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
中文名称 : 黄土高原 外文名称 : Loess Plateau 别 称 :乌金高原 面 积 : 约62万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中国中部偏北 位 置 :北纬34°~40°东经103°~114° 主要河流 : 黄河 门票价格 :免费 矿 产 : 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 范 围 :晋、陕、甘、青、宁、豫等省区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适宜游玩季节 :春夏秋 建议游玩时长 : 3天 |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因此,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乃至黄河流域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1]。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目录
地理位置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自然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100~200mm。以200mm和400mm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陕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点多,土层厚而松,夏季气象易变,遇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灾害。
旅游景区
陇中高原
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米。地形破碎,多墚、峁、沟谷、垄板地形陕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点多,土层厚而松,夏季气象易变,遇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
陇东、陕北高原
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墚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
山西高原
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山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
渭河平原
旅游指南
历史文化
环境变迁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墚、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古气候的标志
黄土地层中反映古气候的标志概括起来有: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黄土的颜色变化、化学元素组分含量和孢粉组合等。
古土壤,它是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表,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经过成壤作用形成的。因此古土壤的类型、成分结构等特征都带有形成时气候特征留在土壤中的痕迹,这些痕迹直接记录了当时气候冷暖干湿等变化。
湖相沉积,黄土中常夹有湖相地层,这类地层主要出现在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的早期或晚期,。这些湖沼相沉积物中碳质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其所含铁元素多为还原状态,氧化程度很低,这些特征表明上述湖沼相堆积是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河流相沉积物,主要为粗砂、砾卵石等,一般属于早更新世中后期及中更新世早期。在晚更新世时,一些盆地和山前地带的黄土中夹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层,这些粗岩相沉积物说明当时黄土堆积时,曾经有过较大的丰水期,因而河流发育,水文活动积极,反映了当时湿润的气候条件。
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第一段,浅红黄色段;第二段,棕黄色段;第三段,灰黄色段;第四段,褐黄色段。黄土颜色自下而上由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
黄土中化学元素组分的迁移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所谓元素的迁移,是指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的转移和再分配,使化学元素重新分散或集中的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迁移的方式、强度和结果都不相同。
元素迁移除。元素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元素的组合及其结构等内因外,还有外界的物理化学环境,如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外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黄土史时期迁移最重要的外界因素,通过测定黄土层中元素迁移量的大小、形式及其组合关系等,反演其迁移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条件,以达到了解古气候环境波动的目的。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和花粉分别是这两类植物的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当它们在植物的孢子囊和花药中成熟后,借助风、水或动物等动力的作用飞离植物母体,大部分落在土壤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孢子花粉也就变成了化石。孢粉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把不同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分离提取出来并鉴定其类型及组合,以此恢复古植被类型、群落,生长的古地理景观和古气候条件。
古环境的变迁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更新世早期,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
6000万年前的环境
文物工作者和地质人员最近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证实,约在6000万年前,黄土高原全是湖水,现在的山峰则是当时湖水中的孤岛。
宁夏固原地区很早以前是一片海洋。在距今6000万年前,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到了距今24万年前,六盘山、月亮山等发生剧烈的上升运动。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的砾岩和粘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目前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分区论述
山地区
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的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山地。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唠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等主要为石质或土石中山。六盘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东西两侧地貌差异较大,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之间-条重要的地形界线。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无定河、清涧河等的发源地,山体黄土厚度50~70米,岭脊起伏和缓,山坡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子午岭、黄龙山,岭脊和缓,受人为采伐、开垦,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重力侵蚀严重。关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娄敬山、宝鉴山、碑子山、尧山等构成,海拔900~1200米,山势疏缓低矮,南陡北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黄土高原东部山地主要有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以石质中山为主。吕梁山北起管浑山,南到龙门山,山体宽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北高南低,山顶起伏和缓,局部保留有宽展平坦的古夷平面。中条山位于晋豫之间,走向北东东,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势西高东低。
丘陵区
丘陵区是黄土高原面积最为辽阔的地貌区,占黄土高原面积的56.79%。由于丘陵区面积广大,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甘肃临夏、和政、渭源等地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对高差150~250米,坡面沟谷侵蚀强烈。甘肃定西、渭源、通渭、会宁等地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黄土梁状丘陵。陕西白于山、子午岭、唠山的外围地区,以及富县、宜君-带丘陵多呈纵长的梁状,梁面坡度和缓、梁坡陡峭、坡面沟谷侵蚀活跃。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兴县、临县等黄河沿岸,以及陕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神木、府谷等地的饰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区,饰顶海拔1200~1400米,呈错落的馒头状,赤坡多凸形坡,地面异常破碎,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山西临县、离石、柳林、永和、汾西、古县等地,以及陕西延安、安塞等地为黄土梁筛丘陵,一般海拔1300~1600米,相对切割深度150~200米,梁赤坡面沟谷密布,坡面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陕西榆林、横山等长城沿线梁筛丘陵表层有薄层片沙覆盖,可称为沙盖梁筛丘陵。分布于陕西富县、宜川,陇东环县、庆阳、镇原等地的残源梁饰丘陵是黄土源长期受侵蚀切割,源面缩小,残破而成。
塬区
黄土塬区主要分布在陕甘宁盆地南部与西部以及陇西盆地北部,洛川源、董志源、长武源、白草源是黄土塬的代表。洛川源位于子午岭和黄龙山之间的洛河中游,基底为三趾马红土覆盖的山间盆地,第四纪黄土厚度120~150米,塬面向洛河倾斜。董志塬位于陕甘宁盆地西南,介于径河支流马莲河与蒲河之间,塬面海拔1250~1400米,走向为西北~东南。董志塬受基地古盆地控制,塬面宽畅开阔,长约80千米,宽5~10千米,最宽处近20千米。白草塬位于祖历河中下游,在第三纪古盆地基础上形成,第四纪黄土厚度200米左右,塬面海拔1750~1900米,相对切割深度180~200米,塬面比较完整。长武塬位于径河流域,是陇东黄土塬的南延部分,塬面海拔1000~1300米,地势向东南倾斜,塬面比较完整。此外在黄土塬的外围如山西曝县、大宁、吉县等地:太原盆地北部的黄寨、大孟一带;陕西宜川云岩河与仕望河流域;陇东环江流域等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残塬。黄土残塬是黄土塬被沟谷分割的结果,源面成条块状。
台塬区
黄土台塬区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汾河谷地、豫西、晋南黄河沿岸。关中黄土台塬沿渭河两侧作东西向分布,渭河北岸面积更为宽广。渭河以北自西向东主要有陵塬、贾村塬、周塬、咸阳塬、合肠阳、澄城塬等。渭河以南自西向东主要有五丈塬、翠峰塬、神禾塬、少陵塬、乐游塬、白鹿塬、铜人塬、代王马额塬、阳郭塬、孟塬等。关中黄土台塬呈阶梯状向渭河倾斜,塬面平坦。豫西山地北麓台塬沿黄河南岸东西沿伸,较大的有张村塬]]、张汁塬、苏村塬、阳店塬、焦村塬、程村塬等,塬面呈阶梯状向黄河倾斜。晋南黄土台塬分布于中条山南麓苗城、平陆一带及峨眉台地,其中峨眉塬面积最大。汾河谷地黄土台塬沿汾河两侧分布,汾河下游浮山、翼城、翟山附近台塬面积尤为宽广。
河谷平原区
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平原和伊洛河下游平原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三个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300千米。西安附近宽可达40千米。渭河沿线的河漫滩宽窄不一,宝鸡附近0.5~0.7千米,西安北郊4~6千米,华县、华阴附近5~7千米。渭河两岸有1~级河流阶地,其中汁河与溺河之间阶地最宽可达10~20千米。渭河北岸河流阶地在径河以东最为宽广,由径河、石川河、洛河共同形成,阶地宽度可达20~30千米。汾河谷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盆地,其中太原盆地长130千米,宽15~30千米,是汾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临汾盆地长150千米,在临汾、洪洞一带最宽可达20千米。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洛阳,东到巩县,面积达670平方千米。此外在湟水、大夏河、挑河、祖历河、延河、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皇甫川、三川河、径河、洛河及黄河干流分布着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构成的河谷平原。黄河干流永靖至靖远平原呈串珠状沿河谷分布,以兰州、靖远面积最大。兰州平原长35千米,宽5~6千米,发育有1-2级低阶地。煌水河谷地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宽谷段形成宽广的河谷平原,如西宁段阶地宽可达4~5千米。无定河在鱼河堡至绥德四十里铺段形成长60千米,宽1000米的河谷平原,米脂县城1-2级阶地宽1300~1500米,上盐湾-鱼河峁附近宽度在2000米以上。
典型列举
黄土塬
黄土塬是指黄土覆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其周围为沟谷所环蚀,边缘由于受沟谷的向源侵蚀而参差不齐。它可以是黄土堆积在侵蚀切割不强、地势平坦的大片古地面上而成;也可以是充填山间或山前低地中的平坦黄土面受沟谷分割而成。它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保存完好而宽广的平坦地面。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特有地貌。塬面高出谷底约一百余米,黄土厚度达数十米,地下水埋深普遍在20米以下。
黄土梁
黄土梁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1-3度。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0度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后者是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梁顶横向坡度3-5度,纵向坡度8~10度。
黄土峁
黄土峁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是黄土梁进一步受侵蚀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比较强烈的黄土地区。如在吕梁山与六盘山之间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地貌形态就以黄土峁为主。在侵蚀形态中,沟蚀大于片蚀,沟头溯源侵蚀迅速,沟床下切与谷坡扩展也很快,沟头前进速度每年平均2米~3米,其沟间地与沟谷面积之比为5:5,切割密度为5000米/平方千米~7000米/平方千米,流水侵蚀强烈,年侵蚀模数很高。
政治经济
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陕西榆林市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最终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做为全国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煤炭和电力,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全国的“锅炉房”。
滥伐滥垦
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治理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
水保试验站,经过30多年的建设,位于黄土高原的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保试验站。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安塞县,始建于1973年,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点重点站[2]。
目前这个试验站已建成山地、川地试验场,其中包括农田水分平衡试验场、养分循环试验场、土壤侵蚀试验场等160个小区以及先进的山地自动气象站和农林旱地微气候观测站,占地75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面积和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试验站。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重点研究领域是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它还肩负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等任务。
这个试验站利用身处黄土高原的特有条件,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和陕西省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科技攻关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各类奖项18项。这里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民族精神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却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响着黄河母亲,行使着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当他忍不可忍,沉下脸来的时候,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长鞭教训儿女之日。
人文历史
先秦时期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在黄土高原南部分布广泛,尤其在汾渭河谷地和豫西地区最为稠密。当时人们以渔猎、采集为生,说明当时黄土高原南部维持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商周时期中国出现了文字记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变。商周时周人主要活动的北豳(庆阳、西峰一带)、古豳(彬县、长武一带)、周原(扶风、岐山一带)锄耕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夏代中国有人口1355万,周代1371万人,其中1/2左右分布在汾渭河谷和豫西地区,这两地区人口密度30~40人/平方千米。即便如此,从《诗经》中仍可看到黄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农耕面积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关中、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天水盆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战国时秦将自己的势力向渭河上游、陕北北部推进,赵则向晋北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开垦土地,发展耕作,但直到战国末农耕业主要集中在太原一龙门一天水以南地区,以北畜牧业仍占优势,整个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开垦指数不高。
汉唐时期
秦汉、隋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日与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秦统一全国后统治范围向北推进到黄土高原北部秦长城一线。西汉时期统治范围进一步向北、向西推进,汉武帝时向北到达阴山,向西到达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几乎全部都在西汉的统治之下。秦汉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耕文化大举进入黄土高原,从绥德、米脂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西汉时曾向黄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边防,黄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2年)黄土高原地区有人口880万人,其中洛阳盆地人口密度最高为132人/平方千米,关中为30~90人/平方千米,陕北及晋西北为10~13人/跑平方千米,天水盆地为10.74人/平方千米。人口的增加和农耕的发展使部分林草地被开垦,但开垦程度较高主要在南部的关中、洛阳盆地和天水盆地,当时农牧业界线在太原一龙门一宝鸡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余地区仍保持自然状态。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人口大量减少,原来的农耕区向南退缩,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重新成为游牧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507.6万人,比西汉减少了43%。当时陕北及晋西北人口4.94万人,比西汉的130.55万人减少96%,人口密度减为0.5人/平方千米以下。西晋时黄土高原人口比东汉又有减少,据《晋书·地理志》记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黄土高原总人口204万人,比东汉减少4%5。《晋书》中山西河曲、偏关、保德、陕北、陇东马连河流域为游牧民族居住区,无人日记载,人口当比东汉时更为稀疏。当时西安附近的京兆人口密度为34.88人/平方千米,关中东部的左冯诩为3.29人/平方千米,关中西部的右扶风为9.46人/平方千米,洛阳附近为55.85人/平方千米,天水附近为5.55人/平方千k/耐,比西汉时减少l2/以上。
隋唐时中国重新归于统一,而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人口增加,农耕业逐步代替游牧业。《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黄土高原总人口为1104万人,是西汉的125%、西晋的5.14倍。陕北、晋西北人口密度己经赶上了西汉,径河上游、马连河上游己是西汉的数倍,唐初实行均田制,关中大兴水利,不仅使关中、汾河下游,洛阳盆地全部成为农业区,而且农耕业扩大到地势较高的黄上台源、北山南麓黄土覆盖的山前平源。农耕区还沿渭河向西到达天水、陇西,直至涅水湟水河谷地。天宝时(742~755年)唐代经济达到了顶峰,当时黄土高原人口1015万人,关中、汾河下游、洛阳盆地人口密度50-100人/平方千米。隋唐时期基本奠定了黄上高原南部农业生产的格局,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城镇兴起,对这一地区土壤侵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黄土高原中部、北部自然环境的总体破坏程度并不甚严重,黄土丘陵地区畜牧业仍占较大比重。
宋元时期
唐以后的五代十国(907年~979年)黄土高原人口有较大幅度减少,但到宋代人口得到恢复。据研究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山西人口密度为45.72人/平方千米,陕西为21.44人/平方千米。北宋在黄上高原上形成一条与辽、西夏对峙的军事分界线,这条界线东起大同以南,经陕北、宁夏南部、兰州以北直至西宁以西,绵延1000千米。沿这条分界线,北宋修筑了大量城镇、堡寨、派驻大批军队戍边防卫。为解决军队给养,招募人口沿边屯耕,沿分界线形成了一条人口稠密,垦殖程度较高的地带,也使此分界线所经地区生态严重恶化。此线以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仍然以牧为主,与唐代后期比较,土地利用没有太大变化。元代统一后,黄上高原虽结束了军事对垒,但元代连年残酷的战争和元对汉人实行的屠杀政策,黄土高原人口大幅减少,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山西人口密度仅为8.20人/平方千米,陕西2.57人/平方千米,宁夏2.82人/平方千米,甘肃2.15人/平方千米。
明清时期
明代黄土高原人口得到恢复,明弘治四年(1491年)山西人口密度达到31.6人/平方千米,陕西15.68人/平方千米,宁夏5.02人/平方千米,,甘肃4.41人/平方千米,青海1.45人/平方千米。明自建国之初就在黄土高原北部修筑长城,在修建长城的同时,沿长城大兴城镇聚落,移民实边,长城沿线形成人口密集的地带,其人口远较长城以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稠密。如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山西宁武人口密度为40.26人/平方千米,保德为50.64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爆州仅22.88人/平方千米;榆林人口密度41.99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绥德仅33.17人/平方千米,延安仅19.58人/平方千米,。当时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界线,长城沿线不仅分布着数百万边民,而且驻军也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每个屯田士卒须种地50亩,使长城沿线被彻底开垦,长城以南则农牧业兼有。
清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快速增长。明弘治四年(1491年)黄土高原总人口达到1500万人。经200多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人口达到1995万。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增至4100万人,达到封建时代黄土高原人口的峰值。1820年黄土高原人口密度是:山西91.36人/平方千米,陕西61.16人/平方千米,甘肃34.24人/平方千米,宁夏31.37人/平方千米,青海6.95人/平方千米。其中关中、谏汾河谷地,洛阳盆地达100~200人/平方千米,晋西北、陕北、陇东达40~80人/平方千米,如平凉82.62人/平方千米,庆阳57.33人/平方千米,径阳101.61人/平方千米。明清时期长城以南的疏林灌丛已被连片开垦。另一方面由于人地矛盾加剧,清末移入黄土高原的移民向人烟稀少的山区迁移,如宁夏南部地区、吕梁山西侧、黄龙山区等,使这些原来的林区也逐步转变为农耕区。可以说明清时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彻底演变成了农耕区。
二十世纪
20世纪前半叶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黄土高原人口有所减少,1935年总人口为2960万人,1949年为3936万人,人口分布和清末没有大的不同。建国后,黄土高原人口增长极快,70年代以前平均人口增长速度35.3‰。远高于中国的21.2‰的水平;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14.6~21.0‰,仍高于中国平均水平,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1960年总人口达到4913.4万人,1980年达到7521.万人,1990年达到9031万人,人口的增加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少。1949年~1985年黄土高原耕地增加393.3x10000平方百米,增长率为30.6%。耕地增加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地区,净增耕地272x10000平方百米,占黄土高原净增耕地的69%,使这些地区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经济、生态双重贫困[3]。
改革开放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呈现持续的快速增长态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该地区2000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比重迅速提高的主要诱因,而晋陕蒙地区能矿产资源的开发则是其直接动因。黄土高原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两高一低”的带状分布格局,且这种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地随着时间受到极化增长的扰动和重塑。能矿资源开发、农业密集程度、人口分布状况和自然本底条件等是影响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动最关键的因素。
黄土高原之上,沟壑纵横之间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上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陕北的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陕北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诗经》曾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4]
民俗风情
信天游
“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广泛流行的一种民歌曲牌。“信天游”的风格朴野、简炼、豪迈,有浓郁的西北高原韵味。“信天游”的词文平白易懂,一般两句一段,每句70个字不等,多用比喻手法。“信天游”的曲牌共有几十种,大都高亢、嘹亮、刚健,内容广泛,多为即兴而歌,其中大部分歌咏爱情,表达对美好人生的渴望。比较著名的曲子有《走西口》等。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5]。
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视频
黄土高原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纪实,人民网, 2003-08-18日
- ↑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 陈怡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沧桑巨变七十年,中国科学院, 2019-09-03
- ↑ 窑洞文化寻踪 记住失落的乡愁,凤凰网, 2015-08-13
- ↑ 安塞腰鼓 打出奋斗精气神 舞出幸福新时代 ,搜狐网, 201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