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原地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原地區

中文名: 中原

外文名: the Central Plains

別 名: 華夏、中土、中州等

地 位: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古 都: 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等

文 化: 中原文化

語 種: 中原官話

中原,又稱華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陽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地區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時代。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後演變為指黃河中下游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着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 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1]

中原這兩個字出現很早。殷墟甲骨文中有「中」字,西周金文中有「原」字。據古字形分析,「原」就是泉源豐沛、適合生存的地方;「中 」字,本義為徽幟。甲骨刻辭多有「立中」之辭,立中就是建旗。由此可知,中即是位居中央、八方來匯的地方,是聚眾謀議、定奪大事的地方。

中原一詞最早出現於《詩經》,意思是原野,原野之中。原意中並未指定確切地理方位。如《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國語·越語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這些是「中原」一詞最早的出處,意指「原野」。


中原地區在中國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化過程中,占據了一體化的核心地位。

演變

「中原」一詞最初只是「原野」之意。第一次指定「中原」地理方位的是《尚書·禹貢》。《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又名「中原」。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有意識地把中原作為地域名稱使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云:「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晉與楚的地理位置分別處於今天中原之地的南面和北面,「遇於中原」就是相會於兩者之間的中間地帶。這個「中原」的含義,還處於特定的地理稱謂和一般性的田野兩者之間模糊不清的狀況。

漢代及其以後,「中原」一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與地理概念的中原並存。比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這裡的中原依舊指「原野」。

西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中的「中原」一詞仍然有野外之意。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一詞作為特定地理區域的意義才最終明晰起來並得到全社會的認同。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這裡的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與今義基本相同。它直接指以洛陽為中心的一個地理區域。

定型

《文選·謝靈運》詩:「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李善註:「中原,謂洛陽也。」

《宋史·李綱傳》:「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中原一詞的含義進一步拓展,可以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大片地區。

宋代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

明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公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之「中原」即指黃河中下游流域。

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一詞云:「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游為中原者。」


商務印書館2009年出版的《辭源(全兩冊)紀念版》:「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


文明中心

段宏振對「中原」概念作了比較系統的釐清。他認為,中國即指中原,自然地理意義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人文地理意義上包含相對於周邊蠻夷戎狄而言的中央地區,綜合起來而言,系指華夏族群集中居住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的黃河兩岸地區,廣義的中原指以河南為中心的周臨地區。從考古學角度說,中原即指中原考古學文化區。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000年,中原都處在孕育期, 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中原才初步形成。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

地理範圍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辭海》將「中原」釋為:「地區名。即中土、中州,以別於邊疆地區而言。」歷史文獻語境下,中原有以下含義: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今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依據史實,中原王朝的含義是指北宋及其以前建都在中原地區並享有歷史地位的諸多王朝。

4500萬年前人類遠祖起源地「鎖定」河南澠池,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已經成為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1978年9月發掘的南召猿人說明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中原生息和繁衍。

2007年發掘代表舊石器時代的「許昌人」說明距今8萬~10萬年的古人已經很好的利用石器,並在國內首次發現了1.5萬年前先人們製作服裝用的牙制紐扣、針和染色用的赭石(顏料)等服飾文物。

1980年,在河南杏花山附近發掘出約1-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

8000年前左右的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文物近5000件,說明中原已經有了發達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特別是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賈湖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出土的釀酒遺物,被美國人配方複製後,生產出來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轟動。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分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我們先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發現了相當豐富的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文化遺存,在整個史前文明時期都處於領先地位,說明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提出的「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史前文化專業委員會和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認為「五帝時代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時期,它奠定了中華文明形成的堅實基礎,也正是從這個時期起,華夏民族開始一步步邁入文明的大門。鄭州地區發掘出土一批與黃帝時代大體相當的遺址,也充分佐證了文獻對中原地區五帝時代的記載」。

中原地區的神權信仰始終不太發達,而周邊地區的巫術及神權信仰則普遍地一直非常興盛。中原地區自仰韶時代晚期至河南龍山文化時期,古文化發展確實進入相對微暗的階段。與紅山古國、凌家灘古國、良渚古國、石峁古國及陶寺准王國等相比較,這一時期中原地區發展的相對滯後還是比較明顯的。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樣的,但神權信仰的不發達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人們的世俗需求一般是相對溫和的,只有非理性的神權信仰才會最大程度地「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比如前述諸古國的各類大型人工禮儀建築、精緻的玉禮器系統與大型的喪葬設施等都是神權信仰繁盛的結果。中原地區比較重視世俗事務,神權被控制在適度層面,這使其文明起源進展比較緩慢,要經歷比較漫長的酋邦或軍事民主制階段。

夏朝時期

到了4000多年前的二里頭文化(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廣域王權國家),中原地區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進而出現了中國史書記載的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朝的建立是中國文明從滿天星斗到眾星捧月(月明星稀)的一個歷史性轉折的重大事件,首創君、家、國為一體的最早中國王朝,夏朝的建立意味着國家正式形成,影響中國未來四千年的歷史。洛陽一帶是夏後氏建邦立國的腹地。

夏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先後遷都陽翟(今許昌禹州)、斟鄩(今洛陽偃師)、安邑(運城)、綸城(今商丘虞城西)、老丘(今開封陳留)、西河(今湯陰西河)等地。

商朝時期

商朝發源於河南商丘,其首都亳(今河南商丘)、西亳(今河南洛陽偃師)、囂(今河南鄭州)、殷(今河南安陽)和朝歌(今河南淇縣)均在河南境內,其中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商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

秦朝時期

秦王朝建立後,在中原地區設置三川、南陽、潁川、碭、河內、東、陳等郡。

漢朝時期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即帝位後定都洛陽三個月,為開國之都,在洛陽南宮舉行了開國大典,「漢初三傑」即由此而來。在此設豫州刺史部以及梁國(都睢陽),梁國為全國最強大的諸侯國。玄漢先後定都南陽、洛陽。

東漢王朝定都洛陽,以宛(南陽)為南都,東漢末遷都許昌

東漢之後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崛起於魏郡的鄴城(今河南安陽)遂稱「魏公」,以許昌為都,曹丕稱帝後定都洛陽。

魏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建立後繼續建都洛陽。

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孝文帝將首都遷到洛陽。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建都於今安陽(即鄴城)。

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範疇。

隋朝時期

隋朝以洛陽為東都。隋煬帝時遷都洛陽,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中原地區再次成為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邁向了另一個文化高峰。

唐朝時期

唐朝設立河南道,以洛陽為東都,唐高宗顯慶二年移都洛陽及唐玄宗長期在洛執政。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都城,號稱洛陽宮,李世民在位時期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在洛陽宮居住兩年之久。唐高宗於顯慶二年(657年)頒布《建東都詔》稱洛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於是建都洛陽,實行兩京制,自此多居東 都洛陽受朝。隨着唐帝國實力的不斷上升,洛陽逐漸成為世界中心。史載「洛陽繁華富庶,遠甚長安。」

開元年間,唐玄宗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使唐朝國力達到鼎盛。此間玄宗亦多居洛京接見萬國來使,並形成「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盛世局面。

武周建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五代時期

五代時期先後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建都開封、洛陽。

宋朝時期

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後建立北宋,以開封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以商丘為南京、以大名為北京。

從唐朝建立到北宋覆亡,中原地區的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1127年,靖康之變時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大宋皇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廟號宋高宗。宋史稱高宗即位為建炎中興。

金國時期

金國以開封為南京。1214年,在金受到蒙古帝國頻繁入侵後,遷都到開封,1232年又遷都到歸德府(商丘)。1234年金被南宋和蒙古帝國聯軍所滅。

民國時期

北洋軍閥時期,洛陽曾是吳佩孚的基地。1926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1930年在此爆發了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中原大戰。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一度遷都洛陽。1928年-1945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後開闢武裝割據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水東抗日根據地、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軍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原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

共和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區域劃分,中央政府以中原野戰軍及其南下範圍為基礎劃定中南地區,為新中國大陸六大軍政區域之一。

歷代都城

中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祥地,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 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建都歷史長達3600餘年,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數千年來中原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中原始終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於中心位於中原地帶的國家。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中原建都起,孕育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聞名海內外的中華古都,為中國古都數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區。洛陽(十三朝古都)、開封(八朝古都)、安陽(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等都是千年古都。


聖城洛陽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縣,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在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鄩。」《史記·夏本記》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毫。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毫遷此,史稱西毫。

《史記·殷本紀》正義云:「毫、偃師城也。湯即位居南毫,後徙西毫也。」《漢書·地理志》云:「湯即位居南毫,後徙西毫在偃師西十四里。」又雲「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毫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毫。第一次商都西毫,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 毫,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凋明兩次都西 毫,共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制,既有南都西毫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都洛陽

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決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眾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九鼎乃國家重器,遷在哪裡,就意味着在哪裡建都。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決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九鼎即遷在此邑。

《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武王雖想定都洛邑但並未遷都,到了城王之後才遷都洛邑。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所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便派召公,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眾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辱卩)」。郟(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

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 王的4器、孝王的3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裡。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 的是一國兩都制。

四、東周都洛陽

周宣王死、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云:「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冢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決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只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是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東局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莊王、厘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 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西漢初都洛陽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鑑》記載:「帝置酒洛陽南 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劉邦的文武大臣,多系關東人,不願意西遷。經過一場辯論,劉邦才決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六、東漢都洛陽

洛陽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征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人公元26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協帝至,經歷了196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殤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

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歷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

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遭奐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 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

西晉統一人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質財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后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妃。外戚王愷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洛陽遇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 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了的洛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歷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莊帝、長廣王、節閔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 帝王。

十、隋朝遷都洛陽

楊廣即位當年的年底,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河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絕好的軍事要地,他決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太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着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公元618年,隋將宇文化及在楊州屐兵變,打入宮中,殺死隋煬帝。越王楊侗在洛陽稱帝,王世充為太尉,獨攬朝政。義寧二年(公 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廢楊侗為潞國公,自立為帝,國號鄭。後被唐所滅。隋朝都洛15年,2帝。

十一、唐朝移都洛陽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 ,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實際上唐朝的都城已從長安徙至洛陽了。 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陽10年。安史之亂之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 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唐朝時期 ,東西洋並重,洛陽與長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陽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後30餘年。

十二、武周都洛陽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后。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后參政決事。群臣並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 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 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

十三、後梁遷都洛陽

公元907年,朱溫廢唐哀宗李杞後,自立為帝,建立梁朝,史稱後梁。初都開封。後遷都洛陽,五代十國的歷史便從此開始。朱溫貪色, 公元912年,朱溫的第三子朱友圭為爭奪帝位,殺列溫,自立為帝,仍都洛陽。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貞殺列友圭,自立為帝,後遷都開封。後梁都洛4年,2帝。

十四、後唐遷都洛陽

公元923年,李存勖消滅開封的後梁政權,自立為帝,帝號唐莊宗,國號唐,史稱後唐,衩都開封后遷洛陽。改西都為洛京,後又稱東都 ,唐莊宗稱帝之後,恢復唐制,有所作為。後來大修中室,廣選美女,驕侈淫逸,不理政事,苛捐雜稅,民不聊生。公元936年,太原節 度使石敬塘在契丹貴族的幫助下,攻占洛陽,後唐亡。後唐都洛13年,4帝。

十五、後晉都洛陽

石敬瑭藉助契丹30萬大軍,滅掉後唐,自立為帝、號晉高祖,史稱後晉。都洛2年,後遷都開封。綜上所述,在洛陽建都的有15朝,105帝,歷時1650年。洛陽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一座舉世聞名的古代都城。

十六、民國遷都洛陽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一度遷都洛陽。1932年1月29日蔣介石復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任委員長在3月6日),同日蔣制定 對日應對原則為:「一面預備交涉,一面積極抵抗」,這是國民政府在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的應對總方針。1月30日,國民政府發布《遷都洛陽宣言》,表示絕不屈服。

中原文化

主條目: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中原文化是以中原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特點是多元的,而中原首先形成並成為全國性的中心。中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在古代不僅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

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經典,是一種典型的「聖」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考古發現證明,自夏商周至漢唐時代,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華夏族」、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中心活動地區。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原地區的各支考古學文化所屬社會「共同體」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起着主導作用。

河洛文化

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 °至114°之間的地區。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 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


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徵。被稱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黃帝在統一黃河流域各部落之後,在今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新部落的圖騰,所以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

漢字文化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誌,並對朝鮮、韓國、日本等國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漢字的產生及其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黃帝時代倉頡造字、安陽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幫助秦始皇「書同文」、制定規範書寫「小篆」,漯河人許慎編寫世界第一部字典、歸納漢字生成規律、統一字義解析的,他在家鄉完成了《說文解字》這部漢文字學巨着;至今我們還在使用的規範性字體「宋體」字產生在河南開封,着名的活字印刷術也發明於這裡。

聖賢文化

中國人崇尚聖賢,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的中原,湧現出了許多文化聖人,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蘇秦鬼谷子商鞅張良賈誼、張衡、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李商隱、李賀、吳道子岳飛等等歷史名人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深邃的思維,創製了一大批經典著作,成為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不朽豐碑。

根親文化

在中國移民史上,自先秦至明清,中原是向南方輸出人口的主要根據地和中轉地。東南移民中有着永遠的「中原情結」,他們對祖地的記憶便是「光州固始」;許多閩台人認同河洛地區是他們的祖地,因而自稱為「河洛郎」。歷史上中原向南方的多次移民以及唐「開漳聖王」陳元光、唐末五代「閩王」王審知兩次入閩,歷經數十代,其後裔遍及福建、廣東、港、澳、台等地及新、馬、泰等國。這種文化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文化,是葉落歸根思想在另一種方式上的體現,也與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的倫理觀念相符合。


姓氏文化

中華姓氏無論肇始與大量衍生都與中原關係密切。《中華姓氏大典》中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中原河南的有1834個,占38%; 在當今的300大姓中,根在中原河南的有171個,占57%;在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與部分源頭在中原河南,無論是李、王、張、劉為代表的中華四大姓,還是林、陳、鄭、黃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中原河南。姓氏文化是中原河南獨有的文化現象。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學的開山人物,雖然出生在山東,但祖籍是宋國(今商丘夏邑),而且孔子講學、遊說的主要活動地域在中原。洛陽人程顥、程頤開創的宋代理學,又把儒學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成為宋元明清以來居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

老子的《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墨子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的觀點,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韓非子提出的以「法」為中心、「法、術、勢」三者合一的統治思想,都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也在普通民眾中產生巨大影響。

商業文化

據考古學界、史學界的共識,中國商人、商品、商業的起源於中原地區的商丘,商丘乃三商之源商朝族地。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有比較自覺的商業意識,產生了中華商業文化的許多第一。


1、商業鼻祖——王亥,河南商丘人,「肇牽車牛遠服賈」,被奉為商業鼻祖。

2、第一個儒商——子貢,河南鶴壁市濬縣人,是孔夫子的弟子,不僅能做官,而且善於經商致富。

3、商聖——范蠡,河南南陽人,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復國之後隱退經商,熱心公益事業。

4、第一個愛國商人——弦高,河南新鄭人,在經商途中遇到了秦師入侵,以自己的十五頭牛為代價智退秦軍。

5、第一個有戰略思路的產業商人——白圭,東周時洛陽人,《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

6、第一個商業理論家——計然,商丘人。

7、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桑弘羊,為西漢洛陽人。

8、一字千金——呂不韋(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滑縣)人,也是戰國末年着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他以 「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着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9、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職業商人誕生於西周時期的洛陽。

10、第一個由政府頒布的保護商人利益的法規《質誓》誕生於春秋時期的新鄭。

11、以「城門之徵」為代表的最早的關稅徵收發生在春秋時期的商丘。

12、最早的商家訴訟條例發生在春秋時的鄭國(今鄭州)

13、唐代洛陽城內的管理市場的「三市之長」是最早的「市長」。

14、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時的汴京(今開封),當時人口達到150多萬,宋代着名畫家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就是這一盛況的真實寫照,而歐洲最古老、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倫敦當時只有5萬人。

15、清代鞏義的康百萬家族,更是寫下了「富過十二代、歷經400年而不敗」的商業神話。

由此可見,中原商業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名流文化

名流是一個以聖人為頂峰的特殊社會群體。名流以其文化素養、文化格調和文化創造影響着社會,形成一種社會文化效應和文化風尚。據統計,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歷史人物5700餘人,其中河南籍的歷史名人為912人,占總數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河南居兩 成。晉朝即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的說法,錢仲聯曾云:「唐詩大家胥出中州」。

英雄文化

中原是一片仰慕英雄、產生英雄的土地,也是熱愛英雄、造就英雄的熱土。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歌頌英雄的神話傳說,都產生流傳在中原。歷史上刺秦王的荊軻是鶴壁人,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是登封人。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是虞城人。唐代名將張巡是鄧州人,「守一城,扞天下」,被後人奉為神靈。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是湯陰人,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是開封人,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是確山縣人。

民俗文化

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西周時期在中原形成的婚儀「六禮」,逐步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固定婚俗,並延續至今。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春節祭灶、守歲、吃餃子、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三月祭祖掃墓,五月端午節插艾葉,七月七觀星,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並通行全國。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廣泛影響了周邊地區乃至華夏和世界華人族群。

武術文化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成為中國武術的品牌,成為中原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品牌。河南溫縣陳家溝人創立的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剛柔並濟為特徵,以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為主旨,已推廣到五大洲,成為上億民眾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飲食文化

豫菜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菜系,是中國八大名菜的母菜,豫菜始於夏商,到北宋時,已形成具有獨特風味的重要菜系。四千多年前,夏啟在禹縣為諸侯設宴,史稱「鈞台之亭」,是中國最早的宴會。《禮記。王制》載:「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 ,「殷人以食禮……」,這是中國古老的宴會制度。文中的有虞氏在河南虞城縣。殷紂王在朝歌(今鶴壁市淇縣)一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這是歷史上最早最大的宮廷嬉戲宴會。夏少康被夷族追逐,逃到已有宴會制度的有虞氏作廚官,後來恢復了夏朝,少康成了國君,可謂「國君廚師」。商都開國相伊尹,出生於河南伊川縣一帶,擅烹調,可稱為「宰相廚師」了。伊尹被後代尊稱為烹調始祖。歷史上有名的「周王八珍」對豫菜影響較大,經過歷代廚師的繼承和發展,內容不斷豐富,技巧精益求精。唐朝武則天臨朝稱制,改國號周,定都洛陽,附近山區民間湯菜進入宮廷,經過高手加工升華,成為定型定製的「洛陽水席」,是豫菜中一朵奇葩。

農耕文化

中國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出土的的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中國所發現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穫,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據考古發現,大約1萬年前,粟和黍在黃河流域已經開始被人為栽培,至距今8000年前後 ,發展出了以粟和黍為主要農作物的北方旱作農業,距今9000多年的賈湖遺址中發現了家豬的跡象。


戰國時期,由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隨着民族的融合,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中原密切相關。

詩文文化

河南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歷史上有「漢魏文章半洛陽」 之說,左思《三都賦》創造了「洛陽紙貴」的佳話。唐代三大詩人中原有其二,「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蔡文姬、潘安、謝靈運、江淹、韓愈、劉禹錫、元稹、李賀、李商隱等。

科技文化

四大發明,在中原孕育而發明。安陽「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東漢杜詩發明的「水排」鼓風技術,較歐洲早1000餘年。《鸛魚石斧圖陶缸》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國畫」,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67件不可移動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馳名中外,代表了歷史上瓷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科聖」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比西方早1700年;創立的「渾天說」。唐代僧一行,不僅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動計時器,而且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恆星自行」的觀點

中醫文化

中原醫學文化以整體的治療思想,多角度觀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療技術,和諧的用藥手段而着稱於世,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國粹。黃帝被後人公認為中醫藥的創始人,中醫藥文化起源並發達於中原,中醫藥大師薈萃於中原,中醫藥巨着誕生於中原。


醫聖張仲景寫的《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着。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

戲曲文化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朝末期至今已經形成四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着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中國由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 、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民營豫劇團不計其數。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明傳播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中原地區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古代中國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帶是在中原,即黃河中游、今河南境內。這一地帶處於東西南北浸潤的中心,使其無論在吸附還是擴散方面較其他區域均具有優勢。中原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很多民族、種族、政權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控制權,逐鹿中原。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的中原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也極大地促進了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由此向外擴展才是廣義上的中原,是與華夏文明源地直接毗連的地帶。隨着華夏文化從源地向四周擴展,在秦漢以後,中華文化圈逐漸明晰、定型。在早期,中原文化向北、向西擴展較為順利,後經元朝、清朝兩個少數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們進一步被納入中華文化圈。中原文化向南擴散在早期則遇到頑強的阻力,如周昭王興兵伐楚慘遭敗績就表明周文化向南傳播所遇到的挫折。漢文化還輻射到中國的一些近鄰,東北方的朝鮮和日本、北方的蒙古、西部的中亞、南部的東南亞諸國等,這些地方構成了中華文化圈的外緣。


中原移民

中原文化向中原文化圈的外緣輻射,也與移民有關,如論到朝鮮和日本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時,就涉及到傳說中的箕子和徐福到以後朝鮮半島和山東半島的大量移民華夏人不間斷地向域外遷移,這種遷移使華夏文明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從中華文化圈擴大的歷程不難得出:移民對文化交流、文化擴散、文化傳播具有重要影響。


由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江左僑立州縣,不存桑梓。」


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以及江蘇、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繼渡淮河、長江南遷。按今地劃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在今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以中原漢民族南遷最具規模,影響也最大。其中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始於西晉永嘉年間,一直持續到南朝。第二次南 遷浪潮始於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開封,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亂」。這次戰亂導致了中原地區民眾第三次大 規模南遷。中原居民向其他地區的遷移過程,往往是先進經濟文化的傳播過程。大量移民不僅給遷入地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使當地的生產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雖然未必盡如陳春聲所言,中國是一個虛擬的「移民社會」,但的確有許多家族的移民歷史是偽造的。邊陲地區的祖先移民傳說多將自己說成來自中原,且歷史久遠。腹心地區的移民傳說具有不同的特點,他們沒有塑造中原身份的動力。在中原社會,與邊陲地區的人群分類不同(其實,在更早的歷史階段,當這些地區未必處於腹心地帶時也同樣),後者可以根據方言、信仰、生計模式等等分為「化內」的人群與「化外」的人群,或者稱為「編戶齊民」與「無籍之徒」,也就是「漢」與「夷」之別;但在前者那裡,基本不存在這樣的區分:大家都是「化內之民」,都是在籍人口,甚至代替方言的官話也很通行。邊陲地區的移民傳說已經得到了比較深入的討論,這類傳說往往以中原某地為原鄉,目的在於確立某種正統性的身份。客家的寧化石壁村傳說也具有一個中原身份的前提,以此形成了圍繞南嶺山區的各個山地開發人群的地域認同。到康熙年間遷界與復界時期,先有沿海講福佬話的人群進入客家山區,後有包括不同方言的人群遷入平原及沿海,隨後便出現宗族大量建設的現象,許多族譜中便出現了祖先自中原遷至寧化石壁,再遷到現居地的故事。直到咸同年間的土客大械鬥和晚清城市的興起,以及進化論思想的傳播,才造就了「近代種族」意義上的客家。在晚明以前,當地是沒有「客」或「客家」這樣的族群分類的,這個後來稱作「客家」的人群同瑤、畲一樣,是居住在南嶺山區的土着。


移民中原

中原在向外移民的同時也伴隨着外來移民的到來,這些移民中有來自海外的客商,也有外族入侵以及其他各民族。秦漢以後,帝國臣民與華夏幾乎成為同義詞,至少在統治者和歷史書寫者的觀念中是如此。接受華夏帝國的統治,「五政之所加,七賦之所養」(揚雄《法言》),即被承認為「中國人」,而許慎在《說文》中宣稱「夏,中國之人也」,這反映了漢代人對「華夏」和「中國人」觀念的理解。邊疆內外那些新進入華夏帝國統治的「異族」,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在繳納租賦、承擔徭役兵役甚至出仕為官中獲得對帝國統治的體認,並將華夏從一個外在政治身份內化為心理上的自我認同。


1、漢代以後,少數民族不時入主中原,大規模融入漢族。


三國後期由於中原人口劇減,魏晉不斷「招撫五胡」。西晉「八王之亂」後,北方總人口1500萬,漢人占三分之一。


永嘉之亂後北方少數民族大遷徙造成了中原地區胡漢雜居的局面。影響最深的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實行的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目的在於鞏固北魏政權,但在客觀上卻促進了鮮卑族同中原漢族的融合。

2、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經濟發達,客商絡繹不絕,「商胡販客,日奔塞下」,「至於羌氐翟,儋耳雕腳,獸居鳥語之國,皆望日而趨,累 載而至。」


中原以無比的包容性將的蒙古、維、回族以及女真、契丹、党項人融入,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及中亞、日本、朝鮮半島的外國人長住洛陽,多種民族文化的融匯交合,使中華文化發展到一個高峰。

3、金國滅北宋以後,金國統治者「慮中州懷二三之意,始置屯田軍,非止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徙居中土,與百姓雜處,計 其戶口給以官田,使自播種,以充口食。」


女真人的內遷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女真人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漢人,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

4、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天災人禍使河南、山東、河 北、皖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使豫、魯、蘇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多是無人之地」。朱元璋深知:「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路決策。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大槐樹大規模移民10次,永樂年間移民8次,共計18次。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戰勝陳友諒之後,也開始着手從江西、太湖流域、山西北部及河北真定、廣東珠江流域、山東、蘇州、徽州等地方向中原移民,許多江西饒州的移民被安置在信陽地區南部的光山、新縣、羅山、商城等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