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唐玄宗 | |||||||||||||||||
---|---|---|---|---|---|---|---|---|---|---|---|---|---|---|---|---|---|
唐朝皇帝 | |||||||||||||||||
唐朝第九任皇帝 | |||||||||||||||||
在位 | 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日 | ||||||||||||||||
前任 | 唐睿宗李旦(第八任) | ||||||||||||||||
太上皇 | 唐睿宗李旦(太上皇,712年-716年[1]) | ||||||||||||||||
继任 | 唐肃宗李亨(第十任) | ||||||||||||||||
中国皇帝 | |||||||||||||||||
在位 | 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日 | ||||||||||||||||
前任 | 唐睿宗李旦 | ||||||||||||||||
继任 | 唐肃宗李亨 | ||||||||||||||||
天可汗 | |||||||||||||||||
在位 |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日 | ||||||||||||||||
前任 | 唐睿宗李旦 | ||||||||||||||||
继任 | 唐肃宗李亨 | ||||||||||||||||
太上皇 | |||||||||||||||||
在位 | 756年8月1日-762年5月3日 | ||||||||||||||||
出生 |
武后垂拱元年八月五日(685年9月8日) 大唐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 ||||||||||||||||
逝世 |
宝应元年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77岁) 大唐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 | ||||||||||||||||
安葬 | 唐泰陵(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 | ||||||||||||||||
皇后 |
王皇后 (唐玄宗) 贞顺皇后 (唐玄宗) 元献皇后 | ||||||||||||||||
子嗣 |
子: | ||||||||||||||||
| |||||||||||||||||
朝代 | 唐朝 | ||||||||||||||||
父亲 | 唐睿宗李旦 | ||||||||||||||||
母亲 | 窦德妃 |
唐玄宗 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统治唐朝长达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圣祖赵玄朗讳,清代避讳康熙帝“玄烨”,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唐玄宗是风流才子,精于琴,曾作琴曲《广寒游》,记述自己梦游月宫之事。其曲意趣高远,音调清越,飘飘然有独步太罗之想,凭虚御风之趣[2]
。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拥立睿宗李旦,并掌握朝政与京师实际兵权。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为玄宗,随即发动先天之变,赐死可能争夺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间,前30年开元之治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由于其怠政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导致了后来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逃往四川,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自立为帝,即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玄宗762年病逝,葬于泰陵。唐玄宗和杨贵妃
目录
人物生平
早年
武后垂拱元年秋八月五日戊寅(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后以其日为千秋节、天长节[3]。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垂拱三年(687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永昌元年(689年),祖母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予孝敬帝为子,继其香火。载初二年(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 武氏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三年(692年)十月戊戌,李隆基出阁,开府置官属。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少年时代就显出了极有胆识的性格。当他七岁时,正是武周时期,武懿宗自认为是武则天的侄子,趾高气扬,根本不把李氏宗室放在眼里。有一次,武氏诸王到朝堂参加每月朔望的两次会见时,他看到李隆基的车骑仪仗威严而整齐,心中不悦,便利用自己金吾将军纠察风纪的权力横加阻挠。李隆基却理直气壮地责问:“我家的朝堂,干你甚么事?竟敢挟迫我的车骑随从!”[4]祖母武则天知道此事后,不仅未加罪于他,反而更加宠爱他。虽然李隆基获得了祖母的宠爱,但在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其母窦氏与嫡母皇嗣妃刘氏被武则天秘密杀害,尸骨无踪。根据史料可知,李旦的另一位妾室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窦氏[5]抚养、照料过年幼丧母的李隆基。同年腊月丁卯,李隆基由楚王改封临淄郡王。根据《唐会要》的记载[6],就在长寿二年,李隆基娶王氏为郡王妃。
圣历元年(698年),李隆基再度出阁,赐第于东都洛阳的积善坊。大足元年(701年),随祖母回到西京长安,赐宅于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革命后,伯父唐中宗复位。景龙二年四月(708年),李隆基兼潞州别驾。
唐隆之变
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长安。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中宗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韦后;zh-hk:韋后想效法武则天自称皇帝,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密谋,以中宗遗制,立温王李重茂(中宗少子)为皇太子,韦后;zh-hk:韋后知政事,父亲相王李旦参政。韦党宗楚客、韦温、纪处讷等人,极力反对相王参谋政事。相王不想卷入宫廷斗争,对事件采取回避的态度,于是李隆基就主动地策划了消灭韦党的宫廷政变。
当时韦后;zh-hk:韋后想称帝登基,对太平公主立李重茂为帝不满;李隆基又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壮大自己。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原来亲近韦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改变态度,暗中向李隆基告密,劝其立即发动攻势。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锺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有人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在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了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就失败了。”[7]于是,决定背著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锺绍京住处。这时,锺绍京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其妻许氏却坚定地说:“忘身殉国,神必助之。既然参与同谋,即使不参加,势难免罪。”锺绍京明白,前往拜谒李隆基。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
二更时分,葛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党掌握军队的韦璿、韦播、高嵩,然后宣布:“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身高有马鞭之长者皆杀之,立相王为帝以安天下。敢有反对者,罪及三族。”羽林军将士纷纷表示从命。李隆基率众出禁苑南门,进攻宫城。葛福顺率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率右万骑攻白兽门,相约在凌烟阁会见。李隆基率兵直入玄武门。韦后惶恐逃入飞骑营,被飞骑斩首献于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在画眉,也被斩首,其夫武延秀同时被杀。凡是诸韦及韦后亲信均被逮捕斩首,史称唐隆之变。
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相王。相王抱著李隆基哭泣著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8]当日,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
太子时期
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禅让于相王李旦。相王即位,是为睿宗。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兄长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在秋七月己巳,册立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景云。九月庚戌,李隆基长子李嗣直封为许昌郡王,次子李嗣谦为真定郡王。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同时,太平公主在后宫中,包括李隆基的身边大量安插耳目[6]。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
景云二年(711年)二月,睿宗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由太子处分。九月,李隆基的一位妾室——杨良媛生下他的第三子李嗣升,即日后的唐肃宗。杨良媛怀孕时,东宫中依附于太平公主的耳目,“必阴伺察,事虽纤芥,皆闻于上[9]”,李隆基心不自安,甚至因太平公主之故试图为杨良媛堕胎。在先天元年(712年)七月,睿宗禅让于太子。太平公主虽力劝睿宗不要放弃处理大政的权力,但已无济于事了。
玄宗即位
李隆基于延和元年(712年)八月三日即位,是为唐玄宗,改元先天。当时,宰相多是太平公主之党,文武大臣,也多依附她。于是,除掉太平公主就成了玄宗的当前要务。而太平公主的党羽看到玄宗锐意亲政,就想废黜玄宗。
先天元年(713年)七月,玄宗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等决定起事。玄宗命王毛仲到闲厩取出御马并调家兵三百馀人,亲自率领太仆少卿李令向、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右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著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窦怀贞暂时走脱,最后自缢而死。太平公主惊恐万状,先逃入山寺,后被赐死于家,是为先天政变。自此以后,一切军政大事玄宗完全可以自作主张了。
先天元年十月,玄宗到新丰(今陕西临潼)阅兵于骊山下,调动二十万人马,旌旗连亘五十馀里,声势浩大。但由于军容不整,欲斩兵部尚书郭元振,因宰相刘幽求、中书令张说求情,将其流于新州(今广东新兴)。接著,以制军礼不肃罪杀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本来,玄宗只是为了整顿军纪,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无意杀唐绍,但由于金吾将军李邈仓促宣敕,无可挽回,故而玄宗罢了李邈的官。由于两位大臣得罪,诸军震动很大,秩序不稳,只有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稳定,玄宗赞叹不已。
开元时期
先天元年十二月,改元为开元。开元时期的三十年是唐朝的极盛时期。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姚崇,革新政治。姚崇建议:抑制权贵,重视爵赏,纳谏诤,禁贡献,他都采纳。无关大局的具体问题,他都放手让姚崇处理。有一次,姚崇奏请决定郎吏的任命问题,姚崇再三请求玄宗决定,玄宗只是仰视殿屋,置之不理。高力士提醒玄宗应置可否,他答曰:“朕委姚崇理政,大事应当与朕共议,郎吏小官的事,何须一一烦朕!”自此以后,群臣于是知道玄宗能尊重大臣的决定。
玄宗弟薛王李业母舅王仙童,凌辱百姓,被御史弹奏。薛王李业为其求情,玄宗命中书、门下复查。姚崇等奏曰:“王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正确,不可纵容。”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从此,所有贵族都不敢放肆。
为了纠正奢华的风气,开元二年(714年)七月玄宗下令:“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又下欶:“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馀皆禁之;妇人服饰从其夫、子。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开元二年七月条)同时,还罢两京织锦坊。他还反对厚葬,他认为厚葬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于是,要求丧葬务遵简俭,凡送终物品,均不得以金银器为饰。如有违者,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者,一律贬官。
为了从历史上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玄宗喜爱阅读史书,读到有关政事的问题,他特别留心。但常碰到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于是,他要宰相为他推荐侍读,帮助他读书。开元三年(715年)九月,马怀素、褚无量被推荐为侍读。玄宗对侍读非常尊敬,亲自迎送,待以师傅之礼。开元三年(715年)正月,玄宗次子李瑛被立为皇太子。
设置黑水府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朝在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设置黑水府,置黑水军,对黑水靺鞨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并勘探了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新唐书·北狄传》记载:“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四月,玄宗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东都集仙殿。他说:“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能治理国家,朕与诸位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仙”、“贤”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玄宗重视人才的态度。
天宝时期
随著时间的流逝,玄宗自认为天下已经太平,逐渐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以致生活奢华,减少过问政事。陈建平《中国通史一百讲》:“开元二十三年的时候,他觉得国家太平,要表现国家的欢乐盛况,于是大宴五凤楼,在五凤楼的殿前,开了一个盛大的同乐会,各种音乐、舞蹈、戏剧,百剧杂陈,让三百里之内的刺史县令,都要带领当地的乐舞伎人,集合到五凤楼之下来表演,这种欢乐表演,热闹喧天,连续了五日之久。”
玄宗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武惠妃不久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以为逝世多年的母亲窦氏祈福的名义,敕书儿媳、第十四子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年)八月,册杨氏为贵妃。
杨贵妃不仅个人受宠,其三个姐姐也均赐府邸于京师,宠贵赫然;其远堂兄杨国忠也因而飞黄腾达。杨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辔授鞭,贵妃院有织绣工七百人。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他们献给杨贵妃的贡品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官吏竞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的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民间竟然流行歌谣日:“生男勿喜女勿悲,若今看女作门楣。”可见,玄宗宠爱杨贵妃的社会影响相当深远。
生活的奢靡,随之而来的是政治上的腐败。天宝初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被重用为相。李林甫为了掌握大权,反对谏官有益的建议。他训斥诸谏官道:“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何须多言!”补阙杜琎上书言事,次日即被降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令。自此以后,没有人敢再有谏争之言了。
在用人方面,李林甫认为凡在德才方面超过自己者,他都设法将其除去。玄宗想重用兵部侍郎卢绚,他就把卢绚调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并欺骗玄宗说卢绚因病不能理事而弃而不用。玄宗又欲重用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刺史严挺之,李林甫又欺骗玄宗说严挺之年老多病,宜授其散职,便于他养病。于是,严挺之又被送到东京(今河南洛阳)养病去了。李林甫虽然专权乱政,但其在位期间,政局尚稳。
李林甫欺上压下并未引起玄宗注意,他反而仍然认为天下无事,把主要政事交由李林甫处理。高力士多次劝他不可使大权旁落以免失去君威,他还甚为不悦,致使高力士惶恐自责。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死后,玄宗一方面重用擅权弄法的杨贵妃堂兄杨国忠为宰相,一方面信任居心叵测的边将安禄山,以图左右平衡。
杨国忠的专权乱政比李林甫更甚,重用亲信,排斥异己。天宝十二年(753年),关中大饥,因京兆尹李岘不甚顺从,遂以灾气归罪于李岘,贬李岘为长沙(今湖南长沙)太守。后来霖雨成灾,玄宗过问灾情,杨国忠取最好的禾苗给玄宗看,掩盖灾情真象。扶风太守房琯反映了所管地区的灾情,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追究他的责任。因此,天宝十三年(754年)虽然关中灾情严重,但无人敢如实上报。连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也说,杨国忠大权在握,赏罚不公,连他也不敢说话了。
范阳(今北京附近)节度使安禄山为了和杨国忠在玄宗面前争宠,二人互相诋毁。玄宗对此摇摆不定,认为主要政事交付宰相,边防事务交付诸将,无可忧虑。这样一来,蓄谋已久的安禄山终于发动了反唐的大叛乱。
唐玄宗虽然没有发动过像唐太宗、唐高宗朝时那样的大规模的开边军事行动,但是他在位期间中原周边地区与邻近少数族吐蕃、契丹、南诏等的战事连绵不断。在边疆军事胜利的刺激下,玄宗日益滋长了他好大喜功的思想,宠爱有战功的边将。边将也因此不停对外族开战,以邀功赏。特别是李林甫为遏制政敌而拉边将牛仙客入相后,更开放了蕃将以边功为手段,窥伺中央政权的机会。
安史之乱
唐玄宗晚年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游乐。他罢免良相张九龄,任用奸相李林甫,朝政每况愈下。玄宗本不太相信鬼神之说,后来崇信方士张果,渐好神仙;并尊奉道教,企慕长生不老,以是朝野争言符瑞。李林甫死后,又以杨贵妃之从兄杨国忠担任丞相,李林甫在位时尚可稳住朝政,杨国忠不仅没有李林甫的才干,反而纵容贪污腐败,局面遂不可收拾。不久,杨国忠与手握兵权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生冲突,安禄山决心先发制人,发动叛变。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于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史称安史之乱。玄宗决定逃往四川,途中至马嵬驿,士兵哗变,士兵砍杀杨国忠,又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权衡轻重下后,为了保命及维持君威,不得已下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勒死。
对玄宗早有不满的太子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李亨率一部份禁军北趋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李隆基与陈玄礼率另一部份禁军南逃成都,后被尊为太上皇,玄宗长达44年的统治告终。
晚年
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随著安禄山被杀,郭子仪收复长安,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奉玄宗为太上皇。乾元三年(760年)七月,宦官李辅国奉承肃宗,离间玄宗与肃宗的关系,迫使玄宗软禁于太极宫(西内)甘露殿。高力士、陈玄礼等人被贬谪,玄宗浸不自怿、忧郁寡欢。
宝应元年农历四月初五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内驾崩,享寿七十七岁,在位四十四年。同年四月十八日(762年5月16日),久病未愈的唐肃宗李亨亦驾崩于长生殿,享年五十一岁。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将唐玄宗李隆基安葬于唐泰陵(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评价
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臣,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开元十四年(726年)杜甫《忆昔》有诗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虽然玄宗后期怠政,但直到他在位四十三年的天宝十三年(754年),仍是唐代的极盛之世,全国有三百二十一郡,一千五百三十八县,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乡,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口。史载:“户口之盛,极于此”[10]。
轶事
中国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专一的皇帝,民间习称他为“唐明皇”,《异闻录》载〈唐明皇游月宫〉一事。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千古传诵,例如: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也有中立如诗圣杜甫,例如《哀江头》一段:
-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皇室后裔李商隐更有《马嵬》诗讽曰: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晚唐宰相郑畋的《马嵬坡》一首貌似为玄宗辩护,其实寓意也不过说他略强于陈后主罢了:
-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影视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 杨贵妃(1927年) - 陈宝琦饰演
- 杨贵妃(1939年) - 舒适饰演
- 杨贵妃(1955年) - 森雅之饰演
- 杨贵妃(1962年) - 严俊饰演
- 杨贵妃(1976年) - 思维饰演
- 剑仙李白(1983年) - 王伟饰演
- 杨贵妃传奇(1986年) - 金汉饰演
- 杨贵妃(1986年) - 宗华饰演
- 珍珠传奇(1987年) - 吴风饰演
- 杨贵妃(1992年) - 刘文治饰演
- 唐明皇(1993年) - 刘威饰演
- 大明宫词(2000年) - 吴军饰演
- 杨贵妃(2000年) - 江华饰演
- 天子寻龙(2001年) - 陈浩民饰演
- 大唐歌飞(2003年) - 唐国强饰演
- 神鬼八阵图(2006年) - 张谦饰演
- 大唐芙蓉园(2007年) - 赵文瑄饰演
- 杨贵妃秘史(2010年) - 黄秋生饰演
- 太平公主秘史(2012年) - 张翰饰演
- 唐宫燕(2013年) - 李承铉饰演
-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2015年) - 黎明饰演
- 大唐荣耀(2016年) - 秦汉饰演
- 妖猫传(2017年) - 张鲁一饰演
- 宫心计2深宫计(2018年) - 马浚伟饰演
文学形象
唐明皇初见杨贵妃, 都只怪杨玉环太美了, 太经典了
参考文献
-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予李隆基,睿宗为太上皇。
- ↑ 唐玄宗(历史古琴大师个人简介).乐器圈
- ↑ 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僚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乐,休假三日。诏从之。”诞日建节,盖肇于此。天宝七载八月己亥,诏改为天长节。
- ↑ 《旧唐书》.玄宗纪“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
- ↑ 窦氏,即唐肃宗皇后张氏的祖母。见于《旧唐书 列传第二 后妃下》肃宗张皇后......祖母窦氏......昭成为天后所杀,玄宗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
- ↑ 6.0 6.1 《唐会要·卷三》皇后......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诏曰。古者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备内职焉。朕恭膺大宝。颇修旧号......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妃嫔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将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
- ↑ 《旧唐书》.玄宗纪“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归于宗社,不成身死于忠孝,安可先请,忧怖大王乎!若请而从,是王与危事;请而不从,则吾计失矣。”
- ↑ 《旧唐书》.玄宗纪“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祇万姓,赖汝之力也。”
- ↑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 ↑ 《资治通鉴》卷217胡三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