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结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定结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玛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界于东经87°30′~88°37′,北纬27°80′~28°75′之间,全县面积5461平方公里;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印度毗邻;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隶属日喀则市,县政府驻地江嘎。定结县位于喜玛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气候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境内著名景点有:曲登尼玛寺、贡巴西强寺、扎西群培寺、群果寺等。

历史沿革

公元1354年帕竹政权统治时期,推行卡制时建宗。

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

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

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

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

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2014年7月喀则撤地设市,定结县属于日喀则市。

2018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定结县脱贫摘帽。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定结县辖3个镇、7个乡:江嘎镇、日屋镇、陈塘镇;郭加乡、萨尔乡、琼孜乡、定结乡、确布乡、多布扎乡、扎西岗乡。

人口

2013年,定结县总人口1.6万人,各乡镇人口: 江嘎镇2748人、 日屋镇976人、 陈塘镇1591人、 郭加乡1268人、 萨尔乡2145人、 琼结乡2422人、 定结乡1555人、 多布扎乡1541人、 扎西岗乡1908人、 确布乡1539人。

交通

定结县,主要公路有县道嘎定线和萨初线是连接岗巴、萨迦和定日及县各乡镇的公路。截至2013年定结县通车里程307公里,其中县道1条,67公里;边防公路2条,共99公里;乡道1条,44公里。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处东经87°30′~88°37′,北纬27°80′~28°75′。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印度毗邻。边境线长达165公里。

地形地貌

定结县属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是以错姆折林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区,平均海拔4500米,地形较炙宽阔平坦。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高寒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原始森林。

气候

定结县属高原内陆干燥气候。除西南部的陈塘林区受印度洋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恶劣。四季温差小,冬冷夏不热。年平均气温2℃。一月份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平均18℃。定结县主要农牧区年平均日照3326小时,相对无霜期100天。

水文

定结县境内有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发源于岗巴县和本县的金龙普,年流量分别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间;另有嘎马藏布和日屋藏布两条支流,均汇入朋曲河流向尼泊尔境内。还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咸水湖和定结季节性淡水湖。定结县河流总长度约250公里,河网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定结县有石油天然气食盐瓷土泥炭等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2003年,定结县野生动物有羚羊喜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黑熊豹猫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藏延龄草胡黄连桃儿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荞麦豌豆等,主要饲养家畜有牦牛犏牛绵羊山羊等。药材有贝母虫草当归雪莲、等三百多种。

经济概况

综述

2005年,定结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3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1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51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21.68元。[1]

第一产业

2005年,定结县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为3.67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7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7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73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0%,比上年增加0.068万亩。

饲草料播种面积为0.36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0%,比上年增加0.122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比例为70:20:10.定结县有总草场面积528.6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68.16万亩,已利用草场面积277.48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牲畜13.08头(只、匹)。牲畜的繁殖靠自然交配,适龄母畜一般每年生一胎,春季4-5月份接羔(犊)。饲草料播种面积为0.367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0%,比上年增加0.122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比例为70:20:10。全县有总草场面积528.6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68.16万亩,已利用草场面积277.48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牲畜13.03头(只、匹)。牲畜的繁殖靠自然交配,适龄母畜一般每年生一胎,春季4-5月份接羔(犊)。

我县的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森林地带,加上连接到外围的灌木林地和半农半牧区的小面积人工造林,估计可达几十万亩。森林覆盖率约为3-5%。按照历史习惯,居住林区和林区边缘的群众仅根据需要每年采伐少量自用材,少量进入市场销售,整个林区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成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2002年,全县零星植树9.18万株。2005年全县植树造林总面积达2061亩,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5%。完成初始登记人工国有林299.67公顷,人工集体林12.8公顷,人工个体林6.6公顷,退耕还林300公顷,天然林5630公顷,天然灌木林146369公顷,总共初始登记152618.07公顷。

第二产业

2005年,定结县以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为代表,品种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围裙、泥土制陶等。从业人员较为普遍,一般制品仅限于自用,极少量进入市场作为商品流通。面粉和糌粑加工以水磨为多,油菜籽的加工也多用土办法。

第三产业

2005年,定结县实施项目共计43个,其中:续建项目6个,投资2755.49万元;新开工项目37个,投资8651.99万元。2005年开工项目中当年竣工35个,完成投资3647.6万元;当年开工跨年度项目2个,总投资3431.26万元,年内可完成投资1600万元;续建项目6个全部竣工,完成投资2755.49万元。截止9月底,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7938.09万元,预计年底可实现固定资产8003.09万元。

财税收入、农牧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截止2005年9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万元,完成自定目标的100%,完成地区指标的10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元,同比增长260元。

至2005年底,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367户,新增27户,新增从业人员98人,新增注册资金100万元,实现增加值168万元,完成日 喀 则地区指标的112%。

2002年全县分别有邮政、电信局各一个,全县电话装机容量达1600门,电话机安装437门,其中:国内外长途电话328门,IC电话机4门,全年实现邮政、电信业务收入达31.8万元。近年来电信、邮政、移动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座机、手机、好易通等已经普及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家庭。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历史上,我县有古都、日屋、萨尔三个边贸互市点,1963年旧历8月15日,三个边贸互市点集中到日屋,由此形成了民间自发的日屋边境贸易市场,据此,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日屋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口岸,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未开放,我县为口岸市场建设发展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现有门面35间,帐篷30多顶的日屋边境贸易市场。中尼双方边民进入市场以物易物,自由等价交换,对活跃边境经济,方便边民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边贸在每年的5--10月份进行,交易盛期为7--9月份,来此经商的国内外商人达3000多人,且一年一度的“夏尔巴民俗艺术节”云集在此的国内外商人多达7000人以上,大大地繁荣了定结县的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定结县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人们在此交易的商品有羊毛、盐、砖茶、大米、面粉、青稞、卡垫、马匹、羊只、犏牛、玉米、芒稼、酥油、木材、日用百货等90多种商品在日屋进行互市贸易,中方边民进入市场的产品有:活山羊、粮油、食盐、棉布、球鞋、暧水瓶等日用品和一些土特产品,尼方商人入境交换的主要产品有:犏牛、酥油、化纤、布料、装饰品和民族用品等,每年交易数量上千吨,成交额达120万元以上,每年为县财政创收达30万元左右,占年度财政收入的20%以上,日屋边境互市贸易的发展对我县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定结县全年教育投入18亿元,增长上年15%。定结县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8.4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2.23%。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幼儿园209所、太阳能澡堂63个。“三包”标准提高到年生均2700元。

文化卫生

2013年定结县农牧区医疗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00元提高到340元。完成了城乡居民和核定员额内僧尼免费健康体检。新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8个、县急救中心19个。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培训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81%,圆满完成了209名先心病儿童救治,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44例。

社会保障

2013年投入3亿元,实施18项民生补助政策。全年新增就业2.8万人。全县社会保险参保248.9万人次。

企业基提高到月人均1018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05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年度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3万元、2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440元和年人均1750元。

建设城镇保障房4.3万套,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1300户。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420万元。安排财政资金89.9万元。

历史文化

逛林卡

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

日喀则林卡节在每年阳历6月1日。6月初的日喀则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绿草茵茵,枝叶嫩绿,农区的大忙时节基本过去,确实是人们去享受、去体验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大好时节。现已成为人民群众、机关干部、职工和孩子们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节日。

节日前,人们就要去林卡选择地方,并尽早搭好帐篷和准备好必要用具。过去主要在年楚河畔的贡觉林卡,现在又新辟了一些地方。节日里,学校要组织学生举旗、列队、敲锣打鼓到林卡,并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给节日增添无限乐趣。专业文工团、民间藏戏队也要登台表演。

林卡里,帐篷林立,人流如潮,欢歌曼舞,热闹非凡。一家老小围在一起,饮酒玩耍,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情形到处可见。林卡节人们一般要尽情玩耍、游乐一个星期。

下尔巴人

定结县陈塘聚居着夏尔巴人,所谓的夏尔巴人,汉语意为“东方来人”,又可解释为“留下来的人”。传说其祖先起源于宋朝时期的西夏王朝的党项族,后来西夏覆灭,他们的后代逃亡到陈塘。夏尔巴人兼有藏族和汉族的习俗,他们使用藏文,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陈塘的夏尔巴人服饰很有特点。妇女头顶的帽子上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脖子上挂着由两百多个银环连成的项链,胸前挂着六个银制的小串子,腰部系着银带,手腕戴着大白贝壳。这向外人透露出一种原始古朴。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陈塘夏尔巴人长期以来很少与外界来往,因此还保留了其独有的婚嫁方式、丧葬习俗和独具风韵的歌舞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如今,在拉萨举行的民俗服饰展览、日喀则珠峰文化节等活动中,陈塘夏尔巴人服饰、歌舞和其古朴独特的风情已经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广泛青睐。

2010年西藏自治区定结县的“陈塘夏尔巴歌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11。 

风景名胜

曲登尼玛寺

曲登尼玛寺紧贴着喜马拉雅山南麓,背靠着一票雪山大神,曲登尼玛寺海拔5100米,现在为红教(宁玛派)尼僧寺院,是世界最高的尼寺。

曲登尼玛寺面积不大,只有三间经堂为典型藏式建筑。在大经堂里,许多信众将自己心爱的手镯等物品留在供桌上。因为,据说这是历代上师诵经之地,具有不同寻常的灵性。

曲登尼玛冰川正是源于大神们的冰川融水,就在众神的滋养下,曲登尼玛寺静静走过了1200多年的岁月。

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叶修建了“金刚太阳塔”,后人习称为“曲登尼玛”,为红教(宁玛派)寺院。

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宏传佛教。一路上他降妖除魔,将各地不服管教的山神妖鬼各个降服,成了藏传佛教中的诸多护法神。当莲花生返回印度时,途径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

当地一个牧羊人拜莲花生为师,学习密教教法。不久,他便和周边信众,共同修建了牧人塔、牧妇塔和蕃王塔,取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太阳塔”,曲登尼玛之名由此而来。[2]

贡巴西强寺

贡巴西强寺建于距县城38公里的莎尔乡政府驻地,贡巴西强寺建成于公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贡巴西强寺建筑面积1850平米。该寺有大小佛殿九间,大殿内供奉该寺创建人仁钦白玛贵桑多吉佛。

扎西群培寺

扎西群培寺位于距离县城115公里的定结乡政府驻地。扎西群培寺建于定结乡政府驻地的后山上,建成于1384年,建筑面积1300平米,属黄教寺院。扎西群培寺共有一间大殿和五间小佛堂,大殿内奉着加娃亚塞松佛,意为“父子三人”。在大小六间佛堂内到处依稀可见古色古香的壁画,藏有完好的古唐卡、古经卷等珍贵的文物。

群果寺

群果寺建于距县城38公里的莎尔乡政府驻地,贡巴西强寺建成于公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群果寺建筑面积1600平米,属黄教寺院。该寺院有大小佛殿六间,大殿内供奉如来佛祖弟子之一的古入佛,佛高三米。

自然灾害

2016年5月22日9时32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北纬28.31度,东经87.62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视频

定结县第十五届夏尔巴文化节


视频

定结县公安局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