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娘惹糕[1] [2],(馬來文:Nyonya Kuih),為娘惹糕點的總稱,流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及泰國南部一帶。
娘惹糕的特色
- 色彩鮮豔,香氣濃郁
- 文化融合,口味繁多
- 種類及口味繁多,因應婚慶禮俗
娘惹糕的種類及口味繁多,有蒸、炸、烤、甜、鹹、辣等,主要製作原料為糯米、米、木薯粉等,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材料,如班蘭(Pandan)、椰漿、椰絲、綠豆泥、紅豆泥、花生粉、椰糖(Gula Melaka)、叁巴(Sambal)等。
- 斑蘭:一種熱帶植物,為東南亞料理的香料之王,可用於製作麵包、娘惹糕、甜粽等,也可以搭配薑黃、椰奶、香茅、檸檬葉等南洋食材製成香料飯,或加入馬來綠咖哩中增香,用途廣泛。
- 參巴:是一種廣泛流行於星馬一帶的辣椒醬,會添加在娘惹菜及叻沙料理中,食材豐富,包括蝦米、辣椒、蒜頭、紅蔥頭,再依喜好加入香茅、南薑、羅望子、檸檬汁調味。
大多數娘惹糕因使用糯米粉或木薯粉的緣故,口感較為軟糯,加上早期娘惹善於利用各種植物的汁液為糕點染色,鮮豔的色彩及混合各種香料的強烈香味為娘惹糕的最大特色[3]。
發展沿革與來源
15世紀初至17世紀間,中國男子到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定居於馬六甲海峽沿岸如馬六甲、檳城、新加坡、普吉島或東印度群島一帶,由華人移民與當地女子(如馬來人、米南加保人、武吉斯人、爪哇人等)通婚誕下的混血後裔,通稱為土生華人,當地稱為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或稱土生華人(馬來文:Peranakan)。
其中馬六甲是娘惹文化的原發地,早期各族群的來往頻繁,飲食文化結合之下,使「九層糕、曼煎粿、紅龜粿、木薯糕、阿榜糕、蜂窩餅」等外來美食,逐漸內化成「娘惹菜」。
峇峇娘惹文化主要集中在檳城、馬六甲兩個城市,目前已逐漸沒落,但娘惹們改良過的糕點卻被不同的族群傳承下來,在馬來西亞的路邊攤、餐館、麵包店隨處都能品嚐到「娘惹糕」,也不斷衍生出更多創新吃法。。
這些南來的華人部分是早期明朝後裔,或是殖民時期南來華商與原住民結婚的後裔,他們的文化除了傳承中國的文化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当地土著或西方文化的影響[4]。
因早期土生華人的生活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即男主外女主內,娘惹在出嫁前一般足不出戶,在家與女性長輩學習傳統手藝及廚藝[5]。因家族背景及與馬來半島各族群的來往頻繁,這些早期的娘惹婦女學習了許多傳統廣東人、福建人、客家人、馬來人、印尼人、泰國人等各族群的料理方式,同時也將不同的料理納入至自身的文化傳統中,因此使得如:九層糕、曼煎粿、紅龜粿、烤木薯糕、阿榜糕、蜂窩餅等非源自當地的食品,在加入娘惹們常用的食材及烹煮方式,改良內化成為娘惹糕的份子之一。
雖然目前峇峇娘惹文化在當地已逐漸沒落,但是經娘惹們改良過的糕點,符合馬來半島各民族的口味,也滲透進他們的飲食文化中,因此被不同的族群傳承下來,在巴剎、路邊攤、餐館、麵包店等依舊可見到娘惹糕的存在,同時也進行更多的的創新改良與演變[6]。
口味種類
娘惹糕因吸納不同族群的糕點,加上自己研發的品項,因此種類數量繁多,其中不少糕點都是由同一品項演變成不同的糕點,在搭配不同的元素後,糕點的味道和形態也不一樣。
- 如使用蝶豆花汁液將糯米飯染藍,再壓成四方扁平狀的蘭花糯米糕(Pulut Tekan)的吃法是搭配咖椰(Kaya);
- 若糯米加上椰糖炒過的椰絲,再使用香蕉葉包裹成金字狀,則稱為椰絲糯米飯(Pulut Inti);
- 糯米飯包裹,由香料、椰絲、辣椒及蝦米炒香的餡料,再使用香蕉葉,就成為叁巴糯米卷(Rempah Udang)。
- 達蘭糕(Kuih Talam),底下綠色或褐色的糯米糕,其實是卡穗糕(Kuih Kosui),一般多是沾上椰絲食用。
喜慶活動與色彩
相較於其他民族的糕點,娘惹糕最顯眼的特色是使用不同植物汁液為糕點上色,一般多採用班蘭葉、蝶豆花、洛神花、拉米葉(Daun Rami)的汁液,除了帶來不同的色彩外,還會附帶這些花草的香味。
另外,娘惹糕的色彩會因應不同的紅白喜慶禮俗,而製作各式糕點及染上不同色彩,如椰絲球(Ondeh-ondeh)是土生華人在結婚時必備的糕點;哆哆(Dodol)在峇峇話有玄孫的意思,因此祭拜祖先時,該糕點有寓意子孫滿堂的意味;
端午節期間則會享用娘惹粽;馬來雞蛋糕(Kuih Bahulu)、粿加必(Kuih Kapit)、黃梨餅、Kuih Koya、Kuih Karas、Kuih Bangkit等則是農曆新年時必備的糕點。
用色方面,大部分的糕點則是使用紅色,有大喜之意,如在興慶之時,九層糕及紅龜糕的色彩則以紅色為主;白事之時,九層糕的顏色則改成藍白色,紅龜糕的餅皮則使用紫米及拉米葉染成紫黑色[7]。
但目前許多商家為節省成本及製作功夫,開始使用化學色素或香精來替代。
參考資料
- ↑ 娘惹是一種文化?認識馬來的傳統美食—娘惹糕,自由時報,2019-06-03
- ↑ 16種傳統娘惹糕做法大放送,快來學一學,每日頭條,2018-05-19
- ↑ 鄧之匡. 大食廣‧人手製作甜味適中 娘惹糕一飽口福. 中國報新聞網. 2013-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中文).
- ↑ 峇峇娘惹:時代變遷囉!峇峇娘惹走向沒落. [2014-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 品味娘惹文化 寻找中国味道
- ↑ 廚房樂 娘惹糕精緻. [2014-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 峇峇娘惹文化‧講究品質“慢慢做”‧娘惹糕精緻美味. [2014-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