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結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定結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位於西藏南部、日喀則地區南部、喜瑪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界於東經87°30′~88°37′,北緯27°80′~28°75′之間,全縣面積5461平方公里;東連崗巴縣,西臨定日縣,北與薩迦縣接壤,南與尼泊爾印度毗鄰;定結藏語意為「水底長出」。隸屬日喀則市,縣政府駐地江嘎。定結縣位於喜瑪拉雅山北麓湖盆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氣候為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境內著名景點有:曲登尼瑪寺、貢巴西強寺、扎西群培寺、群果寺等。

歷史沿革

公元1354年帕竹政權統治時期,推行卡制時建宗。

清代隸屬前藏噶廈政府管轄。

1959年民主改革時,舊宗址成為定結縣人民政府的辦公地點。

1960年1月合併舊西藏的定結宗、康巴宗和金龍卡(1959年前隸屬班禪堪布會議廳管轄)以及孔馬地區,建立了定結縣人民政府。

1962年從定結縣劃出崗巴區和塔傑區成立崗巴縣。同年定結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定結村遷到江嘎。

隸屬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管轄至今。

2014年7月喀則撤地設市,定結縣屬於日喀則市。

2018年10月,國務院扶貧辦批准定結縣脫貧摘帽。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定結縣轄3個鎮、7個鄉:江嘎鎮、日屋鎮、陳塘鎮;郭加鄉、薩爾鄉、瓊孜鄉、定結鄉、確布鄉、多布扎鄉、扎西崗鄉。

人口

2013年,定結縣總人口1.6萬人,各鄉鎮人口: 江嘎鎮2748人、 日屋鎮976人、 陳塘鎮1591人、 郭加鄉1268人、 薩爾鄉2145人、 瓊結鄉2422人、 定結鄉1555人、 多布扎鄉1541人、 扎西崗鄉1908人、 確布鄉1539人。

交通

定結縣,主要公路有縣道嘎定線和薩初線是連接崗巴、薩迦和定日及縣各鄉鎮的公路。截至2013年定結縣通車裡程307公里,其中縣道1條,67公里;邊防公路2條,共99公里;鄉道1條,44公里。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定結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地處東經87°30′~88°37′,北緯27°80′~28°75′。東連崗巴縣,西臨定日縣,北與薩迦縣接壤,南與尼泊爾、印度毗鄰。邊境線長達165公里。

地形地貌

定結縣屬喜馬拉雅山北麓湖盆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東部是以錯姆折林為中心的高原湖盆區,平均海拔4500米,地形較炙寬闊平坦。中西部是以葉如藏布和金龍河為兩條主線的河谷區。南部是喜馬拉雅山支脈脊背高寒區,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陳塘峽谷區,地處喜馬拉雅山主脊南翼,該峽谷地勢差異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為原始森林。

氣候

定結縣屬高原內陸乾燥氣候。除西南部的陳塘林區受印度洋氣候的影響,氣候溫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外,其它大部分地區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乾燥少雨、多大風、氣候惡劣。四季溫差小,冬冷夏不熱。年平均氣溫2℃。一月份平均氣溫-8℃。極端最低氣溫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氣溫12℃。極端最高氣溫平均18℃。定結縣主要農牧區年平均日照3326小時,相對無霜期100天。

水文

定結縣境內有葉如藏布河和金龍河兩條主要河流,分別發源於崗巴縣和本縣的金龍普,年流量分別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間;另有嘎馬藏布和日屋藏布兩條支流,均匯入朋曲河流向尼泊爾境內。還有面積達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鹹水湖和定結季節性淡水湖。定結縣河流總長度約250公里,河網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4.7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定結縣有石油天然氣食鹽瓷土泥炭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2003年,定結縣野生動物有羚羊喜馬拉雅塔爾羊盤羊長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貓金貓林麝馬麝黑熊豹貓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資源有長蕊木蘭水青樹錫金海棠藏延齡草胡黃連桃兒七天麻參三七雪蓮花等。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蕎麥豌豆等,主要飼養家畜有氂牛犏牛綿羊山羊等。藥材有貝母蟲草當歸雪蓮、等三百多種。

經濟概況

綜述

2005年,定結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838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66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1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551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021.68元。[1]

第一產業

2005年,定結縣農作物實際播種面積為3.676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573萬畝,占總播面積的70%;經濟作物播種面積0.735萬畝,占總播面積的20%,比上年增加0.068萬畝。

飼草料播種面積為0.367萬畝,占總播面積的10%,比上年增加0.122萬畝。糧、經、飼三元結構比例為70:20:10.定結縣有總草場面積528.64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468.16萬畝,已利用草場面積277.48萬畝,農牧民人均占有牲畜13.08頭(只、匹)。牲畜的繁殖靠自然交配,適齡母畜一般每年生一胎,春季4-5月份接羔(犢)。飼草料播種面積為0.367萬畝,占總播面積的10%,比上年增加0.122萬畝;糧、經、飼三元結構比例為70:20:10。全縣有總草場面積528.64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468.16萬畝,已利用草場面積277.48萬畝,農牧民人均占有牲畜13.03頭(只、匹)。牲畜的繁殖靠自然交配,適齡母畜一般每年生一胎,春季4-5月份接羔(犢)。

我縣的林業主要集中在陳塘森林地帶,加上連接到外圍的灌木林地和半農半牧區的小面積人工造林,估計可達幾十萬畝。森林覆蓋率約為3-5%。按照歷史習慣,居住林區和林區邊緣的群眾僅根據需要每年採伐少量自用材,少量進入市場銷售,整個林區基本上處於原始狀態,1988年被西藏自治區列入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的範圍,成為研究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遺產的重要基地。2002年,全縣零星植樹9.18萬株。2005年全縣植樹造林總面積達2061畝,造林成活率達到了85%。完成初始登記人工國有林299.67公頃,人工集體林12.8公頃,人工個體林6.6公頃,退耕還林300公頃,天然林5630公頃,天然灌木林146369公頃,總共初始登記152618.07公頃。

第二產業

2005年,定結縣以傳統的民族手工業為代表,品種有卡墊、氆氌、藏毯、藏被、圍腰、圍裙、泥土製陶等。從業人員較為普遍,一般製品僅限於自用,極少量進入市場作為商品流通。麵粉和糌粑加工以水磨為多,油菜籽的加工也多用土辦法。

第三產業

2005年,定結縣實施項目共計43個,其中:續建項目6個,投資2755.49萬元;新開工項目37個,投資8651.99萬元。2005年開工項目中當年竣工35個,完成投資3647.6萬元;當年開工跨年度項目2個,總投資3431.26萬元,年內可完成投資1600萬元;續建項目6個全部竣工,完成投資2755.49萬元。截止9月底,全縣共完成固定資產7938.09萬元,預計年底可實現固定資產8003.09萬元。

財稅收入、農牧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截止2005年9月底,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95萬元,完成自定目標的100%,完成地區指標的10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元,同比增長260元。

至2005年底,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367戶,新增27戶,新增從業人員98人,新增註冊資金100萬元,實現增加值168萬元,完成日 喀 則地區指標的112%。

2002年全縣分別有郵政、電信局各一個,全縣電話裝機容量達1600門,電話機安裝437門,其中:國內外長途電話328門,IC電話機4門,全年實現郵政、電信業務收入達31.8萬元。近年來電信、郵政、移動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座機、手機、好易通等已經普及到了廣大農牧民群眾家庭。

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

歷史上,我縣有古都、日屋、薩爾三個邊貿互市點,1963年舊曆8月15日,三個邊貿互市點集中到日屋,由此形成了民間自發的日屋邊境貿易市場,據此,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日屋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口岸,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未開放,我縣為口岸市場建設發展從財力、物力、人力上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現有門面35間,帳篷30多頂的日屋邊境貿易市場。中尼雙方邊民進入市場以物易物,自由等價交換,對活躍邊境經濟,方便邊民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為此邊貿在每年的5--10月份進行,交易盛期為7--9月份,來此經商的國內外商人達3000多人,且一年一度的「夏爾巴民俗藝術節」雲集在此的國內外商人多達7000人以上,大大地繁榮了定結縣的市場,有力地推動了定結縣市場經濟的發展,商人們在此交易的商品有羊毛、鹽、磚茶、大米、麵粉、青稞、卡墊、馬匹、羊只、犏牛、玉米、芒稼、酥油、木材、日用百貨等90多種商品在日屋進行互市貿易,中方邊民進入市場的產品有:活山羊、糧油、食鹽、棉布、球鞋、曖水瓶等日用品和一些土特產品,尼方商人入境交換的主要產品有:犏牛、酥油、化纖、布料、裝飾品和民族用品等,每年交易數量上千噸,成交額達120萬元以上,每年為縣財政創收達30萬元左右,占年度財政收入的20%以上,日屋邊境互市貿易的發展對我縣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財政收入的增加,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有力的推動作用。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定結縣全年教育投入18億元,增長上年15%。定結縣勞動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8.4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2.23%。新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所、幼兒園209所、太陽能澡堂63個。「三包」標準提高到年生均2700元。

文化衛生

2013年定結縣農牧區醫療補助標準從年人均300元提高到340元。完成了城鄉居民和核定員額內僧尼免費健康體檢。新建標準化鄉鎮衛生院8個、縣急救中心19個。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投入使用。培訓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2萬人次。孕產婦住院分娩率81%,圓滿完成了209名先心病兒童救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144例。

社會保障

2013年投入3億元,實施18項民生補助政策。全年新增就業2.8萬人。全縣社會保險參保248.9萬人次。

企業基提高到月人均1018元,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05元。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年度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3萬元、2萬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月人均440元和年人均1750元。

建設城鎮保障房4.3萬套,改造國有工礦棚戶區1300戶。發放困難群眾臨時物價補貼420萬元。安排財政資金89.9萬元。

歷史文化

逛林卡

逛林卡是藏族群眾根據高原氣候、環境和生活條件形成的一種民族習慣。以前,每年藏曆5月1日至15日這半個月裡,人們走出庭院,來到濃蔭密布的林卡遊玩,逐步成為林卡節。

日喀則林卡節在每年陽曆6月1日。6月初的日喀則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綠草茵茵,枝葉嫩綠,農區的大忙時節基本過去,確實是人們去享受、去體驗大自然無限美好的大好時節。現已成為人民群眾、機關幹部、職工和孩子們同過「六一」兒童節的快樂節日。

節日前,人們就要去林卡選擇地方,並儘早搭好帳篷和準備好必要用具。過去主要在年楚河畔的貢覺林卡,現在又新辟了一些地方。節日裡,學校要組織學生舉旗、列隊、敲鑼打鼓到林卡,並舉行少先隊活動儀式,表演豐富多彩的少兒節目,給節日增添無限樂趣。專業文工團、民間藏戲隊也要登台表演。

林卡里,帳篷林立,人流如潮,歡歌曼舞,熱鬧非凡。一家老小圍在一起,飲酒玩耍,唱歌跳舞,自娛自樂的情形到處可見。林卡節人們一般要盡情玩耍、遊樂一個星期。

下爾巴人

定結縣陳塘聚居着夏爾巴人,所謂的夏爾巴人,漢語意為「東方來人」,又可解釋為「留下來的人」。傳說其祖先起源於宋朝時期的西夏王朝的党項族,後來西夏覆滅,他們的後代逃亡到陳塘。夏爾巴人兼有藏族和漢族的習俗,他們使用藏文,但卻形成了與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陳塘的夏爾巴人服飾很有特點。婦女頭頂的帽子上以鮮花和孔雀羽毛點綴,脖子上掛着由兩百多個銀環連成的項鍊,胸前掛着六個銀制的小串子,腰部繫着銀帶,手腕戴着大白貝殼。這向外人透露出一種原始古樸。

由於地理閉塞,交通不便,陳塘夏爾巴人長期以來很少與外界來往,因此還保留了其獨有的婚嫁方式、喪葬習俗和獨具風韻的歌舞等獨特的民風民俗。如今,在拉薩舉行的民俗服飾展覽、日喀則珠峰文化節等活動中,陳塘夏爾巴人服飾、歌舞和其古樸獨特的風情已經受到國內外人們的廣泛青睞。

2010年西藏自治區定結縣的「陳塘夏爾巴歌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項目類別,序號11。 

風景名勝

曲登尼瑪寺

曲登尼瑪寺緊貼着喜馬拉雅山南麓,背靠着一票雪山大神,曲登尼瑪寺海拔5100米,現在為紅教(寧瑪派)尼僧寺院,是世界最高的尼寺。

曲登尼瑪寺面積不大,只有三間經堂為典型藏式建築。在大經堂里,許多信眾將自己心愛的手鐲等物品留在供桌上。因為,據說這是歷代上師誦經之地,具有不同尋常的靈性。

曲登尼瑪冰川正是源於大神們的冰川融水,就在眾神的滋養下,曲登尼瑪寺靜靜走過了1200多年的歲月。

據藏文經書記載,公元8世紀中葉修建了「金剛太陽塔」,後人習稱為「曲登尼瑪」,為紅教(寧瑪派)寺院。

據藏文經書記載,公元八世紀中葉,印度高僧蓮花生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請,到西藏宏傳佛教。一路上他降妖除魔,將各地不服管教的山神妖鬼各個降服,成了藏傳佛教中的諸多護法神。當蓮花生返回印度時,途徑曲登尼瑪,在崗巴縣的確姆約姆欽和康欽甲布雪山腳下的山洞裡修行。

當地一個牧羊人拜蓮花生為師,學習密教教法。不久,他便和周邊信眾,共同修建了牧人塔、牧婦塔和蕃王塔,取名為「多吉曲登尼瑪」,意為「金剛石太陽塔」,曲登尼瑪之名由此而來。[2]

貢巴西強寺

貢巴西強寺建於距縣城38公里的莎爾鄉政府駐地,貢巴西強寺建成於公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貢巴西強寺建築面積1850平米。該寺有大小佛殿九間,大殿內供奉該寺創建人仁欽白瑪貴桑多吉佛。

扎西群培寺

扎西群培寺位於距離縣城115公里的定結鄉政府駐地。扎西群培寺建於定結鄉政府駐地的後山上,建成於1384年,建築面積1300平米,屬黃教寺院。扎西群培寺共有一間大殿和五間小佛堂,大殿內奉着加娃亞塞松佛,意為「父子三人」。在大小六間佛堂內到處依稀可見古色古香的壁畫,藏有完好的古唐卡、古經卷等珍貴的文物。

群果寺

群果寺建於距縣城38公里的莎爾鄉政府駐地,貢巴西強寺建成於公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群果寺建築面積1600平米,屬黃教寺院。該寺院有大小佛殿六間,大殿內供奉如來佛祖弟子之一的古入佛,佛高三米。

自然災害

2016年5月22日9時32分在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北緯28.31度,東經87.62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視頻

定結縣第十五屆夏爾巴文化節


視頻

定結縣公安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