋轉和火炮俯仰運動均由炮長手動操作,但後期的車型改為由炮長手控的電驅動操作,手動操作驅動裝置作為應急備用而保留。
防護系統
鑄造炮塔有比較理想的防彈外形;車體低矮、裝甲板有良好的傾角,是該坦克提高生存力的主要措施。該坦克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施放時在行進中的車後形成一條白色煙霧,可持續2min。T-54中型坦克早期車型未安裝但在後期車型上裝有三防裝置,後來對早期車型(即T-55中型坦克)進行了加裝。
總體布局
車體為焊接結構,駕駛艙在車體前部左邊,戰鬥艙在車體中部,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在車體尾部。駕駛員有1個向上抬起並向左旋轉開啟的艙蓋,艙前有2個潛望鏡,其中的1個可換成紅外潛望鏡。車首裝有與前上裝甲垂直的防浪板,當坦克涉水行駛時可防止水浪濺至駕駛員潛望鏡。駕駛員右邊的車體前部空間為彈藥架、電瓶及燃料箱。駕駛員後面的車體底甲板上開有向車內開啟的安全門。炮塔為鑄造結構,頂裝甲是用2塊D形鋼板對焊在一起再焊制炮塔頂部的,炮塔位於車體中部。車長在炮塔內左邊,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內右邊。車長有1個可以360°迴轉的指揮塔,其上有1個向前開啟的單扇艙蓋,ТПК-1瞄準鏡安裝在車長指揮塔頂的前部,指揮塔上有4個潛望鏡。裝填手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和1個MK-4型潛望鏡。[2]
性能諸元
重量 | 34噸;36噸(加裝戰鬥裝備) |
車長 | 6.2米;9.0米(包括主炮) |
車寬 | 3.27米 |
車高 | 2.4米 |
車組 | 4 人 |
發動機 | 520hp(馬力)B2型4衝程12V 60°水冷柴油機 |
最大時速 | 50/25 km/h(公路/越野) |
行程 | 400/280 千米(公路/越野) |
越壕寬 | 2.7米 |
越障高 | 0.8m |
爬坡度 | 60% |
涉水深 | 1.5m |
潛渡深 | 5 m |
主武器 | 100mm Д-10T 線膛坦克炮 |
副武器 | 12.7毫米 ДШКМ 高射機槍 1挺;7.62毫米 СГМТ 機槍 2挺 |
彈藥 | 100mm炮彈備彈34發 ; 7.62mm機槍彈備彈3000發;12.7毫米機槍彈備彈500發 |
火炮俯仰角 | -4°~ +17° |
火炮旋轉方向 | 旋轉方向 360°(21s) |
車體裝甲 | 均質 100mm 30°/35°鋼(車前上/下);均質 80mm 90°鋼(車體側) |
炮塔裝甲 | 均質 200mm/弧形 鋼(炮盾);均質 160mm/弧形 鋼(炮塔側) |
瞄準鏡型號 | ТПК-1晝間瞄準器;ТПН-1-22-11夜間瞄準器(與紅外瞄準器聯合使用) |
坦克評價
從某種意義上說,T-54是一個傳奇。到目前為止,它的使用範圍比任何其他冷戰時期或現代主戰坦克都要廣。它由華沙條約國家提供或生產,在20世紀60-70年代成為華沙條約國家的大部分軍隊的制式裝備,然後為中東的盟國(埃及、敘利亞、約旦)和許多不結盟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服務。除了波蘭和捷克版本之外,還生產了驚人的83500輛。它在很大程度上與世界各地的殖民戰爭或獨立戰爭有關,至今仍是任何裝甲部隊最常見的裝備之一。中國依據T-54主戰坦克仿製了59型主戰坦克,而且它主要分布在亞洲國家,特別是北越、老撾、柬埔寨和朝鮮。
以下幾個因素促成了這一成功,這與蘇聯的AK-47突擊步槍有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首先,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規模生產,而且是現代主戰坦克中最便宜的型號,隨着現代戰爭的變化,各國對其現代化和升級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同樣的原因,該坦克零件也可大量供應以及通用。其次,它是一個良好的全方位的主戰坦克,在這方面取得了與著名的T-34坦克相同的平衡。第三,它操作簡單,不需要太多的學習操作研究。第四,它非常堅固,可靠,易於適應。到現在該坦克可能有兩百多種衍生型號,其中一些仍然在使用。T-54已經服役50年,可能在21世紀20年代仍將使用。[3]
1994年,俄羅斯陸軍宣布T-54退役,但在1998年又宣布300輛T-54以封存裝備的名義重新列入到現役武器庫中。至今很多國家的軍隊依舊裝備着T-54的各種改進型,不斷有新的改進型誕生。[4]
視頻
蘇聯T-54坦克:中國59式坦克的「鼻祖」,影響了當時蘇聯坦克的發展史
參考文獻
- ↑ 驃騎之鄉-T系列坦克設計局的過去與現在(組圖)2005年01月04日 09:16
- ↑ 蘇聯T-54/T-55中型坦克2003年09月18日 23:33
- ↑ T-54November 22, 2014
- ↑ 鑽進T-54早期型坦克 超越時代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大殺器18-07-22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