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禮器是中國古代在祭祀、宴饗、喪葬以及征伐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規格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權力。在周禮中,禮器是宗教和政治的結合點。早期禮器重玉器,因其在原始巫術中有通靈的功效。隨着商周之際政治宗教的發展,玉器逐漸從神權的象徵演化為王權的象徵,而越來越多的禮器使用青銅器鑄造,統稱為尊彝。而秦漢以後,青銅禮器的使用逐漸減少。
禮器的早期功用在於溝通天地鬼神,《禮記·禮器》: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1]。而在三代晚期,禮器的主要功能轉變為「紀」。所謂「紀」有三層含義:一是紀神物,以使人有所畏懼,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尤其具有代表性,往往以細密的雲雷紋作為地紋,再在上面施以凸出於器表的繁縟的紋飾,形式有獸面紋、龍紋、夔紋、鳳鳥紋、蟬紋等主題紋飾;二是紀等宜、明尊卑;三是紀功賞,在禮器上銘刻鑄器事由,以見德功之美、勛賞之名。
按照使用的場合,禮器可以分為宗器、旅器和媵器。宗器用於宗廟祭祀之禮、旅器用於師旅征伐之禮、媵器用於婚嫁之禮。從種類和功能上分,玉器禮器的種類有璧、琮、圭、璋等;青銅器禮器數量更多,可分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也有將樂器和禮器並列的)。炊器為做飯之用,包括鼎、甗等,食器為飲食之用,包括豆、簋等,酒器包括爵、尊、壺等,水器包括盤、匜等,樂器有鍾、鐃等。
器物分類
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又泛稱彝器。
在先秦時期的中國禮學中,人們將世間的器物劃分為祭器與養器(或用器)兩個部分,這是基於神聖與世俗兩重世界的理論;而將禮器分為祭器與明器兩類,則是依照人與鬼神的兩重世界的理論。在隨葬品中,周人兼用這兩種器具,正是理智與情感之間矛盾的反映,禮的器具下蘊含着深刻的禮意。
在具體的禮典儀式中,禮器是構成踐禮活動必不可少的要素[2]。它以實物的形式,既構造了禮儀活動中的神聖氛圍,也呈現出了行禮主體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們與之交往的對象(無論是人還是神)的特定感情。禮器作為展現禮意的工具,它無疑是屬於禮的形式方面。在古代器物中,禮器與非禮器有其嚴格的區分,這種區分,既是禮器的象徵作用及其神聖性的決定的,同時,也是禮器所具有的原始性與非功用性決定的。
視頻
禮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