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
原文與解析
【原典】
敵志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2]
【注釋】
①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並為坤,坤為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3]
【按語】
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這一計策應用非常的廣泛,和以逸待勞這一計策有點類似,但是比以逸待勞多了一些欺騙性,以逸待勞攻打的是人困馬乏的敵兵,打的是氣勢,聲東擊西是先製造響亮的聲勢,然後在背地裡另闢蹊徑。[4]
計謀典故
班超出使西域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
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
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
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5]
孫臏計奪成皋
成皋是韓國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韓國上下一片慌亂。韓國不少大夫主張用孫臏換回成皋,韓王也打算把孫臏交給魏國。申大夫堅決反對,他說只要孫臏在韓國,成皋就不愁不能奪回,而且魏國也不敢小視韓國。身為大將軍的韓國太子也反對交出孫臏,認為如此將是韓國的羞辱。韓王改變主意,命太子和孫臏帶兵奪回成皋。
韓國的軍隊沒有進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國的重鎮中牟。龐涓估計孫臏會象當年圍魏救趙一樣故計重演,並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韓國國都。韓王立刻命太子和孫臏回軍。
孫臏讓太子率大軍明為回國救急,實為虛晃一槍,他與鍾離春率領一支精幹輕裝軍隊,夜奔成皋,乘敵不備,奪回了成皋。
周亞夫守城戰
漢景帝時期的周亞夫在守城戰中,吳王劉濞採用聲東擊西的策略假裝帶兵強攻城池的東南角,但是卻讓精兵突襲城池西北,卻不料周亞夫看出了吳王的計策,加固了城池西北的防禦。吳王沒有正確的使用這一計策,守城將領和士兵意志堅定,臨危不亂,導致了吳王的失敗。
韓信木罌渡黃河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漢楚戰爭。
公元前205年3月,漢王劉邦糾集了魏王豹、韓王信、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昂等數路諸侯,合兵56萬,趁楚霸王項羽東征齊國時,一舉攻下了楚都彭城。
項羽聽到消息,率領3萬精兵從齊地回師,殺回彭城,把漢軍打得落花流水。劉邦兵敗,狼狽地逃回滎陽去了。
這是,魏王豹等諸侯見楚霸王勢大,有叛漢歸楚,劉邦在滎陽聽說後,不由大怒說:「魏地和我關中隔黃河相望,如魏軍乘機攻入軍中,我將無立足之地!」
劉邦決定改變戰略,在正面採取守勢,與楚相恃,立即發兵去攻打魏國。謀士酈食其說:「大王,我跟魏王平日有點交情,可否讓我先去勸他一勸?如他們仍然不服,大王再發兵也不晚。」
劉邦同意了。於是酈食其來到魏都平陽,見到了魏王豹,反覆說明利害,要他歸附漢王。但魏王豹執意不從。
酈食其回到滎陽,向劉邦作了稟報。劉邦問:「魏軍領兵的大將是誰?」酈食其回答說:「柏直。」劉邦聽了,高興地說:「這是個毫無實戰經驗的人,我們肯定勝券在握。」
第二天,劉邦派大將韓信為統帥,灌嬰和曹參為副帥,領兵5萬出師伐魏。韓信聽說魏軍主將是柏直,高興地說:「這是個傻小子,我當用計策盛他!」
魏王豹聽說劉邦派韓信為大將,率兵前來討伐,不由十分驚恐,急忙召集眾將,商議應敵之策,柏直少年氣盛,大聲的說:「韓信雖然厲害,但我們也有優勢。只要倚仗黃河天險。守住東岸,漢軍就別想渡過黃河!」
不少將領附和柏直的意見,魏王豹信心大增,當即任命柏直為統帥,率軍前往黃河東岸構築工事,阻止漢軍渡河。
柏直率領大軍來到蒲坂,一面派人構築工事,一面沿河岸巡視。他想:漢軍要渡過黃河,一定會在蒲坂一代強行搶渡。我只要守住蒲坂,就萬無一失。
他馬上採取了三條重要措施:一、下令封鎖黃河渡口,不許任何船隻渡河;二、沒收老百姓的所有船隻,以免為漢軍所用;三、派出一支輕騎,專門負責在岸邊日夜巡視、
柏直遙望黃河西岸,頤指氣使的說:「韓信,我的蒲坂防線固若金湯,你如敢強行渡河,我一定讓你有來無回!」
幾天後,韓信率領大軍抵達黃河西岸的臨晉津,遙望對岸,只見旌旗飄揚,便知魏軍已占住對岸,一時不能渡過河去。
韓信派人到對岸去偵察,發現對岸防守嚴密,但是上游防守的魏兵不多,是魏兵防守的薄弱環節。於是想:強攻的話會損失慘重,看來必須採取聲東擊西之計,方可大獲全勝。
於是,和副帥一起商議破敵之計。灌嬰問:「何謂聲東擊西之計?」韓信說:「我們在這裡安營紮寨,多插旌旗,集結渡船,造成在這裡渡河的假象,牽制魏軍的主力。我軍主力則悄悄開往上游夏陽渡河,一舉圍殲敵軍。」
曹參說:「但是如今這麼多人,只有一百多船隻,如何快速的渡河呢?」
韓信說:「不,這一百多隻船全留在這裡和河岸邊,以便給敵人錯覺。我已經了解過,這裡是出好酒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有貯酒用的大木桶,我們可派士兵去買酒桶,可以將酒桶封口,幾十隻酒桶口朝上,低朝下,用繩子連接,用木頭夾住,可以渡許多人。可以收買幾千隻酒桶,製成木罌,幾萬大軍便可渡河了。」副帥們便派人去幹了。
韓信有找了幾名偏將,讓他們帶人在所有的營帳周圍插上許多旌旗,吧準備渡河的一百多艘船放到河邊,做出漢軍要在此地與魏軍決一死戰的姿態。白天,漢軍營地擊鼓喧譁,夜晚,軍營中一片燈火,士兵們穿梭來往,似乎十分繁忙。
柏直被假象所迷惑,完全忽視了對上游的防守。
幾天後,收買到幾千隻酒桶,也採伐了木料,韓信一一檢查,十分滿意。
韓信讓灌嬰率領一萬人馬在岸邊集結,裝作要渡河的樣子,迷惑敵人。夜間韓信和曹參率領4萬主力部隊悄悄出發,向黃河上游秘密轉移,並把所需的東西也運到了那裡。將東西組裝起來,組成了數百隻木罌。
佛曉以前,神不知鬼不覺的渡過了黃河,占領了夏陽渡口。然後出兵直進,很快打下了安邑,直攻平陽。魏王豹被韓信打的節節敗退。
韓信派人向劉邦報捷,並把魏王豹及其家屬一起押送到了滎陽,讓劉邦發落、
韓信又乘勝追擊,沒有多少時間,便攻下了魏國所有的城邑,滅掉了魏國。
畢再遇攻城
南宋時期的將領畢再遇與當時鎮江都統陳孝慶決定聯合攻打但是被金軍占領的泗州城。金軍得知消息後立即關閉城門,畢再遇知道後就和陳孝慶商量改變了進攻時間。
但是當畢再遇看見城池之後就心生一計,因為當時的泗州城不是很大但卻分為東西兩城,然後他就命令所有戰船武器裝備全部運到西城外,造聲勢假裝全力進攻西城。自己則率領主力偷襲東城。因為主力全在西城所以進攻十分順利,因為東城失守,西城守軍又是腹背受敵,最終西城守軍獻關投降。
三十六計出處
《聲東擊西》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中,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視頻
三十六計 聲東擊西
參考文獻
- ↑ 三十六計·聲東擊西(第六計)全文_原文|翻譯_古詩文網 古詩文網 推薦 詩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手機版 聲東擊西(第六計)作者:未知作者 指表面上聲言要攻打東面,其實是攻打西面。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的一種戰術...
- ↑ 聲東擊西的主人公是誰?聲東擊西的成語故事 .講歷史.2016-05-16[引用日期2017-07-17]
- ↑ 聲東擊西屬於三十六計的什麼計_百度知道 11個回答 - 答案提到: 勝戰計 - 回答時間: 2019年3月13日 最佳答案: 聲東擊西屬於三十六計中勝戰計的第六計。 聲東擊西:指表面上聲言要攻打東面,其實是攻打西面。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
- ↑ 三十六計之六聲東擊西 2018年12月16日 - 三十六計之六聲東擊西 重生心悟 百家號12-1606:36 聲東擊西,意思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做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滅的策略。這個無論是...
- ↑ 常備技能——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2018年3月25日 - 「聲東擊西」是三十六之中的第六計,早已被歷代軍事家所熟知,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策略。在現實生活中被提及的頻率也非常高,比如說在銷售、談判技巧上有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