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蜜袋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蜜袋鼯(学名:Petaurus breviceps)又名短面袋鼯,是澳洲东部及北部、新畿内亚俾斯麦群岛特有的细小袋鼯。它们也已被引进到塔斯曼尼亚

分布及栖息地

蜜袋鼯分布在澳洲东部及北部、塔斯曼尼亚巴布亚新畿内亚印尼。它们栖息在有足够食物供应的森林,特别是有桉树的森林。它们是夜间活动的,日间会睡在巢中[1]。它们会在夜间猎食昆虫及细小的脊椎动物,也会吃某些桉树及金合欢的甜树汁[2]。蜜袋鼯因为喜欢吃甜的东西,故得此名。[2][3]

当发现有适合的栖息地,每1000平方米就会有一只蜜袋鼯,但仍要有树穴供住宿。它们的群落可以有7只成鼯,与及同年出生的幼鼯,都住在同一巢穴及保护地盘。为首的成年雄鼯会负责用口水及前额腺的香味来划地界。若没有这种香味的入侵者则会被激烈的排除在外。

特征

蜜袋鼯的身体像鼬科,并有一条很长但不能抓东西的尾巴。雄鼯比雌鼯大,由鼻至尾巴长约9.5-12吋。它们的毛皮很厚及柔软,一般都呈蓝灰色,但也有呈黄色、黄褐色或白色。由鼻至背部中间有一道黑间。它们的腹部喉咙胸部呈奶白色。

蜜袋鼯每脚有五趾,除了后脚的对趾外,每趾都有爪。后脚第二及第三趾是部份融合的[4]。它们最特别的是其翼膜,由第五指伸延至第一趾。当脚伸直时,翼膜就可以帮助它们滑翔50-150米。它们是利用翼膜的卷曲或移动脚及尾巴来控制滑翔。[5]

蜜袋鼯的前额、胸部泄殖腔有臭腺。雄鼯以臭腺来划定地盘。雄鼯前额的臭腺很明显,因为那地方是秃的。雄鼯的阴茎分叉。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4]

休眠

在寒冷季节、干旱或雨夜,蜜袋鼯的活跃性会降低。由于在寒冷季节及干旱时份,食物供应会减少,这对它们的新陈代谢[6]、运动及控制体温都构成压力,因此它们会休眠2-23小时左右。在进入休眠前,蜜袋鼯会减低活动及体温,以降低能量消耗及避免休眠。

其实休眠是一种紧急措施,让蜜袋鼯可以降低体温至最低的10.4℃-19.6℃来节约能量。在冬季的时候,当食物变得稀少时,它们就会降低热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若要降低能量及热量的生成,蜜袋鼯会在秋天(5月或6月)增加重量,以能于冬季生存。在野外蜜袋鼯较饲养的更多会进入休眠。

食性与养份

蜜袋鼯只要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份,就会患上缺。要防止低钙血症,钙及的比例就要2:1。[7]

此动物属于杂食性,在野外,蜜袋鼯吃桉树及其树汁金合欢花蜜花粉哈蜜瓜及多种昆虫蛛形纲。饲养的蜜袋鼯主要吃蛋白质黄粉虫蟋蟀、瘦肉等),其馀的则是果实蔬菜、树汁及花蜜,并且要有钙添加物,如乳酪等。[8]

繁殖

雄性及雌性蜜袋鼯性成熟的年龄各有不同。雄鼯到了12-15个月大就会达至性成熟,雌鼯则只要8-12个月。在野外,蜜袋鼯二年会繁殖1次,但要视乎气候及栖息地。[4]

雌性蜜袋鼯一胎可以生1-2只幼鼯。妊娠期为15至17天,幼鼯期后会走到母亲的育幼袋继续发育。雌鼯是否怀孕并不起眼,直至到幼鼯从它的育幼袋中出来才知道。幼鼯会在育幼袋内连著母鼯的乳头,幼鼯会留在此处60至70天。幼鼯逐渐会离开育幼袋。母鼯在幼鼯离开后的12天就会再次怀孕。幼鼯的眼睛在12至14天仍未能打开,初期也是差不多完全没有毛。它们会逐渐长出毛皮及长大。它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全解奶,四个月大才能自行生活。[4]

保育情况

蜜袋鼯并非濒危[9]。虽然澳洲的栖息地在过往200年间严重消失,但蜜袋鼯却可以栖息在细小的丛林。几种蜜袋鼯的近亲都现正濒危,包括利氏袋鼯澳洲袋鼯。蜜袋鼯受到澳洲法律的保护,在没有许可下是不能饲养或捕捉它们。

宠物

除了澳洲以外,蜜袋鼯成为大众欢迎的宠物。因为只要是性别相异的蜜袋鼯就几乎一定会发生性行为,所以雄蜜袋鼯在饲养时常常会被结扎。结扎后的雄蜜袋鼯便不再秃头,除此之外也能解决雄蜜袋鼯之臭味问题。但是,蜜袋鼯也是常见的非法贸易动物,主要是直接从其栖息地非法捕捉及走私贩卖的问题。[10]

分类

蜜袋鼯现时共有7个亚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