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關帝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洪洞關帝廟,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城文廟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4年6月10日,公布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建築[1]。
臨汾市
臨汾市,古稱平陽、晉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黃河東岸,因瀕臨汾河而得名。市境南接運城市,東南鄰晉城市,東北界長治市,北達晉中市、呂梁市,西隔黃河與陝西省延安市、渭南市相望。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東部為太岳山、中條山,中部為汾河盆地,西部為呂梁山。汾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沁河流經市境東部。全市總面積20,302平方公里,人口443.57萬,市人民政府駐堯都區。臨汾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臨汾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歷史
古代
臨汾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 《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西周時期,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今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馬、襄汾一帶。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屬河東郡。西漢劃全國為103郡國,屬河東郡司隸部轄。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郡。西晉永嘉三年(309年),劉淵建漢,都平陽。北魏孝昌中置唐州。隋開皇三年(583年),置臨汾郡,臨汾得名沿用至今。
唐實行道、府、州、縣制,武德初年(618年)為晉州。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始置平陽府,轄臨汾、汾西、洪洞、岳陽、鄉寧、趙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縣及隰、吉、絳3州。元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為中書省山西宣慰司晉寧路(治臨汾)。明清重置平陽府,統領35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兩市及晉中市靈石縣和呂梁地區石樓縣。
近代
民國3年(1914年),廢府設道,以道轄縣,臨汾、洪洞、趙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澤、浮山、翼城、鄉寧、吉縣、霍縣、汾西、隰縣、蒲縣、大寧、永和等17縣屬河東道管轄;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抗日戰爭初期, 臨汾為山西省7個行政督察區區中的第6督察區。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遷到吉縣。日偽統治時,為冀寧道。抗戰勝利後,屬太岳區。
194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發起臨汾戰役,最終在5月17日攻占臨汾縣城。
當代
1949年2月,成立晉南區,屬陝甘寧邊區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屬山西省。1950年1月6日成立臨汾專區。1954年同運城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駐臨汾),轄29縣。1970年專區改地區,晉南專區又按原建制劃分為臨汾、運城兩地區。1978年設臨汾地區行政公署,轄臨汾、侯馬2市和16縣。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臨汾市。2000年11月1日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