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蓮鎮 - 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

中文名稱;青蓮鎮

外文名稱;Qinglian Town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政府駐地;青蓮鎮明月路99號

面積;66.86平方千米

人口 3.9萬人(2017)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桃花山、太白祠、隴西院、

粉竹樓、名賢祠、太白碑林等

青蓮鎮隸屬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距江油市區12公里、綿陽市區23公里,幅員66.86平方千米,轄16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3.9萬人(2017)。青蓮鎮是我國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居,是當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是綿陽市重點打造的"國際詩歌小鎮"。有"詩仙"李白遺蹟隴西院、洗墨池、磨針溪、石牛溝、粉竹樓等;有國家4A級景區太白碑林、太白祠、金樽廣場;有李白衣冠冢-明賢詞;有李白胞妹李月圓墓。

青蓮鎮作為李白文化主要承載地,按照"旅遊強鎮"目標,以李白文化遺存為依託,以和諧的山水生態建設為先導,圍繞"詩意中國·詩歌小鎮"的發展戰略定位,建設集"旅遊觀光、朝拜詩仙、詩歌誦讀、休閒體驗、健康養老、美麗鄉村"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商、宜旅的現代文化休閒小鎮,強力打造李白文化產業園。詩歌小鎮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李白文化體驗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世界最大的詩歌文化集中展示基地和交流平台。

中國奉節網訊(通訊員 劉其翠)新春來臨之際,為增添節日氛圍,弘揚傳統文化,近日,青蓮鎮邀請縣書法協會在青蓮鎮聯合村開展文明村鎮送春聯下鄉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1]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7號):撤銷九嶺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蓮鎮管轄,青蓮鎮人民政府駐明月路99號。

序言介紹

青蓮鎮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故居,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改革與發展試點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明衛生城鎮,面積66.86平方千米,總人口3.9萬人(2017),轄16個行政村(月圓、太白、詩仙、太華、裕光、文豐、邀月、柏河、景雲、大寶、紅岩、紮營、蘇溪、雙石、中河、藕塘),2個社區居委會(李白故居社區和雙江社區)。

青蓮鎮地處綿陽、江油兩市之間,是綿陽市打造綿江經濟走廊的支撐點,距江油市區12千米,綿陽市區23千米,108國道(綿陽─廣元)高速公路入口處10千米,距綿陽機場28千米,距省會城市成都僅150千米。綿江快速通道穿鎮而過,是我國黃金旅遊線路--九(寨)黃(龍)旅遊環線東線上的重要節點,是綿江經濟走廊的重要連接點,是綿陽、江油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蓮鎮境內李白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有李白生活、學習、居住的遺址,如隴西院、粉竹樓、太白祠、白玉堂、洗墨池、衣冠墓等十餘處景點,以及名賢祠、文昌宮、牛雪樵德政坊等古蹟,是懷古撫今,憑弔詩仙的好去處,是當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有詩云:"太白文光照九州,青蓮雅秀自古流,隴西映日彩霞涌,粉竹千年茂而幽,羅漢仙洞堪避暑,紅岩夜雨臥石牛,四方碑對月圓樓",正對青蓮重要景點的高度概括。

人口

截止2017年,全鎮常住人口3.9萬人。

經濟

第一產業

青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糧食作物和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生薑等經濟作物為主,盛產蔬菜。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4590.95噸,油料產量326.41噸,名優水果310.73噸,種植業以發展無公害蔬菜和名優水果產業為主,已建成3561畝蔬菜基地,蔬菜產業已占據了種植業的46%,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並正向無公害方向發展。糧經比例實現5:5,旅遊生態觀光農業已具雛形。成規模的水果面積達1500畝,比2000年增加100畝,裕光"千畝桃園"將與太華、珠簾的水果基地連片,形成水果生產帶。2001年始,舉辦了桃花會,旅遊觀光、旅遊促銷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養殖業以發展仔豬基地和特種養殖為主,商品仔豬出欄14100頭,比2000年增加2800頭,外銷9000頭,比2000年增加3100頭,小家禽年出欄達310000隻。

第二產業

工業產值達到10550萬元,同比增長17.7%,銷售收入1065萬元,同比增長18%,利潤總額實現480萬元,同比增長26.3%,入庫稅金144萬元,同比增長41%。企業改制成效顯著,個體私營經濟紅紅火火。2001年,新發展3家,新增投入400萬元,依託雙馬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鎮城區而建立的兩個私營經濟發展小區,已初步形成冶金、建築、建材、化工、商飲、運輸六大支柱產業。

第三產業

青蓮因李白而蜚聲中外,以李白文化為核心的旅遊業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開發區黨工委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集中精力,突出重點,按照江油市委、市政府"要把青蓮建設成為李白文化特色的旅遊小城市"的要求,加快步伐;

勞務輸出

勞務輸出有序開展,2001年舉辦勞務輸出培訓6次,培訓500名人次,向鎮外輸送勞務人員4551人,在鎮內務工的人員達2035人,勞務總收入2665萬元。

相關視頻

江油市青蓮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