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圖片來自mapio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Chung Jen Junior College of Nursing, Health Science and Management)(簡稱崇仁醫專崇仁護專崇仁專校CJC)是一間位於臺灣嘉義的專科學校,目前有5個學科,學程期止並發學位證書或結業證書。

校訓

正:端正品德 心:心存感恩 誠:誠心待人 意:意念恢弘

沿革

  • 1947年,山東省全境國共衝突加劇,中華聖母會修女為避戰禍,一路輾轉南遷,經江蘇安徽上海福州香港澳門,一路南行,於民國四十一年由澳門乘船抵達基隆港。修女間關萬里,身無長物,隨身除了簡單的行李、聖經及聖物外,僅有幾大麻袋之草鞋鞋幫子。而修女們憑藉聖神的引領與堅定之信心與意志,篳路藍縷於寶島開展醫療與教育福傳事業。
  • 1954年,修女們抵達了嘉義縣梅山鄉,開展了最初三項服務:堂區的牧靈、幼稚園與教堂善會之教育事業及海星診所、若瑟醫院等等醫療服務。民國四十七年,擁有醫學學位的美籍華淑芳修女(Sister Mary Paul Watts)自美來台加入中華聖母會,為當地窮困百姓提供醫療服務。華修女也是為崇仁創校之推手,她為台灣偏鄉醫療無私的奉獻也榮獲醫療奉獻獎的肯定。
  • 1966年,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有感於嘉義地區醫療資源極度匱乏,本諸天主教慈愛助人之精神,於嘉義市民權路創設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今民權院區)。創院之初,除軟硬體醫療設備有待逐步充實,尤感於合格護理工作人員之嚴重缺乏,以致醫院不易有效發揮預期之醫療功能,遂興自行培育基層護理人才之念。
  • 1969年,本校創辦人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李美納總會長即籌備四年制「崇仁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民國六十年春,幸獲嘉義縣政府撥交蘭潭風景區蘭潭風景區之盧厝里紅毛埤部分二公頃餘之公有地為本校用地,中華聖母會復敦聘甫自美獲教育碩士學位之方懷正神父著手進行校務規劃並創立本校。為紀念中華民國首位樞機主教田耕莘主教「崇尚仁愛」之精神,故以「崇仁」名焉。
  • 1971年八月本校奉准正式招生,專事培訓基層護理人才。本校創建之初,方校長即偕李美納修女、黃利納修女及本校現任董事長陳美惠修女等等多位中華聖母會之修女投入教育工作的行列,校長、老師與學生們共同生活於校園,猶如一溫馨之大家庭。書聲琅琅、聖樂悠揚,於蘭潭晨曦與夕照中春風化雨數十載,在歷任董事長及校長之領導與全力之支持下,所有教職員同仁競競業業,戮力從公,故本校雖僻處嘉南平原之一隅,然校務蒸蒸日上,而歷年培育出上萬名畢業生,服務於台灣地區各大醫療院所皆深受好評。正因本校所培育出之專業人才為各界所青睞,同時本校之教育品質甚獲家長肯定,本校辦學成效斐然,亦可見一斑。
  • 1982年,配合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更名為「嘉義市私立崇仁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
  • 1989年,奉教育廳核准取消助產科,本校四年制護理助產合訓科改為一年制護理科,同年並增收一班,即每年招收護理科六班。
  • 1990年,招收護理科七班。12月中華聖母會會長黃利納修女接任第一任董事長。
  • 1992年,招收護理科九班。
  • 九零年代開始國內醫療護理專業水準不斷提昇,僅具備高職護理學校學歷之護理人員已無法因應現有醫護工作職場之需求,為回應國家社會對中基層護理教育應有所升進之殷切期望,經校務行政部門及董事會方面細密研商,確定本校改制為專科學校之發展方針,並成立「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籌備處」展開改制籌備之相關工作。
  • 2005年八月一日改制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九十四學年度起本校招收五年制日間部及二年制夜間護理科學生
  • 九十六學年增設五年制餐飲管理科
  • 九十七學年度起,增設二年制烘焙科及五年制美容保健科
  • 九十八學年度成立五年制應用外語科及二年制老人照顧科在職專班。
  • 一○二學年度成立五專部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科。嗣因護理、烘焙及老人照顧二年制專科之專業或在職、回流教育已完成階段性之任務,故陸續停止招生。目前本校為擁有5個專業類科之優質綜合型五年制專科學校。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1]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國王學校,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2];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見

等級分類

學校分類

學校組成

參考文獻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