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狄约尼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教宗 圣德宜 Sanctus Dionysius PP. | |
---|---|
罗马主教 | |
位于城外圣保禄大殿的教宗德宜图像 | |
就任 | 259年7月22日 |
卸任 | 268年12月26日 |
前任 | 教宗思道二世 |
继任 | 教宗斐利一世 |
个人资料 | |
本名 | Dionysius |
出生 |
(日期不详) 大希腊(未被证实) |
逝世 |
268年12月26日 罗马帝国罗马 |
教宗圣德宜(拉丁语:Sanctus Dionysius PP.;200年-268年12月26日)于公元259年7月22日-268年12月26日期间任教宗。
教宗德宜可能在大希腊出生,但这从来未被证实。公元258年教宗思道二世殉教后,德宜在翌年获选为新任教宗。因为当时基督徒遭到迫害,教宗位置悬空近一年,当迫害逐渐减退,德宜方上任教宗职位。领导迫害教徒的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在公元260年被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杀害,新任皇帝加里恩努斯宣布对基督教采取容忍政策,教会从此得到合法地位。
教宗德宜任内的任务是重整教会的秩序,他发出大量金钱重建在卡帕多细亚被哥特人破坏的教堂,并下令释放被囚禁的基督徒。他在公元268年12月26日逝世,是首位未被列为殉道者的教宗。
生平事迹
一、圣刁尼削教宗的译名
圣刁尼削(St.Dionysius)教宗,又译圣迪奥西尼、圣狄尼修、圣德宜、圣狄约尼削、圣狄奥尼修、圣戴奥尼西厄斯等。
二、圣刁尼削教宗的简介
圣刁尼削教宗是希腊人,传说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城邦,公元259年7月22日接任罗马主教,成为天主教第廿五任圣伯多禄继承人。圣刁尼削于公元268年12月26日于罗马逝世,他是首位未被列为殉道者的教宗。
三、时代背景
公元258年8月,教宗西斯督二世殉道;由于瓦莱里安(瓦勒良Valerianus 253~260)皇帝的严酷政策,造成了罗马主教的长久空缺。后来波斯人的入侵转移了帝国政府的注意力。公元259年7月22日,罗马司铎刁尼削被推举接任圣西斯督二世的教宗职位。
公元260年初,瓦勒良于埃德萨(今叙利亚)被波斯军队击败,旋被俘虏。其子加里恩努斯(Gallienus 260~268)继位,迫于帝国内部军阀割据,内乱纷扰的局面,随即宣布结束教难,承认教会宗教活动的合法性,返还没收的教会财产。
四、重组教会
因为当时基督教徒遭到迫害,教宗位置悬空近一年,当迫害逐渐减退后,圣刁尼削被选为罗马主教。此后,教会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时期。
圣刁尼削教宗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重建教会秩序。他于是在罗马城郊区新建立了若干教区,并写信勉励和使用大量资金接济在教难和波斯战争中损失严重的卡帕多西亚教会(今土耳其中部),重建教堂,赎回被俘虏的基督徒。传说,在他的任期内,祝圣了7名主教,12名司铎以及6位执事。
五、罗马会议
公元260年,亚历山大城主教刁尼削(狄奥尼修、狄尼修,与教宗同名,Dionysius)为反对萨培里主义(又名撒伯流主义,Sabellius),以非常不理想的阐述表明“三位一体”的道理,具有“附属论”(Subordinatianism)的倾向;引起了北非地区其他神职的误解;圣刁尼削教宗接受了北非教会的请求,于罗马召开会议,反驳了诸如萨培里主义、附属论等异端,要求刁尼削(狄奥尼修)主教说明自己的观点。刁尼削主教表示,他的观点与教宗完全一致,不用教宗认可的“Homoousios”这个词来表述,是因为圣经中找不到这个字。
六、在位时间
圣刁尼削于公元259年7月22日~268年12月26日担任罗马主教,成为天主教第廿五任教宗。在位期间为教会作了巨大贡献。
七、重大贡献
1、重建教会秩序,在罗马郊区成为新教区。
2、拨出大量资金,重建教堂、赎回俘虏、救苦救难……
3、祝圣主教、神父、执事为教会增添新的生命力。
4、公元260年召开罗马会议,批驳错误表述“三位一体”论及附属说等异端。
5、公元265年,留下《致狄奥尼修亚历山大城主教书》,论三位一体与天主降生等重要教义(DS112~115)。
八、教会敬礼
圣刁尼削在教宗的行列中是第一位精修圣人,以往的教宗都是殉道者。最后安葬于圣加利斯督教会墓地。他的纪念日是每年12月30日。在《罗马弥撒经书》中“圣加利斯督墓穴殉道者以及诸圣祷文”中这样写到“教宗圣刁尼削,兄弟们艰辛时可爱的父亲,请为我们祈祷。” [1]
参考文献
- ↑ 第廿五任教宗 圣刁尼削 新浪博客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9-27 05:26:14)转载▼ 标签: 天主教 基督教 教宗 梵蒂冈 圣刁尼削分类: 历任教宗
译名列表
- 狄约尼削:思高本圣经宗17:32-18:9 作狄约尼削。
- 德宜: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 历任教宗作德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