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津七弦琴院音域

天津七弦琴院音域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天津七弦琴院

創辦時間;2008年

地  位;民族器樂學會指定古琴教學機構

創立人;張子盛

天津琴院,中國民族器樂學會指定古琴教學機構,創辦於2008年,是由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主要師資力量為班底,協同各個國學領域、業界專家傾力興辦的非贏利性單位。

琴院之依託——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創辦於1999年,是國內首家職業琴館,集演藝、培訓、樂器銷售等多功能為一體,開琴界商業運作之先河,十餘年來已培養學生千餘名,並在全國古琴大賽、中國古琴幽蘭陽春獎、央視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等各項賽事中屢獲大獎,備受琴界矚目,現已在京、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開設分支機構,成為業界加盟連鎖的著名品牌。

琴院以「傳承國學,潛心研修」為主旨,自創立以來,先後主持「古代琴歌研究」項;參與承辦全國古琴師資培訓;參與承辦2011年明《松弦館琴譜》全國打譜會、2013年明《西麓堂琴統》全國打譜會等多項學術工程。

琴院集合師資骨幹力量,細緻改版修訂基礎教材,2011年出版《[[重修<琴學門徑>]]》,並根據多年實戰教學經驗,研發出「開指五步」配套教學法,於2012年初正式申請專利保護,後制定「十二期教學計劃」大綱,建立起了完備的古琴進階式科學教學體系。

琴院擁有在民族器樂、國學等各個學科前沿、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學者、藝術家組成的師資隊伍,成為系統研究培訓、傳播國學和民族音樂的專門機構。[1]

傳承國學,潛心研修

目錄

宗旨

用國學塑造人,

用琴道陶冶人。

科學的教學體系是基礎,

系統的課程教材是關鍵

專業的教師隊伍是保障。

以傳播傳統文化精粹為己任,

以培養有學術修養和國際視野的藝術人才為目標

張子盛,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一九八九年開蒙自津門已故九嶷派琴家高仲鈞先生,後又受到劉麗、吳文光、龔一、李祥霆等諸多名家悉心指教,並請益於梅曰強、李允中等琴界前輩。在主攻九嶷派、虞山吳派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運指華美、取音純淨、注重以心取韻、心韻合一的演奏風格而享譽琴壇。其作品已錄製為多張CD、DVD,並出版有教學書籍、VCD等。1999創辦了國內首家職業琴館---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現已在京、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開設分館,在古琴普及教育上影響深遠,同時也是琴界各個大型活動的主要組織策劃者,全國古琴打譜工作執行主編。現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天津琴院院長、香港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兼大陸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校長致辭

還是在我小時學琴的時候,在已故啟蒙恩師高仲鈞先生那裡看到了一首九嶷派創始人楊時百先生的詩作,遂逐字記於學琴筆記之中,後來筆記被人借走,終不知去向,只記得詩的最後兩句是:「一生事業,盡在絲桐。」後特地請已故津門文宿餘明善先生親自題寫,懸於琴室,以礪學琴之志,未想竟成今生座右。

在當今紛紛擾擾的琴壇,有太多良莠不齊的授琴方式,常看到一些學員音樂條件尚佳,但因不夠規範科學的演奏方法所誤導,而深感惋惜,更慨嘆將琴置之高閣神化、魔化的現象,如種種,常常令人惶恐,也更感肩上任重。

回想自從1999年於天津文廟開設琴館以來,雖為一時之興,卻已時光荏苒十餘年,看到這麼多出色的學員與分館,辛苦之情已被欣慰所替代,更引以為傲的是,十餘年來,在眾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學成果與理念不斷升華,伴隨着《[[重修<琴學門徑>]]》的出版,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得到了幾乎所有參加培訓學員的認可。多麼希望這本書、這套方法,能夠造福於廣大的知音愛好者,能為古琴演奏技藝的向前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任何藝術都來源於傳統民族文化,在我國甚深的國學土壤滋潤中,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衷心希望,從我校走出的師生,不僅僅是個能彈幾十首曲子的琴匠,更是能在教學、演奏、及打譜、創作上都有所獲益,在不斷的薰陶濡染中積澱國學修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藝術通才。

願中心不斷成長為越來越寬廣、深厚的立體藝術平台,以期共饗琴友、共同進步!

2011年改版的《[[重修<琴學門徑>]]》,五線譜、簡譜、減字譜三譜對照,按級別分單元設置,新增精心編排的技法練習,重新校對、收錄琴曲多首。

教學方法

「開指五步」古琴教學法以張子盛所編著古琴專業教材《琴學門徑》為基礎,集20年實際教學經驗,精心研發。不同於傳統教學方法,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採用拆解性訓練,尤其注重左右手在基礎階段的分開練習,均衡進步;散音、按音、泛音隨進度逐步增加,進階清晰。對每個基礎指法動作都有較高要求。科學嚴謹,體系完備,入門快捷,成材率高,不但可為專業學院使用,也適用於廣大古琴愛好者。

教學大綱

初級階段

1 黃鐘第一 開指五步:

鴻蒙漸開,尋琴學門徑;次第五步,進雅樂殿堂;

古琴基礎知識;演奏基本姿勢;右手基礎指法;左手按弦方法;泛音練習;

(1)挑勾弦序練習(2)挑勾間弦練習(3)練習曲《我和你》(4)抹、挑、勾、剔的練習(5)右手八法練習(6)快速連續勾挑練習(7)練習曲《彩雲追月》片段(8)歷的練習(9)小撮、大撮(10)練習曲《小白菜》(11)打圓練習(12)輪指力度練習(13)拂、滾基礎練習(14)練習曲《康定情歌》(15)輪指練習(16)鎖的練習(17)疊蠲與全扶練習(18)調弦入弄(19)音階練習一(20)《仙翁操》(21)音階練習二(22)潑剌分開練習(23)《秋風詞》(24)《酒狂

2 大呂第二 玄冰初破:

音階熟識,習常用指法;門徑初窺,弄三五小操;

(1)練習曲《哈薩克民歌》(2)練習曲《鳴泉》(3)練習曲《幽蘭》片段(4)音階練習三(5)《長相思》(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7)《滄海一聲笑》(8)《讓我們盪起雙槳》(9)《琴曲片段》(10)《鹿鳴

3 太簇第三 春到關山:

關山》《送別》,進琴學初階;慢唱《陽關》,集原始積累;

(1)《良宵引》(2)《陽關三迭》(3)《關山月》(4)《送別》(6)《鳳求凰》(7)《凌虛吟

4 夾鍾第四 小功告成:

舊曲新操,已告成初階;鞏固指法,為行有餘力;

(1)勾托練習(2)正撮反撮(3)快速勾托及拂滾力度練習(4)潑剌雙彈練習(5)《韋編三絕》(6)《歌唱祖國》(7)《普庵咒》(8)《綠袖子》(9)《碧澗流泉

中級階段

5 姑冼第五 再上新途:

傳統名曲,久聞今初見;若欲隨心,需埋頭苦練;

(1)《洞庭秋思》(2)《長門怨》(3)《茉莉花》(4)《平沙落雁

6 仲呂第六 步步為關:

流派紛呈,醉漁輕唱晚;《櫻花》迷人,滄海又龍吟;

(1)《醉漁唱晚》(2)《滄海龍吟》(3)《櫻花

7 蕤賓第七 漸入瓶頸:

散拍跌宕,難輕易掌握;心指合一,情深《憶故人》;

(1)《瑤天笙鶴》(2)《莊周夢蝶》(3)《憶故人

8 林鐘第八 中級艱澀:

修到此處,指法須鞏固;名曲六首,認證開個演;

(1)高音區音階練習(2)搖指練習(3)雙搖指練習(4)捻輪練習

(5)《欸乃》(6)《秋風》(7)《梅花三弄

高級階段

9 夷則第九 流水花開:

久習拂滾,始見《流水》意;節拍難會,再弄《龍翔操》;

(1)《流水》(2)《龍翔操

10 南呂第十 大曲擷英:

搗衣》曲快,需慢處磨練;同會《秋鴻》,緊二五七弦;

搗衣

11 無射十一 《廣陵》曲小:

曲之師長,其實也不難;刪節精選,留大曲風範;

廣陵散

12 應鐘十二 《瀟湘》志遠:

貌似完工,琴學無止境;高級認證,打譜創作難。

瀟湘水雲

針對:意願成為有過硬技術、認證資質古琴教師的學員;或希望集中七天時間強化學習、逐漸消化的興趣學員;

條件:有無音樂基礎均可參加,明師點撥、助教輔導,保證每位學員都有最大收穫;

優點:過程短、密度大、真材實料、終生受益。與「全國古琴師資認證」資格考試全面對接,輕鬆考取認證琴師資格證書。

全日制班

針對:希望集中時間學習、進修的學員;

條件:可住宿可走讀,上課形式、次數不拘,修滿課時為止;

優點:時間集中,效果集中,排除雜念,迅速上進。

註:各專業的招生名額及課程安排會根據每學期專業要求略有調整,以開班時通知為準。

1、本項為全日制學習,集中上課。

2、學習計劃和課程內容由琴院制定,主要由本院教師授課,採取集中講授與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發放教材或講義,規定必讀與參考書。文化課每學期4-6門課程。

3、修完全部規定課程,並參加相關考試合格者,可獲得天津七弦琴院寫實學歷證書。

4、推薦優秀學員到中國古琴學會、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及學會下屬各分支機構,從事民族文化、民族音樂推廣教育工作或留本院任教;扶植學員回到地方開展民族文化音樂培訓,作為我院和中國古琴學會培訓中心認可的教學基地。

古琴小課

適合:想要快速精進的學員;

例如:考級輔導、個人進修、技藝打磨、等等;

優點:環境安靜,量身定製,對症下藥,提升飛躍

課型簡介:

一對一

意願單獨精進打磨的學員;

一對二

適合同學;志同道合的朋友;親子;或情侶等結伴學習,你我共促,激勵前行;

小組課

5人以內,以水平、進度為衡量標準,在動態中隨時調整小組課步伐,爭取形成互相激勵、切磋共進的學習氛圍;

周末普及大課

適合:對古琴音樂藝術及傳統文化有興趣、想了解、業餘時間自我完善的人群;

參與:社會各界人士,無論男女老幼、學生白領,均歡迎試聽參加;

優點:實惠實在、環境寬鬆、參與靈活、廣交朋友、心滿意足。

琴館從文廟建館之初,就常年開設周末古琴普及大課,方便想要學琴、聽琴的廣大知音朋友,多年來始終堅持如一。各地分館都緊密承襲這一理念,依據當地情況進行公益普及推廣,歡迎大家前去當地分館諮詢詳情。

國學綜合

課 程:四書、詩詞吟唱、唐詩宋詞、琴歌

主講教師: 薄克禮

男,號善夫,畢業於河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學博士,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大學教授,專業為古代文學詞曲學。古琴家,中國琴歌研究第一人,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寫作學會副會長,遼海出版社特約編審,燕山國學館館主,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現為天津城市建設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會成員。天津寫作學會副會長、天津國學研究會首任秘書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專家、天津語言工作委員會專家、天津七弦琴院副院長.第一、二、三屆全國古琴幽蘭陽春藝術節專家評委,

擅長詩詞吟唱、弦歌,2005年7月在天津文廟創辦燕山國學館,系統傳授四書五經、琴棋書畫等方面的知識。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多項,參與編寫各類教材多部。現從事天津市藝術規劃重點課題科研「琴歌研究」,是天津國學研究會、天津周易研究會發起人之一。先後兩次擔任中國古琴「幽蘭·陽春」藝術節專家評委。

作為中國古代琴歌研究和弦歌研究的第一人,薄克禮在籌辦國學館之初,就翻譯了明代著名作曲家楊表正的《重修真傳琴譜》等經典曲譜。三譜通譯的他能夠將減字譜、工尺譜和五線譜融合在一起,並重新作曲。薄克禮已將古代琴譜重新作曲達300餘首。

薄克禮著有《中國文學六種》、《歷代帝王罪己詔書譯註》(副主編)、《應用文寫作教程》、《漢書經典故事》等,在《光明日報》、《文史知識》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2項,參與多項。參與多次全國古琴名家名曲演出活動。新華社、天津日報、今晚報、城市快報、天津新報、渤海早報、天津電視台、天津人民廣播電台等新聞單位都對其有深入報道。

課 程:書法

主講教師:王鴻鑫

書法家,天津人,字垚山,號魁庵,道名振成,號守一道人。擅長顏體,有當世華世奎之稱。津門書家,民俗專家,書畫鑑定專家,師從天津著名書法家耿仲陽先生。現為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會員、《東方書法》雜誌社創作委員、天津翔龍書畫院副院長、山東藤州現代書畫院教授等職。

幼承庭訓,在伯父督導下,習《多寶塔》、《勤禮碑》,後得耿仲敭先生指導,習《麻姑》、《東方朔畫贊》、《顏家廟》等,隸則《張遷》、《史晨》、《禮器》等,兼習六朝磚銘,龍門二十品,篆則鐘鼎,草則《出師頌》、《月儀帖》等。因對章草偏好故多習之。

課 程:樂理

主講教師:李龍生

李龍生,天津琴院任課教師,資深樂理教師,結合中西樂器特性,深入淺出講授所需樂理知識及訓練技巧。

課 程:武術

主講教師:張鐵庚

張鐵庚,天津琴院任課教師,國家一級武術教練

師資隊伍

張子盛

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天津琴院院長。古琴開蒙自津門已故九嶷派琴家高仲鈞先生,後又受到劉麗、吳文光、龔一、李祥霆等諸多名家悉心指教,並請益於梅曰強、李允中等琴界前輩。其作品已錄製為多張CD、DVD,並出版有教學書籍、VCD等。1999創辦了國內首家職業琴館---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現已在京、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開設分館,在古琴普及教育上影響深遠,同時也是琴界各個大型活動的主要組織策劃者,全國古琴打譜工作執行主編。

石玉

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天津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生,2001年師從張子盛先生研習古琴,現為中國古琴學會理事,《琴棋詩書畫》報刊主編,天津琴院古琴教師。曾參與編輯《[[<松弦館琴譜>鈎沉]]》、《琴學門徑》、《中國古代琴歌研究》等多部古琴專著。操縵十餘載,先後習彈歷代琴曲百餘操,擅長《瀟湘水雲》、《岳陽三醉》、《列子御風》《秋鴻》、《搗衣》等經典大曲,及《三峽船歌》、《勝利操》等新作,並潛心進行古譜的整理工作,現已完成《康衢謠》、《李陵思漢》、《靜觀吟》、《佩蘭》等十餘首打譜作品。其演奏和潤清雅,被譽為當代新文人琴的代表。

白雲龍

2005年師從張子盛先生學琴,現為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辦公室副主任、培訓中心教師、天津琴院教師,曾獲第二屆中國古琴陽春獎青年組三等獎、2012首屆香港·國際琴箏詩樂藝術邀請賽古琴組金獎。

魏勝寶

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師從吳明珠先生。精修嗩吶、二胡、笙等民樂。中學時期拜總政二炮李玉寬先生為師學習聲樂。大學期間得中國古琴學會副秘書長、元真琴社社長劉長偉先生開蒙古琴。後經其推薦拜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張子盛先生為師。習琴未及兩年即在2010年第三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藝術節期間舉辦了魏勝寶古琴音樂會,推出自創新作《蘭陵王》及《廣陵散》、《秋鴻》等傳統大操、弦歌彈唱等,得到評委一致好評,被譽為當今琴壇「勝」手。現任中國古琴學會理事、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石家莊分館清琳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培訓中心教師,天津琴院教師等。

2005年師從張子盛先生學琴,現為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辦公室副主任、培訓中心教師、天津琴院教師,曾獲第二屆中國古琴陽春獎青年組三等獎、2012首屆香港·國際琴箏詩樂藝術邀請賽古琴組金獎。

肖瀟

字瑜杉,原威海古箏專業教師,畢業於瀋陽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專業,古箏啟蒙自王昕陽老師,後經周延甲、周望、王中山等多位名師指點。彈箏之餘醉心於古琴藝術,2010年參加全國古琴師資培訓,師從張子盛先生研習古琴,並憑藉其深厚的器樂功底迅速成長為學會培訓中心的教學骨幹力量,現為天津琴院教師,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威海分館「瑜杉琴社」社長、威海市肖瀟古箏古琴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中國古琴學會培訓中心教師、煙臺琴院副院長。擅長《流水》、《瀟湘水雲》、《幽蘭》等傳統曲目,及《三峽船歌》、《春風》等新作。

陶運成

天津琴院斫琴專業教師,青年斫琴家,1998年師從張子盛先生學琴,2010年通過中國古琴學會中級琴師認證,曾獲2012首屆香港·國際琴箏詩樂藝術邀請賽古琴組金獎。現為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辦公室副主任、河南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鄭州分館館長

參考來源

滄海一聲笑,天津七弦琴院

參考資料

  1. 天津七弦琴院 ,天眼查 , 202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