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香港教區
圖片來自blogspot

天主教香港教區拉丁語Dioecesis Sciiamchiamensis英語: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是天主教會香港設立的教區,現今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由聖座直接牧養。

目錄

說明

香港教區現有298位神父和23位執事,64名修士和481名修女,共有34個修會在教區內服務。全港共有52個堂區,包括40所教堂,31所小教堂和27所禮堂。教區中樞座落於中環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並於座堂毗鄰設有教區中心處理教務、以及香港明愛總部和明愛轄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社區服務。

簡介

香港教區轄下的建築及發展委員整理了1954年至2011年的「教區教務統計數據」,內容涵蓋堂區發展、神職及修會人員、牧務情況、教育機構及社會福利機構,從中窺見天主教在港發展的起跌及趨勢。天主教在1954至74年間,信徒增加了20萬,與大量內地難民湧入香港有關。近年教區加強慕道期及領洗後的培育,教徒增長顯著。

據香港教區統計顯示,近年香港天主教信徒增長上升,2014年共有6,814人領洗。經收集、整理及分析教區電腦中心的資料,直至2015年8月31日,全港的天主教信徒人數約達581,000人,其中本地信徒佔384,000人,菲律賓籍教友人數約為160,000人,居於香港的其他國籍教友人數約為37,000人,合共佔197,000人。

學校

天主教之教育機構包括幼稚園32間,小學106間,中學85間,專業學校1間,成人教育16間,特殊學校7間,大專2間;其中教區學校98間,明愛學校35間,男修會學校46間,女修會學校66間,其他4間。

歷史

香港的天主教教務原先隸屬澳門教區管理。1841年4月22日,香港島及其周圍6公里的地方脫離澳門教區,成立香港監牧區。《天主教香港教區大事記》記載:「1860-1861年香港監牧區的範圍擴大包括差不多整個新安縣。」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隸屬中國新安縣的香港島(1842年《南京條約》)、九龍(1860年《北京條約》)、新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通過三個條約相繼被割讓或租借給英國。香港從政治上與新安縣劃境分治,但在教務上兩地並未分開。例如,1860年米蘭宗座外方傳教會繼續從香港派神父到新安縣南頭城傳教;1868年意大利汀神父和1870年朱神父先後在南頭傳教,且在當地興建教堂和孤兒院等。[1]

1874年11月17日,香港監牧區升格為香港代牧區。新安縣(今深圳市寶安區)、歸善縣(今惠陽市)、海豐縣劃歸香港代牧區牧養。當年,惠陽(黃家塘)若瑟堂修建。隨着教友增多和新教堂的修建,新安縣與海豐縣的傳教事業也逐漸發展。《海豐縣誌》記載,1873年海豐縣一位教師蔡順玲率領全家皈依天主教,成了當地第一代教友。1877年,香港教區梁子馨神父來海豐縣服務。1885年,海豐縣新建的聖若瑟村(今海豐縣可塘鎮牛皮地村)成為了香港教區海豐總鐸區所在地。1894年,香港教區在汕尾修建聖堂。當時的惠陽、寶安、海豐約有天主教教友2萬多人。

1898年6月9日,因為英國與清廷訂約租借新界,新安縣從此被劃分,逐漸以西貢和藍頭(南頭)為傳教中心。1905年4月5日,藍頭孤兒院開幕。1913年,嘉諾撒女修會在藍頭創辦了一家獨立的育嬰堂。自此,藍頭逐漸成了寶安縣及周邊的傳教中心。1946年,香港代牧區實施聖統制,晉升為香港教區,列入廣東教省。香港教區、男女修會及當地神長歷史上在惠陽、寶安、海豐的堂區發展地方教會。例如在今深圳市範圍內曾設近百個堂口或活動點,例如寶安黃麻布(耶穌君王堂,自1938年)、南山北麻嵌村(主之母堂,自1910年)、龍華鎮南白石龍(聖彌額爾堂,自1868年傳入,1929年建堂)、石岩鎮水田村(善導之母堂)、龍崗區坪地鎮的葵涌鎮土洋(玫瑰堂,1926年)、湯坑(聖母無染原罪堂,1926年建堂)、四方埔堂(自1925年)。當時,900人的黃麻布村中一半村民是天主教徒,南山北麻嵌村全村都是天主教徒。

1949年中國政權轉變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港英政府先後封鎖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關口和邊界,同時在冷戰的緊張環境下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未建立外交關係。朝鮮戰爭爆發後,1952年中國政府中斷了與梵蒂岡的所有官方關係,並將聖座駐中華民國黎培理教廷大使和所有外國傳教士驅逐出境。從1949年到1952年,香港教區逐漸放棄和停止派神父和修女照顧香港以外的寶安、惠陽、海豐等地的教友,1952年最後一批香港教區神父從海豐返回香港,從此香港教區與內地的教務聯繫徹底中斷。香港教區由於在當時政治和社會的特殊狀況下,無法執行寶安、惠州、海豐和陸豐一帶的教權,加上沒辦法和廣州總教區保持正常的共融關係,只好利用特殊方案直接隸屬於聖座牧養。

1997年基於英中聯合聲明,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由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無需成為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成員,所以香港教區仍然直接由聖座牧養。

香港政界不少重要人物為天主教徒。末任港督彭定康英屬香港唯一[來源請求]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而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是首位信奉天主教的行政長官。首任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第4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及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是天主教徒。

香港教區第8任正權主教楊鳴章主教,前任主教陳日君樞機湯漢樞機是兩位在世華人樞機。陳日君與香港泛民主派關係良好,而香港親泛民主派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是重要的民間組織。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創立20多年來,一直對立法會議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監察,以履行市民的監察責任。

參考文獻

  1. 張光來. 深圳天主教會:一個典型的城市化移民教會團體(一). 信德報2015年2月12日第7期(總第6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