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汹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近义词 :威风凛凛 反义词 :平易近人 出 处 :《荀子·天论》 体 裁 :成语 释 义 :人对事或者人的不满情绪发泄的状态 |
气势汹汹,汉语成语,拼音是qì shì xiōng xiōng,意思是因为某件事情严重违反个人意愿,或者压抑的感情得到爆发,指人对事或者人的不满情绪发泄的状态。[1]
成语出处
先秦·荀况《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2]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英姿勃勃、威风凛凛、威势赫赫,威仪非凡、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气宇轩昂、大模大样、神气活现、自以为是、奋勇向前、神气十足、气宇轩昂,趾高气扬、昂首阔步、高视阔步、勇猛精进、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再接再厉,一往直前,昂首挺胸、势如破竹、力大无比、所向披靡、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百战百胜、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人多势众、兵强将勇、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兵多将勇、攻无不克、众人拾柴火焰高、举世无双、拔山扛鼎、力能扛鼎、力敌千钧、力大无穷、孔武有力、勇猛有力、羽毛丰满、力敌万夫、羽翮已就、羽翼既成 羽翼已成
【反义词】文质彬彬、平易近人、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缩手缩脚、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蹑手蹑脚、谦虚谨慎、奴颜婢膝、不耻下问、低眉顺眼、鹅行鸭步、低三下四、敛首低眉、低头碎步、垂头丧气、畏缩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裹足不进,裹足不前,逡巡不前,踟蹰不前、三战三北、屡战屡败、强弩之末、畏缩不前、每战皆北,望风披靡、一触即溃、不堪一击、一盘散沙、单枪匹马、兵微将寡、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手无缚鸡之力、力不自胜、力不能支 、精疲力尽 筋疲力尽、弱不禁风、软弱无力、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羽毛未丰 孤立无援、民生凋敝、国破家亡、民困国穷、国贫民弱、国弊民穷、国将不国、国如悬罄、国步艰危、各持己见、内外交困
成语谜语: 张飞上阵
歇后语: 张飞讨债
示例
就在这时候,从门外闯进了一位气势汹汹的中年农妇。(郭沫若《金刚坡下》)[3]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深更半夜,又不报丧,干嘛砸门啊!连个安稳觉也不叫睡吗?’地主气势汹汹地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皇帝要想改变这些,我就不管敌手的多少,要出力来抵抗,世俗之众哪能不气势汹汹地毁谤呢?”
词语分解
气势的解释 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民族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指军队的士气和威势。《韩诗外传》卷三:“勇猛强武,气势自御。”《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
汹汹的解释 ∶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腾涌的样子 ∶骚乱不宁。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亦作“汹汹”。
外文翻译
英语翻译: an aggressive posture
俄语翻译: с угрозой <грозный>
日语翻译: ひどいけんまく,すごいけんまく
其他翻译: <德语>ǎuβerst wild und aufbrausend <hochfahrend und aggressiv>
参考文献
- ↑ 气势汹汹 .汉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 气势汹汹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来自: 《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近义 词 : 气焰嚣张 其势汹汹 造句: 就在这时候,从门外闯...
- ↑ 气势汹汹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气势汹汹的解释:[fierce;truculent] 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也形容气焰很盛,来势凶猛从门外闯进三个气势汹汹的年轻人详细解释盛怒凶狠貌。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