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区内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被誉为“鸟类乐园”[1],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暑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目录
历史沿革
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国营罗山董寨林场,经营面积4438.6hm²。
1982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董寨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2月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意义的区域(A级优先保护区域)。
1993年7月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北亚热带地区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地域;
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扩大到4.68万hm2。
2004年至2006年,经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考察论证,批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珍禽朱鹮的人工饲养繁殖地和野化放归地。
2005年被评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未成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
2006年10月被授予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
植物
维管植物175科,784属,1879种,蕨类植物约有29科、64属、142种,裸子植物6科、11属、21种,被子植物140科、709属、1716种。分别是河南植物总科数的88%,总属数的68.7%,总种数的47.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狭叶瓶尔小草、水青树、山白树、香果树、独花兰,黄山木兰、天目木姜子、天竺桂、楠木、八角莲、红豆树、野大豆、青檀、紫茎、明党参、天麻等。
动物
鸟类304种,隶属于17目58科。其中留鸟80种,占总数的26.32%,夏候鸟75种,占总数的24.67%,冬候鸟55种,占总数的18.09%,旅鸟72种,占总数的23.68%,迷鸟及分布新记录鸟种有22种,占总数的7.24%。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6种;古北界种类123种,占鸟种总数的40.46%,东洋界种类95种,占31.25%,广布种86种,占28.29%。
夏候鸟中各种杜鹃、鹰隼类、卷尾类较多,冬候鸟以雁鸭类居多,而蓝喉蜂虎、仙八色鸫因其生境特殊,不太常见。白冠长尾雉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因其濒危程度而被专家提名为河南省省鸟,是保护区鸟类中的重要保护对象,分布面广,数量多。据调查保护区共有白冠长尾雉1200只左右,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2]。
兽类37种,隶属于6目16科31属,具有南北区系成分:其中东洋界略占优势,有19种,占51.4%;古北界18种,占48.6%。兽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组成要素之一。最常见的有豹猫、小麂、野猪、草兔、黄鼬、岩松鼠等。较为罕见的有金钱豹、青狼等。
常见的两栖类有饰纹姬蛙、无斑雨蛙、虎纹蛙、大蟾蜍中华亚种、东方蝾螈等,其中虎纹蛙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爬行类有黄缘闭壳龟、鳖、无噗壁虎、草蜥、王锦蛇、黑眉锦蛇、翠青蛇、蝮蛇及游蛇类等。
视频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信阳董寨自然保护区第三次放飞朱鹮,河南日报 ,2015-11-10
- ↑ 河南3个被时光隐藏的地方,比世外桃源还要美,你去过吗?,网易,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