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澎湖王爺廟列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澎湖王爺廟列表
圖片來自phc

臺灣澎湖閩南族群所崇王爺千歲信仰由來甚早,且極其普遍,尤以臺灣南部為甚。[1]澎湖亦無例外。

地方不寧時常見迎請王爺奉祀,抑或鎮壓避邪、送迎王船等習俗,在所多有。諸凡王爺又有千歲、千歲爺、恩主公、王爺公等稱呼,行除瘟疫或代天巡狩之職,皆採納於下列表單之中。

列表

援引自2015年澎湖縣政府民政處提供的澎湖縣登記立案寺廟清冊:

澎湖王爺廟列表
鄉鎮別 序列 名稱 主祀 創建年代 備註
馬公市 01 北甲北辰宮 朱府王爺 日治明治32年(1899) 媽宮三大甲頭廟之一
02 南甲海靈殿 蘇府王爺 清同治3年 媽宮三大甲頭廟之一
03 火燒坪靈光殿 朱府王爺 日治昭和七年(1932) 火燒坪乃光榮里之舊稱
04 後窟潭威靈殿 池府王爺 後窟潭乃重光里之舊稱
05 前寮朱王廟 朱府王爺
06 石泉朱王廟 朱府王爺 道光15年(1835) 石泉、菜園、前寮三社公廟
07 菜園東安宮 朱府王爺
08 興仁懋靈殿 朱府王爺
09 井垵吳府殿 吳府王爺
10 風櫃溫王殿 溫府王爺 約清康熙年間
11 風櫃威武金王殿 金府王爺 約清雍正年間 配祀邱府王爺、羅府王爺
12 安宅周王廟 周府王爺
13 桶盤福海宮 溫府王爺
湖西鄉 01 林投鳳凰殿 萬府千歲 約明末清初
02 隘門三聖殿 金府千歲
03 龍門安良廟 李府王爺
04 太武玄靈殿 李府王爺
05 東石泰靈殿 池府王爺
06 中寮代天宮 諸府千歲 中西村
07 西寮代天宮 諸府千歲 中西村
08 沙港廣聖殿 葉府王爺
09 南寮保安宮 耿府千歲
10 潭邊李巡殿[2] 李府千歲
白沙鄉 01 歧頭鳳儀宮 蘇府王爺
02 小赤崁蜩鳴宮 溫府王爺
03 通梁保安宮 康府千歲
04 中屯永安宮 葉府大千歲

朱府二千歲

朝府三千歲

約清康熙49年之前 中屯村
05 城前明新宮 朱府千歲 約日治大正3年 城前村
06 港子保定宮 李府王爺 約明萬曆30年 港子村
西嶼鄉 01 合界威揚宮 池府王爺 約清乾隆年間
02 小門震義宮 溫府王爺
03 二崁二興宮 邱王爺
04 赤馬李王廟 李府王爺
05 內垵內塹宮 池府王爺
06 外垵溫王宮 溫王爺
望安鄉 01 東安仙史宮 伍恩主公
02 東安中宮廟 蘇府王爺
03 西安吳府宮 吳府王爺
04 五府千歲廟 酈府王爺 中社村(花宅)
05 中社公祖廟 蕭府王爺
06 水垵李王宮 李府王爺
07 水垵鎮南廟 蔡府王爺
08 永安宮 郝府王爺 將軍嶼將軍村
09 將軍廟 本府王爺 將軍嶼將軍村
10 啟明宮 徐府王爺 東吉嶼東吉村
11 蕭府廟 蕭府王爺 東嶼坪東坪村
12 天湖廟 李府王爺 花嶼花嶼村
13 西吉西吉宮 池府王爺 同治12年(1873)之前 1976年另闢西吉宮行臺於馬公市區
七美鄉 01 黃德宮 黃玉泰主公 中和村
02 吳府宮 吳府主公必力 海豐村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3]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廟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黃, 彥昇. 《名廟打卡》南鯤鯓代天府. 保庇 NOW. 2018-01-18 [2018-07-11] (Chinese (Taiwan)). 
  2. 陳正筆. 〈傳統宮廟雕刻 出現新意圖騰 石雕藝術家歐銀灶自建迷你廟〉. 澎湖時報. 2017-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Chinese (Taiwan)). 
  3.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