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邛崍興福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邛崍興福寺
圖片來自itsfun

邛崍興福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明、唐。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話國際音標:tsʰən˨˩tu˧sɿ˨˩˧;漢語拼音:Chéngdūshì),別稱「蓉城」、「錦官城」,簡稱「」,位於中國四川省中東部,地處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為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為中國西南地區物流、商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交通及通信中心,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部所在地[1]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成都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天府之國」之稱,是中國開發較早、持續繁榮時間較長的城市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67年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遷往成都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建城伊始到現代數千年歷史中,大部分時期均保持着繁榮和發達,也是全國生活較富庶的地區之一。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曾是古蜀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後蜀李蜀大西九個政權的都城,三國文化豐富,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二」。現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經濟區是中國西部經濟最領先的區域。[2]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成都市於2007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世界旅遊組織命名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3]另兩個城市是浙江省杭州市遼寧省大連市2009年,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成都是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成為亞洲首個「美食之都」。2017年GDP總量居省會城市第二位,僅次於廣州。根據GaWC發布的全球城市排名分析,成都已升為全球城市「Beta+」梯隊。2021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2025年世界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辦。

歷史

作為西南重鎮,成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春秋末期(約公元前4世紀),古蜀國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周赧王四年(前311年),秦國張儀按秦首都咸陽建制修築成都城牆。三國時為蜀漢首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漢代成都與雒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二」。

先秦至秦漢

夏代紀年早期階段甚至更早的時期,地處成都平原的古蜀國已形成了較發達的青銅文明,成為了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古蜀國共有五個朝代,先後定都於瞿上(今成都溫江區)、郫邑(今郫都區)、新都廣都春秋末期(約公元前4世紀),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4]。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城名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稱的城市。有人認為成都為古蜀地名音譯詞。有一種說法將「廣都、新都、成都」合稱為「古蜀三都」。如今成都平原有很多古蜀國的文化遺蹟,如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魚鳧古城遺址望叢祠等,地處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則是古蜀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

古蜀國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首先攻取的對象,秦惠文王為此準備多年,並開闢了由秦入蜀的石牛道(即金牛道)。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借巴國、蜀國互攻之機,派司馬錯率軍沿石牛道入蜀,數月之間便攻占蜀地[5]。此後,秦王三立三廢蜀侯,終置蜀郡,郡治成都縣即設於原蜀都成都。前311年,秦國張儀按首都咸陽建制修築成都城牆,築有相併的大城和少城;成都據此也成為中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最長時間城址不變的城市。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郡郡守,任內他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經過數十年經營,成都在秦末便取代關中平原獲「天府之國」之稱,而這一美譽一直延續至今。

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織錦業尤其發達,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於是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錦官管理,並在成都城西南建造「錦官城」;「錦官城」、「錦城」由此成為成都的別稱。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成都人口達到7萬6千戶(約35.4萬人),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與長安雒陽邯鄲臨淄宛城一併成為漢朝六大都市。漢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蜀郡太守文黨在成都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成都人司馬相如揚雄王褒皆為漢代最有名的文學大家。

前漢時,全國共分為十四個州刺史部監督機構,其中在雒縣(今四川廣漢市)置益州刺史部,刺史部後遷駐成都。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在成都自立為帝,國號「成家」,改益州刺史部為司隸校尉,以蜀郡為成都尹。後漢建武十二年(36年),東漢大司馬吳漢在經過五年征戰之後最終攻陷成都,成家滅亡,在成都重新設置益州刺史部。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接受劉焉的建議,改各州刺史部為擁有實際招募士兵和指揮權的州牧劉焉則為首任益州牧,設治所於綿竹漢獻帝初平五年(194年)遷駐成都[6]。當時的益州刺史部是西域胡人興賈經營之地。

參考文獻

  1. 環球網. 五大戰區司令部駐地公開 管轄省份曝光. 2016-02-02 [2016-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2. 中國欲將成渝經濟區打造為西部最大增長極. 新華網. 2011-03-03 [201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3. 成都杭州大連被命名為"06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中國網. 2007-02-09 [2010-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4. 《成都市志•大事記》. 方志出版社. 2010-12: 605–607. ISBN 978-7-80238-977-9. 
  5. 白馬關金牛古蜀道 石牛糞金起五丁開道成. 四川日報. 2016-08-10 [2018-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6. 《成都市志•大事記》. 方志出版社. 2010-12: 614–616. ISBN 978-7-80238-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