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吾廬吟·吾亦愛吾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邵雍北宋數學家(故里一景) 原圖鏈接 來自 美篇網 的圖片

吾廬吟·吾亦愛吾廬》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詩人邵雍的作品之一。

邵雍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年少時才智出眾,慷慨激揚的欲求取功名。 邵雍愛讀書,幾乎無書不讀,求學中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刻苦。為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爐子,夏天不扇扇子,夜裡不睡覺的刻苦地學習了好幾年。 在苦讀中他嘆息道:"昔人尚友於古,而吾獨未及四方。"意即過去的人學習古人經典,還與古人做朋友,不單讀古人的書,而且要廣泛遊歷古人曾經遊歷過的地方,而我現在只是讀了古人的書,卻還沒有去四方遊歷過。" 所以,他就越過黃河汾河、徒涉江淮、漢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國的齊、魯、宋、鄭遺址,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遊歷來增長見識,待到邵雍歸來時,他感嘆道:"道在是矣!"自此便再沒有出去遊歷了[1]

吾廬吟·吾亦愛吾廬

作者簡介

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字堯夫,諡康節,生於林縣上杆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說生於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2]"。隨父徙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居城西北蘇門山,刻苦為學。出遊河、汾、淮、漢,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並悟到"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家庭成員

父:邵古。

子:邵伯溫,官至提點成都路刑獄、利州路轉運副使。

孫:邵溥、邵博、邵傳。

史籍記載

宋史·卷四二七·列傳第一八六·道學一·邵雍》。

邵氏聞見錄》:共20卷,前16卷記宋太祖以來故事,其中雜及北宋著名文人王禹偁[3]、柳開、穆修、尹洙、歐陽修蘇洵王安石等,有助於了解北宋古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邵氏聞見後錄》:共30卷,內容比《邵氏聞見錄》瑣雜,但關於詩文的評論比《邵氏聞見錄》豐富。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較集中地記述宋代著名文人軼事,以蘇軾為詳,王禹偁、歐陽修、梅堯臣[4]、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轍等次之。書中所記軼事往往得之親聞,比較可靠。其談詩,上起楚辭、樂府,中有唐之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等,下及北宋各大家,其中不乏卓見。如認為杜甫詩"所以獨立千載之上",不在於字字句句"有所本",其功夫在詩之外。其論文,涉及司馬遷曹植王勃韓愈柳宗元、樊宗師、李商隱及北宋歐、王、曾、蘇諸大家與李格非。書中認為韓文"自經中來",柳文"自史中來",歐文"和氣多英氣少",蘇(軾)文"英氣多和氣少",亦可備一說。《後錄》中保存了不少文學史資料。

二書有中華書局1983年點校本。又有《津逮秘書》本、《學津討原》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人物評價

宋史》評價:雍高明英邁,迥出千古,而坦夷渾厚,不見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與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識雍,論議終日,退而嘆曰:"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程頤:"(邵雍)德氣粹然,望之可知其賢。不事表襮,不設防畛,正而不諒,通而不汗,清明洞徹中外……群居燕飲,笑語終日,不取甚於人。"

朱熹[5]:"程、邵之學固不同,然二程所以推尊康節者至矣。蓋信其道而不惑,不雜異端,班如溫公、橫渠之間。"

後世紀念

邵雍墓位於洛陽伊川縣平等鄉伊水濱的紫荊山下。 墓地坐北面南,南北長89米,東西寬48米。墓冢高2米,周圍磚砌八角牆。冢前有墓碑,上書"宋儒先生康節邵夫子墓"。另有券棚式享堂3間、石牌坊1座。墓前石牌坊系清乾隆十七年(1742)嵩縣知縣徐璣督工於舊坊遺址新修而成。此外,邵雍墓還保留有明清民國時重修碑記三方。

1963年這裡被河南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伊川縣人民政府拔款對邵雍墓進行修整。

視頻

吾廬吟·吾亦愛吾廬 相關視頻

梅花易數的和邵雍的故事
邵雍真的這麼神奇,能預測未來嗎?!

參考文獻

  1. LEAD 立德人物|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學易悟道,德感世人,網易,2020-04-30
  2. 北宋五子是指哪些人?北宋五子簡介,趣歷史,2015-08-10
  3. 宋初白體詩人和王禹偁,中國作家網,2012-01-12
  4. 梅堯臣,古詩文網
  5. 朱熹,廈門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