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埔里茄苳树王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埔里茄苳树王公
图片来自ltn

埔里茄苳树王公,是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同声里、埔里兴南宫旁的茄苳树,被当地人视为神树,亦看作埔里最老的树。

状况

早年环境

埔里镇同声里旧名为“茄苳脚”,得名于埔里茄苳树王公。该树周围区域在日治时期为属于居民许春成的农地,附近的杷城排洪道原先是一条野溪。因树根系可吸取溪水氧气,加上自行嫁接,让此树在埔里屹立多年。

许春成在树旁设了一座土地祠,并供奉树王公,自费铺设一座竹管仔桥,后见来参拜者多,便将土地祠从半坪扩充成1坪大、竹管仔桥换成板仔桥。他与孙子许国庆曾目睹树洞遭人纵火过。随著时代变迁,原本在市郊位置的树王公,周围也盖起了一排排的楼房。1980年代,许国庆邀请友人林木炎,向地方募集翻修土地祠,聘请何肇钦担任设计监工,扩大为十坪大小,取名“兴南宫”,通道也改为水泥桥。

1985年,兴南宫管理委员会邀台湾大学农学士路统信帮估算树龄。他测得树高17公尺、直径3.92公尺、周长12.3公尺,以钻取样本木条依年轮推算树龄约为一千两百多岁。

地主封闭

原先埔里茄苳树王公有一树洞,在日治时期就会有民众躲在洞内聚赌,遭日本警察派人用土填满。随著大家乐六合彩流行,外传此庙土地公灵验,赌徒就常此庙求明牌,久之,庙内成为赌场,树下日夜聚满各色人等,曾席开三十赌桌。当时香烟盖过香火,地上布满烟蒂、槟榔,夜半因赌输钱而打架滋事的声响传遍邻里,草屯一带的不良分子们也闻风而至。此状况让埔里居民觉得丢脸,连家中的小孩都禁止往此树去。

身兼兴南宫监事的地主许国庆发现有相关人士在庙抽头营利,于是1993年元宵节后,将庙以铁丝圈住,同年2月25日又以水泥板墙隔绝外人、上锁铁门,只许农历初一、十五开放给外人祭拜。但此举招起民众非议,与许国庆争执的对方,更召开记者会,声讨地主封庙之举。

因产权争议、建物阻隔,想要看此老树的人只能走进庙旁的水利地防火巷,隔著杂草丛生、垃圾满地的空地远观。九二一地震后,树身依然屹立,于是居民在树旁立一块刻有“老神在在”的石块。2002年,镇公所调查地区老树,认定此树为镇内最老的树。镇代陈昭阳曾建议此树应与对面中兴大学实验林地合并管理,成为发展观光的文化财。镇公所除纳入列管外,也派人定期来老树除草,并曾透过里长周文祺、镇代陈昭阳和黄俊祥与许姓地主多次沟通,来获得重新开放,包括以地易地等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但就是无法取得地主的认同。兴南宫管委会原计画购买树地,但市价约达新台币3000万元,难以达成。

2008年报导,小花蔓泽兰沿此树邻近荒废的菜圃蔓延爬上树身,引起树冠日益稀疏。因树身周边杂乱,外围绕起水泥板围墙和菜园,另两边则是未完工的公寓废墟,让地方文史工作者黄炫星不忍,亟盼政府重视。

重新开放

2016年8月,鱼池乡民宿业主吴宗宪,去参观埔里茄苳树王公。他发现主干内部不但中空碳化,木质腐朽、附生雀榕缠绕,加上邻近建物使得树冠、树根难以伸展,兴南宫金炉产生的热气让一侧树叶干枯,健康情况非常不佳,刚好遇上树旁的民宿屋主求售,便斥资千万买下建物。吴宗宪打掉原屋主留下的停车水泥地与车棚,开放围墙铁门,让民众能亲近老树。

2017年2月4日,当地的画家们来此写生。3月,永和社大树木学教师林𬀩翔前来观察并诊断老树,判断树木根系土壤硬化、邻近金炉又产生高温与灰烬,都对老树造成伤害,应当早日做好养护,避免健康恶化。

2018年6月,庙方管委会获地主同意进行环境改善。8月初,中兴大学教授刘东启前来义诊,勘查后诊断树内部严重腐烂,只剩下外部约5公分的部位尚活,主因是栖地环境不佳,根部土壤又遭长期踏压,须立即医治。兴南宫管委会主委兼同声里长周文棋表示,护树第一阶段是改善栖地、拆除水泥设施,改种草皮,让部区尽量避免人员进入踩踏,也将向福田树木保育基金会争取老树医治计画。8月7日,现场举行祈求救援祈福活动,台湾老树救援协会自该日开始分阶段医疗,先采高压水刀机为硬化栖地通气注水,让树正常呼吸与吸收营养,5年内也禁止修剪,避免内外交迫。

2019年6月,台湾老树救援协会发现树况急转直下,叶片明显出现黄斑、大量掉落。刘东启教授紧急会勘,发现兴南宫管委会所做的绿美化设施及树下放置流动厕所的基础,对老树生命构成危害,加上5月又多雨,根部透气、排水不良,导致积水腐烂,才会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衰弱。后续抢救规模、难度将更甚于去年数倍。

信仰

相传早年医药缺乏,小儿高烧采此树叶捣汁服用即可见效,遂被被居民尊为救命树。八七水灾八一水灾,皆有居民攀上此树而获救。农历八月,树王公生日时,众信徒与义子齐聚来庆生。一名不愿具名的餐饮业退休的廖姓镇民曾赠送10万元做护树基金,因他孩童时期身体不佳,特地至树前祈求庇佑健康成长,后来以此还愿。

当镇公所想将杷城排洪道旁的多棵路树移植时,台湾护树团体联盟及埔里在地的护树人曾在2015年10月13日,到祭拜此树王公的庙宇祈福。

对树神的礼拜信仰,也成为台湾民众人文交流的基础,像是此树的信徒就会与名间茄苳神木公里港茄苳尊王后垅仔茄苳公的信众举办元宵会香。树王公会的会员每年都会互访交流,如1996年9月18日晚间,台中树王公分会就来兴南宫举行寿诞,次日举行镇座纪念日,各地分会也莅临参与进香仪式。

神树

神树,是指被赋予神灵性质的树,中国树神的原型为周礼中象征社神社树,后来脱离社神而成为独立的崇拜对象,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通常伴随著宗教行为,如将树围上红布、设神龛香炉等,在华语圈统称大树公、树王公等,亦有以树名字尾加上“公”作为称呼,如台湾彰化县九龙大榕公、云林县万年庄茄苳公等。在华南香港澳门台湾琉球榕树是很常见的神树。

在台湾,枝叶茂密而枝干粗壮的老树被人们认为具有神灵或神力在其中;老树所在地的居民经常会认定该处为“地灵人杰”之地,并在树荫下建土地庙,祭拜祈求农作丰收,以为家族换取更多生活所需物资。[1]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神的崇敬而产生的崇拜活动,乃原始宗教。不同的原始部族因应生活环境而崇拜不同的对象,把对象视为来崇拜。

自然崇拜的神祇来源可归纳三大类,就是天体自然力自然物。对天体崇拜产生的,包括日月星辰等神祇。对自然力崇拜产生的,包括对风雨雷电等神祇和祭天活动。对自然物的崇拜,则直接见于自然物体本身的神祇。 

  • 社神

儒教中国民间信仰中,掌管土地的神祇,与后土不同,后土指整个自然界的大地之神(即地母),而社神带有人文社会属性,指某一管治区域的土地神,可以细分为大社(管辖天子统治疆域的土地神)、国社(管辖诸侯国境的土地神)、乡社(管辖一乡之土地神,类似城隍境主神)、里社或村社(即福德正神)等不同神格;和五谷之神稷神合祀时,称为社稷。在周礼中,社神常以一棵当地常见的大树为象征,称为社树,后世由此衍生出树神崇拜。引申为负责拜神的宗教组织时,称为邑社或者里社。自唐代起,社亦可以指村落或者邻里组织。

语源

“社”字不见于殷商甲骨,但甲骨文字中有祭祀“土”的例子。王国维首先提出甲骨文中的“土”为“社”的假借字,亦即后世所说的社神。但王其后又改变了看法,认为“土”指的是商先公相土。其他学者对王的看法作出了许多补充,如陈梦家认为卜辞所祭的“土”可分为社神与相土两类。于省吾则举出卜辞“土”、“方”同祭之例,引《诗经•小雅•甫田》“以社以方”一句论证“土”为“社”的假借字>。姚孝遂肖丁更进一步怀疑商先公相土可能是从作为自然神的“土”发展出的祖宗神。

字形方面,甲骨文“土”多作一菱形置于“一”上之形。其象征意义众说纷纭。李孝定以为菱形象土块,而一则代表地面[2]。《淮南子•齐俗训》有“殷人之礼,其社用石”的记载。一些学者就此认为菱形象征祭祀社神所用的石柱。郭沫若则认为“土”字象女阴,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后起的“社”字则为一会意字,左边部首“示”,是祭坛的象形文字;右边“土”表示“土地”。“社”的字形含义就是“神化的土地”或“在祭坛边拜神”。

“土”字的由来或源自于古人膜拜的图腾柱。经过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古人在“土”字边加上了“礻”字旁,以“社”代表古人膜拜的神。

发展

商、周两代

土地神“社”在商代已受崇拜。商人的最高神是“上帝”,自然神中,社是最重要的,被视作守护神。社和祖先,是商人崇拜的两大焦点。祖灵是男性,社则有时被视为女性,与“阴”相连。

社神以土墩(天然祭坛)、大树、竖立的石头、木柱以至一束茅为象征。象征社神的土墩、大树或石头,称为“社主”。商代会以人和动物祭祀社。由于社被视作国家或军队的保护神,征服一国时,会移除或摧毁其社石,以削弱其统治者的神灵。

周代,社和谷神“稷”被一起崇拜,合称“社稷”。周王会在冬至和夏至每年两次祭祀社稷社稷在露天的祭坛崇拜,祖先则进入祖庙崇拜。社稷之坛在王宫之西,祖庙在王宫之东,二者构成国家的一对象征。

社的崇拜随著分封领土而制度化。周王分封土地时,会赐予宗室一小块国家社坛的泥土,用来建造分封新国的社坛,社成为新国的保护神。而小社神则负责保护城邑和村庄,从王都到村邑,莫不有自己的社和社坛。

地方性的社每年接受春秋二祭,水旱等灾害结束后也会祭社。拜祭社神时会献上牺牲,仪式结束后,族群中人一起欢宴,分享牺牲之肉。典礼费用由族群中人分担,由当地父老或村长领导。社坛四周土地则成为公共聚会的场所。因此,社是一地社会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秦汉六朝

汉代继承周代传统,从中央到地方官署都崇拜社,由官员主持,然而社之崇拜已不如周代时重要。社坛四周土地是公共空间,在此也举行地方官就职和祈雨等仪式。

在乡里,社崇拜是民间事务,负责人称为“社宰”或“祭尊”,社亦称为“后土”、“土地”或“地主”。祭社活动或自愿参加,须筹集捐款。后来地方佛教社团因此亦沿用“社”一名。崇拜社后有分发肉食和饮酒仪式,在群体中促进同族精神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道教、佛教的集会宴会“”,演变自社的崇拜。拜佛的民间组织“邑会”,则演变自社的组织。

唐宋元明清

各地村落都为避免水旱、祈求丰收和感谢神灵,以石块或树木为社,加以崇拜祭祀。祭社时,村民会奏乐、供奉、烧纸钱、大吃大喝,儿童游玩,巫觋亦会参与起舞,鼓声雷鸣。南方人端午节竞舟,也会祭社。

祭社所费不菲,社钱多由巫觋征收。村落或为祭社活动而订立社规。唐代五代时,朝廷则会鼓励和奖掖民间的祭社活动。

自宋代起,祭社渐受冷落,尤其在北方。村落各建庙宇,包括土地庙,过去对社所作避水旱灾害的祈求,开始转向各种神庙。

“社”的意思亦有变迁,可容纳各种神灵。社原本是“坛而不屋”的,但庙宇为农事祈求而建的,有时都称为“社”,庙中神灵亦被视为社公。由于狐仙信仰盛行,狐神有时也被视为社公。“社”成为农村民间神灵的一个总称。

参考文献

  1. 周宗贤/老照片说故事 - 淡水维基馆. tamsui.dils.tku.edu.tw. [2020-01-10]. 
  2. 李孝定. 《甲骨文字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