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圖片來自books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或新疆獨立運動(簡稱疆獨),是當地民族自19世紀中期以來謀求脫離中國建立獨立民族國家民族解放運動分離運動。近代以來新疆人曾在英國的支持下,於1933年11月在新疆南部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34年2月,在回族軍閥馬仲英的進攻下,該國被其總統和加尼牙孜宣布解散。1944年8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哈薩克族牧民發動民族起義,占領尼勒克縣城。1944年11月12日,在蘇聯支持下成立伊犁臨時政府。1945年,因中蘇之間暫時和解與整體國家目標、二戰情勢,蘇聯承諾不再介入新疆事務。1946年6月,「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改組為伊犁專區參議會,「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宣告終結。20世紀末,受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影響,中國境外的維吾爾族聯合伊斯蘭恐怖份子,再次開始進行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並於2004年在美國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流亡政府。根據twitter貼文,有美國CIA背景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從2004年開始資助疆獨活動。

該獨立運動的支持者認為東突厥斯坦自古以來是各種突厥人生活的土地,當地的民族有與中華文化迥異的語言文化、信仰、藝術歷史軌跡,中國東突厥斯坦自18世紀以來實行了殖民統治,並在當地實行資源掠奪、文化滅絕種族滅絕、宗教打壓、政治迫害等政策;並希求通過各種手段最終達到從中國獨立並建國的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中國自公元60年開始即對該地區擁有不間斷的主權,包括維吾爾文化在內的當地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該地區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在內的各民族均被平等對待,且少數民族人士更受到優待;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了保護和發揚,目前確認的疆獨多是與「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與「極端宗教勢力」等「三股勢力」為伍的恐怖分子,海外疆獨則以意圖與西方礦業巨頭與伊斯蘭宗教勢力勾結,從此獲取個人利益的成員為主,因此必須嚴厲的對分裂行為進行制裁。

目錄

名稱

突厥人」一詞廣義上可泛指從古至今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該族群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鐵勒」,而「突厥人」在中國古代史書中僅特指建立突厥汗國古突厥族群,其核心為公元6世紀建立第一個突厥人國家的、興起於阿爾泰山阿史那部落。儘管二者在中國史書上的名字有異,但在當時留下的突厥文碑銘中,中文所提到鐵勒和突厥的地方突厥文其實相同。歷史上的突厥人曾包括許多的部落,比如阿跌、渾、薛延陀回紇黠戛斯葛邏祿欽察烏古斯人等。這些族群之間或與周邊民族不斷融合、分化,形成了分屬不同國家的多個突厥語民族。以突厥語民族為主體的國家包括土耳其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國境內的突厥語民族則有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裕固撒拉等民族,以及被劃入蒙古族的圖瓦人等。

「突厥斯坦」是一個源自伊朗語支的地理稱謂,意為「突厥人所居之地」,指中亞地區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多個民族所生活的地區,其具體的地理範圍在不同時期、不同文獻中各有不同。已發現的最早的「突厥斯坦」一詞出現在7世紀的粟特文文書中,指錫爾河阿姆河之間的一小塊地區。該詞在8世紀後已被廣泛使用於阿拉伯人撰寫的地理學著作,但阿拉伯人滅亡薩珊王朝並占領中亞後,突厥勢力被逐出河中地區,因此在9-11世紀的阿拉伯語文獻中,「突厥斯坦」所指的地域也就開始向北、向東遷移,河中地區因被阿拉伯人占領而被排除在突厥斯坦以外。10世紀時波斯語中「突厥斯坦」一詞的用法已經固定化,即泛指中亞蒙古高原。隨着突厥聯盟的崩潰以及13世紀蒙古征服中亞|Mongol invasion of Central Asia|蒙古人對中亞地區的征服,「突厥斯坦」一詞不再是一個有效的地理描述,逐漸不再被使用。

歐洲地理大發現時期,西方人從阿拉伯人的著作中接觸到「突厥斯坦」的概念,1722年法國巴黎出版的《帖木兒伯克史》中將整個西伯利亞稱為「北突厥斯坦」,將新疆稱為「南突厥斯坦」。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新疆之後,在北京供職的兩位葡萄牙籍神甫奉乾隆皇帝聖旨到新疆實地測繪地圖,其測繪的多個地理方位於1776年被法國神甫錢德明以「東、西突厥斯坦」為名發表在《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等情況的報告》中,塔里木盆地開始被西方人稱為「東突厥斯坦」,但19世紀初之前該詞並未被廣泛使用。從17世紀開始,俄國人一般將塔里木盆地一帶稱為「小布哈拉」。1824年,俄國漢學家、曾護送東正教傳教團赴北京的葉戈爾·季姆科夫斯基|Тимковский, Егор Фёдорович|季姆科夫斯基撰寫的《1820-1821年經蒙古至中國的旅行》在聖彼得堡出版,不久翻譯為法語在巴黎出版,1827年經克拉普羅特編輯後的英文版在倫敦出版,書中提出「小布哈拉」應作「中國突厥斯坦」;兩年後的1829年,俄國漢學家俾丘林聖彼得堡出版的《準噶爾和東突厥斯坦古代和現代記述》中則對「中國突厥斯坦」這一名稱不以為然,認為稱「東突厥斯坦」更為恰當。不管俄羅斯取的新稱謂是什麼,中亞居民通常並不使用「突厥斯坦」來稱呼他們自己的土地。不過俄羅斯在中亞成立突厥斯坦總督區後,西方著作中開始將突厥斯坦區分為「俄國突厥斯坦」和「中國突厥斯坦[1] 」。對英國旅行家和英語材料來說,使用「Chinese Turkestan」(中國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東突厥斯坦)、「Chinese Central Asia」(中屬中亞)、「Serindia」(塞林迪亞、西域)還是「Sinkiang」(新疆)並無共識,這些詞常常在描述新疆地區時交替使用。直到20世紀,當地人仍習慣用城市或綠洲的名字來稱呼他們所在的地區,並根據需要對這個地名的範圍進行縮放。

參考文獻

  1. 中國突厥斯坦,thenews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