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竹县立竹东国民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竹县立竹东国民中学
图片来自ltn

新竹县立竹东国民中学(简称:竹东国中英语:Zhudong Junior High School),于民国35年4月创立,位于新竹县竹东镇 公园路8号 。

沿革

本校于民国35年5月底在原来日治时期‘竹东寻常小学校’(简称竹东小学校)校址创立新竹市立新竹中学竹东分校,亦即本校之前身。 日治时期竹东地区急遽发展,日本政府积极开发樟脑等物产资源,而竹东正处于前往尖石、五峰必经之地,且位于横山、芎林、北埔、峨眉等街庄交通要冲,因此竹东成为工商重镇,货物集散地,人文荟萃。为解决日本人子弟就学问题,于西元1909(明治45年)于本校校址设立‘新竹小学校分场’,而后于西元1921年(大正10年),独立设校‘竹东小学校’,提供日本人子弟与国语(即为日语)家庭子女就读。

民国3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当时竹东区区长苏瑞麟及仕绅极力奔走争取下,于现址设立‘新竹市立新竹初级中学竹东分校’。由苏瑞麟先生担任分校主任,草创之初仅收男生初一2班,女生1班,共计招生139人。

民国37年独立为‘新竹市立竹东初级中学’。民国38年参加第一届全省中等学校棒球比赛暨新竹县国民党党部主办之国语演讲比赛,均获得冠军,加上历届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率提高,声誉日隆,学生日增。

民国39年因行政区域重划,校名更定为‘新竹县立竹东初级中学’。民国40年地方父老鉴于学生远道升学,交通费用颇钜,且时光虚掷,甚为可惜,认为有成立高中之必要,然而原校舍不敷使用。于是成立高中校舍筹建委员会,于原竹东神社乐捐助建新校舍(即现今之国立竹东高中),共计兴建校舍6间。男生迁至新校舍,女生则留在原址。民国40年收高中部1班。

民国42年获准立案设立完全中学,校名再次更定为‘新竹县立竹东中竹学’。被教育当局与美国在台安全分署选定为‘实验社会中心学校’,增设北埔分校。民国45年北埔分校独立,配合政府‘免试升学’政策设立女生部(于现在竹东国中校舍)、横山、二重2分校、尖石、五峰2分班,共计招生50多班,成为全县最大之中学。

民国46年增设华山分部(现在华山国中)本校校舍改设‘初中女生部’,由苏瑞龙先生担任分部主任。民国50年校庆时举行军训、童军校阅,当时学校规模51班(初中部42班、高中部9班),为全国少见组织复杂,规模庞大的学校。

民国50年6月高中部奉令改隶省办,成为‘台湾省立竹东高级中学’,由苏瑞麟先生任校长,初中男生班级归并女生部为‘新竹县立竹东初级中学’,现址为‘新竹县立竹东级级中学’,横山、二重、尖石、五峰等分校(班)则分别独立为初级中学。校长一职由县政府教育科长陈昌瑞先生先行暂代,同年11月由瞿惠生先生接掌本校,民国55年兴建中正堂作为重要集会之场所。

民国57年8月政府推动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于是更名为‘新竹县立竹东国民中学’,民国65年8月瞿惠生校长任期届满,奉调至基隆市立成功国中服务,由林琼瑶先生接任本校校长;民国72年8月林琼瑶校长奉命调至关西农校,由原竹北国民中学校长邓迅之先生接掌本校;民国80年8月邓迅之校长退休,派邹新荣先生兼代本校校长;民国81年2月正式派任邹新荣先生担任本校校长。

民国83年9月1日邹新荣校长退休,由本校‘新竹县立竹东中学’时期第五届校友谢南荣先生接任;民国90年9月谢南荣校长荣退,由本校初中第十届(省办高中,县办初中政策之后)校友林峰洹先生接任;民国94年8月1日林峰洹校长奉命调至富光国中,由原任新丰国中庄锦堂校长接任,民国95年庄锦堂校长积极争取经费,获得县政府补助兴建活动中心,开始规划事宜。

民国96年8月1日庄锦堂校长奉命调至六家国中,由原任关西国中陈云月校长接任(本校初中第四届校友),陈校长接掌本校后秉持适性教育、多元学习,促进变革同心协助成就发展鼓励创新教学活动,促学校优质发展;并积极执行活动中心兴建工程,另于97年努力争取获得教育部补助300万校园整体规划费,并获得教育部补助校舍一、二期改建经费,于100年完成第一期迎曦楼工程。

民国103年2月陈云月校长荣退,由新竹县政府教育处特教科黄玉凤科长代理本校校长;民国103年8月1日由原关西国中校长彭蕾娜女士接掌本校,彭校长于104年5月23因故逝世,县府于104年2月1日由庄楹萱女士代理本校校长;民国104年8月1日由原五峰国民中学校长徐华助先生接掌本校。

徐校长到任后,透过凝聚共识、促使学校同仁同心协力,完成各项教育任务。赓续办理校舍改建工作,于104年8月底再获教育部补助新台币1亿3451万2500元办理三期校舍改建工作,于104年10月完成建筑师遴选,于106年11月办理发包工作,校舍工程于109年2月竣工启用,学校气象将焕然一新。 竹东国中学校愿景,‘快乐学习、尊重关怀、全人发展’,课程以此为核心发展;教师以专业教学推动课程、发展校务,培养五育均衡的全人学生。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1]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2];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见

等级分类

学校分类

学校组成

参考文献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