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豆代天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豆代天府
圖片來自twtainan

麻豆代天府又稱為蔴荳五王廟,為臺灣臺南市麻豆區的一間王爺廟,重建於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因規模大、信徒眾多而被尊崇為「五府千歲總廟」,其香火之盛,在臺南僅次於南鯤鯓代天府

沿革

發跡

崇禎年間,泉邑啟建王,晉江縣富美宮,李、池、吳三尊千歲,隨王船東巡,該王船漂流至當時的蔴荳港(位於麻豆東隅地名為「牛稠莊水堀地」處),當地先民恭迎並且就地搭建茅草土牆之寮供奉此三尊千歲。

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先民有感於神明保佑,加上生活條件好轉,並集資擴建,改以磚造神殿,廟號曰:「保寧宮」,即「麻豆代天府」之前身。

落沒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因蔴荳港地理因素,地脈形成龍湖鳳穴,湖中一老木棉樹,每逢花季盛開時,彷彿帝王御用之涼傘一般,沾有天子靈氣。某日巡台御史行經麻豆,見此奇景,便奏請清廷,假借建水堀頭橋之名,暗行破壞當地風水地理之實,以石卵、棕衣、木材等阻擋靈泉湧出之處,並以石大量車阻厄地靈,龍湖鳳穴之地形遭到破壞。不久,該地竟遭災變,港口航道淤塞,蔴荳港逐漸落沒,人丁俱失,千歲易狩他鄉。又因當時麻豆瘟疫擾民,當地居民合議恭請千歲回當地遶境,護佑在地平安,自此沿襲成例,因此每年皆有「迎香」回當地的慣例。

1857年(清咸豐七年),牛稠莊人丁星散,保寧宮遷建在麻豆的莊頂街,廟號改為「保安宮」。

重建

麻豆居民依照往年慣例,於每年三月末,至台南市北門南鯤鯓迎請五府千歲至麻豆繞境祈求平安,至四月下旬再將神明送回。直至1953年左右(民國四十二年),五府千歲至麻豆遶境時,屢次指示,水堀頭龍湖鳳穴地理需要修復,但地方人士半信半疑,認為此乃乩童之誤解。

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信眾循例自南鯤鯓迎請千歲至麻豆,農曆四月初六日下午,五府千歲振發神輿至水堀頭插香,並指示重啟靈穴,信眾依照指示挖掘,果然發現石車,麻豆、官田下營居民得知後熱烈參與,最後於龍頭之處挖出石車三十六粒,龍喉處挖出巨石七十二粒,外加棕蓑和種種民間避邪之物,昔日地靈被阻並非虛言,更奇妙的是,自從開龍喉後,飲龍喉水夙疾皆除,塗龍鳳土頑疾見效,因而轟動全台,眾善信紛紛前往龍湖鳳穴求取龍喉水、龍鳳土或祈求平安、瞻禮神跡。地方仕紳有感於神恩,提倡組建廟宇,即成立「麻豆代天府建廟委員會」,並共同推舉呂廷復氏總董其事。該提議也受到了信眾們的熱烈迴響,紛紛慷慨解囊協助建廟。廟地訂於「保寧宮」原址,於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動土興工、十二月十二日剪料、十二月二十八寄樑

1957年(民國四十六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中殿上樑

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農曆三月二十日,中殿入火安座

1960年(民國四十九年),農曆二月初七日,前殿上樑。

1962年(民國五十一年),農曆九月二十五日,後殿寄樑。

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前殿竣工。

1965年(民國五十四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後殿上樑。

1966年(民國五十五年),農曆九月二十五日,後殿入火安座。

廟方於10年間先後完成前、中、後殿以及,兩旁廟室、香客休息所、大會議廳,以及前後庭園花苑。

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首次啟建「祈安七朝清醮」建醮大典。

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斥資近億興建「觀光巨龍」。

1982年(民國七十一年),文物大樓啟用。

1983年(民國七十二年),觀光巨龍開放觀光。

1990年(民國七十九年),天壇格局之觀音寶殿落成。

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北香客大樓完工。麻豆代天府整體建設大功告成。

祭祀與活動

該府大殿供奉著李、池、吳、朱、范王等五府千歲,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城隍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觀音殿則主奉觀世音菩薩,太歲殿奉斗母六十太歲星君,除此亦供奉東嶽大帝

遶境

麻豆香:為麻豆地區著名的遶境活動之一,每3年由麻豆代天府舉辦,為台南5大香科之一,1956年之前為每年固定舉辦,後則改為每3年舉辦,固定於牛、龍、羊、狗年舉辦一次,農曆三四月間(國曆四月最後一個週末)舉行。

建醮

祈安七朝清醮:每12年舉辦一次(每逢龍年舉行),該府於1975年委員會通過決議擇期舉辦「祈安七朝清醮」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該建醮大典,自1956年於因水堀頭龍喉鳳池重現,代天府五府千歲重新建廟駐蹕以來,已於1976年、1988年、2000年、2013年分別啟建4次。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廟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