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雨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雨树

雨树

雨树(学名:Samanea saman (Jacq.) Merr.)是豆科雨树属植物,无刺大乔木树冠极广展,高10-25米,分枝甚低;总叶柄长15-40厘米,羽片叶片间常有腺体。花玫瑰红色,组成单生或簇生、直径5-6厘米的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果瓣绿色肉质,成熟时变成近木质黑色;种子约25颗,埋于果瓤中。花期8-9月。

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植于全世界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福建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为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性喜光湿热耐旱耐瘠薄粗生、速生树种之一。

该种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可为园庭绿化树种。果味甜多汁,喜食之;在南美西印度群岛常植作收场荫蔽树和饲料树。幼树木材松软,老树材质坚硬,可做车轮。 [1]

形态特征

无刺大乔木树冠极广展,高10-25米,分枝甚低;幼嫩部分被黄色短绒毛。羽片3-5(-6)对,长达15厘米;总叶柄长15-40厘米,羽片片间常有腺体;小3-8对,由上往下逐渐变小,斜长圆形,长2-4厘米,宽1-1.8厘米,上面光亮,下面被短柔毛。

花玫瑰红色,组成单生簇生、直径5-6厘米的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总花梗长5-9厘米;花萼长6毫米;花冠长12毫米;雄蕊20枚,长5厘米。荚果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1.2-2.5厘米,稍弯不裂无柄,通常扁压,边缘增,在黑色的缝线上有淡色的条纹;果瓣厚,绿色肉质,成熟时变成近木质黑色;种子约25颗,埋于果瓤中。花期8-9月。

生长环境

雨树为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性喜光湿热耐旱耐瘠薄粗生、速生树种之一。对于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壤肥沃湿润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丘陵平缓坡地生长较快。在瘠薄石砾、黏土板结地生长缓慢、形较差、主短、生势较差。

分布范围

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植于全世界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广州)、福建厦门)、海南儋州琼海乐东)和云南西双版纳)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采种

荚果青色转变呈色至黑褐色时为成熟。成熟的果实长时间挂在树枝上,由于风吹日晒,种子自然脱落,可在树下收集。收集后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当果荚后,用木棍敲打,种子脱出,扬净杂质即得种子。千粒重233克。一般将种子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可贮藏1年以上,用低温贮藏可以保持数年。 [2]

播种

苗圃地宜选择在土壤结构好、疏松、排灌方便且阳光充足的地方。起畦作床,要求床面平整。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催芽处理,用2倍于种子体积的90℃热水浸种24小时(自然冷却)后,将种子洗净晾干,撤播在苗床上,用小木板将种子压入土中,覆土0.5-0.8厘米,盖稻草或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每天早、晚淋水1次。约6大左右开始发芽出土。出苗达1/3强时揭开稻草,发芽率达90%以上。

用芽苗移入营养杯栽培,分床栽培则以20厘米×20厘米株行距为宜。移植后中午至下午3点要遮荫,约6天苗木恢复生长后可不再遮荫,每天早、晚淋水1次。以后按照苗圃常规加强管理措施,3个月苗高达40厘米,半年苗高达80-100厘米,可以出圃栽种。

栽培技术

栽植

在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坡地、台地或冲积地均可栽种,但要求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为砖红性黄壤,粘重板结的立地不宜栽种。雨季来临前进行砍杂灌炼山,用穴状整地,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或60厘米×60厘米×50厘米,株行距为:3米×3米或3米×5米,在雨季7-8月雨后或冒雨定植,定植时要施基肥。

抚育

幼苗栽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措施,3个月后进行穴状除松土扩穴、施复合肥1次,每株约50克。在3年内,每年抚育砍杂灌,穴状除草、松土、施肥、修枝整形等2-3次,以后仍要坚持每年抚育管理1次,特别要注意清除藤蔓的缠绕,以培养优良干形。

病虫防害

苗期有蚜虫夜蛾类等危害嫩枝顶芽,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洒。针对白粉病、立枯病等病害,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雨树粗生、速生、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树姿优美,树冠扩展。材质优良,适作为用材和造纸材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发展。也是香草兰、咖啡、可可、胡椒及肉豆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遮荫树种和紫胶虫寄主树种。

木材散孔材,纹理略直.结构细致,边材灰白色,不耐腐,易被虫蛀。心材褐色耐腐轻软、切面平滑有光泽,干燥后不翘不裂;木材必须经过防虫防腐处理供制家具、雕刻、门、窗、箱板等用材。果作饲料,叶作绿肥,果肉含有糖分,可制酒精。

植物文化

雨树,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落雨的树。这种树的叶子长约40厘米,晚上卷成小团,把水汽凝结在里面,一夜间可饱吸0.5-1千克的水,待第二天太阳出现后,叶子便慢慢展开,常常会把水滴洒在路人身上,不知情者还以为是下雨呢。雨树在中国西双版纳地区也有生长,不过的“雨”要少些。 [3]

视频

参考文献

  1.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 .中国自然标本馆[,引用日期2019-01-18
  3. [潘秀英编著.地球奇观 神秘的地球之旅[M],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06,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