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嶺山脈地圖

名       稱 : 南嶺

北       緯 : 24°00′~26°30′

東       經 : 110°~116°

性       質 : 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

類       別: 山脈

周邊景點 :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地       貌 : 山高地險,雨水多

景點級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五       嶺: 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類型 :山峰

位       置 : 南嶺山脈中心地

南嶺( nanling )(南嶺山脈;五嶺、五嶺山脈),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故又稱「五嶺」。地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長期以來,是天然屏障,先秦時期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百越地區[1]的經濟、文化不及中原地區。唐朝朝廷於張九齡倡議下在大庾嶺開鑿梅關古道,改善進出嶺南交通,嶺南與中原交流日益頻繁,促進嶺南開發。古代的統治者總是利用南嶺作為劃分行政區界的地物標誌,所以南嶺也是諸省區的邊緣。

南嶺山脈以南的地區稱作嶺南,現代主要是指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

南嶺區域

南嶺(Nan Mountains,亦作Nan Ling),中國南部湖南(五嶺里的四個涉及湖南)、廣西壯族自治區(三個)、邊境山系的總稱。南嶺是秦漢早期開始的朝廷及其相關人員對楚國之南的(湘桂贛粵相連區)的群山區域的總稱(漢武帝時期已經統治南海郡、到今越南北部了,「南」的位置變化了),後人繼承其名,因此南嶺指中國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桂)4省(區)相連的群山區域。五嶺只是其中與秦漢時期重大軍事駐地有關的部分。

具體範圍

西起於廣西桂林市東北部和東部(涉及越城嶺、都龐嶺),東到江西贛州市大余縣等(大庾嶺),北線是湖南邵陽市南部(涉及越城嶺)—永州市大部分(涉及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郴州市南部(騎田嶺),南線是廣西賀州市北部(涉及都龐嶺和萌渚嶺)—廣東清遠市北部連陽地區的連陽山脈(連山山脈、陽山山脈)等(在五嶺之外)—韶關市北部(涉及大庾嶺)、贛州市南部(三百山[2])。

山脈界線

西北方的八十里大南山是雪峰山脈里的南部余脈,它東南方就屬于越城嶺地帶(附近是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東北方,郴州市的東江水庫為分界線,其東北方是羅霄山脈了。東部,贛南的三百山還是長江水系——珠江水系北江的分水嶺。

南嶺是個秦漢時期確定的稱呼(相關的是嶺南概念),是長江水系(里的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及其周圍群山,並非當代人泛稱的南方山嶺,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包括雲南雲嶺、貴州苗嶺山脈等——它們並非長江與珠江的分水嶺及其周圍群山。

五嶺為代表

中國各種地圖上,南嶺一帶都標明五嶺和其它山脈,因此,南嶺是以五嶺為代表的。五嶺即越城嶺都龐嶺(一說揭陽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三個在湘桂之間)。

五嶺指稱的變化:由嶺到山。秦漢早期是(楚國之南的)五個軍事戰略要塞、指山嶺或台嶺,後來以之泛稱該嶺所在的大山乃至山脈了(山脈包括主山、大支和余脈)。例如,越城嶺最早是指秦始皇修建靈渠(打通長江水系珠江水系)時期在今廣西興安縣之北駐守的一個軍事要塞,大庾嶺早期為要塞性的台嶺(有庾嶺和梅嶺古道),後來以之泛稱所在的大山乃至山脈。

其它山脈

五嶺與南嶺的關係:南嶺和嶺南都是地域片區概念,五嶺只是南嶺的代表性山脈,二者大小不同。南嶺是秦漢早期開始的朝廷及其相關人員對楚國之南(湘桂贛粵相連區)的群山區域的總稱,其中與秦漢早期重大的南下行軍路線相關的五個戰略要地被突出而稱為五嶺(都有秦漢時期的軍事遺址)。

還包括五嶺鄰近的桂林海洋山永州九嶷山郴州香花嶺、清遠市北部連陽地區的起微山大東山韶關市西北部的大瑤山和北部的蔚嶺(古代曾被一些人稱為小庾嶺,因此,蔚嶺關曾被一些人稱為小庾嶺隘)、韶關東北部跨贛州南部全南縣青雲山脈(主峰在兩省邊界上)和九連山(主峰靠近省界),贛州東南部跨三省的三百山(跨三省交點)等,這些山都大於騎田嶺(湖南省永州市的陽明山脈很大,在湘江水系,是否屬於南嶺,有不同說法)。

西起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經湖南省南部、江西省南部至廣東省北部,東西綿延1,400公里。分隔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高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少數花崗岩構成的山峰海拔在1,500米。如苗兒山(2,142米)、越城嶺主峰真寶頂(2,138米)、都龐嶺主峰韭菜嶺(2,009米)、萌渚嶺主峰山馬塘頂(1,787米)、騎田嶺(1,510米)等。山嶺間夾有低谷盆地。南嶺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3];南嶺東段的盆地多由紅色砂礫岩組成,經風化侵蝕形成丹霞地貌。「丹霞」即由大庾嶺西南側的丹霞山得名。

谷隘口構成南北交通孔道,主要有:一為桂嶺路,在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低。

西元前221~前206年在桂江上游與湘江上游之間開鑿靈渠(即興安運河),為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唯一水道,現在的湘桂鐵路也循此通過。二為折嶺路,沿北江上游武水谷地通過,京廣鐵路經此。三為梅嶺路,西北江上游湞水谷地的南雄,越大庾嶺的小梅關贛江上游,為溝通廣東與江西的主要通路。南嶺高度雖不大,但對阻擋南下的寒潮和東南來的颱風起著重要作用。南嶺以南氣候終年溫暖,少見霜雪。南嶺以北冬季比較寒冷,常見飛雪,因而成為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南嶺地區在燕山運動期有大量花崗岩侵入地殼上部,在高溫高壓作用下形成豐富的有色金屬礦,其中以礦最為豐富,為世界最集中的產地。

地理位置

位於中國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4省(區)邊境。

約當北緯24°00′~26°30′,東經110°~116°。

分水嶺

南嶺是長江水系(里的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及其周圍群山。

西端的越城嶺山脈

北方是洞庭湖水系裡的資江的東源夫夷水,南方是洞庭湖水系裡的湘江在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的源頭,同時,越城嶺山脈西南角的南方所在的興安縣靈川縣又是珠江水系裡的西江在廣西桂林市的幾支的發源地,因此,秦始皇時期南征桂林而在這裡修建著名的靈渠以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從湘江水系運輸人員和物質去桂林,後來建立桂林郡

騎田嶺

騎田嶺湘江支流耒水和珠江水系裡的的北江西源武水的分水嶺。

東端的大庾嶺

東端的大庾嶺鄱陽湖水系裡的贛江源頭與珠江水系裡的北江的分水嶺。

其它幾個山脈也是如此的分水嶺。

分水嶺比較小,而周圍群山很大。南嶺有分水嶺特徵,但不限於分水嶺,例如越城嶺在湖南的部分都在洞庭湖水系(資江和湘江的源頭都深入到廣西桂林市,一個在資源縣,一個在興安縣的靈渠附近),整個越城嶺只有其西南部才是長江——珠江的分水嶺,就是說,越城嶺的大部分段落沒有分水嶺特徵。

南北相似

南嶺是條分界線,南北分得很清: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一邊屬華南,一邊屬江南。南嶺是條紐帶,南北連得很緊,嶺南嶺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分不清。 這紐帶就是南嶺的相似性。

相似在於物

南嶺是山脈,但有山不連脈,被分成了五堆: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所以南嶺又叫「五嶺」。原來南嶺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本來東西走向的構造線受到華夏式北東向構造線的干擾,因而顯得支離破碎,形成了許多南北走向、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谷,河流浸入其中,山口低谷就成了南北交通的孔道。

「丹霞地貌」

多次的造山運動,還使南嶺地區岩漿活動頻繁,所以南嶺的山多是花崗岩體構成,故而南嶺山地多礦藏,尤以等有色金屬著稱。南嶺的谷也很有特色,它是由紅色礦岩或青色的灰岩軟弱性基岩構成,加上南嶺地處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高溫而多雨,雨水的淋蝕作用明顯。谷地的紅色礦岩在雨水的侵蝕下,出現了許多挺拔俊秀的赤壁紅岩,在周圍的亞熱帶常綠樹木的襯托下,形成了十分美麗的風景,如粵北的丹霞山、錦岩[4]、金雞嶺,湘南的飛天山、便江。因為這種景色以丹霞山最典型,所以又被地質學家稱為「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谷地若是石灰岩,在雨水的侵蝕下,發育的是另一種地貌———喀斯特地貌(以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地方命名)。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地貌),更出風景,群峰林立洞穴天成是其特徵,桂林山水甲天下甲的就是它們。除桂林外,粵北的鐘鼓岩,湘南的九嶷山等也是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

相似在於人

端詳中國地圖,看南嶺,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南嶺地區分布着許多瑤族人的行政區域,如:廣東省有乳源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湖南省有江華瑤族自治縣;廣西省富川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至於一些瑤族自治鄉更是星羅棋布密密麻麻,以至於廣西境內南嶺的一條余脈都叫大瑤山

「高山民族」

南嶺山就是中國最大的瑤族聚居區,因此瑤族也就有了一個雅號—中國的「高山民族」。然而這種雅號不僅屬於瑤族也屬於有的漢族,漢族的一支—客家人就被人稱作漢族人中的「高山民族」。很多人只曉得閩粵贛之省交界的山區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卻不知道這只是以人口密度而言,如果說範圍,南嶺地區應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區。

客家人應是先從閩粵贛老聚居地出發,沿南嶺向西遷移然後又沿兩翼向中國西南、東南亞和海外擴散。客家人為何以南嶺為軸線遷移呢?

一.原居地太小,又是山區,承載不了那麼多人口,必須向外拓展空間;

二.南嶺是亞熱帶地區,動植物生長旺盛,可以提供豐富的食物源;

三.南嶺是山地,山地瑤族和客家人的勞作與生活方式適應南北的自然條件。在南北山區,山上是瑤人,山下是客人,同聚南嶺同是「山地民族」,相處樂陶陶。

這相似還在於人的語言和習慣,南嶺是四省交界之地,按理說語言會十分複雜,但他們卻比較統一講客家方言,而對外交流時,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又都會講一口「官話」—一種帶明顯的北方方言特徵的語言。

在中國地圖上看,在系列的名山大川中,南嶺實在是一條不起眼的山脈,然而就是這條不起眼的山脈,卻因其獨特的一方水土孕育出韻味無窮的地方特色來。

地貌特徵

狹義的南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5個山嶺,故又稱五嶺。廣義的南嶺還包括苗兒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瑤山九連山等。

地質與地貌

南嶺是中國著名的緯向構造帶之一,基底由加里東運動形成。燕山運動成為穹窿構造背斜構造,形成南嶺。核心為花崗岩體,上覆岩層多為泥盆紀硬砂岩石炭紀灰岩,其中硬砂岩多形成尖削的峰嶺,如帽子峰象牙仙等;但硬砂岩被侵蝕後,花崗岩體完全出露,常形成渾圓的山巒、如騎田嶺香花嶺等。山體走向或呈東北——西南,如萌渚嶺、都龐嶺、越城嶺;或呈正東西,如大庾嶺;騎田嶺則為塊狀山,山紋已不清晰,但就宏觀而言,南嶺仍不失為東西走向的山地。

南嶺地勢不高,海拔僅千餘米(最高峰是越城嶺的貓兒山,海拔2142米),地形較破碎。萌渚嶺長約130公里,寬約50公里,最高峰山馬塘頂海拔1787米。都龐嶺海拔800~1800米,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米。騎田嶺最高峰海拔1570米。山嶺間夾有低谷盆地。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東段的盆地多由紅色砂礫岩組成,經風化侵蝕後形成丹霞地貌。低谷隘口構成南北交通孔道,主要有三:一為桂嶺路,在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古代靈渠與現代湘桂鐵路由此通過。二為折嶺路,京廣鐵路京廣高鐵贛韶鐵路經此。三為梅花路,為溝通廣東與江西的主要通道。

樹種植被

南嶺的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

主要樹種是樟科的樟樹,其次是殼斗科[5]紅椎白椎米椎紅緣白緣等。常綠闊葉林群落結構一般可分為4層:高層為椎、椽類;次層為木荷等耐蔭植物;第3層為灌木層,主要成分有□木、杜鵑等;最下為草本植物,以蘭科為主。海拔800米以上有香樺、漆樹、紅果槭香楓山毛櫸鵝耳櫪落葉闊葉樹,構成山地常綠林。1300米以上有廣東松福建柏長苞鐵杉鐵杉三尖杉羅漢松等構成的針闊葉混合林。在1600~2100米的山頂,植被多為矮林,以石柯南燭杜鵑、山柳、雪竹等為主。局部有草甸分布。人工栽培林木以杉木和馬尾松為主,是中國南方用材林建設基地之一。地帶性土壤是紅壤,海拔700米以上則為黃壤。山頂局部有草甸土發育。有色金金屬豐富。

野生動物

獸類有華南虎雲豹黃麂梅花鹿蘇門羚靈貓金貓青鼬穿山甲等;鳥類有葉鵯白頭翁金絲禾穀畫眉相思雀雉雞銀雞等,其中不少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兩棲爬行類有大頭龜金錢龜大壁虎(即蛤蚧)、大鯢蟾蜍泥蛙及各種蛇類。

氣候特徵

南嶺阻擋南北氣流的運行,以致南北坡的水熱狀況有一定差異,尤以冬溫最為明顯。嶺北常見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較耐寒,嶺南則很少有霜雪,熱帶性栽培植物比較多。例如瑤山(屬於南嶺)以北的坪石,1月均溫為7.5℃,而山南樂昌為9.5℃;萌渚嶺以北江華1月均溫為7.3℃,而嶺南連縣高達 9.5℃。南嶺山地間的低谷和埡口是北方寒潮南侵的通道,故嶺南冬季仍可受到寒潮威脅。

南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由於溯源侵蝕結果,有些地段的分水嶺已經十分低矮狹窄,而且出現河流切穿分水嶺脊的現象。珠江水量豐富,加以侵蝕基準面低,故溯源侵蝕呈向北發展的趨勢。

南嶺降水豐富,年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由于山嶺阻擋作用,南側降水比北側稍多。春季靜止鋒駐留長達2個月之久,春雨尤為豐富;夏秋之季多颱風雨,冬季多鋒面雨,降水季節分配較勻。南嶺山區地勢高差雖不懸殊,但仍存在氣候的垂直差異。

地理界線

1.兩廣丘陵江南丘陵的分界線。

2.南亞熱帶中亞熱帶的分界線。

3.廣東和江西(湖南)的分界線。

4.珠江流域長江流域的分界線。

景區介紹

辟有四大景區:

石坑崆景區,一覽眾山小,冬日賞雪,春夏之交賞野生杜鵑,陰雨天賞雲海;

瀑布群景區,峭壁如削,瀑布長廊長約兩公里,瀑布多達200個;

小黃山景區,沿山腳而上,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高山矮林隨高度變化,有「天然盆景林」之稱。

親水谷景區由溪流飛瀑森林棧道等組成,沿途可賞奇花異草、流水怪石、壺穴地貌等。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嶺山脈的核心地帶:東南距韶關市區70公里,北距坪石鎮50公里,東離京珠高速公路大橋出口10面積273平方公里。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為廣東最高峻雄偉的山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廣東第一峰」、石韭嶺海拔1888米,為廣東第二高峰,四周群峰高聳,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分布錯落有致,天然巧成。


視頻

南嶺相關視頻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美得不似人間的小黃山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