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獨立國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14日 (五) 20:52 由 X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noteTA|G1=地名}}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其统治和管…”)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獨立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統治管理權力由該國家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主權國家的要件

根據1933年《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國家做為國際法人應具備下列資格:

國家在國際法上所具有的權利,相對的即是國家所應承擔的義務,主要得以獨立(Independence)、平等(Equity)與和平共存(Peaceful co-existence)等三個方面來加以展現。

主權國家與承認

國際法上對於主權國家是否一定要它國承認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宣告說(英語:declarative theory)主張它國是否承認不影響主權國家的存在,《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就採用此種主張;構成說(英語:constitutive theory)則主張它國承認是主權國家的必要條件。[1][2]

國際法與主權國家的關係

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主權國家,主權國家是國際法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

1946年12月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國家權利義務宣言草案》第一條規定:「各國有獨立權,因而有權自由行使一切合法權力,包括其政體之選擇,不接受其他任何國家之命令。」

1970年10月2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指出:各國一律享有主權平等,包括各國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國均享有充分主權之應有權利、國家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不得侵犯、每一國均有權利自由選擇並發展其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制度等。

脫離他國而獨立的主權國家列表

聯合國會員及觀察員國家

曾短暫被他國佔領後獨立

非聯合國會員及觀察員國家

脫離原主權國獨立後加入(被併入)他國的政治實體

近代主權國家列表

現任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擁有天藍色表格以及加粗席位名稱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成員國 席位名稱 加入日期 備註
Template:AFG Afghanistan 1946年11月19日
Template:ALB Albania 1955年12月14日
22x20px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1962年10月8日
Template:AND Andorra 1993年7月28日
22x20px 安哥拉 Angola 1976年12月1日
Template:ATG Antigua and Barbuda 1981年11月11日
22x20px 阿根廷 Argentina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ARM Armenia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Armenian SSR注1
22x20px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45年11月1日
22x20px 奧地利 Austria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AZE Azerbaij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Azerbaijan SSR注1
Template:BAH Bahamas 1973年9月18日
Template:BHR Bahrain 1971年9月21日
22x20px [[Bangladesh|]] Bangladesh 1974年9月17日
Template:BAR Barbados 1966年12月9日
Template:BLR Belarus 1945年10月24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Byelorussian SSR注1
Template:BEL Belgium 1945年12月27日
Template:BLZ Belize 1981年9月25日
Template:BEN[3] Benin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BHU Bhutan 1971年9月21日
Template:BOL[4] 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 1945年11月14日
Template:BIH[5]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992年5月2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南斯拉夫注3
Template:BOT Botswana 1966年10月17日
22x20px 巴西 Brazil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BRN[6] Brunei Darussalam 1984年9月21日
Template:BUL Bulgaria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BFA[7] Burkina Faso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BDI Burundi 1962年9月18日
Template:CPV[8] Cabo Verde 1975年9月16日
 柬埔寨[9] Cambodia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CMR[10] Cameroon 1960年9月20日
22x20px 加拿大 Canada 1945年11月9日
22x20px 中非[11]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CHA Chad 1960年9月20日
22x20px 智利 Chile 1945年10月24日
 中國 China 1945年10月24日 1945年-1971年由22x20px 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注2
Template:COL Colombia 1945年11月5日
Template:COM Comoros 1975年11月12日
Template:CGO[12] Congo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CRC Costa Rica 1945年11月2日
22x20px 象牙海岸 ;zh-hk:科特迪瓦; zh-sg:象牙海岸[13] Côte d'Ivoire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CRO Croatia 1992年5月2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南斯拉夫注3
22x20px 古巴 Cuba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CYP Cyprus 1960年9月20日
22x20px 捷克 Czech Republic 1993年1月19日 前成員國:22x20px 捷克斯洛伐克[14]
 北韓;zh-sg:朝鲜[15]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991年9月17日
Template:COD[16]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DNK Denmark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DJI Djibouti 1977年9月20日
Template:DMA Dominica 1978年12月18日
Template:DOM Dominican Republic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ECU Ecuador 1945年12月21日
22x20px 埃及[17] Egypt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ESA El Salvador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EQG Equatorial Guinea 1968年11月12日
Template:ERI Eritrea 1993年5月28日
Template:EST Estonia 1991年9月17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Estonian SSR注1
Template:ETH Ethiopia 1945年11月13日
Template:FIJ Fiji 1970年10月13日
Template:FIN Finland 1955年12月14日
22x20px 法國 France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GAB Gabon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GAM[18] Gambia 1965年9月21日
Template:GEO Georgia 1992年7月31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Georgian SSR注1
Template:DEU Germany 1973年9月18日 前成員國:Template:Country data 西德Template:Country data 東德[19]
22x20px 加納 Ghana 1957年3月8日
Template:GRC Greece 1945年10月25日
Template:GRD Grenada 1974年9月17日
Template:GUA Guatemala 1945年11月21日
Template:GUI Guinea 1958年12月12日
Template:GBS Guinea-Bissau 1974年9月17日
Template:GUY Guyana 1966年9月20日
Template:HAI Haiti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HON Honduras 1945年12月17日
22x20px 匈牙利 Hungary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ISL Iceland 1946年11月19日
22x20px 印度 India 1945年10月30日
 [[Indonesia|]] Indonesia 1950年9月28日 Template:Country data 印尼退出聯合國(1965年-1966年)[20]
22x20px 伊朗[21]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IRQ Iraq 1945年12月21日
Template:IRL Ireland 1955年12月14日
22x20px 以色列 Israel 1949年5月11日
22x20px 義大利 Italy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JAM Jamaica 1962年9月18日
 日本 Japan 1956年12月18日
22x20px 約旦 Jordan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KAZ[22] Kazakhst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Kazakh SSR注1
Template:KEN Kenya 1963年12月16日
Template:KIR Kiribati 1999年9月14日
 韓國[23] Republic of Korea 1991年9月17日
Template:KUW Kuwait 1963年5月14日
Template:KGZ Kyrgyzst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Kirghiz SSR注1
 老撾[24]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LAT Latvia 1991年9月17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Latvian SSR注1
Template:LEB Lebanon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LES Lesotho 1966年10月17日
Template:LBR Liberia 1945年11月2日
Template:LBY[25] Libya 1955年12月14日
22x20px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1990年9月18日
Template:LTU Lithuania 1991年9月17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Lithuanian SSR注1
Template:LUX Luxembourg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MAD[26] Madagascar 1960年9月20日
22x20px 馬拉維 Malawi 1964年12月1日
 [[Malaysia|]][27] Malaysia 1957年9月17日
Template:MDV[28] Maldives 1965年9月21日
Template:MKD[29]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1993年4月8日 注3
Template:MLI Mali 1960年9月28日
Template:MLT Malta 1964年12月1日
Template:MHL Marshall Islands 1991年9月17日
Template:MTN Mauritania 1961年10月27日
Template:MRI Mauritius 1968年4月24日
22x20px 墨西哥 Mexico 1945年11月7日
Template:MIC Micronesia 1991年9月17日
Template:MOL[30] Republic of Moldova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注1
Template:MON Monaco 1993年5月28日
Template:MGL Mongolia 1961年10月27日
Template:MNE Montenegro 2006年6月28日 前成員國:Template:Country data SFR YugoslaviaTemplate:Country data Serbia and Montenegro注3
Template:MAR Morocco 1956年11月12日
Template:MOZ Mozambique 1975年9月16日
Template:MYA Myanmar 1948年4月19日 [31]
Template:NAM Namibia 1990年4月23日
Template:NRU Nauru 1999年9月14日
Template:NEP Nepal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Country data NLD 荷蘭 Netherlands 1945年12月10日
Template:NZL New Zealand 1945年10月24日
22x20px 尼加拉瓜 Nicaragua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NIG Niger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NGA Nigeria 1960年10月7日
Template:NOR Norway 1945年11月27日
Template:OMA Oman 1971年10月7日
22x20px 巴基斯坦 Pakistan 1947年9月30日
Template:PLW Palau 1994年12月15日
Template:PAN Panama 1945年11月13日
Template:PNG Papua New Guinea 1975年10月10日
Template:PAR Paraguay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PER Peru 1945年10月31日
 菲律賓 [32] Philippines 1945年10月24日
22x20px 波蘭 Poland 1945年10月24日
22x20px 葡萄牙 Portugal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QAT Qatar 1971年9月21日
Template:ROM Romania 1955年12月14日
22x20px 俄羅斯[33] Russian Federation 1945年10月24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Russian SFSR注1

Template:RWA Rwanda 1962年9月18日
Template:SKN[34] Saint Kitts and Nevis 1983年9月23日
Template:LCA Saint Lucia 1979年9月18日
Template:VIN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1980年9月16日
Template:SAMOA[35] Samoa 1976年12月15日
Template:SMR San Marino 1992年3月2日
Template:STP[36] Sao Tome and Principe 1975年9月16日
22x20px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 Arabia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SEN Senegal 1960年9月28日
Template:SRB Serbia 2000年11月1日 注1
Template:SEY Seychelles 1976年9月21日
Template:SLE Sierra Leone 1961年9月27日
建立縮圖錯誤:convert: memory allocation failed `/tmp/svg_3e1cbe692446949c77ca6edd/Flag_of_Singapore.svg' @ error/svg.c/ReadSVGImage/2976.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PNG:/tmp/transform_622848cb9624.pn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新加坡
Singapore 1965年9月21日
22x20px 斯洛伐克 Slovakia 1993年1月19日 [14]
22x20px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1992年5月22日 注3
Template:SOL Solomon Islands 1978年9月19日
Template:SOM Somalia 1960年9月20日
22x20px 南非 South Africa 1945年11月7日 [37]
Template:SSD South Sudan 2011年7月14日
22x20px 西班牙 Spain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SRI [38] Sri Lanka 1955年12月14日
Template:SUD Sudan 1956年11月12日
Template:SUR[39] Suriname 1975年12月4日
Template:SWZ Swaziland 1968年9月24日
22x20px 瑞典 Sweden 1946年11月19日
20x16px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9月10日
22x20px 敘利亞[40] Syrian Arab Republic 1945年10月24日 [17]
Template:TAJ Tajikist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Tajik SSR注1
22x20px 坦桑尼亞[41]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1961年12月14日 [42]
 泰國 Thailand 1946年12月16日 [43]
Template:TLS[44] Timor-Leste 2002年9月27日
Template:TOG Togo 1960年9月20日
Template:TGA Tonga 1999年9月14日
Template:TRI Trinidad and Tobago 1962年9月18日
22x20px 突尼西亞 Tunisia 1956年11月12日
Template:TUR Turkey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TKM Turkmenist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注1
Template:TUV Tuvalu 2000年9月5日
22x20px 烏干達 Uganda 1962年10月25日
Template:UKR Ukraine 1945年10月24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Ukrainian SSR注1
Template:ARE[45] United Arab Emirates 1971年12月9日
22x20px 英國[46]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945年10月24日
22x20px 美國[47]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45年10月24日
Template:URU Uruguay 1945年12月18日
Template:UZB Uzbekistan 1992年3月2日 前成員國:22x20px 蘇聯
Template:Country data Uzbek SSR注1
Template:VAN Vanuatu 1981年9月15日
Template:VEN[48] 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1945年11月15日
Template:VIE[49] Viet Nam 1977年9月20日
Template:YEM Yemen 1947年9月30日 [50]
Template:ZAM Zambia 1964年12月1日
Template:ZIM Zimbabwe 1980年8月25日

現存有限承認國家或政權一覽表

列表順序 名稱 旗幟 徽章 爭議時長 行政中心 地理區 主權承認 有關國家或政權
1 索馬里蘭共和國 100px 100px 1991年-現今 哈爾格薩 東非 0 Template:Country data Somalia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
2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100px 100px 2014年-現今 頓涅茨克 東歐 2 Template:Country data Ukraine 烏克蘭
3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100px 100px 2014年-現今 盧甘斯克 東歐 2 Template:Country data Ukraine 烏克蘭
4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 100px 100px 1990年-現今 蒂拉斯波爾 東歐 3 Template:Country data Moldova 摩爾多瓦共和國
5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 100px 100px 1991年-現今 斯捷潘納克特 西亞 3 Template:Country data Azerbaijan 阿塞拜疆共和國
6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 100px 100px 1983年-現今 北尼科西亞 西亞 1 Template:Country data Cyprus 塞浦路斯共和國
7 阿布哈茲共和國 100px 100px 1992年-現今 蘇呼米 西亞 8 Template:Country data Georgia 格魯吉亞
8 南奧塞梯共和國 100px 100px 1991年-現今 茨欣瓦利 西亞 10 Template:Country data Georgia 格魯吉亞
9 中華民國 100px 100px 1949年-現今 台北市 東亞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100px 100px 1976年-現今 提法里提 北非 46 22x20px 摩洛哥王國
11 科索沃共和國 100px 100px 2008年-現今 普里什蒂納 南歐 110 Template:Country data Serbia 塞爾維亞共和國
12 巴勒斯坦國 100px 100px 1988年-現今 拉姆安拉 西亞 136 22x20px 以色列國
13 以色列國 100px 100px 1948年-現今 耶路撒冷 西亞 164 22x20px 巴勒斯坦國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 100px 1949年-現今 北京 東亞 175 22x20px 中華民國
15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Flag of North Korea.svg 100px 1948年-現今 平壤 東亞 189 大韓民國 大韓民國
16 大韓民國 Flag of South Korea.svg 100px 1948年-現今 首爾 東亞 192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7 塞浦路斯共和國 100px 1974年-現今 尼科西亞 西亞 192 Template:Country data TRNC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
18 亞美尼亞共和國 100px 100px 1988年-現今 埃里溫 西亞 192 (無)[51]

參考來源

文獻

引用

  1. James Crawford. The Creation of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年. ISBN 978-0-19-922842-3. (英文)
  2. Hersch Lauterpacht. Recogni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11-01: 419–423. ISBN 978-1-107-60943-3. 
  3. 貝寧Benin)最初使用「達荷美」(Dahomey)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1975年12月1日改用今名。
  4. 玻利維亞使用全名「玻利維亞多民族國」(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作為席位名稱。最初使用通稱玻利維亞Bolivia)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2009年2月7日改用今名。
  5. 波黑使用全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作為席位名稱。
  6. 文萊使用全名「文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作為席位名稱。
  7. 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原初使用「Template:Country data 上伏塔」(Upper Volta)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1984年8月6日改用今名。
  8. 佛得角(「Cabo Verde」),原初使用意義國名佛得角(「Cape Verde」)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2013年10月24日申請改用葡萄牙文原名。
  9. 柬埔寨最初使用通稱柬埔寨Cambodia)申請加入聯合國。1970年10月7日改為高棉共和國Khmer Republic)。1975年4月30日恢復原名柬埔寨Cambodia)。1976年4月6日更名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1990年2月3日改用今名。
  10. 喀麥隆Cameroon)在1961年與英屬喀麥隆合併前使用法語國名「Cameroun」申請加入聯合國。1974年1月4日改為喀麥隆聯合共和國United Republic of Cameroon)。1984年2月4日改用今名。
  11.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在讓-貝德爾·博卡薩統治後期,於1976年12月20日聯合國席位更名為「中非帝國」(Central African Empire),1979年9月20日恢復原名。
  12. 剛果(布)使用通稱剛果Congo)作為席位名稱。最初以「剛果(布拉柴維爾)」(Congo (Brazzaville))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1971年11月15日改用今名。
  13. 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原初使用意譯國名象牙海岸(「Ivory Coast」)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詳見科特迪瓦國名),1985年11月6日申請改為今名,1986年1月1日正式起效。
  14. 14.0 14.1 22x20px 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10月24日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席位名稱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2年12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通知聯合國秘書長,該國在1992年12月31日以後將會不復存在,分裂後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兩國將會各自獨立申請會籍。之後,兩國在1993年1月19日分別加入聯合國。
  15. 朝鮮使用全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作為席位名稱。
  16. 剛果使用全稱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作為席位名稱。最初以「剛果(利奧波德城)」(Congo (Leopoldville))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後在1964年改名「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又於1971年10月27日改為「22x20px 扎伊爾」(Zaire),最後在1997年5月17日改回現在的名稱。
  17. 17.0 17.1 埃及敘利亞同時在1945年10月24日加入聯合國,皆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兩國於1958年2月21日的公民投票後,決定合併成為 Template:UAR,在聯合國的席位也合二為一。直到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決定恢復國號為「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也一分為二。其後,埃及繼續在聯合國使用「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這個名稱,直至1971年9月2日改回現在的名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8. 岡比亞,英語席位名稱:「Gambia」,原初使用英語名稱「The Gambia」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
  19. 22x20px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22x20px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兩國曾經在1973年9月18日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並且都被接納為會員。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此後就以一個「德國」席位代表這一個國家。
  20. 印度尼西亞為了抗議馬來西亞獲選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曾經於1965年1月20日短暫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印度尼西亞宣布恢復與聯合國的所有合作並參與其活動的意願,並於1966年9月28日重新獲邀加入聯合國。
  21. 伊朗使用全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ran (Islamic Republic of))作為席位名稱。
  22. 哈薩克斯坦,英語名稱:「Kazakhstan」,最初使用英語名稱「Kazakstan」作為席位名稱,1997年6月20日改用今名。
  23. 韓國使用全名「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作為席位名稱。
  24. 老撾使用全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作為席位名稱。最初使用通稱「老撾」(Laos)申請加入聯合國,1975年12月2日改用今名
  25. 利比亞1969年最初使用「利比亞阿拉伯共和國」(Libyan Arab Republic)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於1977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16日間使用「Template:Country data Libyan Arab Jamahiriya」(Libyan Arab Jamahiriya)作為席位名稱,2011年9月16日聯合國大國把利比亞席位交予全國過渡委員會後使用通稱「利比亞」(Libya)作為席位名稱。
  26. 馬達加斯加最初使用全稱「馬拉加西共和國」(Malagasy Republic)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27. 馬來西亞最初以「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改名為「馬來西亞」,為一個包含沙巴砂拉越新加坡的新聯邦國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並於1965年9月21日申請加入聯合國。
  28. 馬爾代夫Maldives)最初使用「馬爾代夫群島」(Maldive Islands)作為席位名稱。
  29. 馬其頓因與希臘在國家名稱上發生爭議,所以暫時使用「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作為席位名稱。
  30. 摩爾多瓦使用全名「摩爾多瓦共和國」作為席位名稱。原初使用通稱「摩爾多瓦」作為席位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
  31. 緬甸,英語席位名稱:「Myanmar」,在1989年改名前使用英語名稱「Burma」申請加入聯合國。
  32. 菲律賓Philippines)在1946年獨立前使用「菲律賓聯邦」(Philippine Commonwealth)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33. 俄羅斯使用全名「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作為席位名稱。
  34. 聖基茨和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最初使用「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作為席位名稱,1986年11月26日改用今名。
  35. 薩摩亞Samoa)在1997年改名前使用「西薩摩亞」(West Samoa)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36. 注意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使用無附加符號的英語席位名稱:「Sao Tome and Principe」,並非有附加符號的「São Tomé and Príncipe」或葡萄牙語名稱「São Tomé e Príncipe」。
  37. 南非South Africa)在1961年5月31日成為共和國前使用「南非聯邦」(Union of South Africa)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38. 斯里蘭卡Sri Lanka)在1972年5月22日改名前使用「錫蘭」(Ceylon)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39. 蘇里南,英語名稱:「Suriname」,最初使用英語名稱「Surinam」作為席位名稱,1978年1月23日改用今名。
  40. 敘利亞使用全名「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作為席位名稱。
  41. 坦桑尼亞使用全名「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作為席位名稱。
  42. Template:Country data Tanganyika最早在1961年12月14日申請加入聯合國, Template:Country data Zanzibar則在1963年12月16日申請加入聯合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與桑給巴爾聯合協定通過後,合併成為一個會員國,並且在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43. 泰國在1949年改名前使用「暹羅」(Siam)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44. 東帝汶的英文席位名稱使用葡萄牙文原文「Timor-Leste」而非英文名稱「East Timor」。
  45. 阿聯酋使用全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作為席位名稱。
  46. 英國使用全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作為席位名稱。
  47. 美國使用全名「美利堅合眾國」作為席位名稱。
  48. 委內瑞拉使用全名「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作為席位名稱。原初使用通稱委內瑞拉Venezuela)申請加入聯合國,1999年12月15日改用今名。
  49. 越南的英文席位名稱按照官方標淮為「Viet Nam」而非英文慣用的「Vietnam」。
  50. 阿拉伯也門Template:Country data 北也門)最早在1947年9月30日申請加入聯合國,代表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和取代它的阿拉伯也門共和國民主也門Template:Country data 南也門)則在1967年12月14日以「也門南部」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代表南也門人民共和國和改名後的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兩國在1990年5月22日合併成也門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亦合併為「也門」,自此就以一個「也門」席位為代表。
  51. 僅未獲得 22x20px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外交上的承認。

參見

nn:Suverenitet#Suveren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