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郭子儀 | |||||||||||||||
---|---|---|---|---|---|---|---|---|---|---|---|---|---|---|---|
國家 | 唐 | ||||||||||||||
姓 | 郭 | ||||||||||||||
名 | 子儀 | ||||||||||||||
位階 | 一品 | ||||||||||||||
封爵 | 代國公→汾陽王 | ||||||||||||||
封號 | 汾陽忠武王 | ||||||||||||||
神號 |
汾陽王 汾陽忠武王(郭子儀元帥) 郭府千歲 郭府王爺 | ||||||||||||||
籍貫 | 華州鄭縣 | ||||||||||||||
祖籍 | 山西太原 | ||||||||||||||
別名 | 太尉尚父中書令右丞相汾陽忠武王 | ||||||||||||||
出生 | 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 ||||||||||||||
逝世 |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 781年(83-84歲) | ||||||||||||||
在位年代 | 唐 | ||||||||||||||
諡號 | 忠武 | ||||||||||||||
祠廟 | 台北市內湖郭子儀紀念堂、台北市北投汾陽忠武王聖宮、宜蘭頭城順發宮 | ||||||||||||||
| |||||||||||||||
郭子儀(697年9月5日 - 781年7月9日),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亂等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封汾陽郡王,世稱郭令公。為傳說「富貴壽考」典故的主人公,頤和園長廊畫中有描繪。
生平
郭子儀,祖籍山西汾陽,公元697年陰曆十二月十二日(698年1月29日),一說是中秋節(697年陰曆八月十五日,陽曆697年9月5日)生於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出身官吏之家,父親是壽州刺史郭敬之。郭子儀早年正是盛唐時期,並未受重用。郭子儀早年參加武舉,以「異等」的成績補任左衛長上(從九品下),後累遷至桂州都督府長史、單于都護府副都護、振武軍使、安西副都護等。天寶八載(749年)三月,郭子儀升任左武衛大將軍(從三品上)、橫塞軍使、安北副都護,又改橫塞軍使為天德軍使。天寶十三載(754年)春,郭子儀兼任九原郡(豐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不久,郭子儀的母親、贈魏國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職返家守孝。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時,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聯合朔方軍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此時郭子儀建議皇帝,北取范陽,直搗叛軍虎穴,以減輕潼關之圍,但是玄宗不允。此後種下日後晚唐藩鎮割據的局面,日後亦成為唐朝滅亡之遠因。天寶十五載(756年)與回紇聯軍平定河曲,次年春天收復河東(今山西永濟)、馮翊(今陝西大荔),並進攻潼關,大敗崔乾祐,唐軍死傷過萬人。崔乾祐退保蒲津。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唐肅宗即位後,拜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至德二載(757年),奉敕引兵赴鳳翔,途中在白渠留運橋(今三原東南)擊敗李歸仁鐵騎五千人,五月,與安守忠、李歸仁戰於清渠(今西安以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隨元帥廣平王李俶率唐與回紇合兵十五萬人,再與安守忠、李歸仁交戰於香積寺(今長安縣西南)之北,回紇兵繞到敵人後方,前後夾擊,殺敵六萬人,張通儒逃往陝郡,最後收復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唐軍威儀再度得以重現長安。
其後,唐軍乘勝東進,於新店(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大敗嚴莊、張通儒等十五萬人,迫使安慶緒渡黃河,退回相州。東都洛陽復歸。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史思明從范陽率軍救安慶緒,雙方大戰於安陽河(今安陽北)北列陣接戰,廝殺難分難解,最後由九個節度使率領,號稱六十萬人的唐軍退潰(鄴城之戰)。此場戰役的主要指揮者宦官魚朝恩,其並無領導才能,並將戰役失敗之責歸於郭子儀。郭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
寶應元年(762年),太原(今太原西南)、絳州(今山西新絳)軍兵叛亂,朝廷恐懼,封子儀為汾陽郡王,出鎮絳州。又遭宦官程元振離間,解除兵權。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亂攻佔河隴地區,程元振知情不報,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入侵,同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縣(今陝西乾縣),直逼長安,京師震撼,朝廷再度啟用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此時吐蕃軍已渡渭水,迫唐代宗棄長安東奔陝州,子儀循秦嶺至商州(陝西商州)收集散兵數千人,以智取勝,白天擊鼓張旗,夜間多處燃火,吐蕃不解其意,乃撤兵西去,於是長安光復。十二月,代宗回長安,郭子儀到滻水迎接。代宗羞愧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
廣德二年(764年),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反,引回紇、吐蕃十萬軍進攻關中。子儀埋伏於乾陵(陝西乾縣),回紇、吐蕃軍知其有備,不戰而退。
永泰元年(765年)七月[1],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下嫁郭子儀第六子郭曖。十月,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子儀在涇陽(今屬陝西)被回紇所圍。子儀在回紇素有威望,親率數十騎到前線,親自說服回紇大帥藥葛羅與唐結盟,反將吐蕃擊潰,穩住關中,長安之危遂解。
大曆元年(766年),屯軍於河中,使軍糧充裕。大曆八年,吐蕃十萬之眾強攻涇、邠(今彬縣),子儀遣兵馬使渾瑊出兵宜祿(今長武),結果首戰失利,遂召諸將檢討戰敗原因,再兵分三路,連克百城(今甘肅靈台西南)、潘原(平涼東)等地,吐蕃敗退。
大曆十四年(780年),唐德宗李適繼位,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建中二年六月十四(781年7月9日),郭子儀去世。據《舊唐書·郭子儀傳》載:「薨,時年八十五,德宗聞之,震悼,廢朝五日……陪葬建陵,……舊令一品墳高丈八,而詔特加十尺。」該墓在陵西南2公里的坡陽村,墓前有清代畢沅書的郭子儀墓石碑。今墓已夷為平地。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即身為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的郭子儀,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佚事
- 郭子儀第六子叫郭曖,唐代宗時駙馬,娶昇平公主。大曆二年(767年),郭曖與昇平公主吵架。郭曖說:「皇帝有什麼了不起,我父親只是不想做天子!」把公主罵回皇宮,代宗安慰昇平公主,叫公主回家去。郭子儀知道後,氣得把郭曖囚禁起來,晉見代宗等候治罪。代宗安慰郭子儀說:「俗話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小倆口在私房裡吵嘴,咱們當親家的,怎能當真呢!」請罪回家後,郭子儀痛打亂說話的郭曖一頓。[2]這個故事即為京劇《醉打金枝》的原型。
- 郭子儀父親之墓遭人盜掘,當時人都懷疑是素來對郭子儀不滿的宦官魚朝恩所指使。朝廷擔心他因此發兵謀叛,事發後郭子儀入朝,皇帝發語試探此事,郭子儀流涕曰:「臣率領軍隊已久,不能禁止暴亂,軍人們挖人祖墳的事大概很多,這是臣不忠不孝而獲得天譴,不是人為。」朝廷因為郭子儀的這一席話,人心才得到安穩。[3]
- 郭子儀的後代共有五位唐代駙馬。分別是兒子郭曖(娶唐代宗之女昇平公主)、孫子郭鏦(郭曖之子,娶唐順宗之女漢陽公主李暢)和郭鎔(郭曖之子,娶唐順宗之女西河公主)、曾孫郭仲恭(郭曖之子郭釗的長子,娶唐穆宗之女金堂公主)和郭仲詞(郭仲恭之弟,娶唐穆宗之女饒陽公主)。另外還出過一位皇太后,即孫女郭貴妃(郭曖長女)。
評價
- 裴垍:「汾陽事上誠藎,臨下寬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處,必得士心。前後遭罹幸臣程元振、魚朝恩譖毀百端,時方握強兵,或方臨戎敵,詔命征之,未嘗不即日應召,故讒謗不能行。代宗幸陝時,令以數十騎覘賊,及在涇陽,又陷於胡虜重圍之中,皆以身許國,未嘗以危亡易慮,亦遇天幸,竟免患難。田承嗣方跋扈魏州,傲狠無禮,子儀嘗遣使至,承嗣西望拜之,指其膝謂使者曰:「茲膝不屈於人若干歲矣,今為公拜。」李靈曜據汴州,公私財賦一皆遏絕,獨子儀封幣經其境,莫敢留之,必持兵衛送。其為豺虎所服如此。麾下老將若李懷光輩數十人,皆王侯重貴,子儀頤指進退,如仆隸焉。幕府之盛,近代無比。始與李光弼齊名,雖威略不逮,而寬厚得人過之。歲入官俸二十四萬貫,私利不在焉。其宅在親仁里,居其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前後賜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羨溢,不可勝紀。代宗不名,呼為大臣。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二十年。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唯以讒怒,誣奏判官戶部郎中張譚杖殺之,物議為薄。」[4]
- 劉昫:「天寶之季,盜起幽陵,萬乘播遷,兩都覆沒。天祚土德,實生汾陽。自河朔班師,關西殄寇,身扞豺虎,手披荊榛。七八年間,其勤至矣,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及國威復振,群小肆讒,位重懇辭,失寵無怨。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以報仇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自秦、漢已還,勛力之盛,無與倫比。而晞、曖於縗粗之中,拔身虎口,赴難奉天,可謂忠孝之門有嗣矣。」贊曰:「猗歟汾陽,功扶昊蒼。秉仁蹈義,鐵心石腸。四朝靜亂,五福其昌。為臣之節,敢告忠良。」[5]
- 歐陽修:「天寶末,盜發幽陵,外阻內訌。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當是時,天子西走,唐祚若贅斿,而能輔太子,再造王室。及大難略平,遭讒甚,詭奪兵柄,然朝聞命,夕引道,無纖介自嫌。及被圍涇陽,單騎見虜,壓以至誠,猜忍沮謀。雖唐命方永,亦由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6]
- 柏楊:「郭子儀在歷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但幾乎無人可比的,卻不是他的戰功,也不是他一身系國家安危,而是他雖然享盡世間榮華富貴,而仍能保住人頭,不被砍掉;身死之後,子孫還繼續享福數十年,甚至百餘年。中國人最奇特的命運是:你如果不照着當權人物的模式,而擅自愛國,愛國就會成為一種危險行為。大多數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最後往往都是被逐、被囚、被殺、被屠,或在死後禍延子孫。只郭子儀是極少數的例外──至少,他最被人稱道。我們肯定郭子儀的功勞,以及對國家所作的努力,但史論家認為他:「權勢傾蓋天下,中央並不猜忌;功勞超過當世,皇帝毫不懷疑;窮奢極侈,輿論卻不抨擊。」
家庭
弟
妻
子
- 郭曜,母王氏,長子。
- 郭旰,母不詳,次子,至德二年,在永豐倉與安守忠交戰,戰死[8]
- 郭晞,母王氏,三子,趙國公。妻魯郡夫人長孫璀,長孫沖曾孫女。
- 郭昢,母不詳,四子。
- 郭晤,母王氏,五子。
- 郭曖,母王氏,六子。娶唐代宗女昇平公主。
- 郭曙,母王氏,七子,祁國公。
- 郭映,母王氏,八子。
女,《新唐書 列傳第六十二》稱郭子儀「八子七婿,皆貴顯朝廷」。據王氏神道碑,王氏生有八女[9]。
- 長女,嫁成都縣令盧讓金
- 二女,嫁鄂州觀察使吳仲孺
- 三女,嫁衛尉卿張浚
- 四女,嫁殿中少監李洞清
- 五女,嫁司門郎中鄭渾
- 六女,嫁汾州別駕張邕
- 七女,嫁和州刺史趙縱
- 八女,嫁太常寺丞王宰
孫輩
- 郭鋒,郭曜子。
- 郭鋼,郭晞長子,累封趙國公,贈兵部尚書[10]。
- 郭鈞,郭晞次子,侍御史。
- 郭鍊 ,郭晞三子,奉先縣主簿。
- 郭鐇,郭晤子。
- 郭氏 ,即懿安皇后,為唐憲宗貴妃(唐憲宗妃),生唐穆宗,尊「皇太后」。母儀天下,貴尊「太皇太后」。共歷「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等五朝,世稱「賢后」。為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長女。
- 郭氏 ,「昇平公主」所生次女。
- 郭鑄,為六子郭曖子與「昇平公主」庶子。
- 郭釗,妻沈氏,沈氏母為唐代宗女長林公主。為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子。
- 郭鏦,尚唐順宗女漢陽公主李暢,贈尚書左僕射。為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子。
- 郭鎔,尚唐順宗女西河公主。為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子。
- 郭銛,為七子郭曙之子。
曾孫輩
- 郭承嘏, 字復卿,郭鈞之子。
- 郭氏, 郭鈞之女,生鄭樞夫人趙郡東祖李氏。
- 郭仲文,郭釗之子。
- 郭仲詞 , 尚唐穆宗女饒陽公主為妻,郭釗之子。
- 郭仲恭 , 尚唐穆宗女金堂公主為妻,郭釗之子。
- 郭尚舍 , 為郭鎔之子
郭子儀世系
- 虛線表示婚姻關係,實線表示血親關係
汾陽王 郭子儀 | 霍國夫人 王氏 | 貴妃 崔氏 | 唐代宗 | ||||||||||||||||||||||||||||||||||||||||||||||||||||||||||||||||||||||||||||||||||||||||||||||||||
次子 郭旰 | 四子 郭昢 | 長子 郭曜 | 三子趙國公 郭晞 | 五子 郭晤 | 七子祁國公 郭曙 | 八子 郭映 | 六子 郭曖 | 昇平公主 | |||||||||||||||||||||||||||||||||||||||||||||||||||||||||||||||||||||||||||||||||||||||||||||
郭鋒 | 郭鋼 | 郭鈞 | 郭鐇 | 郭鑄 | 懿安皇后 | 郭氏 | 郭釗 | 郭鏦 | 郭鎔 | ||||||||||||||||||||||||||||||||||||||||||||||||||||||||||||||||||||||||||||||||||||||||||||
後人
- 郭乾—郭忠福,五代時成仙,詔封廣澤尊王。
- 郭侃—蒙古帝國著名將領,郭德海次子。
- 郭寶玉—金末元初將領、郭侃祖父。
- 郭德海—金末元初人,郭寶玉子、郭侃父親。
- 郭榮—金末元初著名學者、郭守敬祖父。
- 郭守敬—元代著名科學家。
- 郭樹根—現代著名建築師。
注釋
- ↑ 《舊唐書 本紀第十一 代宗》永泰元年......六月癸亥......甲午,昇平公主出降駙馬都尉郭曖。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十二月,庚辰,盜發郭子儀父冢,捕之,不獲。人以為魚朝恩素惡子儀,疑其使之。子儀自奉天入朝,朝廷憂其為變;子儀見上,上語及之,子儀流涕曰:『臣久將兵,不能禁暴,軍士多發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
- ↑ 《全唐文·郭子儀傳論》
- ↑ 《舊唐書·郭子儀傳》
- ↑ 《新唐書·郭子儀傳》
- ↑ 《唐相國汾陽忠武贊》
- ↑ 《新唐書·郭子儀傳》
- ↑ 《全唐文 卷三百三十一》○汾陽王妻霍國夫人王氏神道碑
- ↑ 據《大唐故魯郡夫人河南長孫氏墓志銘並序》,郭鈞為長子,無郭鋼之名。
參考
參見
官銜 | ||
---|---|---|
前任: 韋見素 |
唐朝尚書左僕射 757年—764年 |
繼任: 裴冕 |
前任: 楊國忠 |
唐朝司空 757年 |
繼任: 李光弼 |
前任: 李琮 |
唐朝司徒 757年—764年 |
繼任: 李抱玉 |
前任: 李光弼 |
唐朝太尉 764年 |
繼任: 田承嗣 |
前任: 李适 |
唐朝尚書令 764年 |
繼任: 李茂貞 |
前任: 李抱玉 |
唐朝司徒 768年—779年 |
繼任: 李正己 |
前任: 田承嗣 |
唐朝太尉 779年—781年 |
繼任: 朱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