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撥樂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彈撥樂器 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
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箜篌、琉特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目錄
分類
第一類
古琴、古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有一個長方形木箱作為琴身,張以琴弦,平放彈奏。除古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餘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類
以琵琶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樂器,裝有四根、三根或兩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彈撥,多豎抱演奏。
第三類
揚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擊弦取音。約在明代由外國傳入。
彈撥樂器種類繁多。下面,依次介紹目前國樂團中最常用的樂器:琵琶、柳琴、楊琴、和古箏、阮、三弦。
東不拉是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在一些哈薩克族家庭里,甚至一家老少都能彈上幾曲。在哈薩克語中,東不拉有特殊的含義:"東"是樂器彈奏之聲,"不拉"是給樂器定弦的意思。
東不拉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它就在中國的新疆流傳了。
東不拉的琴身為木質結構,它的形狀就象一把放大了的勺子。最早的東不拉製作非常簡單,民間藝人把一整塊木料砍成勺子形狀,裝上面板,拉上兩根羊腸作為琴弦,再在勺把兒上裝上9個音品,"東不拉"就製成了。東不拉是哈薩克族的民間歌手離不開的伴奏樂器。哈薩克人有了它,外出放牧的時候再也不孤獨了。傍晚回到家,人們彈奏着東不拉,載歌載舞,與家人共享歡樂。
東不拉可以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表現力非常豐富。東不拉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數彈撥樂器一樣,把琴斜着放入懷裡,左手持琴,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弦,右手用中指和大拇指撥弦。運用東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
阮
阮是中國的一種彈撥樂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大約在公元前二三世紀的秦國時期,人們給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弦製成彈撥樂器,叫作"弦鞀(tao)"。後來人們又參考箏和築等樂器,創製了一種比"弦鞀"更為先進的樂器,稱為"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在公元三世紀左右,有一位叫阮鹹的音樂家,非常善於彈奏這種有圓形音箱的"秦琵琶",由於他的演奏技藝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人們就漸漸用他的名字"阮咸"來稱呼這種樂器了。不過,阮咸簡稱為阮是從一千年前的宋代才開始的。
阮的外形很簡單,由琴頭、琴杆和琴身三個部分組成。琴頭一般裝飾有中國傳統的龍或如意等骨雕藝術品,兩側裝有四個弦軸。阮的琴身是一個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膠合而成。阮的結構原理、製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處。
近年來隨着中國對民族樂器的重視,音樂家們還對阮進行了改革,研製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高音阮是高音樂器,發音清脆明亮,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為中音樂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在合奏中常擔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能突出樂曲的特點,在樂隊中採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部更為豐滿。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與西洋樂器中的大提琴比較相似,在樂隊演奏旋律時,它常與中阮作八度結合,以加強中阮效果,最適宜映襯抒情的旋律,演奏單音或和弦時,能加強節奏,烘托出樂曲熱烈奔放的效果。低音阮發音深沉而低侯,猶如西洋樂器中的低音提琴。
揚琴又稱"洋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中東的亞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國家,流行着一種擊弦樂器,名叫薩泰里琴。明朝(1368--1644),隨着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里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及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里琴漸漸演化成為中國的民族樂器──揚琴。
揚琴主要用木質材料製成,琴身是它的共鳴箱,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蝴蝶琴"。演奏時,琴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執富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分別敲擊琴弦發音。
揚琴的演奏技巧很多,音色也十分豐富多彩,低音區發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區純淨而透明;高音區清脆明亮。揚琴比較適於演奏快速的樂曲,最適合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和歡快、喜悅的感情。
揚琴在中國已經流傳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樂器製作家研製出了不少揚琴的新品種,比如像變音揚琴、轉調揚琴、箏揚琴和電聲揚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電聲揚琴,這種電聲揚琴由琴體、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組成,當琴弦振動的時候,聲音波通過拾音器轉變為電訊號,然後經過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後,由揚聲器發出。電聲揚琴既能伴奏又能獨奏,因此,從它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揚琴演奏家們的好評。
揚琴在中國經過多年的流傳和發展,不論在樂器製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作上,都已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和民族風格,成為人們喜愛的樂器。
琵琶
琵琶來歷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唐代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湧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樂曲,如唐代世居長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孫曹綱,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為世人所推崇,詩人對其高超技藝亦多有詩作讚頌,曹綱的演奏,右手剛勁有力,"撥若風雨",另與之齊名的裴興奴則左手按弦微妙,"善於攏捻",故當時樂壇有"曹綱有右手,興奴有左手"之譽。來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為宮廷樂師之一,他首創了琵琶手指彈法;康崑崙號稱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則是有名的佛殿樂師,後與康崑崙琵琶比賽後,進入宮廷成為皇家樂師。
琵琶結構
琵琶是由"頭"與"身"構成,頭部包括弦槽、弦軸、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頭部, 由"弦槽"、四隻"軫子(弦軸)"、"山口"等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稱"頸"部,即"相位"之處,頸的上端疊出部稱"枕"中與中下部是"品位", 相與品古代都稱作"柱",是一種音位裝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狹下闊,底呈半圓,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製成的"面板"上,四條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個小孔內,在覆手中央處的面板上,開有一個小孔, 稱作"納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稱作"琵琶背",背的上端與頭相接,背的中下部與面板相粘接, 腹內另有二條橫檔和幾個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處;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紅木、花梨木、香紅木等製成的是上品,用白木製成的是普及品,因為紫檀、 紅木等木料善於在彈奏中發出自然泛音來。
琵琶由六個相、二十五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為鋼絲,二三、四弦為鋼繩尼龍纏弦。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二、三里地以外。
優質琵琶的發音特點是:
穿透力強(衰減小,傳得遠)。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中音區柔和而有潤音,低音區音質淳厚。《琵琶行》所描繪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已不再是詩人的藝術誇張,而是當代琵琶名副其實的演奏效果。
琵琶護理
琵琶的背料與面板,都以年代越久越好, 因為年代越久,木料中的脂肪就越少易於起共鳴, 音量就越大,音色也越優美。要使樂器用之久遠而不受到損壞, 就要講究護理方法。護理樂器除了不使受損傷外, 還可保護音量、音色。
愛護樂器, 應從兩方面來注意:一是不使受外傷;二是不使受潮濕。樂器用畢要養成立即放在琴袋或琴盒內的習慣,並將琴袋或琴盒放在乾燥而妥當的地方。如在演奏完畢之後,臨時將琵琶放在桌子上時,宜將琵琶平放在桌子的中央,不宜將琵琶直立斜靠在牆壁的中央處。萬一需要直立斜靠在牆壁上時,只可斜靠在牆壁的轉角處,使琵琶的四隻軫子牴觸在兩側牆壁上。如果將琵琶放在布袋內掛在牆壁上時,只宜掛在木板牆上,不宜掛在磚牆上;對鐵釘與繩子的耐牢度也宜經常檢查。古箏
這樣,才可避免最常見的琵琶頭受到跌損或琵琶底部受到墜損等外傷。
目前在粘面板、頭時,一般都用黃魚膠等水膠,這類膠最怕受潮,一受潮就會發生脫膠現象,脫膠之後,音量就會減弱,音色更受損害。因此,不宜置放在潮濕之處,也不能受雨水的淋濕,不使琵琶受潮濕的另一個原因是:當面板受到水漬潮濕之後,梧桐板內吸入大量水分,也會減弱音量。所以,即使在粘面板等方面改用了不怕潮濕的化學膠水後,對琵琶的防潮,仍然應引為須重點注意的方面。
古箏
古箏簡介
又名"秦箏"。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古箏流派
箏又稱為秦箏,是因為它源於中國戰國時期的秦國(今陝西地區);稱為古箏,就像七弦琴被稱為古琴一樣,是因為它的歷史悠久。箏傳到高麗、日本和越南以後,又演變成高麗的伽椰琴、日本的箏道和越南的十六弦琴,在音樂上各具特色。
《史記·李斯諫逐客書》有記:"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漢書·鹽鐵論》亦有記:"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這說明箏在當時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樂器了。
但是,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中國箏的發源地,即今之陝西地區,"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六十年代初,筆者曾赴陝西地區採風多時,耳聞目睹這個地區豐富多彩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在其他地區實為少見,正是"百戲雜陳",大至秦腔、眉胡、線腔、碗碗腔,小至端公戲、陝北道情、說書,或西安鼓樂等,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揚琴、琵琶,三弦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民間的演奏者僅幾位年長的銀匠、木工等手藝人,一般都是採用大指和食指演奏,是比較原始的演奏方法。但可以把榆林小曲看作是秦箏的餘緒。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秦箏東漸南移,跟當地的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結果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風格。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但仍可以作更進一步的較為細緻的區分,諸如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等。本文所介紹的只是漢民族箏樂的五個主要流派,並不包括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的伽倻琴和蒙古箏"雅托葛"。
從《史記》、《漢書》中所記載的文字來看,箏在秦漢兩代已有相當普遍的發展。在東漢,漢光武帝建都洛陽,而北宋建都汴粱(即今之開封),都是在河南地區,而在這個地區早就流行着民間音樂"鄭衛之音",秦箏隨着遷都流入河南,翻出了新聲,如曹植有詩曰:"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他還寫過:"笙聲既設,箏瑟俱張"、"何以忘憂?彈箏酒歌",從這些詩句里可見曹植對古箏藝術是很熟悉的,甚至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曹植是三國魏人,亦即今天的河南人,從他的詠箏詩中,或可稍窺河南箏的風貌。
河南箏,"奮逸響",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語言高亢粗獷,明朗諧趣。當然,這指的是一般風格。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和這一風格相當吻合的,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游搖"。
河南箏的曲目可以說是直接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音樂,清以後衰落了,只有南陽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箏在其中作為重要的伴奏樂器出現,同時,也脫離說唱而獨立演奏。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一首板頭曲以會知音,並易名為《高山流水》,這或許是撫今追昔,跟鍾子期與俞伯牙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繫吧!今天所保存下來的許多河南箏的傳統曲目中,大量的就是這種板頭曲,人們常稱之為"中州古調"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嘆顏回》和《蘇武思鄉》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傳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一種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調由子",今天它已成為一個很著名的劇種"河南曲劇"。小調曲子原來比較筒單,但後來,旋律發展了;箏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漸具備了它的個性,這兩者的結合,形成了它在音樂上獨有的美,給人以吸引力。
談河南,人們很容易想到山東,因為這兩個地區相鄰,從語言到習俗有許多相近的地方。山東箏也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如《戰國策·齊策》有記:"臨淄其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擊築、彈箏",所以不少人稱山東箏為齊箏。它的流傳主要在包括鄆城和鄄城在內的荷澤地區,這個地區的民間音樂甚為流行,被人們譽為"箏琴之鄉",出過不少民間說唱和戲曲,民間器樂的演奏人才,美譽一直保留至今。 在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中,有關忠義堂上菊花會的描寫,其中寫道:"……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馬麟品筲,樂和唱曲燕青彈箏,各取其樂。"這一段文字的描寫可以說是小說家的創作,但"品筲"、"唱曲"、"彈箏"這些名詞的出現,恐怕不會不和當時社會的民間生活毫無聯繫的。而且書中所描寫的首領宋江也正是鄆城人,其中所唱之曲亦有很大可能即為今天的山東琴書。而今天所保留下來的許多山東箏曲就是出自山東琴書,其中一部分是作為琴書的前奏出現的琴曲,跟河南板頭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漢宮秋月》、《鴻雁捎書》等都是;另外,也有由山東琴書的唱腔和曲牌演變而來的,如《鳳翔歌》、《疊斷橋》就是。
箏在山東盛行一時,我們還可以在《金瓶梅詞話》中找到證據,書中有很多地方都寫到用琵琶、弦子和箏等樂器來為唱曲伴奏。直到清時,蒲松齡在他的文學名著《聊齋》中,也多處有彈箏的描寫,以《宦娘》一篇為甚。蒲松齡雖為蒙族人,但定居山東,他對箏的描述,決非牽強附會。
此外,在魯西的聊城地區臨清一帶,民間也很流行箏的演奏,近代也出現過知名的箏演奏家。
山東箏過去多用的是十五弦,外邊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裡邊是八根子弦,俗稱"七老八少"。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托"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一如山東人的個性耿直、樸實,通過語言和音樂似乎也表明了這一點。
在廣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樂種--潮州音樂,隨着潮汕人的足跡,潮州箏和潮州音樂的流傳範圍相當廣,由中國內地以至海外許多地區,我們都可以聽到這一富有南國情調和色彩的音樂。要追溯它的淵源,一層一層,甚至可以延伸到很遙遠的年代。
1956年,中國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訪日,曾將在明代嘉靖年間重刊的《荔鏡記》刻印本複製品帶回中國,其中可以看到有多處標明為潮調曲牌名,從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的一般發展關係來看,潮州音樂的形成和發展當在比此更早的年代。如此,亦不妨將此一年代推論至唐。唐玄宗開元年間,推崇佛教,在各大州府興建寺廟,潮州的"開元寺"亦在此期間建成,從寺廟樂曲、佛曲和潮樂的許多樂曲的關係來看,說潮樂形成於唐還是有相當根據的。從現在保留下來的十大套來看,也多為唐代的大曲和宋元的套曲。唐憲宗年間,喜好音樂的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他很有可能將唐代的音樂文化帶到嶺南地區。潮州人為緬懷韓愈,將梅江和大靖溪易名為韓江,而潮州音樂亦有稱之為韓江絲竹的。此外,我們還可以作大膽的假設,即在秦時,"真秦之聲"的秦箏就已流入嶺南地區。因為秦在嶺南曾屯兵數十萬,並設南海郡;而且,我們把現時的秦腔、眉胡等陝西地區的戲曲、民間音樂和潮州音樂在調式及四級、七級音等方面作一比較的話,則不難發現,它們之間居然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恐怕不會是偶然的。潮樂的古老歷史和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引起不少民族音樂學者的重視和興趣,有些學者指出,潮樂所用的古老樂譜"二四譜"實際上就是由箏譜而來,如是,亦可見箏在潮樂中的特殊地位。而實際上,箏也從其他潮樂樂器中脫穎而出,同時以精彩的獨奏形式出現在樂壇上,成為獨樹一幟的潮箏。
潮箏和潮樂一樣,都有"重六"、"輕六"等好幾個調的叫法,歸結起來,實際上就是彈箏時通過左手按音的變化,以達到幾種音階和調式的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間音樂,所以可以說,潮州音樂是中國民間音樂中一束古老而又奇異的花朵。箏能自成一格而有別於其他樂器,至為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滑音的變化,即所謂以韻補聲,舍此,則很難言箏樂的流派和發展。在潮箏中,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到了十分絕妙的地步。
潮汕語言比較平和,潮箏音程的跳動也不大,比較文靜委婉,按滑的起伏變化則細膩微妙,主要是起潤飾作用,但是,右手彈弦後,左手多數必以吟揉按滑來加以潤飾,也就是潮州樂人所說的"彈按尾隨"的手法。這一手法的運用,加上"勒弦"加花的頻密使用,形成潮箏流暢華麗而又旖旎迷人的風韻。
一般來說,在潮箏中,"輕六"調錶現的情趣比較明快;"重六"調比較深情莊重;"活五"調具有六聲音階的特色,表現比較悱惻纏綿;"反線"調錶現則為輕鬆活潑。此外,還有一種"輕三重六"調,它類似"反線",所以,潮州樂人中,亦有把它歸到"反線"這一類的。在民間,用箏等撥弦樂器來演奏古樂"詩譜"稱為弦詩樂。《柳青娘》是弦詩樂中最為流行的一首樂曲,它雖不屬大套曲,但它包括"輕六"、"重六"、"活五"和"輕三重六"四種調,曲調又優美,極具潮樂的特色,在潮樂中稱之為"弦詩母",意即樂曲之母,在學習潮箏時,《柳青娘》是必不可少的曲目。
在潮箏中,《寒鴉戲水》是眾所推崇的一首優秀曲目,流傳甚廣。但遺憾的是,或許是由於諧音訛傳,或許是由於雅興所致,有些人將曲名易名為《寒鴨戲水》,或曰《水上鷗盟》。不過,從潮州樂人沿襲下來一慣所稱,或是從潮陽地區所保留下來的《箏詩原本》及《二四譜》等古譜來看,均稱為《寒鴉戲水》,而非《寒鴨戲水》,為完整地保留和繼承傳統音樂文化起見,當以原稱為妥。此外,像《月兒高》,《錦上添花》等也都是潮箏中常用的曲目。
在廣東,箏樂還有一個著名的流派:即客家箏,或曰漢調箏。
南宋時期,中原河南、湖北一帶的百姓,為避元兵的擄掠而南下到粵東和閩西等地,當地的百姓稱他們為"客家"。客家不僅帶來了異鄉的習俗,還帶來了古老的中原音樂文化,帶來了古樸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跟當地的音樂、語言、習俗相結合後,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當地人稱之為客家音樂,或外江弦、儒家樂,多在廣東大埔、梅州市梅縣區和汕頭一帶流行。二十年代,汕頭報社的錢熱儲先生提議將"外江戲"改名為"漢劇",得到大家的認可,於是,外江弦、儒家樂等稱謂也相應易名為"漢調"或"漢樂"。漢調有鑼鼓吹、和弦索、中軍班這樣合奏和吹打的形式,也有只用箏、琵琶和椰胡三件頭來演奏的清樂,客家箏曲亦由此而來。
客家是在上述的背景下產生的.那麼,客家音樂自然反映出當時的一點社會生活,據傳《崖上哀》一曲就是哀悼陸秀夫負帝於崖上沉海報國的事跡的。
客家箏曲很重視樂曲的"板數"並且常用板數來分類,一般把有六十八板的樂曲稱大調,這是和河南的板頭曲一致的,當然從音韻上來講,則不像河南箏那樣高亢激昂,而是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在客家箏曲中,《出水蓮》可以說是這一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比較短小的曲子稱小調,而二、三十板至八、九十板的則稱為串調。串調板無定數,具有戲曲音樂的特點,這一部分很可能就是由漢皋舊譜而來。
客家箏和潮州箏長期在一個地區共處,自然會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它們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箏的形制也一樣。至於不同之處,客家箏用的是工尺譜,潮州箏用的是二四譜;演奏時,客家箏多用中指,潮州箏則相對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於後者,使箏聲餘音繚繞,悠揚深長,更顯古樸典雅。在風格上.這也是和流麗柔美的潮州箏不同之處。
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的浙江箏,又稱杭箏、武林箏,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評論家,他在杭州和蘇州當刺史時就寫過多首聽箏的詩,在《聽崔七妓人箏》一詩中寫道"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憑君向道休彈去,白盡江州司馬頭。"北宋的蘇東坡,不僅詩文聞名於世,而且是個出色的民間音樂家,琴箏高手。他被貶失意時,就曾在江蘇鎮江甘露寺北的多景樓上彈箏,以抒情懷,並寫下《甘露寺彈箏》詩一首,其中寫道:"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在杭州游西湖時,見一女子在船上"鼓箏,年才二十餘",遂寫下詞一首,有道"忽聞江上弄衰箏。苦含情,遣誰聽。"在宋的宮廷教坊,擁有不少的樂工,按樂器分類,把他們分成十三色(部),其中一部就是箏,這在周密的《武林舊事》、耐得翁的《都城紀勝》等筆記小說中都可以見到記載,並且記錄了箏色部頭的人名及著名的箏手,甚至還有演奏的曲目。由此,可以想象,當時箏樂的發展應該有不低的水平。
從近代的一些資料來看,杭箏和過去流行的一種說唱音樂"杭州灘簧"有深厚的血緣關係。杭州灘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種基本唱腔,箏作為伴奏樂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點"演奏手法,從技巧的角度來看,在其他流派的箏樂中也有所採用,但不像浙江箏用得突出,明顯地形成了一種演奏上的特點,並有了專稱。"四點"手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經常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覺,在現代創作的一些箏曲中,也常採用這一手法。
浙江箏和江南絲竹音樂的曲目有許多是相同的。江南絲竹明朗、細膩、綺麗、幽雅,最近幾十年來,在上海、杭州、蘇州等地已有不少都市化的發展。而浙江箏曲中,像《雲慶》、《四合如意》等則比較多的保留了江南絲竹音樂早期的形態,有清香的泥土氣息,"四點"手法的運用也不少,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輕快的節奏,速寫了一幅幅江南水鄉的民俗畫。
浙江箏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些優秀的傳統古曲,古譜《弦索十三套》所記錄的樂曲,如《月兒高》、《將軍令》、《海青拿天鵝》等等,"凡十三套,無一不能"。這些樂曲所表現的題材範圍比較廣,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較豐富,像雙手抓箏的技巧,不少人都認為是五十年代才有的,其實不然,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輩蔣蔭樁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經使用了這一手法;甚至早在1814年榮齋所編的《弦索十三套》中,已記錄了雙手抓箏的手法。為此,筆者曾專程拜訪了譯訂這本樂譜的著名的國樂研究家曹安和女士,她再次肯定,她的譯訂是完全尊重原譜的。此外,在1935年,杭州國樂研究社曾經用鉛印刊出《將軍令》的古箏分譜,在譜後的說明中,就談到簡易的雙手抓箏的手法。因此,我們可以肯定,雙手抓箏的手法決非始於五十年代,從現有資料看,最遲也不會超過1814年。當然,此後有了更多、更為豐富的發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浙江箏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搖指"的運用,它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我們可以明顯地從《將軍令》和《月兒高》這兩首浙江箏曲中看到,前者以"搖指"模擬了號角聲聲的長嘯;後者則以"搖指"表現了連綿不斷的歌聲。
浙江箏和杭州灘簧、江南絲竹有深厚的淵源關係,在演奏風格上,一般節律都比較明快,流暢秀麗。同時,又由於浙江箏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比較廣,手法比較豐富,因而在風格表現上並未完全單一化。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傳很廣,而最早流傳於浙江一帶,是浙江箏人在傳授時的重要曲目。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由於種種原因,可能失去了原有的一些風貌。樂曲一開始採用了兩個八度帶按滑的"大撮",是很特別的,這在浙江箏本身也極為少見。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是出自文人之手,還是來自民間,尚待考證。從旋法和運用的手法來看,《高山流水》一曲是首繪景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繫,但不能認為樂曲本身所描述的就是這一著名的音樂故事。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在其他流派的箏曲中,如河南《南陽板頭曲》有稱之為《高山流水》的; 山東的《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有稱《四段曲》、《四段錦》的,亦有稱《高山流水》的。
以上所述,只不過是我們對中國箏樂源流與風格的初探,而從其中不難發現有兩點共同東西:其一,各個地區的箏樂無不是和本地區的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聯繫的,至少對本地區的人來講,會有較強的音樂感染力。也正由於此,儘管箏這件樂器很古老,但它能以較強的生命力在較為廣泛的地區持續地流傳下來。其二,各個流派箏樂的形成與發展,又是和外界的影響與交流分不開的。也正由於此,使箏樂的流派顯得如此生動和豐富多彩,秦地的榆林箏之所以還處於原始或半停滯的狀態,原因之一,即是和外界接觸太少,過於閉塞。當然,隨着今天箏樂新的發展和交流的頻繁,以及秦地箏人的努力,產生包含豐富音樂內容的、有真秦之聲的秦箏流派,是完全可能的。
風格是民族藝術成熟的標誌,中國箏樂有各個流派的風格,說明了中國箏樂的成熟與發展,但本文所述的僅僅是幾個主要地區的箏樂流派,並未論及整個箏樂的風格和個人在演奏藝術上的風格,因為這將涉及到更為複雜的美學問題,希望日後有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使中國的箏樂能夠進一步發展。
箏的保養
箏的使用場合對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是濕度環境對古箏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相對溫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箏的振動和發音都比較有利。低於50%的濕度會引發箏體表面及箏的底版開裂,大於70%的濕度則易使面板吸潮,導致聲音發悶,余飲減短,音色發暗。建議大家在書房配備濕度計,有利於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從聲音上來看,古箏存放環境除了對濕度有要求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空氣混響時間。空氣混響時間過長,會美化古箏的音色,而過短則易使古箏聲音發"干"。一般的空間混響時間應在1.2秒-1.7秒之間。
總之一句話,琴靠人養。經常使用併合理保養,使古箏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會有利於古箏各結構之間的進一步調合。
古琴
古琴簡介
古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製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
在先秦時代,琴已很流行,如《書經》:"搏拊琴瑟以詠";《詩經》:"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據現有的圖象及文獻資料,琴至遲在漢末時已大致定型為後世通用的形制。唐代製造的琴傳存至今,與宋元明清時造的琴,僅有造形藝術風格上的區別和音色追求的區別。
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數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孔子、蔡邕、嵇康、蘇軾等都以彈琴著稱。琴的音樂神聖高雅,坦蕩超逸,古人用它來抒發情感,寄託理想。琴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從唐代開始,古琴有了自己專用的記譜法,這種記譜法記錄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彈奏方法,但不直接記錄音高。它由漢字的部首、數字和一些減筆字拼合而成,稱作減字譜。減字譜記錄古琴音樂的仔細程度和科學性,使現代的五線譜等記譜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減字譜記錄而傳承至今的古琴譜有一百五十多種,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樂作品,是我國巨大而珍貴的音樂寶庫。
古琴的彈奏法、記譜法、琴史、琴律、美學等方面早已形成獨立完整的體系,被稱作"琴學"。其內容精深博大,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國哲學、歷史、文學的鏡子。在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能力上,沒有一件樂器可以與古琴相比擬。
古琴結構 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面板又稱琴面,是一塊長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在項、腰處兩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面、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裡面粘有舌形木板,構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設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琴軫上。琴弦用絲製纏弦。岳山鑲嵌於面板首部,也開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作的徽,用以標記音位。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琴面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樂器(Musical 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一定音律或節奏的工具,在中國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樂器的生產不同於一般工業產品的生產,它不僅要求產品有合理的精美外觀造型,還必須有良好的聲學品質,其中包括音色、音樂和規定的音準高度,因而在材質的選擇上非常嚴格。
樂器定義
人類製造的任何發聲物都可稱為樂器,所有樂器都有「特定音色,或發出一種聲音,或某一確定音高的若干聲音,或至少是提供材料在一定時間內連續發出噪聲」(舍夫納, A.Schaeffner, 1946)。
這一定義列出了音色、音高和節奏參數,表明可研究所有「日常的音樂工具」,無論結構簡單或複雜、使用方法有何不同,歷史、地理、文化起源多麼不同。
樂器的功能和概念在各種民族文化中,各個時期中都不相同,如各種工具、武器、容器以及其他器皿在節日儀式中皆可用作節奏樂器。
這就是「廣義樂器」,也稱非藝術領域的響器,由學術界所界定,在中國的廣義樂器如:塔上的懸鈴、鐸,商販叫賣時搖的撥浪鼓,打更報時用的柝,狩獵用的牛角號,軍陣中用的銅角等,常被稱為信號樂器。此外,玩具、餐具、器皿等,如抖空竹、響陀螺、鴿哨、缶、甌、碟、盆等;「狹義樂器」則通常指用於音樂表演藝術的樂器。
隨着中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國家對文體產業的發展予以重視,出台各項政策措施支持文體產業的發展,中國樂器製造行業作為文體產業中較重要的朝陽產業之一,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樂器製造行業已經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基本可以加工世界上所有大類樂器,門類齊全、品種眾多,大約有鋼琴、提琴、西管樂器等不同類別1200多個型號,規格3萬多個,鋼琴等大類樂器產品已經形成專業化生產格局,鋼琴鐵板、音板、擊弦機、外殼等主要鋼琴部件專業加工廠開始形成規模[1]。
《中國樂器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顯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國樂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319家,總資產152.30億元,工業銷售產值達到193.31億元,實現利潤10.11億元,從業人數69385人。其中,廣東省是中國樂器行業第一大省,「十一五」末樂器工業銷售產值達到52.31億元,與「十五」末期相比將近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中國樂器在世界樂器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初步顯現,中國樂器的價格優勢、資源優勢和不斷提高的產品質量贏得了大多數國際樂器製造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青睞。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國樂器出口18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14.67億元,比「十五」末期增長58.94%,年增長率超過規劃的8%-10%。
2008年,中國已經從世界第三大樂器出口國躍升到世界第一大樂器出口國,且已連續三年保持不變。在樂器進口方面,「十一五」末期,中國樂器進口額預計達到2.29億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長80.31%,平均年增長率高於出口增速超過3個百分點。
前瞻網認為目前,國內樂器製造行業已經形成了廣州珠江鋼琴集團公司、北京星海鋼琴集團公司、寧波海倫鋼琴有限公司等一批現代樂器企業,這些企業在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生產技術等方面都令世界矚目[2]。此外,企業品牌產品大幅增加,規模化經營和品牌化戰略日趨完善,科研水平逐步提升,產品創新成績顯著,產品品質日益加強,職業培訓和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隨着中國樂器品牌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今後將有更多的品牌打入國際,從而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起源考證
①德國的樂器學家C.薩克斯從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認為:
第一階段主要是噪聲器如搖響器、呼嘯器等;
第二階段為鼓類、號角類、撥弦類;
②英國學者T.F.R.烏博薩姆認為鼓類在先,進而為笛管類,最後才出現撥奏樂器類。
③奧地利音樂理論家R.瓦拉謝克反對音樂起源於語言的主張,贊成音樂源於節奏和舞蹈說。他認為笛管樂器為最早,進而形成歌唱和鼓類樂器。
2010年,我國樂器行業面對國內外不確定因素:美元繼續貶值、歐元區債務危機蔓延仍然是影響我國樂器出口的主要原因;國內經濟在後金融危機形勢下,原材料、勞動力成本、能源價格仍處於上漲趨勢,加之下半年後出現的CPI指數飈升,通漲因素使樂器行業面臨着更為嚴峻的考驗,樂器生產與銷售利潤空間日益縮小,我國樂器行業進入到一個拐點。
樂器生產僅僅依賴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生產低價普及型樂器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失去優勢。
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兩位數,增長幅度高於2009年。2010年樂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現價產值達到220.79億元,比2009年增長25.82%,工業銷售產值215.3億元,比2009年增長22.91%。
樂器出口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歷史最好水平。2010年中國樂器出口到世界180個國家,出口額達到14.67億美元,同比增長20.48%,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3]。
樂器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中高檔樂器比例有所提高,貼牌樂器出口比例有所減少。樂器標準化工作有序開展,2010年完成標準項目計劃15項,國標1項,行標14項;複查工作完成2005年以前49項標準的清理、複審、修訂工作。涉及人體健康的「樂器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開始制定。「十一五」期間制定的樂器標準水平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先進國家現行的技術標準。
樂器界定
能夠發出樂音,並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人類通過演奏樂器,藉以表達、交流思想感情。對樂器的界定,音樂界和樂器學界有不同看法。
音樂界認為,用於音樂的發聲器具才是樂器;樂器學界則通常將許多非音樂領域中的發聲器,如古代戰爭中的鳴金擊鼓、宗教中的祈禱誦經、婚喪中的禮儀信號、商販招攬的信號器等,也視為樂器,甚至將一些生產勞動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鋸、杵、缶、杯、碟、盅、碗等等,在進行演奏時,都冠以樂字,稱其為樂弓、樂鋸、樂杯、樂杵等。
樂器生產業的主要產品則基本上是音樂界所涉及的樂器,即可以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另外還生產少數的馬鈴、駝鈴、油牌子和車船喇叭。樂器的生產不同於一般工業產品的生產。它不僅要求產品有合理的精美外觀造型,還必須有良好的聲學品質,其中包括音色、音樂和規定的音準高度。因而在材質的選擇上非常嚴格。
分類方法
基本分類
琴類
樂器分類法是樂器學中的重要課題,大體分為兩種,其一是民族的慣用的分類法,也稱傳統分類法;其二是以聲學物理歸納手段作為分類依據的現代分類法,也稱邏輯分類法。
傳統分類法
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區在歷史上形成的慣用分類法。它包括:中國的八音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類法(弦樂器、氣樂器)、五分類法(單皮樂器、雙皮樂器、前皮樂器、打擊樂器和氣樂器)和四分類法(皮樂器、弦樂器、金屬打擊樂器、氣樂器);阿拉伯的二分類法(固體樂器[包括擊奏、撥奏、擦奏樂器];空穴樂器[吹奏樂器])以及歐洲的三分類法(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這些分類法都有各自的內涵和分類的依據。
現代分類法
把世界上所有樂器歸納為五大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和電鳴樂器。
對於傳統分類法和邏輯分類法不能簡單地說哪個科學或不科學,它們都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文化和認識論的產物。
國內分類
中國八音分類法
八音分類周代已有之。《尚書·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學術界認為這是八元論相關的思維方式,如八卦、八方等。這種分類法主要依材質的不同把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其中,金(鍾、鐃、鉦);石(磬);絲(築、琴、瑟、箏);革(鼓、鞀);木(柷、敔)可以說,上述五類樂器都直接用發聲體的物質來作為分類標準,而竹(簫、篪、笛);匏(竽、笙);土(塤、缶)不完全直接用發音體的材質來區別。如竹類樂器基本上都屬吹管樂器,後把竹質打擊樂器也歸入。匏類的發音體是葫蘆內管端的簧片,與匏本身無關,但這類樂器都是自由簧氣鳴樂器,匏只是個代名詞。土類除缶、甌等用陶土製成的打擊樂器外,塤屬吹奏樂器。
華夏樂器大多用一個字來命名,除上述樂器外,如鎛、鐃、瑟、築、琴、箏、笛、笙、鞀等,而琵琶、揚琴、火不思、篳篥、嗩吶等兩字以上命名的大多為外來的樂器。現今的常規樂器均建立在種類繁多的古樂器基礎之上。
國外分類
印度分類法
印度的分類法種類較豐富,有多種:其一是二分類法:把樂器分為弦樂器和氣樂器。其二是與佛教有關五分類法:有關單皮樂器、雙皮樂器、前皮樂器、打擊樂器、氣樂器。其三是四分類法,這種方法又有兩種內涵:一種是把樂器分為皮樂器、弦樂器、金屬打擊樂器、氣樂器等四類。另一種是把樂器分為弦樂器、管或氣樂器、皮製打擊樂器、金屬打擊樂器等。印度傳統分類法曾經影響到現代邏輯樂器分類法形成[4]。
阿拉伯二分類法
阿拉伯的二分類法,把樂器分為固體樂器和空穴樂器兩部分,所謂固體樂器包括:擊奏、彈奏、擦奏樂器;所謂空穴樂器主要指有共鳴腔的吹奏樂器。
歐洲三分類法
歐洲的傳統三分類法把樂器分為: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分類法起源於古希臘、古羅馬。
在希臘,很早就有enchordon, entata(弦)、pneumatempneusta(管)、kroustukon(打擊)等用語;
在羅馬,也有tencile(弦)、inflaile(管)、pulsatile(打擊)等用語。
德國音樂學家維爾東(Virdung)在《音樂精義》一書中確定了這一分類法,並且以instrumenta chordata(弦)、instrumenta pneumatica(管)、instrumenta pulsatilia(擊)為用語。
比利時樂器學家馬依永(Mahillon, 1841-1924)受印度傳統樂器分類法的影響,確立了四分類的用語:autophones(自鳴樂器)、membranophon(膜鳴樂器)、aerophones(氣鳴樂器)、chordophones(弦鳴樂器)。
現代樂器分類法
現代樂器分類法也稱邏輯分類法,是在印度四分類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14年,由霍恩波斯特爾(V.Hornbostel, 1877-1935)和薩克斯(C.Sachs, 1881-1959)系統提出。後薩克斯增加了英國蓋爾平(Galpin, 1940)提出的電鳴樂器類,形成今天樂器的五大類的理論基礎。
即以樂器的振動方式、策動方式、演奏方式等為分類依據的分類體系。
薩克斯則基本採納了印度分類法,並把autophones改名為Idiophones(體鳴樂器),進而在整體上用十進制作了詳細而科學的下屬分類。
由於電聲樂器的出現,英國音樂家蓋爾平(Galpin, 1858-1949)在他的著作《歐洲樂器》(1937年)中仍取馬依永的用語,並新增了電鳴樂器一類,擴展成了五大類。隨後,薩克斯在1940年也增加了electrophones(電鳴樂器)。至此,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到的樂器學的基礎,分別稱為: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和電鳴樂器。
法國的舍夫納(A.Schaeffner, 1932)提出了物態的二分類體系。杜爾農(G.Dournon, 1991)改進了霍-薩分類體系。
胡德(M.hood, 1971年)的「符號分類體系」、海德(H.Heyde)的「自然的」和「人為的」分類體系都有獨特的方法論。
美國的R.T.A.利斯洛夫和J.馬特森提出了視角信息量更大的「變量分類法」。
樂器分類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鑼、銅鼓、三角鐵、木魚、廣東版、木琴、鋁板琴,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槓、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釵、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排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俗稱蛇皮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氣鳴樂器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號、筒欽、鋩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合歡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排蕭、短簫、筒簫、鼻簫、斯布斯額、鷹笛、骨笛、吐任、直通簫、布利亞、巴葛丟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扎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口笛、塤,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夜簫、侗笛、塞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嚕、低音嘟嚕、太平簫、嘎嗦、五月簫、篳簫、篳筍、勒絨、姊妹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篳、篳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篳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瓏、篳多喝、波蘆、篳建、利列、利羅、笛列、篳爾、篳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篳朗叨、篳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篳達、葫蘆絲、蘆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篳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嗩吶、嘉令、波列、苗族嗩吶、白族嗩吶、彝族嗩吶、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篳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雙面膜鳴樂器
膜鳴樂器的發聲,均屬膜振動方式。張緊的膜靠張力作用產生恢復力,而不考慮其勁度。這一點和板振動相反,而與弦振動的情況基本相似。膜振動可以看成是弦振動由「線」到「面」的擴展。但膜比弦的振動方式要複雜得多。弦振動波形和速度是不變的;膜振動中波動的進行並不保持原形,而是複雜多變的。
膜振動的各自然固有頻率也與弦相似,有一定的波腹與波節,只是弦上的「節點」在膜上則是「節線」。當外力作用於弦上的某個固有頻率的波節點時,這個固有頻率即受抑止,從而對音色產生影響。膜振動也有類似情況:當鼓槌敲擊在鼓膜的不同部位,或用硬軟不同、與鼓膜接觸面大小不同的槌頭敲擊,均會使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而影響音色。鼓手在演奏中,常利用這些特性使音色產生變化。
膜振動的固有頻率數量比弦多,並且分布較散,其泛音和基頻之間不是整數倍關係,因此是不和諧的。膜振動的固有頻率沿高頻方向逐漸變密,即音越高泛音越密。所以鼓音的高低,一般不如弦樂器明顯。一般打擊在近邊緣處,更有利於加強基頻。所以定音鼓的正常敲擊區,大致在距鼓邊約5~10厘米之間。
所有膜鳴樂器的發聲,主要來自膜振動,筒體只起共鳴作用。但筒體的容積和形狀對鼓的音質有一定影響。底部封閉的鼓筒,其鼓膜的張力受筒腔內空氣反作用力的影響,即鼓膜在運動時由於交替壓縮鼓腔內的空氣而受腔內空氣的反作用力,因而固有頻率產生變化。如定音鼓一類的鍋形鼓,不僅要適當調節鼓膜的張力,由於基頻受腔體的影響,還應使鼓筒和鼓膜之間具有適當的耦合關係。雙面鼓的兩面鼓膜振動基頻相同時,腔內空氣運動即使兩面鼓膜之間相耦合,兩者的振幅將交替由大變小
弦鳴樂器
(1)打擊弦鳴樂器:揚琴、竹筒琴、竹琴、鏘,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古箏、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箏、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納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茲、蘇古篤、扎木年、彈布爾、賽依吐爾、碧約牛腿琴、獨它爾、喀什熱瓦普、多朗熱瓦普、熱瓦普、巴朗孜庫木、庫木日依、阿肯東布拉、樂隊東布拉、月琴、貴州咸寧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龍頭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傈僳三弦、賽玎、壯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豎箜篌、鳳首箜篌、雙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轉調箜篌、卡龍、弓琴、達比亞、傣玎、托甫秀爾、東布爾、菲特克吶、三線琴,等等。
(3)弓拉弦鳴樂器:二胡、曲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馬頭琴、琤尼、牙箏、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薩它爾、胡西它爾、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獨弦胡琴、適爭、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藏京胡、馬骨胡、竹筒胡、納西胡琴、二黃、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馬頭琴、克亞克、呃吱、牛腿琴、庫布孜、朝爾,等等。
樂器補充
無疑,最精美的銅器當數青銅禮樂器。青銅樂器主要是鍾一一大型的編鐘、單獨使用的鑄鐘,以及鐸、鐃等與鍾同一族屬的器物。
在古代,禮和樂是很難分開的。無論祭祀、還是宴飲,自然是在華貴的青銅禮器中盛滿美酒佳肴,但還要有相應盛大的音樂伴奏。
所以,從根本上說,樂是從屬於禮的。除了用於祭祀、宴饗、婚嫁、葬喪之外,有些銅樂器還用於征伐與作戰指揮,如「鳴金擊鼓」,指的就是用軍樂指揮軍隊的撤退與前進。
—— 青銅樂器主要有鐃、鉦、鍾、鐸、鈴、鈎、鐓於、鼓等 。
西洋樂器
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彈弦樂器、鍵盤樂器[5]。常用的西洋樂器分類情況如下:
弦制樂器
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 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徵。
弦樂器的音色統一, 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 而具有靈動的色彩。
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 一定限制。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 音高的目的。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弓拉弦鳴樂器(如提琴類)和彈撥弦鳴樂器 (如吉它)。
(1)弓拉弦鳴樂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2)彈撥弦鳴樂器:豎琴(Harp)、吉它(Guitar)、電吉它(Electric Guitar)、貝司(Bass);。
木管樂器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
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 大致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
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鬱,應有盡有。 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於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1)唇鳴類:長笛(Flute)、短笛(Piccolo);
(2)簧鳴類:單簧管(Clarinet)、雙簧管(Oboe)、英國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 薩克斯管(Saxophone)。
銅管樂器
它的前身大多是軍號和狩獵時用的號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交響樂隊中只用兩隻圓號,有時增加一隻小號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 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
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內的空氣柱來改變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
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號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
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別的樂器 所望塵莫及的。
(1)銅管樂器:小號(Trumpet)、短號(Cornet)、長號(Trombone)、圓號(French Horn)、 大號(Tuba)。
鍵盤樂器
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有着 微妙的不同,如鋼琴是屬於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於簧鳴樂器類,而電子合成器, 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
鍵盤樂器相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 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
正因如此,鍵盤樂器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 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從古至今,鍵盤樂器倍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 關注和喜愛。其中,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
(1)鍵盤樂器: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手風琴(Piano Accordion)、 電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打擊樂器
可能是樂器家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員眾多,特色各異,雖然它們的音色 單純,有些聲音甚至不是樂音,但對於渲染樂曲氣氛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 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
可不要認為打擊樂器僅能起加強樂曲力度、提示音樂節奏的作用, 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打擊樂器能作為旋律樂器使用呢!
現代管弦樂隊裡增加了很多非洲、亞洲音樂里的 音色奇異的打擊樂器,幾乎無法完全羅列。
(1)有調打擊樂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鋼片琴(Celesta)、管鍾(TUBULAR BELLS)等;
(2)無調打擊樂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鐵(Triangle)、鈴鼓(Tambourine)、 響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鈸(Cymbals)、鑼(Gong)。
兒童樂器
孩子音樂啟蒙,選擇哪種樂器最好
1)對於孩子的啟蒙音樂,就孩子的生理特徵和認知特點而言,應優先選擇鍵盤樂器,比如鋼琴、電鋼琴、電子琴等[6]。其原因在於:
a.鍵盤樂器音準固定,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音準辨別力。
b.學習鋼琴或電子琴是雙目、雙手的操作,這樣有利於培養協調能力,可以開發兩側大腦的功能,特別是右腦;
c.不論選擇什麼樂器,最初都要注重視唱練耳,因為學習音樂不只是為了學會演奏、演唱,而是學會欣賞演奏和演唱。視唱練耳的最好工具就是鋼琴等鍵盤樂器;
2)3歲以下的孩子,肺活量小,學習吹奏樂有困難,開始最好不要選擇這類樂器;
3)儘量選擇便於攜帶的輕型樂器,孩子可在各種場合表演。登台表演是許多父母和孩子的願望,這種展示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4)建議首先學習西洋樂器。西洋樂器用的是五線譜,可以與國際接軌,以後轉學民族樂器識簡譜就容易得多了。
視頻
樂器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代表中國的九大樂器! ,搜狐網,2017-12-16
- ↑ 樂器製造號角響起 着力開闢國際市場,前瞻網, 2012-7-5
- ↑ 2010年中國樂器進出口情況,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2011-2-28
- ↑ 中國樂器分類法之一,豆丁網,2019-02-18
- ↑ 西洋樂器的分類 ,搜狐網,2019-01-25
- ↑ 孩子學什麼樂器好,盤點4種熱門樂器優缺點,新浪網,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