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齊國歷代君王

於 2018年12月18日 (二) 20:36 由 钢丝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齐桓公

目錄

齊國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田氏齊國兩個時代。疆域為今山東。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公元前1000年前,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後,被封國建邦,齊國建立,齊國位於今山東省。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資源,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在戰國中晚期稱王(曾一度稱東帝)。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國統一六國,齊國滅亡。

齊國國都是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齊之後,仍以臨淄為都城。


姜齊

齊太公

姜尚 字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着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民間傳說稱太公望在商朝時當過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年年,太公望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於蟠溪峽。據説曾在磁泉邊以長杆、短線、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釣魚,因而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之説法。

生平

太公望是殷商末年東海(今山東省莒縣東呂鄉)人,周文王拜太公為周文王曾對姜尚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後人尊稱姜尚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後,周武王仍以太公為師,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敗軍於牧野。《詩經·大雅·大明》中贊此事:「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會朝清明。」因輔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時為了討伐東夷,姜尚被分封於齊(現今山東),是齊國的始祖。


太公活躍於前11世紀,生卒年眾說紛紜,沒有史書說其生年,卒年有《古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西元前1015年,太公的生卒年大致為前1128年至前1015年,即113歲。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說法,另《繹史》年表記載太公卒於周成王年代。

五胡十六國時期,呂光以太公為祖先,加上廟號始祖

傳說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據民間傳說,太公不得殷商諸侯所賞,至渭水釣魚,希望能遇見明主[1]。據說姜尚用直線無彎折的金屬絲釣魚。三個月後,周文王出巡至渭水邊時發現八十多歲的姜尚。周文王見呂尚的魚鈎是直的,好奇問道:「魚鈎應該要是彎的,為甚麼你用的魚鈎是直的呢?」姜尚對曰:「我要釣的魚,是自願上鈎的,我不必用彎的魚鈎來強迫魚。願意來就來,不願來,就算了罷。」周文王馬上領悟,這是雙關語,在指求才若渴的自己,於是說:「殷紂暴虐,民不聊生,我將要振興世道,請先生擔任我的老師。」姜尚應允。周文王當場拜姜尚為太師,請姜尚上車,屏退車夫,親自拉車將姜尚請回,路程約八百步,姜尚便推算出周朝之國祚約八百載。雖然這個故事並不見於正史記載,更加可能是野史的虛構,它仍然在民間流傳甚廣。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即源於此。

六韜

六韜》是古代的一部着名兵書,為武經七書之一。《六韜》又稱《姜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舊題周朝的姜尚着,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尚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封神演義》中的姜尚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尚是一個闡教的老仙人,七旬時奉元始天尊之命,騎着四不像,帶着神器打神鞭及杏黃旗下山,扶助周朝,取代商朝,並執行封神的計畫,打神鞭是姜子牙的武器,可以擊落有修為的神仙。杏黃旗全名為中央戊己杏黃旗,以大地之力護身。

太公在釣魚時遇見周文王姬昌,兩人相談甚歡,由於文王祖父周太公曾預言「聖人將現,周得以興」,所以姜尚又通稱太公望(太公所期望之人),之後,姜尚便致力於輔佐文王,文王死後,姜尚繼續輔佐繼位的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並率兵討伐商朝,漫長的戰鬥中姜尚面臨了七次死亡,三次災厄,但最終平安無事,成功讓武王一統江山。姜尚也將戰鬥中陣亡的英雄義士們,冊封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為仙界注入新血。

姜尚由於小說與民間傳說的風行,受人奉為神明。有時會以色紙,上書「姜太公至此」貼於家門等處,以求避邪消災。

家庭

子女

齊丁公

姜伋

齊丁公呂伋(?-前975年),姜姓氏,名伋齊太公呂尚長子西周時期齊國第二代國君,前1014年-前975年在位。傳位於嫡次子齊乙公呂得齊丁公崔姓丁姓始祖

人物生平

輔佐成王

西周時期周王室還是很有威嚴的,為了避免各諸侯國不聽命調遣,都需要各諸侯當權者或者其至親男子留在天子都成鎬京任職,實為"人質"。在京服從君命,擔任重要官職,輔助天子統治諸侯,其國家並對天子有納貢賦與服役的義務。武王死後周成王姬誦即位,成王年幼,周公召公奔赴鎬京輔佐天子,令長子留封地守國。姜子牙則相反,自己留守封地齊國,派兒子呂伋到鎬京輔助周成王

周成王姬誦的生母是呂伋的妹妹邑姜,因此呂伋還是周成王的舅舅。

周成王時期,受武王分封的商朝遺民武庚利用管叔蔡叔周公不滿,夥同周邊諸侯起兵反叛。呂伋成王之命,隨周公東征,其父呂望響應西征,最終平定了"武庚之亂"。

輔佐康王

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姬釗繼位之初,齊丁公以輔政大臣兼虎賁氏的身份,輔佐周康王呂伋像他的父親那樣為周王室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天子賞識。周康王四位諸侯以珍寶之器,而同為朝臣的楚君熊繹卻無分。足見齊公在朝中地位之高。

周康王六年呂望病重,呂伋齊國繼任君位,留其子呂衡呂季留在天子都城鎬京輔佐周康王

去世傳國

周穆王元年,歷經成王康王昭王三朝的重臣呂伋,病重去世,由於其去世之日為"",周穆王便以商朝的禮儀諡法,尊其為"齊丁公"。呂伋去世後,嫡長子呂季本該繼位,可呂季卻將國君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同母弟呂得,並且讓子孫離開營丘,搬到崔邑生活,自己則與庶兄呂衡二人,繼續留在周王室,輔佐周穆王,並被周穆王封為太傅,位列三公。齊乙公呂得繼位後,與嫡兄呂季、庶兄呂衡,共勤王室,使得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代周滅唐

周成王即位後,齊國管蔡作亂、淮夷叛周而此獲得征伐的機會,於是呂伋奉命征討唐國,這讓齊國呂伋執政時成了政治上的大國。

東周晏嬰《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三》:"

景公樹竹,令吏謹守之。公出,過之,有斬竹者焉,公以車逐,得而拘之,將加罪焉。

晏子入見,曰:'君亦聞吾先君丁公乎?'

公曰:'何如?

晏子曰:'丁公伐曲沃,勝之,止其財,出其民。公日自蒞之,有輿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視之,則其中金與玉焉。吏請殺其人,收其金玉。公曰:'以兵降城,以眾圖財,不仁。且吾聞之,人君者,寬惠慈眾,不身傳誅。'令舍之。

公曰:'善!'

晏子退,公令出斬竹之囚。"

史料所述'曲沃'一帶,正是當初西周時期周成王滅唐、成王"桐葉封弟"於唐叔虞的地望,而太原則是晉國後來的遷居之都。"及至周成王滅唐",周成王不過是發號施令者,真正的滅唐統帥乃是齊丁公呂伋

'''執掌虎賁'''

周成王在位期間,呂伋一直擔任周朝虎賁氏一職 ,周成王二十一年四月姬誦病重,於是會見諸侯,召見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師氏虎臣呂伋 、百官之長和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周成王去世後,太保召公奭命令仲桓和南宮毛跟從齊侯呂伋,二人分別拿着干戈,率領一百名勇士,在南門外迎接太子釗。請太子釗進入側室,作憂居的主人,丁卯這天,命令作冊制定喪禮。

東周孔子《尚書·周書·顧命》: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頮水。相被冕服,憑玉幾。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肄不違,用克達殷集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訓,無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爾尚明時朕言,用敬保元子釗弘濟於艱難,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亂於威儀。爾無以釗冒貢於非幾。"

茲既受命,還出綴衣於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冊度[4]。 。

軼事典故

呂季讓位

齊丁公去世後,嫡長子呂季本該繼位,可是呂季卻選擇放棄國君之位,將國家交給同母弟呂得治理,並讓子孫離開營丘,搬去[[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生活。後有子孫以""為姓。

東周左丘明《左傳》:"齊國的世族崔氏,源於丁公之子。"

人物評價

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楚子熊繹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 東周春秋時期前530年,楚靈王熊虔仍忿然提起此事:"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衛康伯晉侯燮伯禽並事(周)康王。四國皆有分,我(國)獨無有。今吾使人於周(都城),求鼎以為分,(周)王其與我(何干)乎?"

顏之推詩曰:"威儀奕奕, 德音秩秩, 無忝厥考 ,王命寵錫。執圭受土, 屏藩周室, 靖安爾位, 修明典則。姬旦禽父 ,姜尚呂伋, 內公外候 ,左輔右弼。畢公無老, 保嫠洛邑, 惟公受采, 其事不忒。大啟爾宇, 永思無極, 因地為姓, 義同申伯。"[5]。 這句詩中把姜尚呂伋父子兩人,與姬旦伯禽父子兩人並列,同尊為周王室護國重臣,姬旦伯禽安內,姜尚呂伋攘外,其中充分顯示了呂伋周王朝的功績和歷史地位。

家族成員

父親:呂尚齊太公

姐妹:邑姜嫁周武王

兒子:呂衡衛國大司馬)、呂季西周卿大夫)、呂得齊乙公

孫子:呂高衛國少司馬)、呂慈母(齊癸公

齊乙公

姜得

齊乙公,姜姓,名得,又稱叔乙齊國第三代君主齊丁公之子。齊丁公嫡子季子本該受位,但讓位於其弟,自己食采於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叔乙即位,是為齊乙公

人物生平

齊乙公呂得(?-前932年),姜姓呂氏名得齊丁公呂伋嫡子西周時期齊國第三代國君,前975年―前932年在位。傳位給兒子呂慈母[6]。 。 齊乙公在位時期,仍是採取齊太公治國時的政策,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國家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穩固了齊國在諸侯列國中的地位。呂得去世後,由於其去世之日為"",於是周天子便用商朝的禮儀諡法尊其為"齊乙公

家族成員

祖輩:呂尚(祖父,齊太公)

父輩:呂伋(父親,齊丁公)、邑姜(姑姑,周武王后)

同輩:呂衡(異母兄,衛國大司馬)、呂季(同母兄,周朝太傅)

子輩:呂高(侄子,衛國少司馬)、呂慈母(兒子,齊癸公)

孫輩:聶芳(侄孫,衛國卿大夫)、呂不辰(孫子,齊哀公)、呂靜(孫子,齊胡公)、呂山(孫子,齊獻公)

為政舉措

齊乙公在位時期,仍是採取齊太公治國時的政策,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國家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穩固了齊國在諸侯列國中的地位。

典故軼事

呂季讓位

齊丁公去世後,此時呂伋嫡長子嫡次子嫡三子皆已早亡,嫡四子呂季本該繼位,可是呂季卻選擇放棄國君之位,將國家交給同母弟呂得治理,並讓子孫離開營丘,搬去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生活。後有子孫以""為姓。

東周左丘明《左傳》:"齊國的世族崔氏,源於丁公之子。"

齊癸公

姜慈母

齊癸公,姜姓,名慈母,齊乙公之子。生平不詳,大約卒於周懿王末年,其子公子不辰繼位。

子女

子:齊哀公不辰,繼任其父齊癸公的君位。因紀國國君(侯爵)向周夷王進讒,含冤而死。

子: 齊胡公靜,齊哀公的異母弟。繼任其異母兄齊哀公的君位。

子:齊獻公山,齊哀公的同母弟。因齊胡公遷都之事,與私黨夥同營丘人發動政變,殺胡公,將胡公所有兒子全部驅逐出境。

齊哀公

姜不辰

齊哀公(-前867年),姜姓,呂氏,名不辰齊癸公之子

哀公不辰荒淫失政,與鄰國衝突不斷。周夷王時,紀侯姜靖公夷王面前說姜不辰壞話,夷王烹殺姜不辰,又立他的異母弟姜靜為齊君,就是齊胡公

事實上紀侯密告周夷王的內容是什麼,史書無一字記載成為千古謎案,何事能導致周天子勃然大怒利用諸侯聚會當眾烹殺。然而2009年高青縣陳莊西周古城遺址的發掘,有可能回答此一謎團。該地點發現一密集居住的小城,同時有諸多怪異現象發掘出土,例如極小的城池中出土數件西周時期銘文青銅器並牽連至姜子牙後代,以及一位將軍擁有諸侯等級大墓葬,多數現象顯示當地有過不平凡的故事,然而最矚目是發現一座只有周天子都城才能有的祭天祭台,可能就是齊國密造導致被天子認為有謀逆篡位之心,而紀侯密告的可能就是此事[7]

人物生平

在位起訖: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68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868年。

出生地:營丘(今山東臨淄/一說昌樂)。

立都:營丘(今山東臨淄/一說昌樂)。

齊哀公是中國諸侯爭霸時代齊國第五任君王。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三任王呂得,他的父親是齊國第四任王呂慈母

齊癸公五十二年(辛巳,公元前880年),齊癸公死後,其兒子呂不辰繼承王位,為齊哀公周懿王時,紀侯(紀國的國君)在周王前進讒言,說了不少齊哀公的壞話。

齊哀公十二年(癸巳,公元前868年),在位12年的齊哀公周夷王烹殺。其死後,他的異母弟呂靜繼承王位,為齊胡公

家族

父:齊癸公姜慈母

母:不詳,生齊哀公姜不辰齊獻公姜山

異母弟: 齊胡公靜齊哀公的異母弟。繼任其異母兄齊哀公的爵位。

同母弟:齊獻公山齊哀公的同母弟。因齊胡公遷都之事,與私黨夥同營丘人發動政變,殺胡公,盡逐胡公之子。

歷史評價

宋忠:"哀公荒淫田游,國史作還詩以刺之也。"

史籍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

齊胡公

姜靜

齊胡公,姜姓,原名呂靜,是姜齊的第六任國君,齊哀公之弟。

紀國向周天子進讒言,周夷王把齊哀公烹殺,立公子靜為君,是為胡公。為防紀國暗算,前862年齊胡公從營丘(臨淄)遷都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

此舉對齊人震動很大,齊人頗有怨言,齊哀公同母弟公子山與私黨率營丘人殺死胡公,將胡公之子驅逐出境,又把首都從薄姑遷到臨淄,是為齊獻公。

家族

兄:齊哀公,因紀國侯爵向周夷王進讒,被周朝烹殺,含冤而死。

弟:齊獻公山,齊哀公的同母弟,也是齊胡公的異母弟,因齊胡公遷都之事,與私黨夥同營丘人發動政變,殺胡公,將胡公所有兒子全部驅逐出境。

子女:齊胡公之子們在後來齊厲公之亂被齊人迎回齊國,全部戰死。

齊獻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在位9年

齊獻公,姜姓,呂氏,名山,是齊癸公之子,繼位前稱公子山。

人物生平

齊獻公,姜姓,呂氏,名山,是齊癸公之子,繼位前稱公子山。齊癸公死後,公子山的同母兄長公子不辰繼位,是為齊哀公。

當時紀國國君紀煬侯向周夷王進讒言陷害齊哀公,周夷王於是烹殺(古代一種酷刑,施刑者將犯人衣服脫光,推入一個如成人般高的大鍋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因灼傷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燒焦)齊哀公,並改立齊哀公異母弟公子靜為君,是為齊胡公。齊胡公繼位後,將都城從營丘(在今山東省臨淄區)遷到薄姑(今山東省臨淄區西北五十里處)。

公子山怨恨齊胡公,便與自己的黨徒率領營丘人襲擊攻殺齊胡公,自立為君,是為齊獻公。

齊獻公元年(公元前859年),齊獻公將齊胡公諸子盡數驅逐出齊國,就此將都城由薄姑遷回營丘,並擴建營丘城,因營丘臨靠淄水,故改名為臨淄。

齊獻公九年(公元前851年),齊獻公去世,其子公子壽繼位,是為齊武公。

史籍記載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齊武公

姜壽

齊武公(前849年-前825年在位),西周時期齊國國君,華夏族,姜姓,呂氏,名壽,齊獻公之子,姜後之父。齊武公二十五年,嫁女周宣王。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其子齊厲公呂無忌即位。

武公十年(前841年),是為"庚申西周共和元年",自本年起,中國歷史始有準確紀年,在這之前,諸侯年代錯亂,至《史記》亦不能免。

相關史料

《史記·齊太公世家》:九年,獻公卒,子武公壽立。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亂,大臣行政,號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

齊厲公

姜無忌 前824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齊厲公,西周時期齊國國君,華夏族,姜姓,呂氏,名無忌,齊武公之子,周宣王之妻舅,姜後之兄,齊國第九位國君。

人物生平 公元前824年即位,齊厲公昏憒暴虐,齊人痛恨之,聯絡齊胡公呂靜之子殺死厲公。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赤即位,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

史籍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復入齊,齊人慾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

齊文公

姜赤

齊文公(前815年-前804年),西周時期齊國國君,華夏族,姜姓,呂氏,名赤,齊厲公之子,晉穆侯的岳父,晉文侯和曲沃桓叔的外公。

人物生平 齊文公,姜姓,呂氏,名赤,齊厲公之子。齊厲公昏憒暴虐,齊人痛恨之,聯絡胡公呂靜之子殺死厲公。胡公之子皆戰死,齊人擁立厲公之子赤即位,是為齊文公。齊文公把參與殺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

他當上國君之後 ,接受他父親的教訓,小心謹慎地處理國政,齊國政局漸趨平穩,西周后期齊國公室的內亂終於告一段落。呂赤死後因而得了一個良諡"文",稱為齊文公。

大事年表 前815年 丙戌 周宣王十三年 齊文公元年

前808年 癸巳 周宣王二十年 齊文公八年

晉穆侯取齊女為夫人。

前804年 丁酉 周宣王二十四年 齊文公十二年

齊文公呂赤卒,子呂脫(一作說)立,是為成公。(據《竹書紀年》、 《齊太公世家》)

史籍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復入齊,齊人慾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脫立。

齊成公

姜脫

齊成公,華夏族,姜姓,本名呂脫,齊文公呂赤之子。

人物生平 《史記》對他無太多記載,周宣王二十四年(公元前804年),齊文公十二年(丁酉,公元前804年),齊文公死後,其兒子呂脫繼承爵位,為齊成公。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成公在位九年卒,子齊莊公呂購即位。

在位起訖:公元前803年-公元前795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795年

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年號:(戊戌,公元前803年)。

呂脫,姓呂名脫,一說名為說,又稱齊成公。中國西周時代齊國的第十一任君王。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九任君主呂無忌,他的父親是齊國第十任君主呂赤。

史籍記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脫立。成公九年卒,子莊公購立。

齊前莊公

姜購 前794年-前731年 在位64年

呂購,姜姓,呂氏,名購,齊國第十二代國君,在位六十四年,齊文公之孫,齊成公之子。

呂購在位64年,在位期間齊國漸強,為其孫齊桓公稱霸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是春秋戰國時期在位最長的國君,由於他在位時間很長,使得剛剛經歷了長達70年內亂的齊國,得以在長時間穩定的情況下恢復元氣。

呂購晚年基本使齊國處於小霸的地位,為齊僖公主盟諸侯、齊襄公滅紀國報哀公被烹之仇、齊桓公九合諸侯,打下政治和經濟基礎。呂購算得上是齊國霸業的奠基者,是齊國歷史上的一位中興之主。

人物簡介 呂購,姜姓,呂氏,名購,又稱齊莊公。中國諸侯爭霸時代齊國的第十二任國君。他的祖父是齊國第十任國君呂赤,他的父親是齊國第十一任國君呂脫。

齊成公九年(丙午,公元前795年),齊成公死後,其兒子呂購繼承君位,為齊莊公。齊前莊公繼位之彰,齊國內廷動盪不安,曾兩度遷都(薄姑、臨淄),使得齊國元氣大傷。齊莊公時期,齊國開始進入休養生息,不安的局面才得以改觀。呂購在位期間,齊國漸強,為其孫齊桓公稱霸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齊莊公六十四年(庚戍,公元前731年),在位64年的齊莊公去世,其子呂祿甫繼承君位,為齊僖公。

人物生平 春秋時期,齊桓公被尊稱為首霸,然而,在桓公之前,莊僖就有小霸之稱,齊國莊僖小霸起始於,齊前莊公晚年,呂購在位64年,由於他在位時間很長,因此齊國在他的發展下,從衰落中迅速崛起,為齊僖公、齊襄公開疆拓土打下基礎,更為齊桓公首霸中原的奠定根基。

中國歷史中稱霸首先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基礎作後盾,所以國家的富強是稱霸的基礎。齊國是西周間諸侯國中較早發展起來的國家,此為小霸奠定了經濟、軍事基礎。

(一) 莊、僖均沿用了姜太公的治國方略

據史料記載,自太公封齊建國以來,齊國一直沿用了姜太公的治國方針,即"因俗、簡禮","尊賢、尚功","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又說:"太公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工,極技巧,通魚鹽"。齊國在未開墾的草荒和鹽鹼地區建國,人口稀少,太公因地制宜,發展魚鹽業、紡織手工業、商業開發。由於基本政策的務實、開放,"人民多歸齊"。齊國人口增長快,經濟發展迅速。到齊莊公、僖公當政時期,進一步發揮了這些優勢,聚天下人才,開富國之源。使齊國經濟迅速發展繁榮、國勢強盛。

(二)長期穩定是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才能使經濟迅速發展。政權不穩定、社會動盪,必然影響經濟的發展。齊莊公、僖公父子當權前後共有一百餘年的時間。莊公在位64年,是齊國當權最長的國君。他是一位英明、有為、能幹的國君,以他穩定的政策,給齊國創造了一個大發展的環境。此後,其子僖公即位,一直沿他的治國道路走了下去,他們父子相繼統治齊國近百年,在這相對穩定的時期,抓往了發展的機遇,經濟得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在諸侯國之間有了相對較強的實力,為霸業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自由民的增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逐漸產生了自由民。齊國的自由民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由於齊國的政策比較開放,周圍的自由民到齊國來經商、務工、務農。二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奴隸不斷鬥爭而獲得自由。姜太公建國時的"因俗、簡禮",其中就有奴隸主保留了使用奴隸的舊風俗。據楊向奎先生考證,《周禮》一書是齊國人根據齊國原始檔案寫成的,其中記述了井田制,井田制之前的土地是由奴隸耕種,井田制實行的過程,逐步將土地劃成方塊分給農奴耕種,使原來的奴隸獲得了相對較大的自由。《周禮·小司徒》說:"乃均土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者也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說明井田已是一家一戶的耕種。新的生產關係必然促進生產的發展,當時農業稱為"本業",所以農業的發展必然促進商業、手工業、魚、鹽等各行業的發展,從而使齊國力大增,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歷史評價 史伯:"夫國大而有德者近興,秦仲、齊侯(呂購),姜、嬴之雋也,且大,其將興乎?"

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呂購、呂祿甫)於是乎小伯,楚蚠冒於是乎始啟濮。"

相關史料 《史記·齊太公世家》:

成公九年卒,子莊公購立。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幽王,周東徙雒。秦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弒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莊公卒,子厘公祿甫立。

齊厘公

姜祿 前730年-前698年 在位33年

齊僖公(?―公元前698年),一作齊厘公,姜姓,呂氏,名祿甫,齊前莊公之子,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8年在位,春秋三小霸之一。

齊前莊公六十四年(公元前731年),齊前莊公去世,祿甫繼位,是為齊僖公。 齊僖公在位時期,多次主持多國會盟;平息宋國與衛國之間的爭端;以宋國、郕國不向周天子朝覲而出兵討伐;平定許國、宋國內亂;與鄭國擊敗狄戎;使齊國形成小霸局面。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齊僖公去世,其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

人物生平 繼位結盟 齊僖公,姜姓,呂氏,名祿甫,是齊前莊公之子。齊前莊公六十四年(魯惠公二十八年,公元前731年),祿甫的父親齊前莊公去世,祿甫繼位,是為齊僖公。

齊僖公十一年(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冬天,齊僖公與鄭國國君鄭莊公在石門會盟,此次會盟是為重溫在廬地結盟的友好關係。

齊僖公十四年(魯隱公六年,公元前717年)五月辛酉日,齊僖公與魯國國君魯隱公在艾地結盟 ,開始和魯國結好。

齊僖公十五年(魯隱公七年,公元前716年)夏天,齊僖公派遣同母弟夷仲年訪問魯國,以鞏固艾地結盟之事。

齊僖公十六年(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5年)春天,齊僖公準備要宋國、衛國兩國和鄭國講和,已經確定結盟日期。 齊僖公最終讓宋國、衛國兩國和鄭國講和。同年七月庚午,齊僖公與宋國國君宋殤公、衛國國君衛宣公在溫地會見,並在瓦屋結盟 ,使其丟棄東門戰役的舊怨。八月丙戌天,鄭莊公帶着齊國使者朝覲周桓王。 冬季,齊僖公派人來到魯國,告知魯隱公宋、衛、鄭三國講和之事。魯隱公派大臣眾仲回答說:"君王使三國捨棄相互仇敵的圖謀,安定他們的百姓,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聽到,豈敢不承受君王高明的好行動!"

齊僖公十七年(魯隱公九年,公元前714年)冬天,齊僖公和魯隱公在防地會面,策劃攻打宋國。

討郕伐許 齊僖公十八年(魯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二月(一作正月),齊僖公在中丘會見魯隱公、鄭莊公。 二月二十五日,三方在鄧地結盟,決定出兵日期。 十月壬午日,齊僖公與鄭莊公因郕國違背周天子會師攻打宋國的命令 ,於是派出聯軍攻打並攻進郕國。

齊僖公十九年(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七月,齊僖公會合魯隱公、鄭莊公攻打許國。七月初一日,軍隊匯合攻打許城。七月初三日,便占領許國。許國國君許莊公逃亡到衛國。 齊僖公把許國讓給魯隱公,魯隱公沒有接受,而是把許國的領土送給鄭莊公。

齊僖公二十一年(魯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春天,宋國太宰華督弒殺宋殤公。 同年三月,齊僖公和魯國國君魯桓公、陳國國君陳桓公、鄭莊公在稷地會見,商討平定宋國的內亂。

嫁女求援 齊僖公二十二年(魯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正月,齊僖公和魯桓公在嬴地會見,與魯桓公訂婚,女兒文姜嫁給他。 同年夏天,齊僖公與衛宣公在蒲地只是會談,沒有結盟。 七月,魯桓公派公子翬到齊國迎接文姜。 九月,齊僖公護送文姜出嫁,到達歡地。當時凡是本國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同等國家,如果是國君的姐妹,就由上卿護送她,以表示對前代國君的尊敬。如果是國君的女兒,就由下卿護送她。出嫁到大國,即便是國君的女兒,也由上卿護送她。嫁給周天子,就由各位大臣都去護送,國君不親自護送。出嫁到小國,就由上大夫護送她。而齊僖公卻親自護送,因此世人認為齊僖公此舉不合乎於禮。 文姜到魯國後,齊僖公於同年冬天,派夷仲年到魯國訪問,並探望文姜。

齊僖公二十四年(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夏季,齊僖公和鄭莊公訪問紀國,想要乘機襲擊紀國。結果紀國人發覺,於是此事作罷。

齊僖公二十五年(魯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齊國,齊僖公派人到鄭國求援。鄭國派遣太子忽率軍援救齊國,六月,太子忽大敗戎軍,俘虜戎軍兩位主帥大良和少良,斬首帶甲戎軍三百人首級,獻給齊國。 齊僖公要將女兒嫁給太子忽,太子忽說:"鄭國小齊國大,不是我能般配的。"於是謝絕齊僖公。

攻戰去世 齊僖公二十六年(魯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秋天,齊僖公聯合鄭國、衛國攻打盟邑、向邑。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遷到郟地。

齊僖公二十九年(魯桓公十年,公元前702年)冬天,齊僖公聯合衛國、鄭國攻打魯國,與魯軍在郎地交戰。

齊僖公三十年(魯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正月,齊僖公與衛國、鄭國、宋國在惡曹舉行會盟。

齊僖公三十二年(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二月己巳日,齊僖公聯合宋國、衛國、燕國攻打魯國,結果四國聯軍兵敗。 同年,夷仲年去世。夷仲年之子名叫公孫無知,齊僖公很寵愛公孫無知,公孫無知的俸祿、服飾、生活待遇都和太子同等。

齊僖公三十三年(魯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冬天,齊僖公聯合宋國、衛國、蔡國、陳國攻打鄭國, 鄭國毫無準備,被打得大敗 。 同年十二月丁巳日,齊僖公去世 ,太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

為政舉措 齊僖公在位時期,曾先後多次主持多國會盟。平息宋國與衛國之間的爭端 ,與鄭國、魯國以宋殤公不向周天子朝覲而討伐宋國,以郕國不聽從周天子之命而伐郕國。 平定許國,使許莊公出走 ,立其弟許桓公為君。平定宋國華督之亂 ,與鄭國擊敗狄戎 ,後討伐魯國和鄭國,使齊國形成一個小霸之局面,被後世稱為春秋三小霸之一。

歷史評價 魯隱公:"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君之惠也。"

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齊前莊公、齊僖公)於是乎小伯,楚蚠冒於是乎始啟濮。"

史籍記載 《左傳》隱公三年至桓公十四年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齊襄公

姜諸兒 前697年-前686年 在位12年

齊襄公(約前729年-前686年),姓,名諸兒齊僖公的兒子、齊桓公的哥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四位國君。周莊王元年(前698年)即位。在位期間,國力漸強,曾攻伐衞國魯國鄭國。在位期間執政王子成父

襄公荒淫無道,殺戮無辜。與其妹,即魯桓公夫人文姜通姦,又令彭生殺害魯桓公,而後齊襄公殺了彭生以向魯國交代。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到郊外打獵,發現一頭野豬,隨從說是彭生,襄公怒而射箭。野豬像人一樣站起來嚎叫,齊襄公驚恐中遺失一隻鞋子。當晚大將連稱發動兵變,襄公躲起來,卻因被看見一隻腳而被逮,為連稱管至父等人所殺。連稱立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即位。[8]


齊前廢公

姜無知(公孫無知)(前729年-前685年)姜姓,名無知,是齊前莊公之孫,齊僖公同母弟齊仲年遺腹子

公孫無知甚得僖公的寵愛。前686年齊大夫連稱管至父齊襄公,立其堂弟無知即位。齊大夫鮑叔牙公子小白奔莒國(山東莒縣),另一大夫管仲則協助公子糾奔魯國。前685年齊大臣雍廩殺國君無知與大夫連稱[9]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臨淄(山東淄博東)即位,為齊桓公

齊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齊桓公 (春秋五霸之首位)

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的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莒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病死 。

齊中廢公

姜無詭 前643年 在位3月

齊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齊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齊後廢公

姜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齊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齊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齊頃公

姜無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齊靈公

姜環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6年

齊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齊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齊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齊悼公

姜陽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齊簡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齊平公

姜驁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齊宣公

姜積 前455年-前405年 在位51年

齊康公

姜貸 前404年-前379年 在位26年

田齊

齊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齊廢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齊桓公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齊威王

田因齊 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齊宣王

田辟強 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齊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在位17年

齊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齊廢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郡國三》注引《博物記》云:「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2. 史記·齊太公世家
  3. 左傳昭公元年》:當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夢帝謂已:「余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 《左傳昭公十年》:邑姜,晉之妣也。 《左傳昭公十二年》:「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級,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衛,王母弟也……。」 《藝文類聚后妃部》:帝王世紀曰: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於內,生太子誦
  4. 顧命,百度百科
  5. 始祖季孫公遺像潘氏受姓始祖季孫公,潘氏宗親網
  6. 齊太公世家第二,國學網
  7. 高青縣陳莊西周古城遺址定位初探,山東省情網
  8. 《春秋左氏傳》莊公·八年
  9. 春秋》記載:「齊人殺無知。」《左傳》云:「雍廩殺無知」,杜預曰:「雍廩,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