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兒腹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兒腹痛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小兒腹痛

外文名;Pediatric abdominal pain

類型;嬰兒病症

常見病因; 胃腸炎、腸痙攣性絞痛、

腸繫膜淋巴結炎,急性闌尾炎等所致

就診科室 ;普外科

常見症狀; 陣發性疼痛、持續性疼痛或輕度隱痛

小兒腹痛,嬰兒病症,引起病症原因多樣,類型各異,需明確診斷後治療。可用推拿等方式緩解病症。[1]

簡介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凡嬰兒出生後,無故啼哭不止,或夜間啼哭,多是腹痛。臨床分寒實腹痛積熱腹痛傷濕腹痛積痛蟲痛鎖肚痛盤腸釣痛症瘕痛虛寒腹痛等。參見腹痛條。

原因

腹痛的原因

小兒突然腹痛是經常見到的情況。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見病有多種,它們起病急、進展快。因為嬰幼兒不會用言語準確表達,所以給疾病的診斷帶來一定困難。又因某些疾病一旦發病即應進行手術;而有些病在早期可以保守治療,晚期則需手術切除部分器官才能治癒;還有些腹痛是通過藥物治療即可好轉。故而不能隨便給孩子吃止痛藥,這樣會掩蓋病情。應學會通過小兒的各種異常表現,來估計引起腹痛的可能原因,及時做相應處理,減少孩子的痛苦及不必要的損失。

常腹痛原因

如果孩子常發生腹痛,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為腸痙攣時,作為家長除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外,還應注意些什麼呢?

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爾發生或發生次數並不頻繁,一般不用服藥治療,大約經過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甚至數秒鐘,腹痛往往會自然緩解。如孩子患的是所謂的"腸痙攣症",也就是說,腹痛的症狀可連續幾天,或一天之內要痛幾次,甚至因腹痛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這時就需要給孩子服用解痙藥及抗過敏的藥物,如顛茄及非那更等。同時還可採取一些臨時止痛措施,包括腹部的局部保暖,應用暖水袋,按摩或針灸等方法。經過以上的處理,腸痙攣一般可在3天左右逐漸緩解。

有些孩子通過藥物治療及家長的細心照料,腹痛雖然可以緩解,但仍是反覆發作。每次到醫院看病幾乎都診斷為"腸痙攣"。這時就應作進一步的詳細檢查,如胃電圖胃腸道鋇餐造影檢查及腹部B超檢查等,以排除腹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各項檢查都是正常時,就可明確診斷為"原發性腸痙攣症"。臨床經驗表明,這種病一般隨着年齡的增長,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癒。

檢查

體檢

有中毒症狀者以感染可能大,有明顯腸型逆蠕動波者提示有腸梗阻存在。腹部觸診注意壓痛部位腹肌抵抗異常腫塊的部位、大小硬度活動度等。叩診肝濁音界消失常示臟器穿孔。腸鳴音亢進有腸炎可能,腸鳴音消失應警惕腸麻痹。

指肛檢查:指診帶血注意腸炎、腸套疊;觸及包塊者應注意卵巢囊腫蒂扭轉等病症。

檢驗

血、尿、便常規,血澱粉酶、血糖和血電解質等檢查。

特殊檢查

胸、腹X線檢查,纖維胃鏡、纖維結腸鏡檢查,腹部B型超聲檢查。有胸、腹腔積液者可行診斷性抽液送檢。疑診腹型癲癎者可行腦電圖檢查。必要時行CT或MRI檢查。

小兒急性腹痛常見原因及其特點有如下幾種:

1. 蛔蟲症。此病患兒多有進食不講衛生的習慣,飯前便後不洗手,生吃水果沖洗不夠甚至不洗,表現為平時雖吃飯正常但仍很消瘦。當環境改變或小兒發燒腹瀉飢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為重。常伴有嘔吐,甚至可吐出蛔蟲。有時能自行緩解,腹痛消失,小兒顯得疲憊。完全恢復後照常玩耍。每次疼痛發作數分鐘,這種疼痛可能不是每天發作,也可每天發作數次。給適當的驅蟲藥物如驅蟲淨,按2.5-3毫克 /千克體重給藥,最大最不超過150毫克/次,睡前一次頓服;或腸早清,按說明服藥。當出現便秘或不排便、腹脹、腹部摸到條索狀包塊時,可能發生了蛔蟲性腸梗阻,則應到醫院進行輸液及灌腸等驅蟲治療。

2. 急性闌尾炎。小兒各年齡均可以得此病,而且比較常見。起病較急,腹痛以右下腹為重,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常伴有噁心嘔吐,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此時需到醫院進行治療,因小兒闌尾炎的發展較快,時間稍長有闌尾穿孔造成化膿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兒生命。

3. 腸套疊。腸套疊多發生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其病變所在為腸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鄰近的一部分腸腔內,所以腹痛時可以在腹部觸到一固定性包塊,壓痛明顯,腹痛發作後不久就會嘔吐,尤以在發病後2-12小時出現暗紅色果醬樣大便為特徵,有時呈深紅色血水樣大便。如能早期發現,到醫院進行充氣復位,則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腸管受壓時間過久缺血、發生壞死而必須採取的手術治療。

4. 嵌頓疝。小兒疝氣以臍疝和腹股溝疝為多見。臍疝發生嵌頓的機會很少,多數由於腹股溝疝發生嵌頓造成了腹痛。這樣的小兒在發病前都有可復性疝氣存在,即在小兒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平臥時消失,即使不消失還可用手慢慢還納。一旦不能送還,腫物不消失且出現腹痛,孩子陣發性哭鬧,腹脹和嘔吐,時間長了腫物表麵皮膚腫脹、發熱,壓痛明顯,則無疑是發生了嵌頓疝,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5. 腸痙攣。腸痙攣是由於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為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其發生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餵乳過多等等。本病屬於單純的功能性變化,為非器質性病損,故預後較好,多數可自愈。表現為健康小兒突然發生陣發性腹痛,每次發作數分鐘至十分鐘,時痛時止,反覆發作,腹痛可輕可重,嚴重的持久哭叫、翻滾,肚子稍硬,間歇時全腹柔軟,可伴有嘔吐,吐後精神尚好。若給口服適量的顛茄酊,0.03-0.06毫升/ 次,則能很快緩解。

6.細菌性痢疾。本病以夏秋兩季多發。常起病急驟,先有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前常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嚕"聲增多,但腹脹不明顯。病兒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乏力,應以送至醫院治療為宜。

7.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狀。首先表現為皮膚紫癜,面積大小不等,表面紫紅色,壓之不退色,多分布於四肢和臀部,以踝、膝關節處明顯。在此基礎上出現腹部陣發性劇烈絞痛,以臍周或下腹部明顯,有壓痛但肚子軟。可伴有腹瀉及輕重不等的便血,大便為黑色或紅色。它是由於腸管內壁出血、水腫造成的。有的小兒還可伴有關節腫痛,甚至血尿等情況。這樣的孩子應臥床休息,限制硬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多以中醫中藥進行對症治療,達到祛邪固本的作用。重者尚需激素治療。本病一般預後良好,輕症1周、重症4-8周便可痊癒。

五種視角

腹痛,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胸骨下、臍的兩旁及恥骨以上部位發生疼痛者,均統稱腹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會說自己肚子痛,有的痛時用手捂着肚子,或蹲在地上哭叫肚子痛,更有甚者面色蒼白。這時通常家長就急急忙忙帶着孩子去醫院,結果孩子自己過一會就好了。家長這一翻折騰,既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工作,所以學會區分小兒的腹痛是功能性的還是器質性的病變,變得十分重要的。

小兒腹痛的病因非常複雜,在診斷上也困擾着兒科醫生,那麼對於家長而言就更困難了。要辨別小兒腹痛,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細緻觀察:

年齡

不同年齡的小兒的腹痛,其好發疾病亦各異。對於3歲以下尤其小嬰兒而言,其語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僅用哭吵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好向醫生介紹便於診斷。這一階段多見腸套疊、小嬰兒腸絞痛、嵌頓性疝以及腸道感染。

腸套疊

對於嬰幼兒尤其2歲以下的陣發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續約10-15分鐘,間隔15分鐘至一兩個小時,可伴嘔吐以及排暗紅色或者果醬色大便,一定要當心,可能是腸套疊。嬰兒腸絞痛多見於生後早期,多在4個月後緩解,原因不清楚。

嵌頓疝

在嬰幼兒中也能見到,一般這樣的小兒有疝氣的病史,一定要告訴醫生,家長還當注意疝皮膚的顏色改變。

嬰兒腸脹氣

表現為嬰兒突然大聲啼哭,腹部膨脹,兩拳緊捏,兩腿間及腹部蜷曲。多見於一歲內的小嬰兒,因過食奶類、糖類或腹內吞人了大量氣體產生腹脹而導致腹痛。

特別提醒

這一階段的孩子在護理上,儘量少讓嬰兒空吸奶嘴,不要在配方奶粉中加糖,對莫名的嬰兒哭吵應當去醫院。此外小兒夜啼,一到夜晚就不睡覺而哭吵,反覆發作,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內臟神經發育未成熟有關的。

疼痛特點

陣發性疼痛或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熱敷後腹痛減輕者,常為胃、腸、膽管等空腔臟器的痙攣;

持續腹痛--加劇多見於胃腸穿孔;持續性鈍痛,改變體位時加劇、拒按,常為腹腔臟器炎症、包膜牽張,腫瘤以及腹膜髒層受到刺激所致。

隱痛--多見於消化性潰瘍。

急性腹痛--不能耐受伴有其他症狀如嘔吐便血面色蒼白意識改變,可能是急腹症如腸套疊腸梗阻腸穿孔過敏性紫癜胃腸的扭轉胰腺炎等。這時候就不要輕易使用鎮痛藥,不但掩蓋病情,而且加重病情使之惡化。也不要熱敷和揉腹部了,應當立即禁食禁水而迅速去醫院接受治療。

慢性反覆發作的腹痛--多呈隱痛能忍受,可伴隨植物神經症狀如面色蒼白,心率加快等,多見於再發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鉛中毒、鐮狀細胞性貧血、腹型偏頭痛、腹型癲癇、腸激惹綜合徵、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對於功能性病變如腸激惹綜合徵、功能性消化不良,這樣的兒童應當養成按時排便和規律進食的習慣。

再發性腹痛--疼痛是痙攣性或絞痛性的,多在臍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發作,或數月發作一次,每次發作不超過1-3小時,可自行緩解;發作以晨起、下午3-4點時比較多見,常於空腹或進餐時突然加重。再發性腹痛 90%是功能性的,與生長過快導致的鈣缺乏、植物神經失調,內臟感覺高度敏感,胃腸動力功能失調,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擊、焦慮、憂鬱症、學校恐怖症等有關。

特別提醒

1.發病急驟或陣發性加劇者常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闌尾炎絞窄性腸梗阻胃腸道穿孔腸套疊腹股溝疝嵌頓等。發病緩慢而疼痛持續者常為內科性疾病,如腸蛔蟲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炎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時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這是因為疾病在不同階段其性質發生變化所致,如潰瘍病原屬慢性腹痛,在合併穿孔時即為急腹症。所以對那些原來有慢性腹痛的孩子,如果腹痛轉為持續性或突然劇痛的話,應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2.腹部器質性病變的疼痛特點為:①持續性絞痛,陣發性加劇;②局部壓痛明顯;③有腹肌緊張;④腸鳴音異常;腹部功能性病變的疼痛特點為:①發作性鈍痛,反覆發作;②局部壓痛不明顯;③腹部柔軟;④腸鳴音無改變。

3.如果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類魚蝦等食物後發生,一般為過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給小兒食用這類食物,腹痛就會好轉。避免暴飲暴食,或者過食冷飲,也可減少小兒腹痛。

4.有一種腹型癲癇引起的腹痛,會突然發作,突然自愈。腹痛消失後,小兒精神及體力上均無異常。這種類型的腹痛,需要到醫院做腦電圖才能確診。

大便性狀

小兒的腹痛一定要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有無大便,沒大便幾天了和孩子的進食情況。

1.幾天無大便伴腹脹者,可能是腸梗阻

2.便膿血尤其在夏秋季節當注意是痢疾出血性大腸桿菌性腸炎麥克爾憩室炎等。

3.大便呈蛋花湯樣或者水樣便,伴嘔吐,尤其秋冬季節,多是輪狀病毒性腸炎。這種疾病多見於幼兒可能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家長當注意給孩子多喝水。

4.如果有便秘腹瀉交替出現,應當注意不完全性巨結腸症腸激惹綜合徵,這種便秘可以用開塞露以通便。此外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喝碳酸飲料。

特別提醒

對於新換種類或者剛開始喝的奶製品,有可能發生過敏,常表現腹痛後發生腹瀉。這樣的話,家長就應當換回原來牌子的奶製品,或者用少過敏的奶製品,小嬰兒不要吃純牛奶。一般而言孩子不要時常更換奶製品的品牌,一來孩子可能會因為口味不適應而導致不喝奶,二來有可能發生過敏。

腹部體徵

家長可以適當地掌握怎樣檢查孩子腹部的體徵。一般的方法是:家長讓孩子仰面躺在床上,下肢彎起來,家長一邊與孩子交談,一邊用溫暖的手指平貼在孩子的腹壁上,手指輕彎曲感覺孩子腹壁肌肉的緊張度。如果柔軟無牴觸感,則一般病變較輕或者是功能性病變;如果腹壁硬或者孩子不讓撫摩腹部或者全腹疼痛,則大多是器質性病變。

特別提醒

不要隨便採取措施,如果孩子腹痛是器質性病變,此時如果按揉兒童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按揉腹部,只會刺激蟲體,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瀰漫性腹膜炎;而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伴隨症狀

1.應注意腹痛與發熱的關係。先發熱,後腹痛多為內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常並發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反之先腹痛,後發熱多為外科疾病,如急性闌尾炎、繼發性腹膜炎等。

2.伴隨噁心嘔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變;伴隨咳嗽發熱的要注意腹外器官的病變而導致的腹痛,如下葉肺炎所引起的牽涉痛。

3.注意皮膚出血點、瘀斑和黃疸,有助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紫癜及肝膽疾病引起腹痛的診斷。

4.陣發性腹痛伴有頻繁嘔吐,明顯腹脹,不排氣及不排糞者,常提示腸梗阻。

5.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見於胃腸穿孔、急性壞死性腸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腫扭轉等。

6.腹痛劇烈不敢翻動體位且拒按者,常有局限性或瀰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闌尾炎,腹膜炎等。

7.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如憂鬱症、幼兒園恐懼症等也會產生腹痛。

家長都知道,小兒腹痛是相當常見的,有時是脹痛,有時是絞痛,但是疼痛與病情的輕重程度並不一致。別看有些疼痛相當劇烈,小兒哭鬧不止,但一段時間以後,小兒又完好如初了。這些多是因為小兒得了腸道痙攣,痙攣一旦解除,疼痛即可緩解。所以孩子又開始蹦蹦跳跳了。

還有些家長聽到孩子嚷肚子痛,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特別是因受寒、飲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

但有些疼痛就不那麼簡單了,按揉和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腸蟲症,這也是小兒腹痛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蠕動,刺激腸道引起痙攣、疼痛。此時按揉腹部,只會刺激蟲體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瀰漫性腹膜炎。

急性闌尾炎在兒童中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並無典型症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按壓時疼痛並不明顯。但隨着病情的發展,疼痛會局限於右下腹,出現壓痛反跳痛。如果家長此時按揉肚子或作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破潰穿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

急性腸套疊多見於幼兒,特別是肥胖兒,由於被套入的腸體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引起間歇性疼痛。如果盲目按揉,可造成病情加重,出現便血甚至腸壞死的情況,延誤治療。

小兒腹痛病因複雜,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有腹部本身疾病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呼吸系統感染的肺炎、結核、風濕熱、營養不良等;腹部原因更多,如腸炎、蛔蟲症、便秘、腸結核、腸套疊、闌尾炎、、膽囊炎等。有些腹痛的原因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因此腹部的檢查很重要。家長不應以疼痛的程度來推測病情。不要盲目給孩子按揉,最好的辦法是儘早帶孩子就醫,積極治療。

推拿治療法

通過中醫的小兒推拿,幫助寶寶緩解刺激和過敏,鎮靜寶寶情緒,推拿一段時間後,以達到治療效果。目前比較著名的小兒推拿診所有上海的康堯小兒推拿,青島的青島小兒推拿。

相關視頻

寶寶腹痛不可怕 可怕的是背後隱藏的這些疾病

參考資料

  1. 小兒肚子疼的原因有哪些? , 百度經驗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