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港鎮位於台灣屏東縣。東臨南州鄉、西臨台灣海峽、北接新園鄉、崁頂鄉,南連林邊鄉,全鎮面積29,4635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20度26分51秒,北緯22度28分4秒,由於係屬平原地形及臨海關係,故適於農作及養殖捕撈漁業。然因地勢低漥及區域排水不良,遂使東港鎮易受洪水及潮害[1]。 東港鎮是一個典型的漁村。在豐漁橋邊可欣賞船隻進出及港區作業情景。在魚市內,漁貨琳瑯滿目;競價聲此起彼落,好一幅魚家樂景象。過豐漁橋右轉再經神社遺址、水試所、鎮海公園到大鵬灣青洲遊憩區後,又會見到另一幅「潟湖」的自然生態,以及柔細的沙灘和亮麗的陽光。在這裡,可以盡情的享受一下「南國的風光」,忘掉一切世俗的塵囂。[2]
其中享譽全台的是「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不但歷史悠久,更成為「王船故鄉」屏東東港地區的全民運動,迎王、送王程序與過程皆由民間自發參與,深入影響人民節期作息。從最初的送瘟科儀轉化到今日的平安祭典,既反映臺灣沿海人民的生活特色,也展現王爺信仰的本土化現象。此外,王船建造及陣頭演練形成的悠久傳統,既富有宗教文化意涵,也具備高度的傳統藝術價值,包括從紙糊逐漸改為木造的王船形式,以及神明遶境、陣頭裝扮與表演等,均彰顯東港特有的工藝及表演藝術之美。[3]
歷史沿革
位於屏東縣的東港鎮目前人口約五萬人,土地面積29.4635平方公里。『東北鄰崁頂鄉;東連南州鄉;東南接林邊鄉;西南隔台灣海峽距琉球嶼15公里;西北跨東港溪屬新園鄉,行政上分為22里。』由於東港身為廣大地幅的港東里出海口,更是鄰近地域前往中國經貿往來的主要門戶,繁榮的景像在《重修鳳山縣志》便有記載:「東港在縣西南六十五里,面臨大海,港道甚深,可通巨艦,有商船到此裝米豆貨物」。另外,《鳳山縣采訪冊》也曾提及:「東港民渡在港東里,縣城東南三十里。源受東西溪,兼匯後寮、五房洲等流入海。兩岸相距三里許,深丈餘。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艘......」,在清朝佔領時期便是全台三大良港之一,掌控全台船貿之要衝,奠定了當時它在南台的獨尊地位。東港河堤及景觀大橋明治31年(1898年)前,隸屬鳳山縣港東里的東港,隨著鳳山縣的裁撤,改為台南縣所屬的東港辦務處。但三年後又因清政府康熙置廳,東港順勢又改為阿猴的屬地。日本時代,仍屬阿猴廳的東港支廳。大正9年(1920年),日人廢廳置州,東港支廳更名為高雄州東港郡,待1945年二戰後,東港仍為廢州置縣的高雄屬地,但更名為東港鎮。一九五0年,國民政府重新調整全台各地的行政區域,東港鎮才正式歸入屏東縣,行政區域的定位於此沿用至今。
[4]
地理人文
東港鎮位於屏東縣的西端,鄰近的鄉鎮有新園鄉、崁頂鄉、南州鄉和林邊鄉等,隔著台灣海峽與琉球鄉遙遙相對。早年這裡是平埔族人放索社的居住地,在明末清初大陸福建漳、泉兩州的陳、林、許、蔡和蘇姓先民渡海來此開墾,部分在海邊定居以捕魚為生,而逐漸成漁村。東港鎮轄有二十三個裡,人口有四萬九千多人,在教育設施方面很普及,有一所配合地方特性的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一所綜合中學型態的私立新基高級中學,國中有東港和東新兩所,國小有東港、東隆、海濱、以栗、大潭和東新等六所、縣立幼稚園一所,以及多所私立幼稚園。東港鎮的土地面積有二、四六三五平方公里,居民多從事農、漁、商業,素有「漁米之鄉」的雅稱。在農業方面主要有:稻米、香瓜、豆類、蓮霧、花卉和檳榔等。在漁業方面相當出名,大小船隻多達九百多艘,分別從事遠洋或近海漁撈工作,盛產高經濟價值的鮪魚和櫻花蝦,因此在東港不但有大型的魚貨批發市場,海產店也到處林立。在養殖業方面,以蚵、蝦、蟳、虱目魚、鱸魚和石斑等,產量可供應全台灣地區,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很大。
[5]
。
全台唯一冬季生產哈蜜瓜及香瓜的地區
東港鎮因土質多黏土,土壤富含豐富微量元素,在秋天枯雨時期適合種植瓜果類作物。東港種植的瓜類有俗稱香瓜的「美濃瓜」、包括哈密瓜在內的「洋香瓜」,及西瓜,目前東港的香瓜、哈蜜瓜種植面積有200多公頃[6]。東港鎮1期作種稻,2期作物因地勢低窪及常遇汛期下雨,較易淹水,多為休耕,秋裡作適合種植瓜類,得天獨厚地理環境優勢,造就東港的香瓜、哈蜜瓜香甜好滋味,為農民重要經濟收入來源。而東港鎮農會亦配合農委會農糧政策,輔導農民生產安全安心的香瓜及哈蜜瓜品質好,甜度達18度,且東港農會超市還會不定期辦理促銷會,消費者可下田體驗採瓜樂,也可到超市選購[7]。其中東港鎮農會每年所舉辦的哈蜜瓜暨農特產品展售促銷活動,香甜多汁的哈蜜瓜更以伴手禮方式的禮盒包裝做促銷,也歡迎民眾前往旅遊並參觀選購[8]
。
視頻
【2019小鎮漫遊年–屏東縣東港鎮】
【2019小鎮漫遊年《一日鎮長系列》食字路口!東港美食大進擊】
【屏東縣東港鎮 【台灣名物誌 GiftTaiwan】臧芮軒 第八十一集 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