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大營養物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大營養物質是指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人和動物體的營養物質。這三類物質都可以在食物中獲取,但不是儲存在同一個身體器官裡面。三大營養物質在自然界中含量均十分豐富,尤其是人體中,同時它們在生命中的基礎作用是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證。

中文名:三大營養物質

內 容:類、蛋白質和脂類

相同點:來源相同

不同點能否在體內儲存

作 用;維持正常生命

功能相互關係:糖類可以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可以大量轉化成糖類

簡介

糖類

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為還原糖和非還原糖。

糖又稱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紅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澱粉糊精糖原等。在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外,其餘的糖都要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後,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每克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產生4千卡能量,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蛋白質

來源

人體通過攝入的植物和動物食品補充蛋白質。植物蛋白質主要由糧食提供,一般糧食中含有4%,稻米含8%—9%,麵粉含10%—11%左右。在植物中含蛋白質最豐富的食物是黃豆,100克黃豆含蛋白質35克,豆製品含蛋白質也都比較豐富。在動物食品中一般瘦肉類食品蛋白質含量在15%—20%左右,牛奶蛋白質含量是2.3%,雞蛋是12.8%。蔬菜水果中蛋白質含量一般不高,大約在3%以下。

生理功能

1、構造人的身體: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個組織: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所以說飲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腦發育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細胞增殖,人的大腦細胞的增長有二個高峰期。第一個是胎兒三個月的時候;第二個是出生後到一歲,特別是0——6個月的嬰兒是大腦細胞猛烈增長的時期。到一歲大腦細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數量已達成人的9/10。所以0到1歲兒童對蛋白質的攝入要求很有特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關重要。

2、修補人體組織:人的身體由百兆億個細胞組成,細胞可以說是生命的最小單位,它們處於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例如年輕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兩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個人如果蛋白質的攝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麼皮膚就是光澤而又有彈性的。反之,人則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組織受損後,包括外傷,不能得到及時和高質量的修補,便會加速機體衰退。

3、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

脂類

人類的膳食脂肪來源主要是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動物性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40%~60%),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80%~90%),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僅為10%~20%。深海魚則是EPA和DHA的良好來源。含磷脂較多的食物為蛋黃肝臟大豆花生麥胚。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蛋類。

脂肪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供給人體熱量作用。脂肪在人體內氧化後變成二氧化碳,放出熱量。由脂肪所產生的熱量約為等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2.2倍。由此可見脂肪是身體內熱量的重要來源。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脂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腦神經,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脂肪在體內還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如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形成磷脂糖脂等。

調節生理機能的作用。因為脂肪不是良好的導熱體,所以皮下的脂肪組織構成是保護身體的隔離層,能防止體溫的放散。所以脂肪有保持體溫的作用。脂肪還可以為身體儲存「燃料」作為備用,吃進脂肪以後,一時消耗不完的部分可以存在體內,等身體需要熱量時再利用。

此外,脂肪還有保護內臟器官,滋潤皮膚,防震,溶解營養素的作用。有些不溶於水而只溶於脂類的維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時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相同點

(1)來源相同

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都有三條途徑:食物中消化吸收、其他物質轉化、自身物質的分解。

(2)都可以作為能源物質

三大營養物質在體內都可以進行氧化分解,作為能源物質使用。但它們供能有着先後順序,它們按照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順序供能。

(3)在動物體內可以轉化

糖類可以直接轉化成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也可以直接轉化成糖類和脂肪,但脂肪不能直接轉化成蛋白質。

(4)代謝終產物

二氧化碳和水是三大營養物質相同的代謝終產物。 縮略圖原圖鏈接圖片來源百度網

不同點

(1)能否在體內儲存

糖類和脂肪都可以在體內儲存,但蛋白質不能在體內儲存。

(2)代謝終產物不完全相同

糖類和脂肪的代謝終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但是蛋白質的代謝終產物除了它們外還有尿素。

(3)在體內的主要用途不同

糖類主要是氧化分解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脂肪主要是在體內再次合成為脂肪儲存起來,蛋白質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之後,主要用來合成生物體內各種組織蛋白以及和某些激素等。

相互代謝關係

糖類代謝與脂類代謝之間的關係

應該清楚,糖類與脂肪之間的轉化是雙向的,但它們之間的轉化程度不同,糖類可以大量形成脂肪,例如酵母菌放在含糖培養基中培養,細胞內就能夠生成脂類,個別種類的酵母菌合成的脂肪可以高達酵母菌乾重的40%;然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例如某些動物在冬眠的時候,脂肪可以轉變成糖類。

糖類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關係

首先要明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所謂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體細胞中可能合成的氨基酸;所謂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體細胞中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種,它們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纈氨酸

糖類與蛋白質之間的轉化也可以是雙向的:糖類代謝的中間產物可以轉變成非必需氨基酸,但糖類不能轉化為必需氨基酸,因此糖類轉變蛋白質的過程是不全面的;然而幾乎所有組成蛋白質的天然氨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後,產生的不含氮部分都可以轉變為糖類,例如,用蛋白質飼養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則有50%以上的食物蛋白質可以轉變成葡萄糖。

蛋白質代謝與脂類代謝的關係

蛋白質與脂類之間的轉化依不同的生物而有差異,例如人和動物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然而植物微生物則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某些氨基酸通過不同的途徑也可轉變成甘油和脂肪酸,例如用只含蛋白質的食物飼養動物,動物也能在體內存積脂肪。

糖類、蛋白質和脂類的代謝之間相互制約

糖類可以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可以大量轉化成糖類。只有當糖類代謝發生障礙時才由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當糖類和脂肪攝入量都不足時,蛋白質的分解才會增加。例如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發生障礙時,就由脂肪和蛋白質來完成分解功能,因此患者表現出消瘦。

三大營養物質在自然界中含量均十分豐富,尤其是人體中,同時它們在生命中的基礎作用是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證。[1]

視頻

三大營養物質的配比不同,會達到人體的不同要求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