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圖片來自npm

簋:ㄨˊ中国時代的青铜食器礼器,用来盛放谷物饭食。器身横截面圆形,器腹较深,有圈足。簋的形制多样,无盖子|Lid或有盖,无耳、两耳或四耳,圈足下或有方座或附足。簋自商代就已经出现,一直流行到战国,是中国青铜时代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粢盛器。

功用

七鼎六簋,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根据儒家典籍,簋的用途是盛放黍稷谷物饭食。但考古发掘的一些铜簋装有兽骨,或从残留物中检测出动物蛋白。据推测,簋在早期盛放食物较为多样,有肉食粮食等,西周中期之后才单一化,专门盛放谷物饭食。

周人建立起了与殷商文化不同的、以炊食器为中心的器用制度,尤其是以和簋为核心的列器制度。鼎和簋都用来盛放主要食物,鼎盛肉食,簋盛粮食,常常配合使用。鼎簋相配有一定的礼数要求,鼎的数量通常为奇数,簋的数量通常为偶数。一组形制、大小、纹饰相同的簋称为“列簋”。西周早期,列簋的数量不多,之后逐渐发展,到两周之际,已经占到出土铜簋的90%。

俞伟超根据《三礼》进行考订,认为“对正鼎而言,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一鼎无簋,是周代常制”。但儒家典籍反应的主要是两周之际的理想规定,不能代表西周古礼或实际运用的情形,考古发掘中经常有不与此对应的情况。

名称

青铜簋在铭文上通常自称簋(隶定为“𣪕|⿰㿝殳”)。宋朝金石学家吕大临金石学著作《考古图》中,将金文错误地释读为“敦”,将(“盨”)误释为“簋”,因而错误地称青铜簋为“”,称青铜盨为“簋”。钱玷指出“𣪕|⿰㿝殳”是“簋”的异体字,为簋正名,但簋、盨仍不分。黄绍箕在《说𣪕|⿰㿝殳》中论证自名为𣪕|⿰㿝殳的青铜器即古文献中记载的簋,并指出青铜盨不属于青铜簋。这一观点被容庚进一步证实,𣪕|⿰㿝殳与簋的关系遂成定论。

“簋”的本字甲骨文中写作(隶定为“皀”/“㿝”),象装着食物的器物的形状。25px(“即”/“卽”)象人面向食器就食;25px(“既”/“旣”)象在食器面前的人,吃饱饭后转过头;25px(“鄉”/“鄕”)象两个人对着食器进食。商晚期和周代,转而通行由“㿝”和“殳”会意而成的“𣪕|⿰㿝殳”字。之后又通行在“皀”上下分别加“竹”和“皿”的“簋”字。[1][2]

參考文獻

  1. 漢語多功能字庫.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ZFH的引用提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