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龍江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是1999年依託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1983年成立)組建成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民委)共建,是世界惟一專門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的科研機構重鎮。其中,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於1983年3月經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國家專門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的中心科研機構,現擁有「本-碩-博-博士後」完善的少數民族語言人才教學科研體系。

學科專業

研究院設有三個專業教研室:滿—通古斯語言教研室、滿—通古斯文化教研室、滿文文獻教研室;1個編輯部:《滿語研究》編輯部;1個省級學會:黑龍江省滿-通古斯語學會。

研究院現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滿—通古斯語族)、1個二級學科[1]碩士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滿語);省級重點學科與省級重點研究基地。

研究院擁有獨立的專業資料室,藏書2萬多冊,其中包括部分滿文文獻資料,並藏有大量珍貴的滿語口語、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田野調查錄音、錄像資料及數據處理光盤資料。

師資隊伍

目前研究院教師11人,行政人員1人。其中研究員(教授)4人,副研究員(副教授)2人,助理研究員(講師)6人。成員中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6人,有博士學位者8人。學科骨幹成員學緣結構、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合理,具有很強的群體優勢。

二、主要特色與優勢。

.專業方向

瀕危語言—滿語的搶救調查與研究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充分利用地緣優勢,連續多年對日趨瀕危的滿語進行搶救調查,採用錄音、錄像等現代化手段對黑龍江省黑河地區、齊齊哈爾地區和牡丹江地區仍然能夠使用滿語的滿族老人進行連續性跟蹤調查、記錄,完整真實地保存仍然存活的滿語。近年來,搶救調查範圍不斷擴大:新疆現使用的錫伯語言與文字是滿語滿文的繼續發展,為滿語搶救調查研究的重要參照語言,通過錫伯語現狀調查,可以與現存滿語進行比較對照研究。再有滿語同語族的赫哲語、鄂倫春語、鄂溫克語、那乃語等現存於黑龍江、內蒙古俄羅斯遠東等地區,這些語言與滿語關係密切,為滿語搶救調查研究的重要參照語言可為滿語搶救調查提供必要的補充與支撐。在此基礎上,建設滿語口語語料庫,開展語言學與文化學相關研究。 與此同時,還開展滿語基礎理論研究。建所以來,對滿語語音學、語法學、詞彙學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研究,對滿語語義學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

滿—通古斯語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滿通古斯語族屬阿爾泰語系,其族源可遠溯至先秦的肅慎。此後的挹婁(漢、三國)、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均為該語族的先民。而遼、宋、元、明時期的女真則他們的直接先民。無論是從古代時期還是現時代,無論從歷時態還是共時態,該語族都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而且在這個語族的長期演變、發展、融合過程中,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生成、興盛、衰落的完整過程。本方向研究不僅從理論層面揭示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生成機制、豐富內涵以及對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並從實踐層面分析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文化在現實社會中變遷的機理與歷史過程,引導人們對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理性認識,使得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由一種自發的狀態上升到自覺的狀態,從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價值。近年來,本方向側重於民族文化現狀調查與研究,獲取了大量的活態文化第一手資料,包括散存於民間的非物質文化形態。本方向在堅持學術研究的同時,不斷加強對這些寶貴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開發研究。

滿文文獻翻譯與應用開發研究

本方向主要是運用現代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理論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歷史文獻與現實存留下來的滿語文資料進行滿—漢內容信息轉換,以資地方史、民族史深入研究之需要。滿語文翻譯與應用研究為滿語研究、滿文檔案文獻開發利用等提供了廣闊前景,為深化地方史、民族史、民間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素材。對我省的地方建設和發展及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成果

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主持完成國內、國際合作項目多項,出版專著、編著多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3]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有多項研究成果獲各級獎項。研究院的研究課題既立足於傳統優勢領域又密切關注當下理論前沿,主要研究方向有滿語基礎理論研究、滿族語言與歷史文化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搶救調查研究與數字化處理、滿語文翻譯與應用研究、滿族語言文化與相關民族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滿族語言文化模式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與人類學研究等。近五年,共出版專著及編著7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2篇;共獲得不同級別的優秀科研成果獎17項,其中國家級、省級5項,廳局級12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省級社科項目9項,廳局級10項。在科研實踐中,我所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不斷加強,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有多項研究成果填補了滿語研究領域的空白,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視頻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相關視頻

黑龍江大學宣傳片
AUBA紀錄片 |黑龍江大學爭冠大戰 光影紀錄無價的青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