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採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台兩地傳統建築「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閩台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

目錄

基本介紹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景觀廣場由館名臥碑、倒影池、音樂噴泉[1]、九龍柱、七彩燈柱等組成,以極富閩台建築特色的紅色為基調,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顏色和特製紅磚,紅白相間分隔出醒目的圖案,與主體建築融為一體。九龍柱和臥碑構成一組寓意深遠的景象,以「九龍吐珠」象徵海峽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海峽兩岸關係堅如磐石。景觀廣場中間的倒影池的水由里向外源源不斷地流動,象徵着海峽兩岸關係源遠流長。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主體建築的入口門廳有一幅火藥爆繪壁畫,高18米,寬9米,是着名的泉州籍旅美藝術家蔡國強先生的作品。他以中國人的古代發明——紙和火藥為材料,運用現代行為藝術演繹着海峽兩岸亘古不變而又歷久彌新的文化主題:同文、同種、同根生。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共分為四層,展廳總面積7355平方米。二樓的基本陳列《閩台緣》和三樓的專題展《鄉土閩台》,全年對公眾開放免費參觀,展示閩台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歷史事實。設置定時免費講解、語音導覽、無障礙通道等便民服務,每年接待參觀人數近100萬。廣場面積16427平方,停車場面積3558平方,每年舉辦大型社會活動。先後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台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基本陳列

閩台姓氏與譜牒文化展

博物館在一樓設譜牒文獻收藏室,收藏以福建、台灣為主的112個姓氏家譜,建立數據庫[2]和影印複製本,廣泛聯繫閩台各姓宗親,舉辦族譜展覽及百家姓論壇等活動,為兩岸同胞提供尋親探源服務。

二樓「閩台緣」主題展廳

主題展廳分七部分主題介紹

第一部分 遠古家園

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連。地質資料顯示,兩地幾經滄海桑田後形成台灣海峽。在遠古時期,台灣與大陸之間原有陸橋相連,物種相傳、人類互移。兩地的考古發現比對表明,兩地早期人類具有原始文化的相似性,他們共同開闢了遠古的家園。

第二部分 血脈相親

閩台同根同宗,一脈相承。自周秦開始,閩越族先民渡過台灣海峽,成為台灣少數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宋元以後,閩、粵先民往返台灣漸多,至明末清初,大陸移民開發台灣活動進入高潮。遷台先民與故鄉保持密切聯繫,合修族譜,共建宗祠,沿用家鄉地名於開發新家園,以昭示子孫勿忘故土。

第三部分 隸屬與共

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歷代中央政府一直對台灣行使管轄,尤其自宋元以來,中央政府逐步重視經營管理台澎地區,建立各種行政、軍事機構,加強台灣與祖國大陸的聯繫。台灣在歷史上長期隸屬福建管轄。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決定台灣建省,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台灣正式與福建分省治理,閩台兩省之間仍保持着特殊的密切關係。閩台唇齒相依,兩地軍民共御外侮,從15世紀開始,與外來侵略者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用鮮血和生命扞衛共同家園。

第四部分 開發同功

明清時期,數以百萬計的福建移民,為生存為發展,背井離鄉,他們征服瘴癘橫溢、野獸出沒的茫茫荒野,篳路藍縷,竭力於農墾;他們來往於風雲莫測的海峽,嘔心瀝血,命繫於商漁。一輩又一輩,年復一年,用心血和汗水,把祖國寶島建設成富庶之區。閩台農業、手工業交流的發展和商貿往來的頻繁,促進了海峽兩岸的進步和繁榮。

第五部分 文脈相承

福建移民在開發建設台灣的同時,開啟在台灣的文教活動,也帶去了家鄉的文化模式。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建立與大陸一體化的文化教育體系。今天台灣的民間習俗、方言曲藝、傳統工藝等,仍然保留着濃郁的閩南和客家傳統特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部分 諸神同祀

台灣的寺廟絕大多數由福建祖地分爐。故鄉的神只在先民心中,是往返波濤洶湧海峽的護佑、胼手胝足開發寶島的支持、在新家園戰勝艱難兇險的慰藉。他們帶去家鄉奉祀的神明,伴隨他們在台灣發展的足跡,遍布於每一處山川河谷。至今猶兩地共祀,香火鼎盛。

第七部分 風俗相通

早期的台灣是移民社會,福建先民在與家鄉水土近似的聚落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沿襲家鄉的風俗。歲時節慶、生命禮俗、衣食住行都與福建故土相同。儘管歲月流轉,時代變遷,如同與生俱來的血緣一樣,閩台民情風俗仍然相通。

三樓「鄉土閩台」展區

鄉土浸染着人類文明的足跡。由於有着同樣的文化印記,閩台人民心氣相和、性情相知;閩台鄉土氣息相通、景象相類,無論節日、禮儀、風習、信仰、語言,自古一脈相承,歷久彌新。

「春」以「新春鬧上元、清明祭祖先」為主線,展示閩台人民春節賀正、元宵賞花燈、清明掃墓祭祖等傳統習俗。

「夏」以「端陽競舟鼓,中元賽普渡」為主線,展示閩台兩地的端午節賽龍舟、七月「中元節」普渡等傳統習俗。

「秋」以「卜餅萬家喜,對渡郊商急」為主線,展示閩台兩地中秋吟唱、博餅、

館藏精品

明泥塑釋迦牟尼佛坐像

螺發,垂耳,身穿通肩大衣,結痂趺坐,塗彩,大多脫落,現所坐蓮座是另加的。

民國錫制菱形雙層亭式宮燈

上為鏤空花紋葫蘆頂,上下二層為層蓋,纏枝花翹角,上層有雕花圍欄,立四角柱,四面玻璃繪五彩人物圖案。下為懸空四角曲足。束腰菱形支撐,菱角欄座上凹。座束腰,四獸足,下為座框,均雕飾纏花枝,通體呈菱形狀。

民國江加走雕掌中木偶龍母頭

木雕木偶頭,系刀雕刻而成,材質為樟木,粉底為淺紅色,頭扎有兩個辮子,臉部刻有兩個酒窩,表情為喜,此木偶頭為熊母頭。下墨書款識「龍母,目前,江加走刻,五」。雕工精緻,刀法成熟。

清彩繪木雕法主公坐像

散發。黑紅色臉,上身穿右斜衽黑袍,有五彩花紋,下身穿紅褲赤足,坐於座上,座已失,鬍子掉。

視頻

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相關視頻

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清道光十七年鹿港郊公置鐵鐘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十周年紀錄片.mp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