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治·巴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本替换 - 替换“{{wikiquote}}”为“”)
参考资料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noteTA
+
{{Infobox person
|G1=Military
+
| 姓名    = 乔治·巴顿
|G2= 地名
+
| 圖像    = [[File:T01c8b8d8664cbc7d13.jpg|缩略图|巴顿|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c8b8d8664cbc7d13.jpg?size=180x220 原图链接]]]
|1=zh-hans:德意志非洲 团; zh-hant:德意志非洲軍;
+
| 圖像說明 = 陆军四星上将 美国 事统帅
|2=zh-hans: 美国 第2 ;zh-hant:美國第2軍;
+
| 出生日期 = 1885年11月11日
|3=zh:佐治;zh-hans:乔治;zh-hk:佐治;zh-sg:乔治;zh-tw:喬治;zh-cn:乔治
+
| 國籍    = 美国
|4=zh-cn:维吉尼亚 军事 学校; zh-tw:維吉尼亞軍校; zh-hk:維珍尼亞軍事學院
+
| 别名    =
 +
| 職業    = 
 +
| 知名原因 =  
 +
| 知名作品 = 二战中著名的美国 军事 统帅
 
}}
 
}}
{{Infobox military person
+
'''乔治·史密斯·巴顿''' (George Smith Patton ,是 一位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著名的 美国军 事统帅 乔治· 巴顿 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 强调快速 有“[[ 热血铁胆]] ”、“[[ 血胆老将]] ”之 巴顿 不仅是将 军也是 文人;是 个具有政治、 事、哲学头脑 人;更 是一个 最具个性和人性的 人。 使之成为 第二世界大战中 一颗耀眼 事明星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2/5csr5l7ae05o2lb.html  乔治·巴顿],  人简历, </ref>
|name=喬治·S·巴頓<br />{{lang|en|George S. Patton}}
 
|birth_name=小乔治·史密斯·巴顿<br />{{lang|en|George Smith Patton, Jr.}}
 
|birth_date= 1885年11月11日
 
|death_date= 1945年12月21日(60岁)
 
|birth_place=[[美國]][[加利福尼亚州]][[聖瑪利諾|聖瑪利諾市]]
 
|death_place=[[同盟国军事占领德国|德國]][[海德堡]]
 
|placeofburial=[[盧森堡美軍公墓和紀念館]]
 
|placeofburial_label=下葬地点
 
|placeofburial_coordinates={{coord|49|36|42|N|06|11|08|E|display=inline}}
 
|image=[[File:Pattonphoto.jpg|250px]]
 
|caption=乔治·S·巴顿(時任中將)
 
|nickname=血膽將軍<br />老家伙
 
|allegiance={{flag|United States|1908}}
 
|branch={{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svg}} [[美國陸軍]]
 
|serviceyears=1909年至1945年
 
|rank=[[File:US-O10 insignia.svg|50px]] [[上將]]
 
|unit=
 
|commands={{hidden
 
|见列表
 
|*[[美国第66装甲团|第304坦克旅]]
 
*[[第3騎兵團第3中隊]]
 
*[[美国第5骑兵团|第5骑兵团]]
 
*[[美国第3骑兵团|第3骑兵团]]
 
*[[美国第2装甲师|第2装甲师第二旅]]
 
*第2装甲师
 
*[[美国第1装甲军|第1装甲军]]
 
*[[沙漠训练中心]]
 
*[[美国第2军|第2军]]
 
*[[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第7集团军]]
 
*[[美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第3集团军]]
 
*[[美国陆军第15集团军|第15集团军]]
 
}}
 
|battles={{hidden
 
|见列表
 
|[[潘乔维拉远征|墨西哥革命]]
 
*[[美墨边境战争|圣米格利托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圣米耶勒战役]]({{lang|en|Battle of Saint-Mihiel}})
 
* [[阿尔贡战役|默兹-阿尔贡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火炬行动|阿尔及利亚-法国,摩洛哥战役]]
 
* [[突尼西亚战役]]
 
* [[西西里岛战役]]
 
* [[洛林战役]]({{lang|en|Lorraine Campaign}})
 
* [[突出部之役|阿登战役]]
 
* [[莱茵兰战役]]({{lang|en|Operation Undertone}})
 
* [[中欧会战]]
 
}}
 
|awards=[[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美国)|傑出服役十字勳章]](2次)<br />[[陆军杰出服役勋章 (美国)|陆军杰出服役勋章]](20次)<br />[[銀星勳章]](2次)<br />[[銅星勳章]]<br />[[紫心勳章]]<br />[[巴斯勋章]]<br />[[大英帝国勋章|大英帝国骑士勋章]]<br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br />[[白狮勋章]]<br />[[比利時利奧波德大綬章勳章]]<br />[[大十字阿道夫拿骚勋章]]<br />[[库图佐夫勋章]]<br />[[美国军功勋章]]
 
|relations=[[喬治·史密斯·巴頓]]少将(子)<br />约翰·K·沃特斯将军(女婿)
 
|laterwork=
 
|portrayedby=[[乔治·C·斯科特]]:《[[巴顿将军]]》
 
|signature =George S Patton Signature.svg
 
 
 
}}
 
''' 乔治·史密斯·巴顿''' ({{lang|en|George Smith Patton, Jr.}} {{bd|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Patton}}) [[ 美国陆军]] 四星[[ 上将]] 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欧洲战场]]先后指挥 美国 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
 
 
 
巴顿 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 家中有悠久的军事背景。他先 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 之后入读[[ 西点军校]] 。他曾参加[[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12年夏季奥运会]] ,也是[[1913型骑兵军刀|M1913型军刀]](又 巴顿军 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一战 也是 最早的[[装甲战|机械化作战]]实例之 。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 ]]新成立 [[美国远征军坦克军|坦克军]]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在战争期间首度统领位于[[法国]]的美国坦克学校,不过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因负伤离职。在[[战间期]],巴顿一直 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 一个 核心 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 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 第二 世界大战 时成为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
 
 
 
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官兵在[[北非战场]]通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 海战场]],并在这{{里}}迅速恢复了第2 受挫的士气,从而建立了身为一位有效率指挥官的名声 。[[西西里岛战役]]期间他指挥第7集团军,抢在英国将军[[伯纳德·蒙哥马利,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伯纳德·蒙哥马利]]之前攻下[[墨西拿]],但也在这{{里}}因[[ 乔治·巴顿 掌掴事件|打了两 士兵耳光]]而卷入争议,并被暂时解除指挥权。1944年,巴顿回到战场,在[[诺曼底战役]]中指挥第3集团军成功地实施了一场快速穿越法国的行动。[[突出部之役]]期间,他带领第3集团军解救了[[围攻巴斯托涅|被圍困在巴斯通]]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纳粹德国|德國本土]]。
 
  
 
 战争结束后,巴顿成为[[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但不久因去纳粹化问题上的不当言论而被解职。后来他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担任了第15集团军的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因车祸逝世,享年60岁。
 
 战争结束后,巴顿成为[[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但不久因去纳粹化问题上的不当言论而被解职。后来他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担任了第15集团军的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因车祸逝世,享年60岁。
行 76: 行 19: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于1885年11月11日在他家人位于今天[[圣玛利诺 (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诺]]附近的一个农场出生<ref name="D'Este1995">{{citation | first = Carlo | last = D'Este | title = Patton: A Genius for War | publisher = Harper Collins | year = 1995 | isbn = 0-06-016455-7 | location = New York City, New York}}</ref>{{rp|29}}<ref name="Brighton">{{citation | last = Brighton | first = Terry | title = Patton, Montgomery, Rommel: Masters of War | publisher = Crown Publishing Group | year = 2009 | isbn = 978-0-307-46154-4}}</ref>{{rp|17}},父亲是老乔治·史密斯·巴顿({{lang|en|George Smith Patton Sr.}}),母亲叫鲁斯·巴顿({{lang|en|Ruth Patton}}),母亲的娘家姓叫威尔森({{lang|en|Wilson}}),巴顿还有个妹妹安妮({{lang|en|Anne}}),一家人拥有[[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血统<ref name="Axelrod">{{citation|first=Alan |last=Axelrod |year=2006 |title=Patton: A Biography |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location=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978-1403971395}}</ref>{{rp|13}}。巴顿的家庭有着歷史悠久的军事背景,于[[美国独立战争]][[普林斯顿战役]]中遇难的[[休·默瑟]]({{lang|en|Hugh Mercer}})与巴顿家族有血缘关系,巴頓的祖父[[老乔治·S·巴顿]]({{lang|en|George S. Patton, Sr.}})[[上校]]曾在[[美国内战|南北戰爭]]期间统领弗吉尼亚第22步兵团并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叔祖[[沃勒·T·巴顿]]({{lang|en|Waller T. Patton}})也在[[盖茨堡之役]]的[[皮克特冲锋|皮克特冲锋行動]]中丧生。不过,巴顿的父亲从维吉尼亚军事学校[[毕业]]后并没有走上军事生涯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律师]],之后还当选[[洛杉矶县]]地区检察官。巴顿母亲一方的亲戚包括[[本杰明·戴维斯·威尔森]]({{lang|en|Benjamin Davis Wilson}}),他曾担任[[洛杉矶]][[市长]],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ref name="Axelrod" />{{rp|9-10}}。巴顿家世显赫,從小就生活在约810[[公顷]]大的庄园中<ref name="Zaloga2010">{{citation|last=Zaloga |first=Steven |title=George S. Patton: Leadership, Strategy, Conflict |publisher=Osprey Publishing |year=2010 |location=Oxford, United Kingdom |isbn=978-1846034596 |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oMRBgBbkHL0C&printsec=frontcover&dq=Zaloga,+Steven+%282010%29,+George+S.+Patton:+Leadership,+Strategy,+Conflict,&hl=en&sa=X&ei=yp8GUeLsIY6kqwGF_4CQDg&ved=0CDAQ6AEwAA#v=onepage&q&f=false |accessdate=2013-07-06}}</ref>{{rp|6}}。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于1885年11月11日在他家人位于今天[[圣玛利诺 (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诺]]附近的一个农场出生<ref name="D'Este1995">{{citation | first = Carlo | last = D'Este | title = Patton: A Genius for War | publisher = Harper Collins | year = 1995 | isbn = 0-06-016455-7 | location = New York City, New York}}</ref>{{rp|29}}<ref name="Brighton">{{citation | last = Brighton | first = Terry | title = Patton, Montgomery, Rommel: Masters of War | publisher = Crown Publishing Group | year = 2009 | isbn = 978-0-307-46154-4}}</ref>{{rp|17}},父亲是老乔治·史密斯·巴顿({{lang|en|George Smith Patton Sr.}}),母亲叫鲁斯·巴顿({{lang|en|Ruth Patton}}),母亲的娘家姓叫威尔森({{lang|en|Wilson}}),巴顿还有个妹妹安妮({{lang|en|Anne}}),一家人拥有[[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血统<ref name="Axelrod">{{citation|first=Alan |last=Axelrod |year=2006 |title=Patton: A Biography |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location=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978-1403971395}}</ref>{{rp|13}}。巴顿的家庭有着歷史悠久的军事背景,于[[美国独立战争]][[普林斯顿战役]]中遇难的[[休·默瑟]]({{lang|en|Hugh Mercer}})与巴顿家族有血缘关系,巴頓的祖父[[老乔治·S·巴顿]]({{lang|en|George S. Patton, Sr.}})[[上校]]曾在[[美国内战|南北戰爭]]期间统领弗吉尼亚第22步兵团并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叔祖[[沃勒·T·巴顿]]({{lang|en|Waller T. Patton}})也在[[盖茨堡之役]]的[[皮克特冲锋|皮克特冲锋行動]]中丧生。不过,巴顿的父亲从维吉尼亚军事学校[[毕业]]后并没有走上军事生涯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律师]],之后还当选[[洛杉矶县]]地区检察官。巴顿母亲一方的亲戚包括[[本杰明·戴维斯·威尔森]]({{lang|en|Benjamin Davis Wilson}}),他曾担任[[洛杉矶]][[市长]],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ref name="Axelrod" />{{rp|9-10}}。巴顿家世显赫,從小就生活在约810[[公顷]]大的庄园中<ref name="Zaloga2010">{{citation|last=Zaloga |first=Steven |title=George S. Patton: Leadership, Strategy, Conflict |publisher=Osprey Publishing |year=2010 |location=Oxford, United Kingdom |isbn=978-1846034596 |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oMRBgBbkHL0C&printsec=frontcover&dq=Zaloga,+Steven+%282010%29,+George+S.+Patton:+Leadership,+Strategy,+Conflict,&hl=en&sa=X&ei=yp8GUeLsIY6kqwGF_4CQDg&ved=0CDAQ6AEwAA#v=onepage&q&f=false |accessdate=2013-07-06}}</ref>{{rp|6}}。
  
[[File:Patton at VMI 1907.jpg|thumb|180px|left|就讀於维吉尼亚军事学校時的巴顿。]]
 
 
 巴顿小时候在读和写上表现不佳,但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成年后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书迷{{#tag:ref|历史学家卡罗·D·艾斯特和艾伦·阿克塞尔罗德在他们为巴顿撰写的传记中认为这些读写上的困难很可能是由于未经诊断出来过的[[失读症]]所引起。<ref name=Axelrod />{{rp|11-12}}|group=注}}。他在家中学习到11岁后进入斯蒂芬·克拉克({{lang|en|Stephen Clark}})的男生学校学习了六年,该校位于[[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是一所私立学校。根据他人的形容,巴顿天资聪颖的男孩,阅读了广泛的经典[[军事史]]书籍,特别是[[尤利乌斯·凯撒]]、[[圣女贞德]]、[[拿破仑一世]]和[[大西庇阿]]的勋绩,还对家族友人[[约翰·辛格顿·莫斯比]]({{lang|en|John Singleton Mosby}})(南北戰爭的邦聯軍軍官,以機動戰術聞名)感兴趣<ref name="Axelrod" />{{rp|11-12}},巴頓还努力学习[[马术]]<ref name="Axelrod" />{{rp|13}}。1902年随家人到[[圣卡塔利娜岛]]旅游期间,巴顿结识了比翠丝·巴宁·艾尔({{lang|en|Beatrice Banning Ayer}}),她是[[波士顿]]实业家[[弗雷德里克·艾尔]]({{lang|en|Frederick Ayer}})的女儿<ref name="Axelrod" />{{rp|14-15}},两人于1910年5月26日在[[马萨诸塞州]]结婚,共育有3名子女,長女比翠丝·史密斯于1911年3月诞生<ref name="Axelrod" />{{rp|28-29}}、長子鲁斯·艾伦({{lang|en|Ruth Ellen}})于1915年2月出生<ref name="Axelrod" />{{rp|35}}、么子[[乔治·史密斯·巴顿]]于1923年12月出生<ref name="Axelrod" />{{rp|65-66}}{{#tag:ref|巴顿将军将自己的儿子视为使用这个名字的第四代传人,将军的父亲和爷爷都叫这个名字。<ref name="Axelrod" />{{rp|65-66}}|group="注"}}。
 
 巴顿小时候在读和写上表现不佳,但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成年后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书迷{{#tag:ref|历史学家卡罗·D·艾斯特和艾伦·阿克塞尔罗德在他们为巴顿撰写的传记中认为这些读写上的困难很可能是由于未经诊断出来过的[[失读症]]所引起。<ref name=Axelrod />{{rp|11-12}}|group=注}}。他在家中学习到11岁后进入斯蒂芬·克拉克({{lang|en|Stephen Clark}})的男生学校学习了六年,该校位于[[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是一所私立学校。根据他人的形容,巴顿天资聪颖的男孩,阅读了广泛的经典[[军事史]]书籍,特别是[[尤利乌斯·凯撒]]、[[圣女贞德]]、[[拿破仑一世]]和[[大西庇阿]]的勋绩,还对家族友人[[约翰·辛格顿·莫斯比]]({{lang|en|John Singleton Mosby}})(南北戰爭的邦聯軍軍官,以機動戰術聞名)感兴趣<ref name="Axelrod" />{{rp|11-12}},巴頓还努力学习[[马术]]<ref name="Axelrod" />{{rp|13}}。1902年随家人到[[圣卡塔利娜岛]]旅游期间,巴顿结识了比翠丝·巴宁·艾尔({{lang|en|Beatrice Banning Ayer}}),她是[[波士顿]]实业家[[弗雷德里克·艾尔]]({{lang|en|Frederick Ayer}})的女儿<ref name="Axelrod" />{{rp|14-15}},两人于1910年5月26日在[[马萨诸塞州]]结婚,共育有3名子女,長女比翠丝·史密斯于1911年3月诞生<ref name="Axelrod" />{{rp|28-29}}、長子鲁斯·艾伦({{lang|en|Ruth Ellen}})于1915年2月出生<ref name="Axelrod" />{{rp|35}}、么子[[乔治·史密斯·巴顿]]于1923年12月出生<ref name="Axelrod" />{{rp|65-66}}{{#tag:ref|巴顿将军将自己的儿子视为使用这个名字的第四代传人,将军的父亲和爷爷都叫这个名字。<ref name="Axelrod" />{{rp|65-66}}|group="注"}}。
  
行 85: 行 27:
  
 
== 初级军官 ==
 
== 初级军官 ==
[[File:1912 fencing patton and mas latrie.jpg|thumb|left|正参加[[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击剑]]比赛的巴顿。]]
 
 
 
 巴顿服役的第一站是駐於[[伊利诺伊州]][[谢里登堡 (伊利诺伊州)|谢里登堡]]({{lang|en|Fort Sheridan}})的第15骑兵团<ref name="Brighton" />{{rp|20}},他在这{{里}}树立起了一个强硬的领导人形象,他的奉献精神也给上级留下了深刻印象<ref name="Axelrod" />{{rp|26-27}}。1911年末,巴顿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弗吉尼亚州]]的[[迈尔堡]]({{lang|en|Fort Myer}}),许多军队的高层将领都驻扎在这{{里}}。巴顿在此期间结交了[[美国战争部长|战争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并曾担任后者在社交场合的助手,他的本职工作则是自己部队的军需官<ref name="Axelrod" />{{rp|28-29}}。
 
 巴顿服役的第一站是駐於[[伊利诺伊州]][[谢里登堡 (伊利诺伊州)|谢里登堡]]({{lang|en|Fort Sheridan}})的第15骑兵团<ref name="Brighton" />{{rp|20}},他在这{{里}}树立起了一个强硬的领导人形象,他的奉献精神也给上级留下了深刻印象<ref name="Axelrod" />{{rp|26-27}}。1911年末,巴顿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弗吉尼亚州]]的[[迈尔堡]]({{lang|en|Fort Myer}}),许多军队的高层将领都驻扎在这{{里}}。巴顿在此期间结交了[[美国战争部长|战争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并曾担任后者在社交场合的助手,他的本职工作则是自己部队的军需官<ref name="Axelrod" />{{rp|28-29}}。
  
行 92: 行 32:
  
 
{{quote|今天军官们所表现出的这种高度的体育和慷慨精神,可以充分说明他们的人品和性格。我觉得这其中没有任何一起违反体育精神的狡辩或争抢分数的行为,也不会对奥运会上的其他平民比赛项目构成抵毁。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后我们都觉得更像是好的朋友和同志,而不是激烈竞争中的对手,而这种友谊的精神也不会因大家争取成功的热忱而受到损害。<ref name="Blumenson1972" />{{rp|231-234}}}}
 
{{quote|今天军官们所表现出的这种高度的体育和慷慨精神,可以充分说明他们的人品和性格。我觉得这其中没有任何一起违反体育精神的狡辩或争抢分数的行为,也不会对奥运会上的其他平民比赛项目构成抵毁。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后我们都觉得更像是好的朋友和同志,而不是激烈竞争中的对手,而这种友谊的精神也不会因大家争取成功的热忱而受到损害。<ref name="Blumenson1972" />{{rp|231-234}}}}
 
[[File:Wooltex and George S Patton.jpg|thumb|1914年,巴顿正在骑马。]]
 
  
 
 奥运会结束后,巴顿来到[[索米尔]]向{{lang|en|M}}·克莱{{里}}({{lang|fr|M. Cléry}})学习击剑技巧,此人是一位法国“兵器大师”,也是当地一所骑兵学校的击剑教练<ref name="D'Este1995" />{{rp|140-142}}。巴顿带着学到的经验回到迈尔堡后,为美国骑兵队重新制定使用军刀的教範,改採突刺而不是标准的挥砍动作,他还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式軍刀,之后被临时分配到[[美国陆军参谋长|陆军参谋长]]办公室工作。1913年,军队订制了两万把1913型骑兵軍刀,俗称“巴顿軍刀”。之后巴顿回到索米尔学习進階的擊劍技術,再将这些經驗傳到位于[[堪萨斯州]][[赖利堡]]({{lang|en|Fort Riley}})的[[美国陆军骑兵学校|陆军骑兵学校]],在这{{里}}他既是学员,又是击剑教练。巴顿是该校首位获得“剑术大师”称号的陆军军官<ref name="Axelrod" />{{rp|31-32}}<ref name="D'Este1995" />{{rp|145}},这一头衔只授予学校最顶尖的剑术教练<ref name="Brighton" />{{rp|21}}。巴顿于1913年9月到达该校,教导其他骑兵军官击剑,这其中许多人的军阶都比他高<ref name="Axelrod" />{{rp|33-34}}。1915年6月,巴顿在该校毕业,他起初打算回第15骑兵团<ref name="D'Este1995" />{{rp|153}},但这將使他随该团前往[[菲律宾]]服役。由于担心这可能成为自己事业上的死胡同,巴顿休了11天假来到[[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成功说服一些有影响力的朋友将他重新分配到驻扎在[[德克萨斯州]][[布利斯堡]]({{lang|en|Fort Bliss}})的[[美国第8骑兵团|第8骑兵团]],以因應当时政局不稳定并可能爆发全面[[内战]]的[[墨西哥]]<ref name="Axelrod" />{{rp|35}}。与此同时,巴顿获选参加[[19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16年夏季奥运会]],但此项赛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ref name="D'Este1995" />{{rp|148}}。
 
 奥运会结束后,巴顿来到[[索米尔]]向{{lang|en|M}}·克莱{{里}}({{lang|fr|M. Cléry}})学习击剑技巧,此人是一位法国“兵器大师”,也是当地一所骑兵学校的击剑教练<ref name="D'Este1995" />{{rp|140-142}}。巴顿带着学到的经验回到迈尔堡后,为美国骑兵队重新制定使用军刀的教範,改採突刺而不是标准的挥砍动作,他还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式軍刀,之后被临时分配到[[美国陆军参谋长|陆军参谋长]]办公室工作。1913年,军队订制了两万把1913型骑兵軍刀,俗称“巴顿軍刀”。之后巴顿回到索米尔学习進階的擊劍技術,再将这些經驗傳到位于[[堪萨斯州]][[赖利堡]]({{lang|en|Fort Riley}})的[[美国陆军骑兵学校|陆军骑兵学校]],在这{{里}}他既是学员,又是击剑教练。巴顿是该校首位获得“剑术大师”称号的陆军军官<ref name="Axelrod" />{{rp|31-32}}<ref name="D'Este1995" />{{rp|145}},这一头衔只授予学校最顶尖的剑术教练<ref name="Brighton" />{{rp|21}}。巴顿于1913年9月到达该校,教导其他骑兵军官击剑,这其中许多人的军阶都比他高<ref name="Axelrod" />{{rp|33-34}}。1915年6月,巴顿在该校毕业,他起初打算回第15骑兵团<ref name="D'Este1995" />{{rp|153}},但这將使他随该团前往[[菲律宾]]服役。由于担心这可能成为自己事业上的死胡同,巴顿休了11天假来到[[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成功说服一些有影响力的朋友将他重新分配到驻扎在[[德克萨斯州]][[布利斯堡]]({{lang|en|Fort Bliss}})的[[美国第8骑兵团|第8骑兵团]],以因應当时政局不稳定并可能爆发全面[[内战]]的[[墨西哥]]<ref name="Axelrod" />{{rp|35}}。与此同时,巴顿获选参加[[19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16年夏季奥运会]],但此项赛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ref name="D'Este1995" />{{rp|148}}。
行 99: 行 37:
  
 
== 潘乔维拉远征 ==
 
== 潘乔维拉远征 ==
[[File:1915-dodge-archives.jpg|thumb|1915年道奇兄弟30-35型游览车。潘兴曾在远征中使用道奇公司的这款新产品,巴顿也曾在1916年的战事中使用,該車以耐用性闻名。<ref>{{citation| title= The Mexican Revolution 1910–20 | first = Philip | last = Jowett | first2 = Alejandro | last2 = de Quesada | publisher=Osprey Publishing |location=London, United Kingdom | page = 25 | isbn = 978-1-84176-989-9 |year=2006}}</ref>]]
 
 
1915年,巴顿获派与第8骑兵团的一个连驻扎到德克萨斯州接近墨西哥边境的一个小镇,并执行边境巡逻任务<ref name="Axelrod" />{{rp|36}}<ref name="D'Este1995" />{{rp|158-159}}。在这个荒凉的边陲小镇上时,巴顿把自己的[[M1911手枪|科尔特.45手枪]]别在皮带上而不是装在皮套{{里}},以此来效仿[[牛仔]]形象,不过有天晚上这支枪在一家沙龙走火,于是他换了支象牙手柄的科尔特单发陆军左轮手枪,这支枪之后成为巴顿的註冊商標。不久,他被短暂调至[[密苏里州]]的[[伦纳德伍德堡]]({{lang|en|Fort Leonard Wood}})<ref name="Zaloga2010" />{{rp|9}}
 
1915年,巴顿获派与第8骑兵团的一个连驻扎到德克萨斯州接近墨西哥边境的一个小镇,并执行边境巡逻任务<ref name="Axelrod" />{{rp|36}}<ref name="D'Este1995" />{{rp|158-159}}。在这个荒凉的边陲小镇上时,巴顿把自己的[[M1911手枪|科尔特.45手枪]]别在皮带上而不是装在皮套{{里}},以此来效仿[[牛仔]]形象,不过有天晚上这支枪在一家沙龙走火,于是他换了支象牙手柄的科尔特单发陆军左轮手枪,这支枪之后成为巴顿的註冊商標。不久,他被短暂调至[[密苏里州]]的[[伦纳德伍德堡]]({{lang|en|Fort Leonard Wood}})<ref name="Zaloga2010" />{{rp|9}}
  
行 109: 行 46: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File:George S. Patton - France - 1918.jpg|thumb|left|250px|1918年,巴顿在法国与一辆[[雷诺FT-17坦克]]合影]]
 
 
 潘乔维拉远-{征}-结束后,巴顿預計將被派到弗吉尼亚州的[[弗兰特罗亚尔 (弗吉尼亚州)|弗兰特罗亚尔]]负责监管陆军的马匹采购,但他向潘兴求助調任他職<ref name="Axelrod" />{{rp|46}}。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潘兴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赴欧远征军]]指挥官,巴顿向潘兴请求成為其部屬加入戰場,后者接受了这一要求<ref name="Zaloga2010" />{{rp|10}}。1917年5月15日,巴顿被提升为[[上尉]]并准备动身前往[[欧洲]]。他与180人组成潘兴的先遣队于5月28日出发,6月8日到达英國[[利物浦]]<ref name="Axelrod" />{{rp|47}}。作为潘兴的私人副官,巴顿在[[巴黎]]负责监督美国军人的训练直到9月,再前往[[肖蒙 (上马恩省)|肖蒙]]担任一名副官,負責指挥[[总部连]],保卫基地安全。巴顿对这么个职位感到不满意,并开始对[[坦克]]产生兴趣,而当时潘兴也正寻求给他指挥一个营<ref name="Axelrod" />{{rp|47-48}}。巴顿在一间治疗[[黄疸]]的医院认识了[[福克斯·康纳]]({{lang|en|Fox Conner}})[[上校]],后者鼓励他选择指挥坦克而非步兵<ref name="Axelrod" />{{rp|49}}。
 
 潘乔维拉远-{征}-结束后,巴顿預計將被派到弗吉尼亚州的[[弗兰特罗亚尔 (弗吉尼亚州)|弗兰特罗亚尔]]负责监管陆军的马匹采购,但他向潘兴求助調任他職<ref name="Axelrod" />{{rp|46}}。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潘兴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赴欧远征军]]指挥官,巴顿向潘兴请求成為其部屬加入戰場,后者接受了这一要求<ref name="Zaloga2010" />{{rp|10}}。1917年5月15日,巴顿被提升为[[上尉]]并准备动身前往[[欧洲]]。他与180人组成潘兴的先遣队于5月28日出发,6月8日到达英國[[利物浦]]<ref name="Axelrod" />{{rp|47}}。作为潘兴的私人副官,巴顿在[[巴黎]]负责监督美国军人的训练直到9月,再前往[[肖蒙 (上马恩省)|肖蒙]]担任一名副官,負責指挥[[总部连]],保卫基地安全。巴顿对这么个职位感到不满意,并开始对[[坦克]]产生兴趣,而当时潘兴也正寻求给他指挥一个营<ref name="Axelrod" />{{rp|47-48}}。巴顿在一间治疗[[黄疸]]的医院认识了[[福克斯·康纳]]({{lang|en|Fox Conner}})[[上校]],后者鼓励他选择指挥坦克而非步兵<ref name="Axelrod" />{{rp|49}}。
  
行 119: 行 55:
  
 
== 战间年代 ==
 
== 战间年代 ==
[[File:George S. Patton 1919.jpg|thumb|1919年,巴顿在[[马里兰州]][[乔治·G.米德堡|米德营]]临时担任上校。]]
 
 
1919年3月2日,巴顿离开法国前往[[纽约]]。战争结束后他被派往米德营,并在1920年6月30日回复到上尉军衔,不过次日就再次被提升为少校。同年巴顿被临时派往哥伦比亚特区,进入一个委员会任职编写坦克操作手册。在这一时期他发展出一种坦克不应只是用来支援步兵,而是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战斗力量的理念。巴顿支持了[[約翰·沃爾特·克里斯蒂]]设计的{{lang|en|M1919}}型坦克,不过这个方案之后因财政上的考量而被搁置<ref name="Axelrod" />{{rp|63-64}}。1919年在哥伦比亚特区期间,巴顿认识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ref name="Brighton" />{{rp|46}},后者将在他的军旅生涯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自巴顿被调配到[[夏威夷]]起,他与艾森豪威尔開始频繁合作,给后者提供了许多帮助,令其得以顺利从总参谋学院毕业<ref name="Axelrod" />{{rp|65-66}}。巴顿与克里斯蒂、艾森豪威尔及另外少数几名军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推动了装甲战更多的发展。他们的想法与战争部长[[德怀特·F.戴维斯]]({{lang|en|Dwight F. Davis}})产生共鸣,但由于军事预算有限,且現行的步兵與騎兵部隊仍受重視,美国直至1940年才开始大力发展其装甲部队<ref name="Steele">{{citation |last=Steele |first=Brett D. |title=Military Reengineering Between the World Wars |year=2005 |location=Chicago, Illinois |publisher=Rand Publishing |isbn=978-0833037213 |page=18}}</ref>。
 
1919年3月2日,巴顿离开法国前往[[纽约]]。战争结束后他被派往米德营,并在1920年6月30日回复到上尉军衔,不过次日就再次被提升为少校。同年巴顿被临时派往哥伦比亚特区,进入一个委员会任职编写坦克操作手册。在这一时期他发展出一种坦克不应只是用来支援步兵,而是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战斗力量的理念。巴顿支持了[[約翰·沃爾特·克里斯蒂]]设计的{{lang|en|M1919}}型坦克,不过这个方案之后因财政上的考量而被搁置<ref name="Axelrod" />{{rp|63-64}}。1919年在哥伦比亚特区期间,巴顿认识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ref name="Brighton" />{{rp|46}},后者将在他的军旅生涯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自巴顿被调配到[[夏威夷]]起,他与艾森豪威尔開始频繁合作,给后者提供了许多帮助,令其得以顺利从总参谋学院毕业<ref name="Axelrod" />{{rp|65-66}}。巴顿与克里斯蒂、艾森豪威尔及另外少数几名军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推动了装甲战更多的发展。他们的想法与战争部长[[德怀特·F.戴维斯]]({{lang|en|Dwight F. Davis}})产生共鸣,但由于军事预算有限,且現行的步兵與騎兵部隊仍受重視,美国直至1940年才开始大力发展其装甲部队<ref name="Steele">{{citation |last=Steele |first=Brett D. |title=Military Reengineering Between the World Wars |year=2005 |location=Chicago, Illinois |publisher=Rand Publishing |isbn=978-0833037213 |page=18}}</ref>。
  
行 140: 行 75:
  
 
=== 北非战场 ===
 
=== 北非战场 ===
[[File:Major General Patton and Rear Admiral Hewitt on USS Augusta (CA-31), circa in November 1942 (80-G-30116).jpg|thumb|1942年11月,巴顿(左)和海军少将[[亨利·肯特·休伊特]]({{lang|en|Henry Kent Hewitt}})在北非外海的[[美国海军]]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上]]
 
{{See also|北非战场}}
 
 
 
1942年夏,巴顿经艾森豪威尔指派加入了[[火炬行动]],對北非展開登陸<ref name="Brighton" />{{rp|117-119}}<ref name="Axelrod" />{{rp|90}}。他指挥24000名将士和100艘船只组成的西方特遣队于1942年12月8日在[[摩洛哥]]的[[达尔贝达]]周边地区登陆。这一行动遭到了[[维希法国]]军队的对抗,但巴顿的手下很快夺取了滩头阵地,并在激烈的交战中推进。11月11日攻下[[卡萨布兰卡]]后巴顿与法国将军[[查尔斯·诺盖]]({{lang|en|Charles Noguès}})经谈判达成一份[[停战协定]]<ref name="Axelrod" />{{rp|91-93}}<ref name="Brighton" />{{rp|165-166}}。[[穆罕默德五世 (摩洛哥)|摩洛哥苏丹]]对巴顿相當賞識,后来授予巴顿一枚[[皇家御座勋章]]({{lang|en|Order of Ouissam Alaouite}}),勋章的题词说“躲在巢穴中的狮子也会因他的临近而颤抖”<ref name="Edey">{{citation|last=Edey |first=Maitland A. |title=Time Capsule 1943 |publisher=Littlehampton Book Services |year=1968 |location=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978-0705402705}}</ref>{{rp|60}}。巴顿监督了将卡萨布兰卡转为军港的工作,并于1943年1月協助[[卡萨布兰卡会议]]的運行<ref name="Axelrod" />{{rp|94}}。
 
1942年夏,巴顿经艾森豪威尔指派加入了[[火炬行动]],對北非展開登陸<ref name="Brighton" />{{rp|117-119}}<ref name="Axelrod" />{{rp|90}}。他指挥24000名将士和100艘船只组成的西方特遣队于1942年12月8日在[[摩洛哥]]的[[达尔贝达]]周边地区登陆。这一行动遭到了[[维希法国]]军队的对抗,但巴顿的手下很快夺取了滩头阵地,并在激烈的交战中推进。11月11日攻下[[卡萨布兰卡]]后巴顿与法国将军[[查尔斯·诺盖]]({{lang|en|Charles Noguès}})经谈判达成一份[[停战协定]]<ref name="Axelrod" />{{rp|91-93}}<ref name="Brighton" />{{rp|165-166}}。[[穆罕默德五世 (摩洛哥)|摩洛哥苏丹]]对巴顿相當賞識,后来授予巴顿一枚[[皇家御座勋章]]({{lang|en|Order of Ouissam Alaouite}}),勋章的题词说“躲在巢穴中的狮子也会因他的临近而颤抖”<ref name="Edey">{{citation|last=Edey |first=Maitland A. |title=Time Capsule 1943 |publisher=Littlehampton Book Services |year=1968 |location=London, United Kingdom |isbn=978-0705402705}}</ref>{{rp|60}}。巴顿监督了将卡萨布兰卡转为军港的工作,并于1943年1月協助[[卡萨布兰卡会议]]的運行<ref name="Axelrod" />{{rp|94}}。
  
行 150: 行 82:
  
 
=== 西西里岛战役 ===
 
=== 西西里岛战役 ===
{{See also|西西里岛战役}}
 
[[File:Patton speaking with Lt. Col. Lyle Bernard, at Brolo, circa 1943.jpg|200px|thumb|left|1943年,在西西{{里}}布罗洛附近的巴顿。]]
 
 
 在代号「哈士奇行動」的西西{{里}}岛登陸戰中,巴顿是第7集团军的指挥官,他带领9万名官兵在[[杰拉]]、[[利卡塔]]和[[斯科格里蒂]]({{lang|en|Scoglitti}})登陆,並支援从北面進攻的[[英国第8集团军]](由[[伯纳德·蒙哥马利,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伯纳德·蒙哥马利]]指揮)。巴顿的第1装甲军在登陆的1943年7月10日清晨前刚刚正式组入第7集团军,他们在利卡塔受到了风和天气的阻碍,但还是成功抢滩。然后他们[[杰拉战役|击退了杰拉的反击]]<ref name="Axelrod" />{{rp|101-104}},巴顿在战斗中亲自带领部下与德国援军战斗<ref name="Brighton" />{{rp|201-202}}。
 
 在代号「哈士奇行動」的西西{{里}}岛登陸戰中,巴顿是第7集团军的指挥官,他带领9万名官兵在[[杰拉]]、[[利卡塔]]和[[斯科格里蒂]]({{lang|en|Scoglitti}})登陆,並支援从北面進攻的[[英国第8集团军]](由[[伯纳德·蒙哥马利,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伯纳德·蒙哥马利]]指揮)。巴顿的第1装甲军在登陆的1943年7月10日清晨前刚刚正式组入第7集团军,他们在利卡塔受到了风和天气的阻碍,但还是成功抢滩。然后他们[[杰拉战役|击退了杰拉的反击]]<ref name="Axelrod" />{{rp|101-104}},巴顿在战斗中亲自带领部下与德国援军战斗<ref name="Brighton" />{{rp|201-202}}。
  
行 160: 行 90:
  
 
===掌掴事件及后果===
 
===掌掴事件及后果===
{{Main|乔治·巴顿掌掴事件}}
 
[[File:Wounded-on wayto-hospital-RG-208-AA-158-A-015.jpg|thumb|190px|巴顿与将要后送的伤员交谈。]]
 
 
1943年8月,巴顿掌掴了手下两名士兵,此事引发了很大的争议。8月3日,他在[[尼科西亚]]的一个后送医院打了患有[[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战斗疲劳]][[二等兵]]查尔斯·H·库尔({{lang|en|Charles H. Kuhl}})的耳光并加以辱骂<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1}}。8月10日,巴顿又在另一个医院掌掴了二等兵保罗·G·伯奈特({{lang|en|Paul G. Bennett}}),情况与几天前的事件类似<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1}}。巴顿命令两人立即回前线<ref name="Axelrod" />{{rp|118}},巴顿严词谴责这种在他看来属于懦弱的行为,并向手下的指挥官下令对任何抱怨战斗疲劳的士兵加以管教<ref name="Axelrod" />{{rp|117}}。
 
1943年8月,巴顿掌掴了手下两名士兵,此事引发了很大的争议。8月3日,他在[[尼科西亚]]的一个后送医院打了患有[[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战斗疲劳]][[二等兵]]查尔斯·H·库尔({{lang|en|Charles H. Kuhl}})的耳光并加以辱骂<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1}}。8月10日,巴顿又在另一个医院掌掴了二等兵保罗·G·伯奈特({{lang|en|Paul G. Bennett}}),情况与几天前的事件类似<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1}}。巴顿命令两人立即回前线<ref name="Axelrod" />{{rp|118}},巴顿严词谴责这种在他看来属于懦弱的行为,并向手下的指挥官下令对任何抱怨战斗疲劳的士兵加以管教<ref name="Axelrod" />{{rp|117}}。
  
行 181: 行 109:
  
 
=== 洛林战役 ===
 
=== 洛林战役 ===
[[File:"Lt. Gen. George S. Patton, U.S. Third Army commander, pins the Silver Star on Private Ernest A. Jenkins of New York Cit - NARA - 535724.jpg|thumb|left|180px|1944年10月,巴顿授予手下二等兵欧内斯特·{{lang|en|A}}·詹金斯[[银星勋章]]]]
 
 
1944年,由于第3集团军在[[梅斯]]外不远的[[摩泽尔河]]附近用完了[[燃料]],巴顿的进攻也告中止。巴顿期望战区指挥官保持燃料和补给畅通来支持进军,但艾森豪威尔的戰略偏向于在部隊全面推进、認為单一部队進行深入进攻時將會使侧翼失去保護而容易被擊敗,同时艾森豪威尔也優先让蒙哥马利带领的[[第21集团军群]]可以更优先地获得补给,以接下來發動該人策劃的大攻勢——[[市场花园行动]]<ref>{{citation |last=Ambrose |first=Stephen E. |title=Eisenhower: Soldier and President |publisher=Simon & Schuster |year=2007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isbn=978-0945707394 |pages=162-164}}</ref>。由於其他部队都對有限的資源有所需求,第3集团军耗尽了燃料供应而無法前進<ref>{{citation|last=Zaloga |first=Steven |title=Armored Thunderbolt: The U.S. Army Sherman in World War II |publisher=Stackpole Books |year=2008 |location=Mechanicsburg, Pennsylvania |isbn=978-0811704243 |pages=184-193}}</ref>。巴顿相信自己的部队已经足够接近[[齐格菲防线]],他对布拉德利指出,只要給他40万加仑[[汽油]],自己可以在两天内打进德国<ref name="Axelrod" />{{rp|141}}。9月末,一支德国装甲部队發動進攻,试图阻止巴顿第3集团军的进军,但在[[阿尔拉库尔战役]]({{lang|en|Battle of Arracourt}})中被[[美国第4装甲师]]击败。尽管巴顿获得了此战的胜利,艾森豪威尔仍命令第3集团军留在原地待命,德军指挥官也因此誤以為德軍发动的反攻获得了成功<ref>{{citation |last= von Mellenthin |first=Frederich W. |title=Panzer Battles: A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of Arm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year=2006 |publisher=Konecky & Konecky |location=Old Saybrook, Connecticut |isbn=978-1568525785 |pages=381-382}}</ref>。
 
1944年,由于第3集团军在[[梅斯]]外不远的[[摩泽尔河]]附近用完了[[燃料]],巴顿的进攻也告中止。巴顿期望战区指挥官保持燃料和补给畅通来支持进军,但艾森豪威尔的戰略偏向于在部隊全面推进、認為单一部队進行深入进攻時將會使侧翼失去保護而容易被擊敗,同时艾森豪威尔也優先让蒙哥马利带领的[[第21集团军群]]可以更优先地获得补给,以接下來發動該人策劃的大攻勢——[[市场花园行动]]<ref>{{citation |last=Ambrose |first=Stephen E. |title=Eisenhower: Soldier and President |publisher=Simon & Schuster |year=2007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isbn=978-0945707394 |pages=162-164}}</ref>。由於其他部队都對有限的資源有所需求,第3集团军耗尽了燃料供应而無法前進<ref>{{citation|last=Zaloga |first=Steven |title=Armored Thunderbolt: The U.S. Army Sherman in World War II |publisher=Stackpole Books |year=2008 |location=Mechanicsburg, Pennsylvania |isbn=978-0811704243 |pages=184-193}}</ref>。巴顿相信自己的部队已经足够接近[[齐格菲防线]],他对布拉德利指出,只要給他40万加仑[[汽油]],自己可以在两天内打进德国<ref name="Axelrod" />{{rp|141}}。9月末,一支德国装甲部队發動進攻,试图阻止巴顿第3集团军的进军,但在[[阿尔拉库尔战役]]({{lang|en|Battle of Arracourt}})中被[[美国第4装甲师]]击败。尽管巴顿获得了此战的胜利,艾森豪威尔仍命令第3集团军留在原地待命,德军指挥官也因此誤以為德軍发动的反攻获得了成功<ref>{{citation |last= von Mellenthin |first=Frederich W. |title=Panzer Battles: A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of Arm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year=2006 |publisher=Konecky & Konecky |location=Old Saybrook, Connecticut |isbn=978-1568525785 |pages=381-382}}</ref>。
  
行 188: 行 115:
  
 
=== 突出部之役 ===
 
=== 突出部之役 ===
{{Main|突出部之役}}
 
[[File:General Omar Bradley, General Dwight Eisenhower, and General George Patton, all graduates of West Point, survey war damage in Bastogne, Belgium. 1944-1945.jpg|thumb|225px|1945年,身在歐洲戰場的布拉德利、艾森豪威尔與巴顿。]]
 
 
1944年12月,德军在[[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下穿过[[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展开了最后一搏的攻势——「[[萊因守望行動]]」。1944年12月16日,德军集结了29个师共25万人的兵力进攻盟军战线的一个薄弱点。這一战史称[[突出部之役]],战局初期欧洲正值多年来天气最恶劣的一个冬天,德軍朝[[默兹河]]方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2月19日早上,艾森豪威尔召集西部战线的所有盟军高级将领在[[凡尔登]]附近的一个总部开会,对德国的进攻商讨对策<ref name="D'Este1995" />{{rp|675-678}}。
 
1944年12月,德军在[[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下穿过[[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展开了最后一搏的攻势——「[[萊因守望行動]]」。1944年12月16日,德军集结了29个师共25万人的兵力进攻盟军战线的一个薄弱点。這一战史称[[突出部之役]],战局初期欧洲正值多年来天气最恶劣的一个冬天,德軍朝[[默兹河]]方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2月19日早上,艾森豪威尔召集西部战线的所有盟军高级将领在[[凡尔登]]附近的一个总部开会,对德国的进攻商讨对策<ref name="D'Este1995" />{{rp|675-678}}。
  
行 205: 行 130:
 
3月22日,第3集团军在建好桥梁后开始跨越[[莱茵河]]<ref name="Axelrod" />{{rp|157}},巴顿之后吹嘘自己过河时曾向河{{里}}撒尿<ref name="Brighton" />{{rp|322}}。
 
3月22日,第3集团军在建好桥梁后开始跨越[[莱茵河]]<ref name="Axelrod" />{{rp|157}},巴顿之后吹嘘自己过河时曾向河{{里}}撒尿<ref name="Brighton" />{{rp|322}}。
  
[[File:Ohrdruf Corpses Eisenhower.jpg|thumb|left|1945年4月12日,艾森豪威尔、布拉德利和巴顿视察解放后[[奥尔德鲁夫集中营]]({{lang|en|Ohrdruf concentration camp}})的一个火葬柴堆]]
 
  
 
1945年3月26日,巴顿派出有314人,16辆坦克以及其它各种车辆组成的[[鲍姆特遣队]]({{lang|en|Task Force Baum}})前往德军战线后方约80公里的[[哈梅尔堡]]附近解放[[13B軍官戰俘營]]({{lang|en|Oflag XIII-B}})。其中一名囚犯是巴顿的[[女婿]][[约翰·K·沃特斯]]({{lang|en|John K. Waters}})中校(在[[北非]]被德軍所俘)。然而这场突袭失败了,特遣隊仅35人生还,其他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57台车辆都没了。集中营指挥官君特·冯·高克尔({{lang|de|Günther von Goeckel}})少将打电话来呼吁休战。他同意与包括一名德国军官在内的多人一起充当中介,自愿走出集中营和美国人见面。可就在这位德国军官向他的同胞说明情况前,沃特斯在走向美国人时被一位不知情的德国士兵开枪打中臀部。他马上被带回集中营由一位在此实习的[[塞尔维亚]]医生予以治疗。当艾森豪威尔得知这起秘密行动时,他气疯了<ref name="Axelrod" />{{rp|158-159}}。巴顿之后报告这是自己在战争期间犯下的唯一一个错误,他觉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派出一个大上三倍的部队<ref>{{citation |last=Farago |first=Ladislas |title=Patton: Ordeal and Triumph |isbn=1-59416-011-2 |year=1964 |publisher=Ivan Sergeyevich Obolensky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page=790}}</ref>。
 
1945年3月26日,巴顿派出有314人,16辆坦克以及其它各种车辆组成的[[鲍姆特遣队]]({{lang|en|Task Force Baum}})前往德军战线后方约80公里的[[哈梅尔堡]]附近解放[[13B軍官戰俘營]]({{lang|en|Oflag XIII-B}})。其中一名囚犯是巴顿的[[女婿]][[约翰·K·沃特斯]]({{lang|en|John K. Waters}})中校(在[[北非]]被德軍所俘)。然而这场突袭失败了,特遣隊仅35人生还,其他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57台车辆都没了。集中营指挥官君特·冯·高克尔({{lang|de|Günther von Goeckel}})少将打电话来呼吁休战。他同意与包括一名德国军官在内的多人一起充当中介,自愿走出集中营和美国人见面。可就在这位德国军官向他的同胞说明情况前,沃特斯在走向美国人时被一位不知情的德国士兵开枪打中臀部。他马上被带回集中营由一位在此实习的[[塞尔维亚]]医生予以治疗。当艾森豪威尔得知这起秘密行动时,他气疯了<ref name="Axelrod" />{{rp|158-159}}。巴顿之后报告这是自己在战争期间犯下的唯一一个错误,他觉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派出一个大上三倍的部队<ref>{{citation |last=Farago |first=Ladislas |title=Patton: Ordeal and Triumph |isbn=1-59416-011-2 |year=1964 |publisher=Ivan Sergeyevich Obolensky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page=790}}</ref>。
行 216: 行 140:
  
 
== 战后 ==
 
== 战后 ==
[[File:Patton during a welcome home parade in Los Angeles, June 9, 1945.jpg|thumb|left|250px|巴顿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参加一场游行]]
+
 
 
 巴顿恳求马歇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让自己加入[[太平洋战区]]的战斗,马歇尔表示只有在[[中国]]获得一个主要港口以便他能够进入的情况下才行,但這種情况可能性很低<ref name="Axelrod" />{{rp|160-162}}。5月中旬,巴顿飞到巴黎,然后再到伦敦休息。6月7日,他到达马萨诸塞州的[[贝德福德 (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lang|en|Bedford}}),打算全家一起在这{{里}}休一段长假,迎面而来的是成千上万的观众。巴顿于是驱车前往哈奇纪念贝壳剧场向包括400名受过伤的第3集团军退伍老兵在内的约20000名群众讲话。在这场演讲中他影射死在战场上的人是“傻子”,真正的战斗英雄是那些傷兵,此話引起了少許争议<ref name="Axelrod" />{{rp|163-164}}。巴顿在波士顿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前往[[丹佛 (科罗拉多州)|丹佛]]参观并发表了演讲,之后又到达洛杉矶,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对10万名群众演讲。他最后到达的是哥伦比亚特区,并在7月回到欧洲在指揮[[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德國占领军]]的部隊<ref name="Axelrod" />{{rp|163-164}}。
 
 巴顿恳求马歇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让自己加入[[太平洋战区]]的战斗,马歇尔表示只有在[[中国]]获得一个主要港口以便他能够进入的情况下才行,但這種情况可能性很低<ref name="Axelrod" />{{rp|160-162}}。5月中旬,巴顿飞到巴黎,然后再到伦敦休息。6月7日,他到达马萨诸塞州的[[贝德福德 (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lang|en|Bedford}}),打算全家一起在这{{里}}休一段长假,迎面而来的是成千上万的观众。巴顿于是驱车前往哈奇纪念贝壳剧场向包括400名受过伤的第3集团军退伍老兵在内的约20000名群众讲话。在这场演讲中他影射死在战场上的人是“傻子”,真正的战斗英雄是那些傷兵,此話引起了少許争议<ref name="Axelrod" />{{rp|163-164}}。巴顿在波士顿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前往[[丹佛 (科罗拉多州)|丹佛]]参观并发表了演讲,之后又到达洛杉矶,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对10万名群众演讲。他最后到达的是哥伦比亚特区,并在7月回到欧洲在指揮[[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德國占领军]]的部隊<ref name="Axelrod" />{{rp|163-164}}。
  
行 228: 行 152:
  
 
=== 逝世 ===
 
=== 逝世 ===
[[File:General Patton's grave 300806.jpg|thumb|巴顿位于卢森堡的坟墓]]
+
 
 
12月8日,巴顿的参谋长霍伯特·盖伊邀请他到[[施派尔]]附近去打野鸡来提提神。12月9日11点45分,巴顿和盖伊一起坐在由一等兵霍雷斯·L·伍德林({{lang|en|Horace L. Woodring}})駕駛的巴顿1938卡迪拉克75型轿车上,他们开到一个铁路路口时停下来等待火车通过。巴顿看着路边废弃的车辆,并在汽车慢慢经过铁轨路口时说:“想想这些废墟,战争真是可怕。”这时一辆正駛往军需仓库、由技术中士罗伯特·L·汤姆森驾驭的2.5吨小卡车逐渐接近,但他到了巴顿一行的车前方时突然向左急转。伍德林也猛地踩下刹车并向左急转,雖有減速但仍与卡车相撞<ref name="Axelrod" />{{rp|167}}。
 
12月8日,巴顿的参谋长霍伯特·盖伊邀请他到[[施派尔]]附近去打野鸡来提提神。12月9日11点45分,巴顿和盖伊一起坐在由一等兵霍雷斯·L·伍德林({{lang|en|Horace L. Woodring}})駕駛的巴顿1938卡迪拉克75型轿车上,他们开到一个铁路路口时停下来等待火车通过。巴顿看着路边废弃的车辆,并在汽车慢慢经过铁轨路口时说:“想想这些废墟,战争真是可怕。”这时一辆正駛往军需仓库、由技术中士罗伯特·L·汤姆森驾驭的2.5吨小卡车逐渐接近,但他到了巴顿一行的车前方时突然向左急转。伍德林也猛地踩下刹车并向左急转,雖有減速但仍与卡车相撞<ref name="Axelrod" />{{rp|167}}。
  
行 239: 行 163:
  
 
===形象===
 
===形象===
[[File:Patton's Command Car.jpg|thumb|巴顿二战期间所乘车辆的复制品]]
 
{{see also|乔治·巴顿对第3集团军的演讲}}
 
  
 
 巴顿刻意给自己培养华丽而独特的形象,他相信这能够激励部下。他佩带花哨的[[象牙]]手柄[[史密斯威森M27左轮手枪|史密斯威森M27]][[.357麦格农]][[左轮手枪]]<ref name="Zaloga2010" />{{rp|9}}<ref name="Brighton" />{{rp|xvi}},头戴擦得发亮的头盔、脚穿骑兵高筒靴、身上不是华丽的礼服就是馬裤<ref name="D'Este1995" />{{rp|478}}<ref name="Axelrod" />{{rp|77-78}}。巴顿也以在顶部漆成红、白、蓝色的坦克中监督训练和演习而为人熟知。他的[[吉普车]]前后会有超大的职级标牌,还配有高音喇叭宣布他的到来。巴顿还曾为新成立的坦克兵团提议过新的制服,上有抛光的钮扣、金色头盔,是一套深色、厚实的棉服西装,这一提议被媒体嘲笑是“[[青蜂侠]]”,军队也没有接受<ref name="Axelrod" />{{rp|77-79}}。历史学家艾伦·阿克塞尔罗德({{lang|en|Alan Axelrod}})写道:“在巴顿看来,领导从来就不是制订计划和发出命令这么简单,而是在于把一个人自身转变成一个符号。”<ref name="Axelrod" />{{rp|80-82}}巴顿也有意地表现出对荣耀的强烈渴望,要求军官在战场上与士兵一起作战。他是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的崇拜者,后者在领导[[特拉法加海战]]时就身着全套制服而引人注目<ref name="Axelrod" />{{rp|80-82}}。巴顿认为勇敢是最重要的事情<ref name="Axelrod" />{{rp|14-15}},在战斗也会标明自己的军衔让自己特别显眼,一战期间,他还曾坐在一辆坦克顶部冲进德军控制的一个村庄来鼓励自己的动下<ref name="Axelrod" />{{rp|54-55}}。他也坚定地相信[[宿命论]]<ref name="Axelrod" />{{rp|4}},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转世]]的信仰,相信自己前世曾是[[拿破仑]]手下战死沙场的军事将领或是[[军士兵]]<ref name="Axelrod" />{{rp|11-12}}<ref name="Brighton" />{{rp|36-37}}。
 
 巴顿刻意给自己培养华丽而独特的形象,他相信这能够激励部下。他佩带花哨的[[象牙]]手柄[[史密斯威森M27左轮手枪|史密斯威森M27]][[.357麦格农]][[左轮手枪]]<ref name="Zaloga2010" />{{rp|9}}<ref name="Brighton" />{{rp|xvi}},头戴擦得发亮的头盔、脚穿骑兵高筒靴、身上不是华丽的礼服就是馬裤<ref name="D'Este1995" />{{rp|478}}<ref name="Axelrod" />{{rp|77-78}}。巴顿也以在顶部漆成红、白、蓝色的坦克中监督训练和演习而为人熟知。他的[[吉普车]]前后会有超大的职级标牌,还配有高音喇叭宣布他的到来。巴顿还曾为新成立的坦克兵团提议过新的制服,上有抛光的钮扣、金色头盔,是一套深色、厚实的棉服西装,这一提议被媒体嘲笑是“[[青蜂侠]]”,军队也没有接受<ref name="Axelrod" />{{rp|77-79}}。历史学家艾伦·阿克塞尔罗德({{lang|en|Alan Axelrod}})写道:“在巴顿看来,领导从来就不是制订计划和发出命令这么简单,而是在于把一个人自身转变成一个符号。”<ref name="Axelrod" />{{rp|80-82}}巴顿也有意地表现出对荣耀的强烈渴望,要求军官在战场上与士兵一起作战。他是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的崇拜者,后者在领导[[特拉法加海战]]时就身着全套制服而引人注目<ref name="Axelrod" />{{rp|80-82}}。巴顿认为勇敢是最重要的事情<ref name="Axelrod" />{{rp|14-15}},在战斗也会标明自己的军衔让自己特别显眼,一战期间,他还曾坐在一辆坦克顶部冲进德军控制的一个村庄来鼓励自己的动下<ref name="Axelrod" />{{rp|54-55}}。他也坚定地相信[[宿命论]]<ref name="Axelrod" />{{rp|4}},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转世]]的信仰,相信自己前世曾是[[拿破仑]]手下战死沙场的军事将领或是[[军士兵]]<ref name="Axelrod" />{{rp|11-12}}<ref name="Brighton" />{{rp|36-37}}。
行 248: 行 170:
 
 随着媒体对巴顿关注度的提高,他的直言不讳激起了一些争议,包括他在1945年把纳粹和民主、共和两党相比较的言论<ref name="Axelrod" />{{rp|165-166}},巴顿同年晚些时候在一场演讲中称赞多位受伤的老兵才是战争中“真正的英雄”,无意识地冒犯了那些孩子战死沙场的父母<ref name="Axelrod" />{{rp|163-164}}。他最大的争议是在大君主行动前向一位记者暗示:英国和美国,不包括苏联,将会成为战争结束后世界的主宰,这让当时关系已经很微弱的同盟关系变得紧张<ref name="D'Este1995" />{{rp|586}}。艾森豪威爾則表示,巴顿虽有许多成就,但欠缺考虑这个缺陷限制了他的领导潜力<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7}}。
 
 随着媒体对巴顿关注度的提高,他的直言不讳激起了一些争议,包括他在1945年把纳粹和民主、共和两党相比较的言论<ref name="Axelrod" />{{rp|165-166}},巴顿同年晚些时候在一场演讲中称赞多位受伤的老兵才是战争中“真正的英雄”,无意识地冒犯了那些孩子战死沙场的父母<ref name="Axelrod" />{{rp|163-164}}。他最大的争议是在大君主行动前向一位记者暗示:英国和美国,不包括苏联,将会成为战争结束后世界的主宰,这让当时关系已经很微弱的同盟关系变得紧张<ref name="D'Este1995" />{{rp|586}}。艾森豪威爾則表示,巴顿虽有许多成就,但欠缺考虑这个缺陷限制了他的领导潜力<ref name="Blumenson1974" />{{rp|337}}。
  
[[File:Patton's .357 revolver.jpg|thumb|left|190px|巴顿广为人知的象牙手柄左轮手枪]]
 
 
 作为一名领袖,巴顿以治軍嚴明著稱,常因下属有一点鸡毛蒜皮的违规而加以惩罚,但同样也会在他们表现良好时予以嘉奖<ref name="Axelrod" />{{rp|77-79, 96-97}}。虽然有着急燥、冲动,难以容忍失败等缺陷,巴顿在二战期间也只有一次在两度警告后解除了奥兰多·沃德一位将领的职务,相比下,同期在布拉德利手下就有多位将军落马<ref name="D'Este1995" />{{rp|467-468}}。虽然巴頓会把那些身患战斗疲劳、今天称为[[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的人看成是“装病”,但报告显示他对自己的部下也有着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伤员<ref name="Atkinson" />{{rp|147}}。他的许多指令都表示出对部下特别的关心,并且也會為战场上的士兵安排额外补给,包括毛毯和额外的帽子、胶鞋,以及其它通常在前线会比较短缺的物资<ref name="Wallace" />{{rp|97}}。
 
 作为一名领袖,巴顿以治軍嚴明著稱,常因下属有一点鸡毛蒜皮的违规而加以惩罚,但同样也会在他们表现良好时予以嘉奖<ref name="Axelrod" />{{rp|77-79, 96-97}}。虽然有着急燥、冲动,难以容忍失败等缺陷,巴顿在二战期间也只有一次在两度警告后解除了奥兰多·沃德一位将领的职务,相比下,同期在布拉德利手下就有多位将军落马<ref name="D'Este1995" />{{rp|467-468}}。虽然巴頓会把那些身患战斗疲劳、今天称为[[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的人看成是“装病”,但报告显示他对自己的部下也有着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伤员<ref name="Atkinson" />{{rp|147}}。他的许多指令都表示出对部下特别的关心,并且也會為战场上的士兵安排额外补给,包括毛毯和额外的帽子、胶鞋,以及其它通常在前线会比较短缺的物资<ref name="Wallace" />{{rp|97}}。
  
行 254: 行 175:
  
 
===盟军和轴心国领导人的评价===
 
===盟军和轴心国领导人的评价===
[[File:Patton Monument West Point in new location 2009 upright.JPG|thumb|upright|西点军校的一尊巴顿的雕像]]
 
 
1945年2月1日,艾森豪威尔在一份备忘录中给自己下属欧洲战场美国将领的军事才能进行排名。布拉德利和空军上将[[卡尔·安德鲁·斯帕茨]]并列第一,[[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排在第二,巴顿第三<ref name="D'Este2002">{{citation |first=Carlo|last=D'Este |title=Eisenhower: A Soldier's Life |publisher=Henry Holt and Company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isbn=978-0-8050-5687-7 |year=2002}}</ref>{{rp|801}}。艾森豪威尔在1946年为《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中表明了自己的理由:“乔治·巴顿是我们或其他任何部队中最优秀的野战集团军指挥官,但他的集团军也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就像他的行动也是一个更大行动的一部分”<ref name="D'Este1995" />{{rp|818}}。艾森豪威尔认为欧洲战场上军事行动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包括布拉德利在内其他将领的规划,而巴顿则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ref name="D'Este1995" />{{rp|818}}。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还是将巴顿的能力视为一个战略规划者,认为其军事价值对于盟军在欧洲的胜利非常重要。这一看法可以从他在1943年的掌掴事件后甚至拒绝考虑让巴顿离开欧洲的行为中得到体现,他曾私下写道:“巴顿对这场战争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胜利的一个保证。”<ref name="D'Este1995" />{{rp|536}}。[[助理战争部长]][[约翰·J·麦克洛伊]]也告诉艾森豪威尔:“我不能調走这个人,他能打。”<ref name="D'Este2002" />{{rp|442}}巴顿去世后,艾森豪威尔所写下的致词中说:“那是那种生来就是要作战的人,一个理想的战斗领袖……可以毫不誇張地说,巴顿的名字会在敌人的心中形成一種恐懼。”<ref name="D'Este1995" />{{rp|818}}
 
1945年2月1日,艾森豪威尔在一份备忘录中给自己下属欧洲战场美国将领的军事才能进行排名。布拉德利和空军上将[[卡尔·安德鲁·斯帕茨]]并列第一,[[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排在第二,巴顿第三<ref name="D'Este2002">{{citation |first=Carlo|last=D'Este |title=Eisenhower: A Soldier's Life |publisher=Henry Holt and Company |location=New York City, New York |isbn=978-0-8050-5687-7 |year=2002}}</ref>{{rp|801}}。艾森豪威尔在1946年为《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中表明了自己的理由:“乔治·巴顿是我们或其他任何部队中最优秀的野战集团军指挥官,但他的集团军也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就像他的行动也是一个更大行动的一部分”<ref name="D'Este1995" />{{rp|818}}。艾森豪威尔认为欧洲战场上军事行动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包括布拉德利在内其他将领的规划,而巴顿则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ref name="D'Este1995" />{{rp|818}}。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还是将巴顿的能力视为一个战略规划者,认为其军事价值对于盟军在欧洲的胜利非常重要。这一看法可以从他在1943年的掌掴事件后甚至拒绝考虑让巴顿离开欧洲的行为中得到体现,他曾私下写道:“巴顿对这场战争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胜利的一个保证。”<ref name="D'Este1995" />{{rp|536}}。[[助理战争部长]][[约翰·J·麦克洛伊]]也告诉艾森豪威尔:“我不能調走这个人,他能打。”<ref name="D'Este2002" />{{rp|442}}巴顿去世后,艾森豪威尔所写下的致词中说:“那是那种生来就是要作战的人,一个理想的战斗领袖……可以毫不誇張地说,巴顿的名字会在敌人的心中形成一種恐懼。”<ref name="D'Este1995" />{{rp|818}}
  
行 261: 行 181:
 
 英国指挥官大多对巴顿的评价不高。[[艾伦·布鲁克,第一代艾伦布鲁克子爵|艾伦·布鲁克]]元帅在1943年1月指出:“我听说过他,但我得承认他那虚张声势的个性遠超過我的想像。我对他没有什么好评价,我也没有在将来改变这一看法的理由。一个同時具備潇洒、勇敢、野性等特質的不穩定指揮官对需要進取心和衝進的行动或許有益,但在要求技巧和判断的行动中必然会失败。”<ref name="D'Este1995" />{{rp|451}}。不过,蒙哥马利对巴顿有正面的评价,虽然他与巴顿之间有着众所周知的竞争,但蒙哥马利似乎很钦佩巴顿在野外对部队的领导能力,在战略的判断上則不以為然<ref name="D'Este1995" />{{rp|549}}。其他盟国将领对于巴顿有更好的印象,特别是自由法国。[[亨利·吉罗]]将军1945年底听说艾森豪威尔解除了巴顿职务时深表怀疑,并邀请后者到巴黎出席国宴,還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夏尔·戴高乐]]的授勋。国宴上,戴高乐总统在演讲中把巴顿的成就与[[拿破仑]]相提并论<ref name="Blumenson1974" />{{rp|801}}。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显然是巴顿的崇拜者,表示红军无论是在计划还是执行上,都无法像巴顿那样快速地让一个装甲集团军跨越法国<ref name="Hirshson" />{{rp|562}}。
 
 英国指挥官大多对巴顿的评价不高。[[艾伦·布鲁克,第一代艾伦布鲁克子爵|艾伦·布鲁克]]元帅在1943年1月指出:“我听说过他,但我得承认他那虚张声势的个性遠超過我的想像。我对他没有什么好评价,我也没有在将来改变这一看法的理由。一个同時具備潇洒、勇敢、野性等特質的不穩定指揮官对需要進取心和衝進的行动或許有益,但在要求技巧和判断的行动中必然会失败。”<ref name="D'Este1995" />{{rp|451}}。不过,蒙哥马利对巴顿有正面的评价,虽然他与巴顿之间有着众所周知的竞争,但蒙哥马利似乎很钦佩巴顿在野外对部队的领导能力,在战略的判断上則不以為然<ref name="D'Este1995" />{{rp|549}}。其他盟国将领对于巴顿有更好的印象,特别是自由法国。[[亨利·吉罗]]将军1945年底听说艾森豪威尔解除了巴顿职务时深表怀疑,并邀请后者到巴黎出席国宴,還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夏尔·戴高乐]]的授勋。国宴上,戴高乐总统在演讲中把巴顿的成就与[[拿破仑]]相提并论<ref name="Blumenson1974" />{{rp|801}}。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显然是巴顿的崇拜者,表示红军无论是在计划还是执行上,都无法像巴顿那样快速地让一个装甲集团军跨越法国<ref name="Hirshson" />{{rp|562}}。
  
[[File:2011-01-6 Baugnez laarzen van George Patton 6-01-2012 14-09-34.JPG|thumb|left|225px|巴顿的鞋在[[马尔默迪]]的一间博物馆展出]]
+
 
 
 盟军领袖对巴顿的能力褒贬不一,不过德軍高層指揮官自1943年后倒是敬重巴顿胜过其他任何一位盟军将领<ref name="Axelrod" />{{rp|127}}。有报告显示[[阿道夫·希特勒]]称他是“那个疯狂的牛仔将军”<ref name="D'Este1995" />{{rp|815}}。随着战事的发展,许多德军战地指挥官都大方地稱讚巴顿的领导才能,德国第277[[國民擲彈兵师]]作战官霍斯特·冯·旺根海姆男爵({{lang|en|Horst Freiherr von Wangenheim}})中校表示“巴顿将军是整个前线最可怕的将军。(他的)战术大胆而又无法预测……他是最现代的将军,也是(联合)装甲和步兵部隊最优秀的指挥官”<ref name="Blumenson1974" />{{rp|480-483}}。曾与苏联红军和英美坦克指挥官交手的[[哈索·冯·曼陀菲尔]]也有同样看法:“巴顿!毫无疑问。他是一位辉煌的装甲集团军指挥官。”<ref name="McNeese" />{{rp|78}}。许多最高级别指挥官也对巴顿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如[[埃尔温·隆美尔]]认为巴顿达成了“機動战中最震撼人心的成就”<ref name="Brighton" />{{rp|xvii}}。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處長[[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則认为巴顿“是美国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他胆量十足,而且喜欢搞大动作。他敢冒大险而获大胜”<ref name="D'Este1995" />{{rp|815}}。[[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指出:“巴顿已经把坦克战发展成了一种艺术,他知道如何在战场完美地指挥坦克。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他和隆美尔元帅进行比较,后者同样也是坦克战的大师。两人都对这种戰鬥有着相當敏銳的洞察力”<ref name="D'Este1995" />{{rp|815}}。非洲軍參謀長[[弗里茨·拜尔莱因]]({{lang|en|Fritz Bayerlein}})在谈到[[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后德軍撤退時说:“我不认为巴顿将军会让我们这么轻易逃脱的”<ref name="D'Este1995" />{{rp|815}}。[[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被俘后面对采访时只简单地表示:“(巴頓)他是你们中最好的。”<ref name="Axelrod" />{{rp|1}}
 
 盟军领袖对巴顿的能力褒贬不一,不过德軍高層指揮官自1943年后倒是敬重巴顿胜过其他任何一位盟军将领<ref name="Axelrod" />{{rp|127}}。有报告显示[[阿道夫·希特勒]]称他是“那个疯狂的牛仔将军”<ref name="D'Este1995" />{{rp|815}}。随着战事的发展,许多德军战地指挥官都大方地稱讚巴顿的领导才能,德国第277[[國民擲彈兵师]]作战官霍斯特·冯·旺根海姆男爵({{lang|en|Horst Freiherr von Wangenheim}})中校表示“巴顿将军是整个前线最可怕的将军。(他的)战术大胆而又无法预测……他是最现代的将军,也是(联合)装甲和步兵部隊最优秀的指挥官”<ref name="Blumenson1974" />{{rp|480-483}}。曾与苏联红军和英美坦克指挥官交手的[[哈索·冯·曼陀菲尔]]也有同样看法:“巴顿!毫无疑问。他是一位辉煌的装甲集团军指挥官。”<ref name="McNeese" />{{rp|78}}。许多最高级别指挥官也对巴顿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如[[埃尔温·隆美尔]]认为巴顿达成了“機動战中最震撼人心的成就”<ref name="Brighton" />{{rp|xvii}}。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處長[[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則认为巴顿“是美国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他胆量十足,而且喜欢搞大动作。他敢冒大险而获大胜”<ref name="D'Este1995" />{{rp|815}}。[[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指出:“巴顿已经把坦克战发展成了一种艺术,他知道如何在战场完美地指挥坦克。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他和隆美尔元帅进行比较,后者同样也是坦克战的大师。两人都对这种戰鬥有着相當敏銳的洞察力”<ref name="D'Este1995" />{{rp|815}}。非洲軍參謀長[[弗里茨·拜尔莱因]]({{lang|en|Fritz Bayerlein}})在谈到[[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后德軍撤退時说:“我不认为巴顿将军会让我们这么轻易逃脱的”<ref name="D'Este1995" />{{rp|815}}。[[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被俘后面对采访时只简单地表示:“(巴頓)他是你们中最好的。”<ref name="Axelrod" />{{rp|1}}
  
== 榮譽 ==
 
巴頓在36年的軍旅生涯中獲得过以下軍事榮譽:<ref>{{citation |url=http://pattonhq.com/medals.html |title=Ribbons and Devices of Patton's Major Decorations |publisher=The Patton Society |accessdate=2013-11-14 |archivedate=2013-11-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5071529/http://www.pattonhq.com/medals.html |deadurl=no}}</ref>
 
<center>
 
{|
 
|-
 
|{{ribbon devices|number=1|type=oak|ribbon=Distinguished_Service_Cross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2|type=oak|ribbon=Distinguished_Service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oak|ribbon=Navy_Distinguished_Service_ribbon.svg|width=106}}
 
|}
 
{|
 
|-
 
|{{ribbon devices|number=1|type=oak|ribbon=Silver_Star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oak|ribbon=Legion_of_Merit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oak|ribbon=Bronze Star Medal 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oak|ribbon=Purple Heart ribbon.svg|width=106}}
 
|-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Silver_Lifesaving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Mexican_Service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4|type=service-star|ribbon=World_War_I_Victory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 ribbon.svg|width=106}}
 
|-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American_Campaign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7|type=service-star|ribbon=European-African-Middle_Eastern_Campaign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World_War_II_Victory_Medal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Army_of_Occupation_ribbon.svg|width=106}}
 
|-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Order of the Bath UK ribbon.pn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Order_BritEmp_rib.pn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Officer_Ordre_de_Leopold.pn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Croix de Guerre 1940-1945 with palm (Belgium) - ribbon bar.png|width=106}}
 
|-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Legion_Honneur_Commandeur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Croix de guerre 1939-1945 with palm (France) - ribbon bar.pn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service-star|ribbon=LUX_Croix_de_Guerre_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LUX_Order_of_Adolphe_Nassau_Grand_Cross_BAR.png|width=106}}
 
|-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Grand_Cross_of_the_Order_of_Ouissam_Alaouite_ribbon.pn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Order of Kutuzov 1 Ribb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Order_of_the_White_Lion.svg|width=106}}
 
|{{ribbon devices|number=0|type=award-star|ribbon=Czechoslovak_War_Cross_1939-1945_Ribbon.png|width=106}}
 
|}
 
</center>
 
<center>
 
{| class="wikitable"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傑出服役十字勳章 (美國)|傑出服役十字勳章]]<br/>兩枚
 
| style="width:200px;"|[[陆军杰出服役勋章 (美国)|陆军杰出服役勋章]]<br/>三枚
 
| style="width:200px;"|[[海軍傑出服役勳章]]
 
|}
 
{| class="wikitable"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銀星勳章]]<br/>兩枚
 
| style="width:200px;"|美国军功勋章
 
| style="width:200px;"|[[銅星勳章]]
 
| style="width:200px;"|[[紫心勳章]]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救生獎章
 
| style="width:200px;"|[[墨西哥服役獎章]]
 
| style="width:200px;"|[[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br/>四枚[[戰鬥之星]]
 
| style="width:200px;"|[[美國防禦服役獎章]]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美國戰役獎章]]
 
| style="width:200px;"|[[歐-非-中東戰役獎章]]<br/>七枚戰鬥之星
 
| style="width:200px;"|[[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 style="width:200px;"|[[陸軍佔領服役獎章]]<br />1955年追授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巴斯勳章]]<br/>三等勳位
 
| style="width:200px;"|[[大英帝國勳章]]<br/>榮譽爵級司令
 
| style="width:200px;"|比利時利奧波德大綬章勳章
 
| style="width:200px;"|[[比利時英勇十字勳章]]<br/>加橡葉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法國榮譽軍團勳章]]<br/>軍官勳位
 
| style="width:200px;"|[[法國英勇十字勳章]]<br/>加銅質橡葉
 
| style="width:200px;"|[[盧森堡英勇十字勳章]]
 
| style="width:200px;"|大十字阿道夫拿骚勋章
 
|- style="text-align:center;"
 
| style="width:200px;"|[[阿拉維王朝勳章]]<br/>大十字勳位
 
| style="width:200px;"|[[庫圖佐夫勳章]]<br/>第一等
 
| style="width:200px;"|白獅勳章
 
| style="width:200px;"|[[捷克斯洛伐克十字勳章 (1939-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十字勳章]]
 
|}
 
</center>
 
  
==  注解 ==
+
==  相关信息 ==
{{Reflist|group="注"}}
+
 
 +
'''后世纪念'''
 +
 
 +
美国多处街道以巴顿为名,纪念这位将军:
 +
 
 +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巴顿路(Patton Drive)
 +
 
 +
[[田纳西州]]那希维尔市乔治·巴顿将军路(General George Patton Road)
  
== 参考资料 ==
+
  还有:
{{Reflist|colwidth=30em}}
+
 
 +
由巴顿将军设计的M1913骑兵军刀,也称为巴顿军刀(Patton Saber)。
  
== 扩展阅读 ==
+
  美国M46坦克、M47坦克、M48坦克、M60坦克均命名为巴顿坦克。
{{refbegin}}
 
* {{cite book | last = Blumenson | first = Martin | year = 1989 | accessdate = 2013-11-14 | url = http://libx.bsu.edu/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BSUPrvstLec/id/1017 |title=The Torment and the Drive of General George Smith Patton, Jr. |publisher=Perspectives on Culture and Society |chapter=1 |pages=23-40}}
 
{{refend}}
 
  
== 外部链接 ==
+
  《[[巴顿将 ]]》,1970年的[[传记式]] 美国 战争电影,以 乔治·巴顿 为主角描述他的战功。
{{portal bar|人物| 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政治|奥运会| 美国}}
 
{{commons|George S. Patton| 乔治·巴顿}}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11/23/content_3822248.htm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设计制造巴顿剑]
+
== 参考 资料 ==
*[http://www.vmi.edu/archives.aspx?id=5299 巴顿在维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档案 资料]
+
{{Reflist|colwidth=30em}}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8163408/http://www.pattonuncovered.com/index.htm 乔治·巴顿将军博物馆]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8163408/http://www.pattonuncovered.com/index.htm 存档的巴顿解密文档]
 
* {{Internet Archive short film|id=gov.archives.arc.2569725|name=The General George S. Patton Story}} ,(意为《乔治·{{lang|En|S}}·巴顿将军的故事》)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11225014/http://www.booknotes.org/Watch/68490-1/Carlo%2BD%27Este.aspx 1996年1月28日对卡罗·埃斯特的采访]
 
* [http://www.mnhm.lu 国家军事历史博物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L0tj9ZaoY 乔治·S·巴顿将军的故事],美国陆军,[[罗纳德·里根]]解说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28203232/http://www.efour4ever.com/44thdivision/bridgehead.htm 失去的胜利,1944年11月]
 
  
{{S-start}}
 
{{S-ach}}
 
{{S-bef|before=[[汤玛斯·比彻姆]]爵士<br />{{link-en|沃尔特·F·乔治|Walter F. George}}<br />[[马修·李奇微]]}}
 
{{S-ttl|title=《[[时代 (杂志)|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years=1943年4月12日<br />1943年7月26日<br />1945年4月9日}}
 
{{S-aft|after={{link-en|曼努埃尔·阿维拉·卡马乔|Manuel ávila Camacho}}<br />[[英格丽·褒曼]]<br />[[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
 
{{S-mil}}
 
{{Succession box|
 
title=美国第3集团军指挥官|
 
before=[[考特尼·霍奇斯]]|
 
years=1944至1945|
 
after= {{link-en|卢西恩·K·特拉斯科特|Lucian K. Truscott}}
 
}}
 
{{Succession box|
 
title=美国第7集团军指挥官|
 
before=首任|
 
years= 1943年7月10日至1944年1月1日|
 
after= [[马克·克拉克]]
 
}}
 
{{S-end}}
 
  
{{Authority control}}
+
[[category:美国军 ]]
{{DEFAULTSORT:Patton, George S.}}
 
[[Category:銀星勳章獲得者]]
 
[[Category:紫心勳章獲得者]]
 
[[Category:銅星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庫圖佐夫勳章獲得者]]
 
[[Category:美國陸軍上將]]
 
[[Category: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美国 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校友]]
 
[[Category: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校友]]
 
[[Category:西點軍校校友]]
 
[[Category:弗吉尼亚 事学院校友]]
 
[[Category:美國反共主義者]]
 
[[Category:美國聖公宗教徒]]
 
[[Category:英格蘭裔美國 人]]
 
[[Category:蘇格蘭裔美國人]]
 
[[Category:加州人]]
 
[[Category:美國車禍身亡者]]
 
[[Category:乔治·巴顿]]
 
[[Category:苏格兰-爱尔兰裔美国人]]
 
[[Category:葬于卢森堡]]
 
{{Featured article}}
 
 

於 2019年10月31日 (四) 09:50 的最新修訂

喬治·巴頓
陸軍四星上將 美國軍事統帥
出生 1885年11月11日
國籍 美國
職業 軍人
知名作品 二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

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喬治·巴頓作戰勇猛頑強, 重視坦克作用,強調快速進攻,有「熱血鐵膽」、「血膽老將」之稱。巴頓不僅是將軍也是文人;是一個具有政治、軍事、哲學頭腦的人;更是一個最具個性和人性的人。使之成為第二世界大戰中一顆耀眼軍事明星。[1]

戰爭結束後,巴頓成為巴伐利亞的軍政府首長,但不久因去納粹化問題上的不當言論而被解職。後來他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擔任了第15集團軍的指揮官。1945年12月21日,巴頓在歐洲因車禍逝世,享年60歲。

巴頓多姿多彩的形象、難以駕馭的個性和身為指揮官的成功有時會被報刊上有關他在政治上不稱職的陳述所掩蓋,但他在戰場上身先士卒的領導風範,以及利用對第3集團軍所做的這類粗俗演講來激勵部下的能力,已經成為美國軍官隊伍中新的領導哲學。他高度重視快速和咄咄逼人的攻勢催生了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新戰略。盟國領袖對巴頓持有不同的看法,而他在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對手卻都給予他高度評價。1970年上映的美國傳記電影《巴頓將軍》獲得了很大成功,在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奪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大獎,將巴頓轉變為一位美國民族英雄並帶入流行文化中。

早年生活和教育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於1885年11月11日在他家人位於今天聖瑪利諾附近的一個農場出生[2]:29[3]:17,父親是老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Sr.),母親叫魯斯·巴頓(Ruth Patton),母親的娘家姓叫威爾森(Wilson),巴頓還有個妹妹安妮(Anne),一家人擁有蘇格蘭愛爾蘭英格蘭血統[4]:13。巴頓的家庭有着歷史悠久的軍事背景,於美國獨立戰爭普林斯頓戰役中遇難的休·默瑟Hugh Mercer)與巴頓家族有血緣關係,巴頓的祖父老喬治·S·巴頓George S. Patton, Sr.上校曾在南北戰爭期間統領弗吉尼亞第22步兵團並最終戰死沙場,他的叔祖沃勒·T·巴頓Waller T. Patton)也在蓋茨堡之役皮克特衝鋒行動中喪生。不過,巴頓的父親從維吉尼亞軍事學校畢業後並沒有走上軍事生涯的道路,而是成為了一名律師,之後還當選洛杉磯縣地區檢察官。巴頓母親一方的親戚包括本傑明·戴維斯·威爾森Benjamin Davis Wilson),他曾擔任洛杉磯市長,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4]:9-10。巴頓家世顯赫,從小就生活在約810公頃大的莊園中[5]:6

巴頓小時候在讀和寫上表現不佳,但最終克服了這些困難,成年後也是一位眾所周知的書迷[注 1]。他在家中學習到11歲後進入斯蒂芬·克拉克(Stephen Clark)的男生學校學習了六年,該校位於帕薩迪納,是一所私立學校。根據他人的形容,巴頓天資聰穎的男孩,閱讀了廣泛的經典軍事史書籍,特別是尤利烏斯·凱撒聖女貞德拿破崙一世大西庇阿的勳績,還對家族友人約翰·辛格頓·莫斯比John Singleton Mosby)(南北戰爭的邦聯軍軍官,以機動戰術聞名)感興趣[4]:11-12,巴頓還努力學習馬術[4]:13。1902年隨家人到聖卡塔利娜島旅遊期間,巴頓結識了比翠絲·巴寧·艾爾(Beatrice Banning Ayer),她是波士頓實業家弗雷德里克·艾爾Frederick Ayer)的女兒[4]:14-15,兩人於1910年5月26日在馬薩諸塞州結婚,共育有3名子女,長女比翠絲·史密斯於1911年3月誕生[4]:28-29、長子魯斯·艾倫(Ruth Ellen)於1915年2月出生[4]:35、么子喬治·史密斯·巴頓於1923年12月出生[4]:65-66[注 2]

巴頓從來沒有認真地考慮過以除軍事外的任何行業為生[4]:13。1902年,他寫了一封信給聯邦參議員托馬斯·R·巴德Thomas R. Bard),希望可以進入西點軍校。巴德要求巴頓必須先通過入學考試。由於擔心自己考試失利,巴頓和父親向多所擁有預備役軍官訓練團課程的大學提交了入學申請。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了巴頓,但後者最終決定選擇就讀維吉尼亞軍事學校[4]:14-15。1903至1904年在該校就讀期間,他在讀和寫上努力掙扎,但在外表和閱兵方面表現特別優異,贏得了同級學員的敬佩和高年輕學生的尊重。1904年3月3日,由於巴頓繼續向參議員寫信,並且在入學考試中表現優秀,巴德推薦他進入西點軍校[4]:18-19

進入西點後,巴頓很輕鬆地適應了日常的學習和訓練[4]:20。但由於學術方面成績實在太差,數學都沒能及格,以致第一年就不得不留級[5]:7。巴頓利用整個暑假進行學習,返校後學術成績表現出了明顯的改善。在他之後的學院生活中,巴頓在軍事訓練上較為擅長,學術成績則保持在平均水平。大三時他成為軍士長,大四則成為副官。他還加入了美式足球隊,但由於手臂反覆受傷而多次退出,於是他開始朝擊劍和田徑項目努力[4]:21-23,並很快成為校內最優秀的劍手之一[3]:19。巴頓在103名學員中以第46名的成績畢業[4]:24,他於1909年6月11日被授予美國騎兵隊少尉軍銜[2]:58, 131

初級軍官

巴頓服役的第一站是駐於伊利諾伊州謝里登堡Fort Sheridan)的第15騎兵團[3]:20,他在這Template:里樹立起了一個強硬的領導人形象,他的奉獻精神也給上級留下了深刻印象[4]:26-27。1911年末,巴頓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弗吉尼亞州邁爾堡Fort Myer),許多軍隊的高層將領都駐紮在這Template:里。巴頓在此期間結交了戰爭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並曾擔任後者在社交場合的助手,他的本職工作則是自己部隊的軍需官[4]:28-29

由於在跑步和擊劍方面表現突出,巴頓獲選代表軍隊參加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19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現代五項的比賽,現代五項也是在該屆奧運中首度成為比賽項目[6][5]:8。在43名參賽者中,巴頓在擊劍項目上排名第4、騎馬障礙賽上名列第6、射擊上位居第21、4000米越野跑上名列第3,游泳第7,總體成績排名第5[4]:30。巴頓在射擊上的成績存在爭議,他使用的是一支.38口徑手槍,其他大多數運動員選用的是.22 LR的槍支。巴頓聲稱由於自己之前在目標上打出的孔洞太大,以致之後打出的一些子彈直接穿過了那個孔,但裁判判定他有一槍完全沒有打到目標。如今這個級別的現代五項賽事經常使用移動背景,用以判斷這種多顆子彈穿過同一個孔的情況[7]:231-234[2]:132-133。如果巴頓的說法屬實,那麼他很有可能贏得一面獎牌[2]:134。裁判維持判決,巴頓對此唯一的一次評論是:

今天軍官們所表現出的這種高度的體育和慷慨精神,可以充分說明他們的人品和性格。我覺得這其中沒有任何一起違反體育精神的狡辯或爭搶分數的行為,也不會對奧運會上的其他平民比賽項目構成抵毀。每個人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後像一個真正的戰士一樣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最後我們都覺得更像是好的朋友和同志,而不是激烈競爭中的對手,而這種友誼的精神也不會因大家爭取成功的熱忱而受到損害。[7]:231-234

奧運會結束後,巴頓來到索米爾M·克萊Template:里M. Cléry)學習擊劍技巧,此人是一位法國「兵器大師」,也是當地一所騎兵學校的擊劍教練[2]:140-142。巴頓帶着學到的經驗回到邁爾堡後,為美國騎兵隊重新制定使用軍刀的教範,改採突刺而不是標準的揮砍動作,他還為此設計了一種新式軍刀,之後被臨時分配到陸軍參謀長辦公室工作。1913年,軍隊訂製了兩萬把1913型騎兵軍刀,俗稱「巴頓軍刀」。之後巴頓回到索米爾學習進階的擊劍技術,再將這些經驗傳到位於堪薩斯州賴利堡Fort Riley)的陸軍騎兵學校,在這Template:里他既是學員,又是擊劍教練。巴頓是該校首位獲得「劍術大師」稱號的陸軍軍官[4]:31-32[2]:145,這一頭銜只授予學校最頂尖的劍術教練[3]:21。巴頓於1913年9月到達該校,教導其他騎兵軍官擊劍,這其中許多人的軍階都比他高[4]:33-34。1915年6月,巴頓在該校畢業,他起初打算回第15騎兵團[2]:153,但這將使他隨該團前往菲律賓服役。由於擔心這可能成為自己事業上的死胡同,巴頓休了11天假來到首都哥倫比亞特區,成功說服一些有影響力的朋友將他重新分配到駐紮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Fort Bliss)的第8騎兵團,以因應當時政局不穩定並可能爆發全面內戰墨西哥[4]:35。與此同時,巴頓獲選參加1916年夏季奧運會,但此項賽事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取消[2]:148

潘喬維拉遠征

1915年,巴頓獲派與第8騎兵團的一個連駐紮到德克薩斯州接近墨西哥邊境的一個小鎮,並執行邊境巡邏任務[4]:36[2]:158-159。在這個荒涼的邊陲小鎮上時,巴頓把自己的科爾特.45手槍別在皮帶上而不是裝在皮套Template:里,以此來效仿牛仔形象,不過有天晚上這支槍在一家沙龍走火,於是他換了支象牙手柄的科爾特單發陸軍左輪手槍,這支槍之後成為巴頓的註冊商標。不久,他被短暫調至密蘇里州倫納德伍德堡Fort Leonard Wood[5]:9

1916年3月,龐丘·維拉指揮墨西哥軍隊入侵美國新墨西哥州,突襲了邊境村莊哥倫布,殺害了多位美國公民。對此美國派兵進入墨西哥討伐維拉。巴頓懊惱地發現自己所在部隊不會參與戰事,於是他找上遠征指揮官約翰·潘興求助,潘興後將巴頓任命為此戰中的私人副官。這意味着巴頓可以在戰鬥的組織上發揮作用,而他對此項任務的熱情和敬業精神也給潘興留下了深刻印象[2]:162-163[5]:10。巴頓的領導風格很大程度上是以潘興為榜樣,後者主張強硬和果斷,並會在前線進行指揮[2]:165[3]:31。巴頓主要協助潘興監督後勤運輸,並擔任他的個人信使[4]:38-39

4月中旬,巴頓向潘興請求一次帶兵實戰的機會,他被派到第13騎兵團協助追捕維拉及其部下[4]:40。1916年5月14日,巴頓首次出戰,這也是後來美國軍事史上的頭一次的機械化作戰。巴頓帶領第6步兵團的10名士兵和兩位平民嚮導坐進3輛道奇兄弟的遊覽車中,在維拉軍二號人物胡里奧·卡德納斯Julio Cárdenas)與他兩名保鏢搜尋糧秣時發動突襲,成功將其擊斃[5]:10[4]:41-42。巴頓是否親自殺死其中任何一人這點暫不確定,但他以打傷全部三人而聞名[2]:172-175

這次行動不但為巴頓贏得潘興的青睞,還給他帶來了媒體的關注,被譽為「強盜殺手」[5]:10[3]:32。不久,巴頓於1916年5月23日被晉升為第10騎兵團中尉[4]:36,他繼續留在墨西哥直到年末,不過,這次遠征因政治而受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禁止遠征軍積極深入墨西哥進行巡邏,因此軍隊大部分時間都在紮營等待。10月,巴頓由於被一個爆炸的氣燈燒傷而短暫回到加利福尼亞州[4]:43,1917年2月,他回到了遠征軍中[4]:46

第一次世界大戰

潘喬維拉遠征結束後,巴頓預計將被派到弗吉尼亞州的弗蘭特羅亞爾負責監管陸軍的馬匹採購,但他向潘興求助調任他職[4]:46。1917年,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潘興被任命為赴歐遠征軍指揮官,巴頓向潘興請求成為其部屬加入戰場,後者接受了這一要求[5]:10。1917年5月15日,巴頓被提升為上尉並準備動身前往歐洲。他與180人組成潘興的先遣隊於5月28日出發,6月8日到達英國利物浦[4]:47。作為潘興的私人副官,巴頓在巴黎負責監督美國軍人的訓練直到9月,再前往肖蒙擔任一名副官,負責指揮總部連,保衛基地安全。巴頓對這麼個職位感到不滿意,並開始對坦克產生興趣,而當時潘興也正尋求給他指揮一個營[4]:47-48。巴頓在一間治療黃疸的醫院認識了福克斯·康納Fox Conner上校,後者鼓勵他選擇指揮坦克而非步兵[4]:49

1917年11月10日,巴頓獲令組建一個培訓遠征軍的輕型坦克學校[5]:10。他離開巴黎到法國陸軍的坦克訓練學校報到,並曾在此駕駛雷諾FT-17型輕型戰車測試其溝槽穿越能力,他還參觀了雷諾的一家工廠觀察了解坦克生產情況。11月20日,英軍在康布雷發動了當時最大規模的坦克戰[2]:204-208。12月1日,作為自己旅程的最後一站,巴頓到達距康布雷48公里的阿爾貝,向英國坦克軍參謀長——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上校了解這場戰役的結果[7]:480-483。1918年1月26日,巴頓晉升為少校[4]:49。1918年3月23日,他在上馬恩省朗格勒的坦克學校收到了首批共十輛坦克。由於巴頓是當地唯一有實際坦克駕馭經驗的人,因此他親自將7輛坦克從火車上開下來[7]:552-553。巴頓訓練坦克兵進行步戰協同戰術,一定程度上令對戰車仍懷有疑慮的步兵軍官更能接受這種武器[4]:50-52。1918年4月3日,巴頓再獲升職成為中校,並進入朗格勒的陸軍參謀學院深造[4]:53

1918年8月,巴頓獲命執掌美國第1臨時坦克旅(後於1918年11月6日改名為「第304戰車旅」),這支輕型坦克旅是塞繆爾·羅肯巴赫(Samuel Rockenbach)領導的坦克軍的一部分,隸屬美國陸軍第一集團軍[7]:661-670。巴頓親自監督了美國軍隊首批實戰坦克的後勤運輸,還對其首輪攻擊目標進行了偵察,他還下令任何一輛美軍坦克都不准投降[4]:53[3]:38。巴頓從9月12日起在聖米耶戰役Battle of Saint-Mihiel)指揮美軍的雷諾FT坦克[7]:706-708,並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前線指揮。他走在坦克的前面進入德軍把守的埃塞,在進攻帕內時也坐在最前面的一輛坦克上,希望可以以此鼓勵部屬[4]:54-55

9月26日,巴頓的部隊向北面進發97公里到凡爾登參加默茲-阿爾貢攻勢Meuse-Argonne Offensive),負責支援第1軍[7]:706–708,他親自帶領坦克部隊穿過濃霧,挺進德軍防線8公里深。9點左右,巴頓在帶領6名部下和一輛坦克進攻德軍位於謝皮附近的機槍手據點時被打中左腳大腿[4]:56-57[3]:40。勤務一等兵喬·安吉洛Joe Angelo)救了他的性命,並因此獲得傑出服役十字勳章[7]:764-766,巴頓被轉移前還在一個彈坑Template:里繼續指揮了一個小時的戰鬥。送醫前,他先在後方指揮部停下來遞交了自己的報告,隨後,第326坦克營指揮官塞里諾·E·布雷特Sereno E. Brett)於巴頓離開後接過其坦克旅的指揮權。療養期間,巴頓於10月17日晉升為美國國民軍坦克兵團上校。他於10月28日回到部隊,但在1918年11月18日雙方結束敵對狀態停戰前都沒有過參與過其他軍事行動[4]:58-59。巴頓因在謝皮的表現獲得傑出服務勳章,之後他還於1932年因在戰鬥中受傷而獲得紫心勳章[4]:62

戰間年代

1919年3月2日,巴頓離開法國前往紐約。戰爭結束後他被派往米德營,並在1920年6月30日回復到上尉軍銜,不過次日就再次被提升為少校。同年巴頓被臨時派往哥倫比亞特區,進入一個委員會任職編寫坦克操作手冊。在這一時期他發展出一種坦克不應只是用來支援步兵,而是應該作為一個獨立戰鬥力量的理念。巴頓支持了約翰·沃爾特·克里斯蒂設計的M1919型坦克,不過這個方案之後因財政上的考量而被擱置[4]:63-64。1919年在哥倫比亞特區期間,巴頓認識了德懷特·艾森豪威爾[3]:46,後者將在他的軍旅生涯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自巴頓被調配到夏威夷起,他與艾森豪威爾開始頻繁合作,給後者提供了許多幫助,令其得以順利從總參謀學院畢業[4]:65-66。巴頓與克里斯蒂、艾森豪威爾及另外少數幾名軍官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Template:里推動了裝甲戰更多的發展。他們的想法與戰爭部長德懷特·F.戴維斯Dwight F. Davis)產生共鳴,但由於軍事預算有限,且現行的步兵與騎兵部隊仍受重視,美國直至1940年才開始大力發展其裝甲部隊[8]

1920年9月30日,巴頓不再擔任第304坦克旅指揮官,而是重新分配到邁爾堡指揮第3騎兵團第3中隊[4]:65-66。巴頓對和平時期的參謀工作感到厭惡,因此花了很多時間撰寫技術論文,並到總參謀學院就自己的實戰經驗發表演講[4]:63-64。從1922年至1923年中期,他在賴利堡的美國陸軍騎兵學校United States Army Cavalry School)學習了實地軍官課程,再於1923年中期至1924年中期到美國陸軍指揮和參謀學院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深造[4]:65-66,在248名學員中以第25名的成績畢業[3]:57。1923年8月,巴頓在馬薩諸塞州塞勒姆救下了多名划船時跌落河中溺水的兒童,他因此獲得了銀質救生勳章Lifesaving Medal[2]:335。之後他被臨時指派到波士頓的總參謀部兵團,再於1925年3月被派往檀香山斯科菲爾德兵營Schofield Barracks[4]:65-66。在夏威夷期間,巴頓隸屬島上的防禦部隊,他還編寫了一個名叫「偷襲」的防衛計劃,其中預料了一場針對珍珠港的空襲,比大日本帝國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發動的偷襲要早十多年[2]:361

1927年,巴頓被調至哥倫比亞特區的騎兵政務辦公室,在此開始發展出機械化戰爭理念。不過由於聯邦國會取消了撥款,將步兵、騎兵和炮兵合併為聯合兵種的試驗沒能長久。巴頓於1931年離開這Template:里,回到馬薩諸塞州就讀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於1932年6月以優異成績畢業[4]:67-68

1932年7月,巴頓擔任第3騎兵隊指揮官,在陸軍總參謀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命令下前往華盛頓。巴頓於7月28日接過了第3騎兵隊600名士兵的指揮權,麥克阿瑟命令巴頓的部下用催淚彈刺刀對付酬恤金進軍事件中抗議的退伍軍人。被騎兵驅散的其中一位退伍軍人正是在一戰中救過巴頓性命的喬·安吉洛。巴頓的裝甲部隊與步兵在白宮附近的橢圓草坪集合後,巴頓率領佩有防毒面具、刺刀及軍刀的聯邦軍隊沿賓夕法尼亞大道前進,投擲催淚手榴彈來驅散這批請願者。當晚稍後,巴頓及聯邦部隊開始清理安那柯斯提區內的帳篷,有些帳棚或小屋在清除過程中被焚毀。清場期間,軍方調運來五輛雷諾坦克協助驅趕人群。到了第二天早上,大部分請願者都離開了特區。

事件發展到最後,有四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被槍殺的退伍軍人為威廉·赫西卡(William Hushka)和埃里克·卡爾森(Eric Carlson),有一名退伍軍人的妻子流產。一名十一週大的嬰兒由於暴露於催淚瓦斯中,受到驚駭,導致性命危險。兩名兒童因催淚瓦斯窒息而死。一名十一嵗的男孩因催淚瓦斯傷害,導致失明。一名旁觀者被射傷肩胛。一名退伍軍人被騎兵軍刀傷害。一名退伍軍人的胸口被刺刀插入。至少十名警察被退伍軍人傷害。超過一千名男女兒童、警察、記者、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居民和救護車司機暴露於催淚瓦斯中。[4]:69-70[3]:58-59

1934年3月1日,巴頓被提升為常備軍中校,並在1935年初調至夏威夷分部任職。由於對發展前景感到沮喪,巴頓開始酗酒,並發生了幾場婚外情,後來還與自己21歲的侄女簡·哥頓(Jean Gordon)結婚[4]:71-72

巴頓在這一時期繼續打馬球和航行。1937年到洛杉磯休長假並航行回來後,他被一匹馬踢到,導致腿部骨折。巴頓因此患上靜脈炎險些喪命,差點迫使他退役,不過調動到賴利堡騎兵學校學術部門6個月後,巴頓逐漸恢復了健康[4]:71–72。1938年7月24日,他被提升為上校,在克拉克堡帶領第5騎兵團,12月他又被再次調至邁爾堡指揮第3騎兵隊。他在那Template:里認識了陸軍總參謀長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後者對巴頓留下了深刻印象,考慮將他薦為將級軍官。不過因為美國尚處承平時期,巴頓依舊是上校軍銜,僅具指揮一個的資格[4]:73-74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雖然保持中立,但軍隊已開始部份動員,巴頓力求建立起美國的裝甲部隊。1940年,巴頓在美國第3集團軍的演習期間擔任裁判員,並認識了後來被稱作「美國裝甲兵之父」的小阿德納·霞飛,兩人提出建立一支裝甲部隊的建議。查菲被任命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4]:75-76並建立了第1和第2裝甲師,還建立了首個聯合兵種作戰教範。他任命巴頓指揮第2裝甲師的第2裝甲旅。這個師是當時美國少數以大量坦克構成的部隊之一,巴頓負責對其進行訓練[3]:82-83。10月2日,巴頓獲晉升為准將,並於11月成為代理師長,1941年4月4日升為少將並擔任第二裝甲師師長[4]:75-76。隨着霞飛從第1裝甲師指揮官的位置上退下來,巴頓成為美國裝甲學說中最突出的人物,他舉辦了一次高調的大規模演習,指揮1000輛坦克及車輛從喬治亞州哥倫布移動到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再於1940年12月回歸[4]:77-79,一個月後全師1300台車輛又再次出發行進一個來回[3]:85。巴頓擁有飛行執照,他在這些演習過程中從空中對部隊的車輛、坦克進行觀察,以找出實戰中的有效部署方法[4]:77-79。巴頓的功勳讓他成為當年《生活》雜誌的封面人物[3]:106

1941年6月,巴頓帶領第2裝甲師參加田納西演習,僅用9小時就到達了48小時的計劃目標。9月的路易斯安那演習期間,巴頓的部隊在第一階段隸屬紅軍時有些失利,到了第二階段,巴頓被分配到藍軍陣營。他的師繞過紅軍,行進640公里佔領了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10至11月的卡羅萊納演習期間,巴頓的師俘虜了對方軍隊指揮官休·阿洛休斯·德魯姆Hugh Aloysius Drum[4]:80-82。1942年1月15日,他成為第1裝甲軍指揮官,一個月後,巴頓在加利福尼亞州帝王谷Imperial Valley)建立了沙漠訓練中心來進行訓練[4]:83。他選擇了一片占地40平方公里,位於棕櫚泉東南方向80公里的廣闊沙漠,從1941年末開始演習,一直持續到1942年夏季。[4]:84-85。自當上指揮官的第一天起,巴頓就極力強調裝甲部隊戰鬥時需不斷打擊敵人的必要性。1944年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巴頓對一位戰地記者問題的回答即可表明他相當偏好攻勢主義,記者詢問巴頓:「第3集團軍在法國各地快速進攻時,是否應該放緩來減少美軍傷亡?」而巴頓的回答則是:「只要有一點慢下來,你就是在謀害人命。」[9]:542戰爭期間,巴頓因其對戰鬥的熱忱而得了一個「血膽老將」的綽號[3]:xvi,在他領導下的士兵有時調侃道:「我們的血,他的膽量」。儘管如此,巴頓還是廣受其部下的愛戴[4]:2,他手下的將士之間也以「那個老傢伙」來稱呼巴頓[3]:84

北非戰場

1942年夏,巴頓經艾森豪威爾指派加入了火炬行動,對北非展開登陸[3]:117-119[4]:90。他指揮24000名將士和100艘船隻組成的西方特遣隊於1942年12月8日在摩洛哥達爾貝達周邊地區登陸。這一行動遭到了維希法國軍隊的對抗,但巴頓的手下很快奪取了灘頭陣地,並在激烈的交戰中推進。11月11日攻下卡薩布蘭卡後巴頓與法國將軍查爾斯·諾蓋Charles Noguès)經談判達成一份停戰協定[4]:91-93[3]:165-166摩洛哥蘇丹對巴頓相當賞識,後來授予巴頓一枚皇家御座勳章Order of Ouissam Alaouite),勳章的題詞說「躲在巢穴中的獅子也會因他的臨近而顫抖」[10]:60。巴頓監督了將卡薩布蘭卡轉為軍港的工作,並於1943年1月協助卡薩布蘭卡會議的運行[4]:94

1943年3月6日,由於美國第2軍在凱賽林隘口戰役中被非洲軍擊敗,巴頓取代了勞埃德·弗雷登道爾少將成為第2軍新任指揮官,同時晉升為中將。不久,他把奧馬爾·布拉德利調來擔任副軍長[11]。為了提升低迷的士氣,讓部隊在10天內恢復作戰,巴頓立即對全軍作出徹底調整,命令所有士兵身穿乾淨整潔和完整的制服、訂立嚴格的時間表,並要求嚴格遵守軍事紀律。透過與士兵進行交談,巴頓將他們訓練成高效率的戰士,除了要求嚴格外,也依其表現來給予獎賞[4]:96-97

巴頓的訓練是有效的,3月17日,第1步兵師攻下加夫薩,在愛爾圭塔戰役Battle of El Guettar)中取勝,德國和意大利的裝甲部隊兩次被逼退。4月5日,巴頓因第1裝甲師師長奧蘭多·沃德Orlando Ward)表現乏善可陳而解除了他的職務。巴頓的軍隊朝加貝斯進軍,向軸心軍的馬雷斯防線施壓[4]:96-97。這段時間Template:里他向英國陸軍總指揮哈羅德·亞歷山大報告,還曾因自己部隊沒有得到空軍支援而與英國皇家空軍少將亞瑟·科寧翰Arthur Coningham)發生爭執。當科寧翰派遣的三名軍官在巴頓的總部勸他說,英國提供了足夠的空中支援時,他們遭到了德國的空襲,巴頓辦公室的部分天花板在他們周圍坍塌。之後提起發動空襲的德軍飛行員時,巴頓表示:「要是我能找着開這些飛機的那些狗雜種,我會給他們每個人寄去一枚勳章。」[4]:98-99等到他的部隊到達加貝斯時,德軍已經撤離。巴頓於是將第2軍的指揮權交給布拉德利,自己回到卡薩布蘭卡指揮第1裝甲軍協助制定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哈士奇行動」。由於擔心美軍有流於邊緣化的可能性,他說服了英軍指揮官讓他們繼續戰鬥到突尼西亞戰役結束後盟軍再進行下一步行動[4]:98-99[3]:188

西西里島戰役

在代號「哈士奇行動」的西西Template:里島登陸戰中,巴頓是第7集團軍的指揮官,他帶領9萬名官兵在傑拉利卡塔斯科格里蒂Scoglitti)登陸,並支援從北面進攻的英國第8集團軍(由伯納德·蒙哥馬利指揮)。巴頓的第1裝甲軍在登陸的1943年7月10日清晨前剛剛正式組入第7集團軍,他們在利卡塔受到了風和天氣的阻礙,但還是成功搶灘。然後他們擊退了傑拉的反擊[4]:101-104,巴頓在戰鬥中親自帶領部下與德國援軍戰鬥[3]:201-202

巴頓起初奉命保護英軍左翼,但由於蒙哥馬利的部隊在前往墨西拿的路上受到德意聯軍的強烈抵抗而進展緩慢,因此亞歷山大命令巴頓攻下巴勒莫。作為傑弗里·凱斯Geoffrey Keyes)領導下一個臨時軍的組成部分,盧西恩·特拉斯科特Lucian Truscott)率領第3步兵師於72小時內行軍160公里,於7月21日到達巴勒莫。巴頓接下來把目光轉向墨西拿[4]:105-107,原先他想迅速發動兩棲進攻,但由於登陸艇不足而被延遲,手下的官兵直到8月8日才登上了聖斯特凡諾島,此時德意軍主力已撤離至意大利本島。8月10日,他下令第3步兵師繼續登陸,這引起了大量的傷亡,但也成功逼退德軍,然後立即向墨西拿進軍[4]:108-109。第三波登陸於8月16日完成,到了晚上22點,墨西拿已經被攻下。在這場戰役中,擁有20萬人的第7集團軍傷亡人數達到7500,不過他們共擊斃與俘虜了11.3萬軸心國軍人、摧毀車輛3500輛,但還是有4萬德國軍人和7萬意大利軍人以及1萬輛車輛逃脫[4]:110-111[3]:215

巴頓在這次戰役中的行為引發了一些爭議。亞歷山大曾於7月19日下令巴頓對墨西拿的進攻有所節制,但巴頓的參謀長霍伯特·蓋伊Hobart Gay)准將聲稱這條信息「在傳送過程中遺失」,直到已經攻下墨西拿後才找到。7月22日,他開槍打死了一對拉車經過一座橋時停下來的騾子。這輛車當時堵住了正遭到德國飛機攻擊的美國裝甲部隊的去路。當騾子的西西Template:里主人提出抗議時,巴頓用一根手杖打了對方,並把兩頭死騾子推到橋下[4]:105-107。得知自己的部下在比斯卡里屠殺多位意大利和德軍戰俘時,巴頓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我告訴布拉德利,把這些死人都說成是狙擊手或是試圖逃跑(的戰俘)或許有點誇張,但這種事外傳會讓報社捅出大漏子、民眾也都會發狂。不管怎樣,這些人畢竟死了,那也沒辦法了。」[12]:119巴頓還多次與泰利·德·拉·梅薩山艾倫小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產生分歧,並默許了布拉德利解除他們的職務[2]:466

掌摑事件及後果

1943年8月,巴頓掌摑了手下兩名士兵,此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8月3日,他在尼科西亞的一個後送醫院打了患有戰鬥疲勞二等兵查爾斯·H·庫爾(Charles H. Kuhl)的耳光並加以辱罵[9]:331。8月10日,巴頓又在另一個醫院掌摑了二等兵保羅·G·伯奈特(Paul G. Bennett),情況與幾天前的事件類似[9]:331。巴頓命令兩人立即回前線[4]:118,巴頓嚴詞譴責這種在他看來屬於懦弱的行為,並向手下的指揮官下令對任何抱怨戰鬥疲勞的士兵加以管教[4]:117

有關這兩起事件的言語傳到了艾森豪威爾的耳中,他私下了譴責了巴頓並堅持要他道歉[9]:329。巴頓分別向兩名士兵以及見證過事件的醫務人員道歉[9]:336,還在之後向自己所有的部下發表幾次相關的演說[9]:338。起初,艾森豪威爾阻止了媒體報道這一事件[2]:535-536,但到了11月,記者德魯·皮爾森Drew Pearson)將之通過自己的廣播節目抖了出來[4]:120。美國國內對巴頓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其中包括國會議員、退役將軍、巴頓的前上司——潘興就是其中之一[10]:160-166[9]:379。公眾對此事反應不一[9]:377,最終戰爭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表示巴頓必須留在指揮崗位上,因為「在這場激烈的戰鬥贏得最終的勝利前,」需要有他那「積極進取、勝券在握的領導風範」[2]:543

巴頓此後連續11個月都沒有再指揮軍隊戰鬥[4]:122。9月,無論在軍銜還是經驗上都不及巴頓的布拉德利獲選指揮在英格蘭成立的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來對登陸歐洲北部的大君主作戰進行準備[9]:345。據艾森豪威爾所說,這一決定早在掌摑事件為公眾所知數月前就已作出,但巴頓還是覺得自己是因為掌摑事件而不能擔任指揮官[4]:121。艾森豪威爾覺得進軍歐洲事關重大,容不得丁點兒的馬虎。他和馬歇爾都知道巴頓是一位優秀和積極的集團軍級作戰指揮官,但布拉德利卻擁有兩個巴頓顯然不具備,但對一位戰區級別戰略統領非常重要的特性:冷靜、理性的風範和一絲不苟並保持一致的習性。掌摑事件只是進一步確認了艾森豪威爾對巴頓身為指揮官缺乏紀律和自控能力的印象[9]:348。1944年1月26日,巴頓被正式任命為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的指揮官,這是一支剛剛到達英國野戰軍,其中大部分士兵沒有實戰經驗。巴頓的任務是訓練這支部隊令其對即將到來的大君主作戰做好準備,屆時第3集團軍將與其他盟軍部隊一起發動諾曼底戰役,對納粹德國發起總攻[9]:407[4]:124。1944年初巴頓都一直在執行這項任務[9]:423

德軍高層敬重巴頓勝過其他任何一位盟軍將領,並認為他將是任何從英國進軍歐洲軍事行動的核心[4]:127。正因如此,盟軍在1944年初設計的堅忍行動欺敵計畫Template:里把巴頓設為盟軍入侵歐洲的關鍵人物[9]:409。盟軍讓德國情報網大量收到假情報,使其誤認為巴頓已經被任命為美國第1集團軍的指揮官,並且正在對進軍加來海峽省作準備。但第1集團軍實際上根本不存在,而是在多佛爾附近地區使用道具和無線電信號等手段做誘餌來誤導德軍的偵查機,讓軸心國領導人相信這一地區有大批部隊集結。整個1944年初,巴頓遵照上級命令保持低調,使德國人以為他人一直在多佛爾,而他實際上正在英國訓練第3集團軍[4]:127。堅忍行動的效果卓越,德國第15集團軍一直在加來省等待着巴頓率軍進攻[4]:128,甚至在1944年6月6日盟軍進攻諾曼底後還繼續等著。一個月後,巴頓飛往法國回歸作戰指揮任務[4]:132

諾曼底的突破性攻勢

到達諾曼底後的整個七月,巴頓的第3集團軍形成了盟軍地面部隊的最右翼(西方),巴頓的朋友吉爾伯特·R·庫克本是第3集團軍的副總指揮,但由於患病而被巴頓解除了職位,這個決定讓庫克「深感震驚」[13]。布拉德利美國第12集團軍群下的第3集團軍於1944年8月1日正午開始行動,同時往西進攻了布雷斯特,往南和東面朝塞納河進軍,向北協助在法萊斯阿爾讓唐之間進行的法萊茲包圍戰,俘獲數十萬德國官兵[4]:135-136, 139-140

巴頓和他部隊的戰術偏向於快速和主動的進攻,他的部隊與其他三個盟軍集團軍相比在最初幾星期遇到的抵抗也比較少[4]:137。第3集團軍會採取向前方派出偵察隊的方式來確定敵軍位置和戰鬥力,之後將自行火炮移至矛頭部隊,選擇一個向前的良好位置安放,準備通過間接火力對受到掩護的德軍陣地進行攻擊。如派珀L-4(Piper L-4 Cub)之類的輕型飛機擔任炮兵監察並提供空中偵察。一旦發現目標,裝甲步兵會以坦克作為步兵支援展開攻擊,接著其他裝甲部隊就會突破敵人防線、擴大缺口、不斷施壓迫使德軍撤退,防止他們重新組織成一道堅強的新防線[14]:215-216。美軍利用火力偵察前進,.50口徑的白朗寧M2重機槍在這一任務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經常對正在埋伏等待來進行偷襲的德國反坦克榴彈發射器部隊造成巨大傷害,而且也擊潰了德軍步兵對美國裝甲步兵的攻勢[14]:212

巴頓軍隊的進攻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空中偵察和空中戰術支援[14]:215-216。第3集團軍在總部擁有數量遠超其他部隊的軍事情報人員,專門對空中打擊進行協調[15]:44,其對應的近距離空中支援組是由奧托·P·韋蘭德Otto P. Weyland)准將指揮的第19戰術航空司令部,該單位是由埃爾伍德·克薩達Elwood Quesada)專為美軍第1集團軍發動「眼鏡蛇行動」而編列的,使用戰術為由一位身處正在進攻坦克中的空中交通管制員對密接支援作出指示,這一戰術得到了第3集團軍的廣泛使用。每一個隊列都會得到3到4架P-47P-51戰鬥-轟炸機的空中戰鬥巡邏掩護[15]:85

在從阿夫朗什進軍阿爾讓唐的過程中,第3集團軍只用了兩周時間就前進了97公里。巴頓每天會聽取情報官奧斯卡·W·科奇Oscar W. Koch)上校關於「極端」(Ultra)情報小組的匯報,告知他有關德國反擊的動向和應在何處布署兵力等[4]:138。對於第3集團軍在法國北部的進軍同樣重要的是補給梯隊的快速推進,第3集團軍的後勤補給由沃爾特·J·穆勒(Walter J. Muller)上校監督,他強調靈活性和即時反應,並對補給梯隊進行調整,以便能夠讓前方部隊快速取得突破。巴頓向洛林的快速進軍展示了他對美國軍隊技術上優勢的敏銳反應。美國和盟軍的主要優勢就是機動和空中優勢。美國陸軍有更多的卡車,性能更可靠的坦克以及更好的無線電通訊系統,這些都在快節奏的進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4]:217

洛林戰役

1944年,由於第3集團軍在梅斯外不遠的摩澤爾河附近用完了燃料,巴頓的進攻也告中止。巴頓期望戰區指揮官保持燃料和補給暢通來支持進軍,但艾森豪威爾的戰略偏向於在部隊全面推進、認為單一部隊進行深入進攻時將會使側翼失去保護而容易被擊敗,同時艾森豪威爾也優先讓蒙哥馬利帶領的第21集團軍群可以更優先地獲得補給,以接下來發動該人策劃的大攻勢——市場花園行動[16]。由於其他部隊都對有限的資源有所需求,第3集團軍耗盡了燃料供應而無法前進[17]。巴頓相信自己的部隊已經足夠接近齊格菲防線,他對布拉德利指出,只要給他40萬加侖汽油,自己可以在兩天內打進德國[4]:141。9月末,一支德國裝甲部隊發動進攻,試圖阻止巴頓第3集團軍的進軍,但在阿爾拉庫爾戰役Battle of Arracourt)中被美國第4裝甲師擊敗。儘管巴頓獲得了此戰的勝利,艾森豪威爾仍命令第3集團軍留在原地待命,德軍指揮官也因此誤以為德軍發動的反攻獲得了成功[18]

第3集團軍在9月的停頓已經使德軍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來強化梅斯的防禦工事fortifications of Metz)。10月和11月,第3集團軍與德軍在梅斯戰役Battle of Metz)中陷入僵持,雙方都遭受了慘重的傷亡。不過到了11月中旬,美軍還是成功攻下了梅斯[4]:142。巴頓攻下這個城市的決定受到了批評,戰後接受過採訪的德軍指揮官表明,巴頓其實大可直接繞過這座城市,向北進發到達盧森堡,並在那Template:里截斷德軍第7集團軍[19]:546。德軍在梅斯的指揮官赫爾曼·巴爾克Hermann Balck)將軍也指出,一個更直接的進攻可以讓盟軍在這個城市獲得更具決定性的勝利。歷史學家卡羅·埃斯特(Carlo D'Este)後來寫道:「洛林戰役是巴頓最不成功的戰役之一,他錯在沒有更積極果斷地對自己的軍隊作出部署[2]:669」。由於盟軍的補給作業在安特衛普可供使用前一直優先供應給資源甚缺的蒙哥馬利部隊,巴頓為自己的部隊缺乏進展而發愁。自11月8日至12月15日,第3集團軍只前進了不到64公里[4]:143-144

突出部之役

1944年12月,德軍在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下穿過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展開了最後一搏的攻勢——「萊因守望行動」。1944年12月16日,德軍集結了29個師共25萬人的兵力進攻盟軍戰線的一個薄弱點。這一戰史稱突出部之役,戰局初期歐洲正值多年來天氣最惡劣的一個冬天,德軍朝默茲河方向取得了顯著的進展。12月19日早上,艾森豪威爾召集西部戰線的所有盟軍高級將領在凡爾登附近的一個總部開會,對德國的進攻商討對策[2]:675-678

這個時候,巴頓的第3集團軍正在薩爾布呂肯附近展開激戰。猜測盟軍將領意圖的巴頓命令部下制訂了三個不同方案,可將第3集團軍的單位即時切割成子單位,向目前被德軍佔領的地區發動多重攻勢[20]:77。最高統帥部的會議由艾森豪威爾主持,出席者包括巴頓、布拉德利、雅各布·L·德弗斯上將、肯尼斯·斯強恩Kenneth Strong)少將、以及盟軍最高統帥部副司令空軍元帥亞瑟·泰德以及大批的參謀官員[9]:599。當艾森豪威爾詢問巴頓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在第3集團軍中分離出6個師、朝向北反擊以解救被困在巴斯托涅第101空降師時,巴頓回答:「只要你和我說完了就行」[20]:75。然後他澄清自己已經安排了3個整師於12月21日,即會議後48小時左右展開反擊[20]:75。艾森豪威爾對此感到懷疑:「可別做糊塗事啊喬治。你要是那麼早就行動是不會有三個完整師做好準備的,到時候你就只能零敲碎打了。」巴頓回答他的部下已經有了一份應急預案準備行動。艾森豪威爾還是覺得難以置信,他命令巴頓在12月22日早上至少帶領三個師發起進攻[4]:148-149

巴頓離開會議室,打電話給自己的部下說了兩個字:「開球」。接到這個代碼命令的手下啟動了三個師的動員工作,分別是第4裝甲師、第80步兵師第26步兵師,動員他們向北面的巴斯托涅進發[20]:77。巴頓重新佈署了第3第12軍中一共6個完整師的兵力,從他們在薩爾河前線的位置沿着一條線從巴斯托溫延伸至迪基希埃希特納赫Echternach[20]:78。在幾天的時間Template:里,超過13.3萬輛第3軍車輛重新轉入進攻,共計行進了240公里,之後跟隨着截有62000噸物資的支援梯隊[20]:79

12月21日,巴頓與布拉德利會面對即將開始的進攻進行核查,巴頓一開始就說:「布拉德(Brad,布拉德利的綽號),是時候讓德國人把腦袋探進絞肉機Template:里了,我已經抓好操縱桿了啦」[20]:77,然後巴頓要求讓自己的第3集團軍向科布倫茨展開進攻,從那Template:里切斷突出部,把所有德國人困在攻勢之下。經過短暫的考慮後,布拉德利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他更關心的不是殺死大量的德軍,而是在巴斯托涅陷落前加以解救[4]:148-149。由於期望自己進軍時能有個好天氣,從而獲得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近距離地面支援,巴頓命令第3集團軍的隨軍牧師詹姆斯·奧尼爾(James O'Neill)上校譜寫了一段合適的祈禱詞:「萬能而又最仁慈的主啊,我們謙卑地懇求您的大恩,約束這些我們不得不面對而且毫無節制的降雨。給予我們戰鬥的公平天氣。優雅地傾聽我們作為士兵向你的請求,以你的力量加以武裝,我們可以從勝利走向勝利,粉碎我們敵人的壓迫和邪惡,建立起你那人與國家之間的正義。阿門。」之後天氣果然很快好轉,巴頓於是當場授予奧尼爾一枚銅星勳章[2]:535-536

1944年12月26日,第3集團軍的第4裝甲師先鋒部隊到達巴斯托涅,打開了一條救援被圍美軍的補給線。巴頓將在冬季組織起來的6個師脫離戰鬥前線,然後北上解救巴斯托涅的被困友軍是他在戰爭期間最卓越的一項成就[4]:152-153。他之後寫道,解救巴斯托涅是「我們迄今為止所進行的最輝煌的行動,而且在我看來也是這場戰爭中最傑出的成就,這是我最大的一戰」[20]:79

進軍德國

到了2月,德軍已經全線撤退,巴頓的部隊則開進了薩爾,但他又一次發現其他的部隊可以優先獲得汽油和補給[4]:156。為了獲得這些,第3集團軍軍械部門設法冒充第1集團軍人員,並且在一次事件中從第1集團軍的轉傾倉庫獲得了數千加侖汽油[21]。從1月29日到3月22日,第3集團軍攻下了特里爾科布倫茨賓根沃爾姆斯美因茨凱撒斯勞滕路德維希港,打死打傷99000名德軍,俘虜14萬零112人,這幾乎是德國第1和第7集團軍的所有殘部。在此期間,巴頓曾接到繞過特里爾不要進攻的命令,因為高層認為需要有4個師才能拿下這Template:里,但接到命令時特里爾已經落入美軍之手,巴頓於是挖苦地回應道:「已經用兩個師拿下特里爾,請問你這是要叫我還給他們(德軍)嗎?」[22]

3月22日,第3集團軍在建好橋樑後開始跨越萊茵河[4]:157,巴頓之後吹噓自己過河時曾向河Template:里撒尿[3]:322


1945年3月26日,巴頓派出有314人,16輛坦克以及其它各種車輛組成的鮑姆特遣隊Task Force Baum)前往德軍戰線後方約80公里的哈梅爾堡附近解放13B軍官戰俘營Oflag XIII-B)。其中一名囚犯是巴頓的女婿約翰·K·沃特斯John K. Waters)中校(在北非被德軍所俘)。然而這場突襲失敗了,特遣隊僅35人生還,其他人不是被殺就是被俘,57台車輛都沒了。集中營指揮官君特·馮·高克爾(Günther von Goeckel)少將打電話來呼籲休戰。他同意與包括一名德國軍官在內的多人一起充當中介,自願走出集中營和美國人見面。可就在這位德國軍官向他的同胞說明情況前,沃特斯在走向美國人時被一位不知情的德國士兵開槍打中臀部。他馬上被帶回集中營由一位在此實習的塞爾維亞醫生予以治療。當艾森豪威爾得知這起秘密行動時,他氣瘋了[4]:158-159。巴頓之後報告這是自己在戰爭期間犯下的唯一一個錯誤,他覺得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派出一個大上三倍的部隊[23]

4月,對第3集團軍的抵抗已經逐漸減弱,部隊主要致力於管理為數約40萬的德國戰俘[4]:158-159。1945年4月14日,巴頓被擢升為上將,戰爭部長史汀生主張以此晉升來認可巴頓在1944年戰爭期的戰鬥成就[9]:655。當月晚些時候,巴頓、布拉德利和艾森豪威爾一起參觀了梅爾克爾斯鹽礦和奧爾德魯夫集中營,這一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讓巴頓非常厭惡。隨後,第3集團軍受命前往巴伐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預計那Template:里會有納粹德國最後的一部分軍隊。據說巴頓得知蘇軍即將攻下柏林時感到相當驚訝,他認為後者將是自軍部隊前往比爾森的一個威脅,但在戰爭結束前不久,艾森豪命令巴頓的部隊止於布拉格[4]:160–162

在從萊因河到易北河的進軍過程中,巴頓的第3集團軍的人數約為25萬至30萬,他們一共占領了84860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受到的損失為2102人陣亡、7954人受傷和1591人失蹤,而與第3集團軍對抗的德軍則共有20100人陣亡、47700人受傷和65萬3140人被俘[24]:194-195

從1944年8月1日加入戰鬥開始,到1945年5月9日敵對狀態結束,第3集團軍共計連續作戰281天。這一期間跨過了24條大河、占領了21萬1000平方公里領土,其中包括12000個城市和城鎮。第3集團軍聲稱一共擊斃、打傷或俘虜了181萬1388名德軍士兵,這個數字相當於其總人數的6倍[24]:194-195。富勒對第3集團軍紀錄的核查中只在擊斃和打傷的人數上有所不同,其中認為從1944年8月1日到1945年5月9日,第3集團軍共擊斃敵軍47500人、擊傷11萬5700人、俘虜128萬零688人,共計144萬3888人[25]

戰後

巴頓懇求馬歇爾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讓自己加入太平洋戰區的戰鬥,馬歇爾表示只有在中國獲得一個主要港口以便他能夠進入的情況下才行,但這種情況可能性很低[4]:160-162。5月中旬,巴頓飛到巴黎,然後再到倫敦休息。6月7日,他到達馬薩諸塞州的貝德福德Bedford),打算全家一起在這Template:里休一段長假,迎面而來的是成千上萬的觀眾。巴頓於是驅車前往哈奇紀念貝殼劇場向包括400名受過傷的第3集團軍退伍老兵在內的約20000名群眾講話。在這場演講中他影射死在戰場上的人是「傻子」,真正的戰鬥英雄是那些傷兵,此話引起了少許爭議[4]:163-164。巴頓在波士頓待了一段時間,然後前往丹佛參觀並發表了演講,之後又到達洛杉磯,在洛杉磯紀念體育場對10萬名群眾演講。他最後到達的是哥倫比亞特區,並在7月回到歐洲在指揮德國占領軍的部隊[4]:163-164

巴頓被任命為巴伐利亞軍政府首長,他在這Template:里帶領第3集團軍執行去納粹化的任務[4]:163-164。得知對日本的戰爭也已經結束後巴頓特別心煩,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又一場戰爭結束了,就像我對這個世界的作用一樣。」[4]:163-164

由於對自己的處境不滿,而且深為相信自己再也沒有機會打另一場戰爭,巴頓的行為和言辭開始變得日益飄忽不定。在這一點上,對巴頓失望背後的行為有着多種不同的解釋。卡羅·埃斯特寫道:「這看起來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巴頓因為頭部受了太多的傷而經歷了一定類型的腦損傷」,這主要是指巴頓一生中的多次與汽車、馬匹有關的事故,特別是1936年打馬球時的一次[2]:535-536。巴頓的侄女又出現了,他們於1944年一起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1945年又在巴伐利亞待過。哥頓實際上還愛上過去一位年輕的已婚上尉,但他於1945年9月回到了自己妻子身邊,留下了鬱悶的哥頓[2]:744。巴頓一再吹噓自己和這位年輕女子在性生活上的成功,但他的傳記作者對此表示懷疑。赫什森(Hirshson)認為兩人的關係只是馬馬虎虎[19]:535,肖沃爾特相信巴頓在極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下,通過聲稱性征服來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慨[26]。埃斯特也有同樣看法,他寫道:「他(巴頓)1936年(在夏威夷)和1944至1945年的行為都表明,年輕而誘人的簡的陪伴,可以平息一個中年男子對自己男子氣慨的憂慮和困擾以及對衰老的恐懼。」[2]:743

一些前納粹黨成員繼續保留了他們在該地區的政治職位,而巴頓作為軍政府首長對此的回應引起了爭議[4]:163-164。當對媒體有關這一方面的問題作出回答時,巴頓反覆將納粹與民主黨共和黨比較,指出大部分擁有基礎設施管理經驗的人都在戰爭期間被迫入黨,這在美國本土引發負面報道,艾森豪威爾更是憤怒[4]:165-166[3]:16。1945年9月28日,艾森豪威爾經過一段激烈的陳述後解除了巴頓的軍政府首長職務,之後又於10月7日被解除第3集團軍指揮官一職,在一次指揮權交接儀式上,巴頓給出了自己的告別辭:「所有美好的事情總會結束。至今為止,我所經歷過最美好的事物就是曾擁有指揮第3集團軍的榮譽和特權。」[4]:165-166

巴頓最後的一項任務是在巴德瑙海姆指揮美國第15集團軍。這一集團軍當時只有很少一部分總部工作人員負責編撰歐戰歷史。巴頓因熱愛歷史而接受了任命,但很快就對這一工作失去了興趣。他開始四處旅行,先後到達巴黎、雷恩沙特爾布魯塞爾、梅斯、蘭斯、盧森堡、凡爾登[4]:165-166以及斯德哥爾摩,他在這Template:里與其他幾位參加過1912年奧運會的運動員重聚。巴頓決定12月10日回家過聖誕節後就不再回第15集團軍和歐洲了,他打算和妻子商量自己是到國內崗位任職還是退休[4]:167

逝世

12月8日,巴頓的參謀長霍伯特·蓋伊邀請他到施派爾附近去打野雞來提提神。12月9日11點45分,巴頓和蓋伊一起坐在由一等兵霍雷斯·L·伍德林(Horace L. Woodring)駕駛的巴頓1938卡迪拉克75型轎車上,他們開到一個鐵路路口時停下來等待火車通過。巴頓看着路邊廢棄的車輛,並在汽車慢慢經過鐵軌路口時說:「想想這些廢墟,戰爭真是可怕。」這時一輛正駛往軍需倉庫、由技術中士羅伯特·L·湯姆森駕馭的2.5噸小卡車逐漸接近,但他到了巴頓一行的車前方時突然向左急轉。伍德林也猛地踩下剎車並向左急轉,雖有減速但仍與卡車相撞[4]:167

伍德林、湯姆森和蓋伊都只是有些輕微的擦傷,但巴頓的頭部撞在了后座與駕馭室之間的玻璃隔斷上,頭部劃出的傷口也馬上開始流血,並告知湯姆森和蓋伊自己動彈不得而且呼吸困難。巴頓被送到海德堡的一家醫院,被診斷出患有壓縮性骨折,第3和第4椎骨也有錯位,這意味着頸部和脊髓受傷,將導致他從頸部以下終身癱瘓。之後12天的大部分時間Template:里巴頓都在接受脊柱牽引來減少脊柱受到的壓力,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會有些疼痛,但據報告他從沒抱怨過。除了從美國飛來的巴頓妻子的探視外,其他任何人的非醫療性探視都沒有被獲許。當巴頓得知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再騎馬或是恢復正常人的生活後表示:「這樣的死法真他媽太絕了。」1945年12月21日18點左右,美國陸軍上將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因肺水腫心衰竭在睡夢中去世,享年60歲[4]:168-169。按照他「與我的人埋在一起」的遺願,巴頓將軍被葬在盧森堡哈姆區的盧森堡美軍公墓和紀念館,與第3集團軍的其他陣亡將士們永遠待在了一起[27]

影響

巴頓多彩的個性,強硬的領導風範以及作為一位指揮官的成功,與他政治上的頻繁失策結合起來,產生了一個複雜且往往是矛盾的形象。巴頓出色的演講技能被視為他激勵部下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ix。歷史學家特瑞·布萊頓(Terry Brighton)總結認為巴頓「傲慢、想出風頭而且有個人缺陷,但……仍然是那場戰爭中最偉大的將軍之一」[3]:xv。巴頓對裝甲戰和領導風格也有着實質性的影響,他去世後,美國陸軍將巴頓的許多進攻戰術加入訓練課程中。許多軍官都聲稱從巴頓身上受到啟發。戰後設計的首款美國坦克也被命名為M46巴頓坦克[4]:viii

多位男演員曾在銀幕上扮演過巴頓。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是喬治·坎貝爾·斯科特在1970年的電影《巴頓將軍》中的表演,他之後還在1986年的迷你電視劇集《巴頓最後的日子》(The Last Days of Patton)中飾演了同一角色[28]。斯科特對巴頓標誌性的描述,特別是巴頓對第3集團軍的演講,為其贏得了第43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29],並且將巴頓以一個民族英雄的角度帶進了流行文化中[2]:1。扮演過巴頓的其他男演員還包括:1957年美國廣播公司宗教故事選連續劇《十字路口》中的一集《巴頓祈禱》Template:里面的史蒂芬·麥納利(Stephen McNally),1963年電影《白馬的奇蹟》(Miracle of the White Stallions)中的約翰·拉奇(John Larch),1966年電影《巴黎戰火》(Is Paris Burning?Template:里面的柯克·道格拉斯,1978年電影《目標大作戰》(Brass Target)中的喬治·肯尼迪George Kennedy),1979年的迷你劇《艾克》(Ike)中的達倫·麥克加文Darren McGavin),1988年的電影《潘喬·巴恩斯》(Pancho Barnes)中的羅伯特·普倫提斯(Robert Prentiss),1989年的電影《雙倍曝光:瑪格麗特·伯克-懷特的故事》(Double Exposure: The Story of Margaret Bourke-WhiteTemplate:里面的米歇爾·瑞恩(Mitchell Ryan),1989年迷你劇《戰爭與回憶》中的勞倫斯·道布金Lawrence Dobkin),1997年的電影《遙遙歸鄉路》(The Long Way Home)中的愛德華·阿斯納,2006年的迷你劇集《男人,瞬間,機器》(Man, Moment, Machine)中的丹·希金斯(Dan Higgins)以及2008年的電影《美國頌歌》(An American Carol)中的凱爾希·格蘭莫Kelsey Grammer)等[28]

形象

巴頓刻意給自己培養華麗而獨特的形象,他相信這能夠激勵部下。他佩帶花哨的象牙手柄史密斯威森M27.357麥格農左輪手槍[5]:9[3]:xvi,頭戴擦得發亮的頭盔、腳穿騎兵高筒靴、身上不是華麗的禮服就是馬褲[2]:478[4]:77-78。巴頓也以在頂部漆成紅、白、藍色的坦克中監督訓練和演習而為人熟知。他的吉普車前後會有超大的職級標牌,還配有高音喇叭宣布他的到來。巴頓還曾為新成立的坦克兵團提議過新的制服,上有拋光的鈕扣、金色頭盔,是一套深色、厚實的棉服西裝,這一提議被媒體嘲笑是「青蜂俠」,軍隊也沒有接受[4]:77-79。歷史學家艾倫·阿克塞爾羅德(Alan Axelrod)寫道:「在巴頓看來,領導從來就不是制訂計劃和發出命令這麼簡單,而是在於把一個人自身轉變成一個符號。」[4]:80-82巴頓也有意地表現出對榮耀的強烈渴望,要求軍官在戰場上與士兵一起作戰。他是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的崇拜者,後者在領導特拉法加海戰時就身着全套制服而引人注目[4]:80-82。巴頓認為勇敢是最重要的事情[4]:14-15,在戰鬥也會標明自己的軍銜讓自己特別顯眼,一戰期間,他還曾坐在一輛坦克頂部衝進德軍控制的一個村莊來鼓勵自己的動下[4]:54-55。他也堅定地相信宿命論[4]:4,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轉世的信仰,相信自己前世曾是拿破崙手下戰死沙場的軍事將領或是軍士兵[4]:11-12[3]:36-37

巴頓練習出了一種發表富於魅力演講的能力,這部分是因為他拙於閱讀[4]:67-68。他的演講中會有大量的粗話,這通常很受士兵歡迎,但也讓包括布拉德利在內的其他軍官感到冒犯[2]:578。他最具知名度的一系列演講是在大君主作戰向第3集團軍將士們發表的[4]:130-131。他也以這些講話中的直率和俏皮話聞名。巴頓曾說過:「德軍最危險的兩件武器就是我們自己的」裝甲半履帶車和吉普車。前者是因為小子們都打了雞血,以為自己是坐在坦克Template:里面;後者則是因為(我們)駕駛技術過於糟糕的司機實在太多了[30]。突出部之役期間,他曾表示盟軍應該「讓這些狗娘養的(德國人)一直去到巴黎,然後我們就可以截斷他們再捲起來(吃掉)」[30]。他還曾開玩笑說自己的第3集團軍可以「把英國人趕到海Template:里去,再來一次敦刻爾克[30]

隨着媒體對巴頓關注度的提高,他的直言不諱激起了一些爭議,包括他在1945年把納粹和民主、共和兩黨相比較的言論[4]:165-166,巴頓同年晚些時候在一場演講中稱讚多位受傷的老兵才是戰爭中「真正的英雄」,無意識地冒犯了那些孩子戰死沙場的父母[4]:163-164。他最大的爭議是在大君主行動前向一位記者暗示:英國和美國,不包括蘇聯,將會成為戰爭結束後世界的主宰,這讓當時關係已經很微弱的同盟關係變得緊張[2]:586。艾森豪威爾則表示,巴頓雖有許多成就,但欠缺考慮這個缺陷限制了他的領導潛力[9]:337

作為一名領袖,巴頓以治軍嚴明著稱,常因下屬有一點雞毛蒜皮的違規而加以懲罰,但同樣也會在他們表現良好時予以嘉獎[4]:77-79, 96-97。雖然有着急燥、衝動,難以容忍失敗等缺陷,巴頓在二戰期間也只有一次在兩度警告後解除了奧蘭多·沃德一位將領的職務,相比下,同期在布拉德利手下就有多位將軍落馬[2]:467-468。雖然巴頓會把那些身患戰鬥疲勞、今天稱為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綜合症的人看成是「裝病」,但報告顯示他對自己的部下也有着最崇高的敬意,特別是傷員[12]:147。他的許多指令都表示出對部下特別的關心,並且也會為戰場上的士兵安排額外補給,包括毛毯和額外的帽子、膠鞋,以及其它通常在前線會比較短缺的物資[24]:97

終其一生,巴頓一直對自己有關種族主義的看法毫不掩飾[4]:4。他的態度可能與家庭與有多人都是邦聯國支持者的背景有關[3]:18。對於非裔士兵他曾私下寫道:「他們中有些是好兵,但就當時來看,我覺得沒有必要作出改變,因為就裝甲戰來說,有色人種軍人的思維還不夠敏捷。」[31]:60不過他也表示與種族或宗教信仰相比,戰場上的表現更加重要:「我才他媽不在乎那傢伙是個什麼人。不管他是個黑鬼還是個猶太佬,只要他能盡職盡責,找我要啥都行。老天在上!我愛他。」[19]:864儘管有上述的一些看法,但巴頓部下中非裔美國人的數量非常多[4]:4。念了《古蘭經》並觀察了北非後,他在給太太的信中寫道:「剛剛念完《古蘭經》,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好書。」巴頓對地方風俗和習慣有敏銳的眼光,也對地方建築知之甚詳。雖然對《古蘭經》有正面評價,但他也總結認為:「在我看來,穆罕默德宿命論的教義和對女性徹底的貶低毋庸置疑,是限制阿拉伯發展的原因……我想,這正是一些基督教口若懸河布道中的內容」[31]:49。巴頓對蘇聯留有深刻印象,但也蔑視其為「對人的生命沒有任何顧慮」的「酒鬼」[2]:739。之後,巴頓還開始表達自己越來越強的反猶太主義反共主義觀點,經常引起爭議[4]:165–166

盟軍和軸心國領導人的評價

1945年2月1日,艾森豪威爾在一份備忘錄中給自己下屬歐洲戰場美國將領的軍事才能進行排名。布拉德利和空軍上將卡爾·安德魯·斯帕茨並列第一,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排在第二,巴頓第三[32]:801。艾森豪威爾在1946年為《巴頓和他的第3集團軍》中表明了自己的理由:「喬治·巴頓是我們或其他任何部隊中最優秀的野戰集團軍指揮官,但他的集團軍也是一個整體的組成部分,就像他的行動也是一個更大行動的一部分」[2]:818。艾森豪威爾認為歐洲戰場上軍事行動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包括布拉德利在內其他將領的規劃,而巴頓則僅僅是「一個優秀的執行者」[2]:818。儘管如此,艾森豪威爾還是將巴頓的能力視為一個戰略規劃者,認為其軍事價值對於盟軍在歐洲的勝利非常重要。這一看法可以從他在1943年的掌摑事件後甚至拒絕考慮讓巴頓離開歐洲的行為中得到體現,他曾私下寫道:「巴頓對這場戰爭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是我們勝利的一個保證。」[2]:536助理戰爭部長約翰·J·麥克洛伊也告訴艾森豪威爾:「我不能調走這個人,他能打。」[32]:442巴頓去世後,艾森豪威爾所寫下的致詞中說:「那是那種生來就是要作戰的人,一個理想的戰鬥領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巴頓的名字會在敵人的心中形成一種恐懼。」[2]:818

布拉德利斷然否定了巴頓。他的回憶錄中極少給予巴頓好評,其中明確表示如果自己於1943年時就是巴頓的上級,他將立即解除巴頓的職務並且「與他再無瓜葛」[33]。兩人在個性上是眾所周知的對立兩極,並且也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布拉德利無論是在個人還是專業方面都不喜歡巴頓[2]:466-467[32]:403-404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對巴頓及其能力有着很大的尊重,表示「他是我們最了不起的戰鬥將軍,也是我們純粹的喜悅」[2]:755。不過下一任總統哈里·S·杜魯門似乎本能性地就不喜歡巴頓,有一次直接拿巴頓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與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相比[2]:755

英國指揮官大多對巴頓的評價不高。艾倫·布魯克元帥在1943年1月指出:「我聽說過他,但我得承認他那虛張聲勢的個性遠超過我的想像。我對他沒有什麼好評價,我也沒有在將來改變這一看法的理由。一個同時具備瀟灑、勇敢、野性等特質的不穩定指揮官對需要進取心和衝進的行動或許有益,但在要求技巧和判斷的行動中必然會失敗。」[2]:451。不過,蒙哥馬利對巴頓有正面的評價,雖然他與巴頓之間有着眾所周知的競爭,但蒙哥馬利似乎很欽佩巴頓在野外對部隊的領導能力,在戰略的判斷上則不以為然[2]:549。其他盟國將領對於巴頓有更好的印象,特別是自由法國。亨利·吉羅將軍1945年底聽說艾森豪威爾解除了巴頓職務時深表懷疑,並邀請後者到巴黎出席國宴,還接受了總統夏爾·戴高樂的授勳。國宴上,戴高樂總統在演講中把巴頓的成就與拿破崙相提並論[9]:801。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顯然是巴頓的崇拜者,表示紅軍無論是在計劃還是執行上,都無法像巴頓那樣快速地讓一個裝甲集團軍跨越法國[19]:562


盟軍領袖對巴頓的能力褒貶不一,不過德軍高層指揮官自1943年後倒是敬重巴頓勝過其他任何一位盟軍將領[4]:127。有報告顯示阿道夫·希特勒稱他是「那個瘋狂的牛仔將軍」[2]:815。隨着戰事的發展,許多德軍戰地指揮官都大方地稱讚巴頓的領導才能,德國第277國民擲彈兵師作戰官霍斯特·馮·旺根海姆男爵(Horst Freiherr von Wangenheim)中校表示「巴頓將軍是整個前線最可怕的將軍。(他的)戰術大膽而又無法預測……他是最現代的將軍,也是(聯合)裝甲和步兵部隊最優秀的指揮官」[9]:480-483。曾與蘇聯紅軍和英美坦克指揮官交手的哈索·馮·曼陀菲爾也有同樣看法:「巴頓!毫無疑問。他是一位輝煌的裝甲集團軍指揮官。」[20]:78。許多最高級別指揮官也對巴頓的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如埃爾溫·隆美爾認為巴頓達成了「機動戰中最震撼人心的成就」[3]:xvii。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處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大將則認為巴頓「是美國的古德里安。他膽量十足,而且喜歡搞大動作。他敢冒大險而獲大勝」[2]:815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指出:「巴頓已經把坦克戰發展成了一種藝術,他知道如何在戰場完美地指揮坦克。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他和隆美爾元帥進行比較,後者同樣也是坦克戰的大師。兩人都對這種戰鬥有着相當敏銳的洞察力」[2]:815。非洲軍參謀長弗里茨·拜爾萊因Fritz Bayerlein)在談到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後德軍撤退時說:「我不認為巴頓將軍會讓我們這麼輕易逃脫的」[2]:815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元帥被俘後面對採訪時只簡單地表示:「(巴頓)他是你們中最好的。」[4]:1


相關信息

後世紀念

美國多處街道以巴頓為名,紀念這位將軍: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巴頓路(Patton Drive)

田納西州那希維爾市喬治·巴頓將軍路(General George Patton Road)

還有:

由巴頓將軍設計的M1913騎兵軍刀,也稱為巴頓軍刀(Patton Saber)。

美國M46坦克、M47坦克、M48坦克、M60坦克均命名為巴頓坦克。

巴頓將軍》,1970年的傳記式美國戰爭電影,以喬治·巴頓為主角描述他的戰功。

參考資料

  1. 喬治·巴頓, 名人簡歷,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D'Este, Carlo, Patton: A Genius for Wa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5, ISBN 0-06-016455-7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Brighton, Terry, Patton, Montgomery, Rommel: Masters of War, Crown Publishing Group, 2009, ISBN 978-0-307-46154-4 
  4.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4.032 4.033 4.034 4.035 4.036 4.037 4.038 4.039 4.040 4.041 4.042 4.043 4.044 4.045 4.046 4.047 4.048 4.049 4.050 4.051 4.052 4.053 4.054 4.055 4.056 4.057 4.058 4.059 4.060 4.061 4.062 4.063 4.064 4.065 4.066 4.067 4.068 4.069 4.070 4.071 4.072 4.073 4.074 4.075 4.076 4.077 4.078 4.079 4.080 4.081 4.082 4.083 4.084 4.085 4.086 4.087 4.088 4.089 4.090 4.091 4.092 4.093 4.094 4.095 4.096 4.097 4.098 4.099 4.100 4.101 4.102 4.103 4.104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4.113 4.114 4.115 4.116 4.117 4.118 4.119 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4.127 Axelrod, Alan, Patton: A Biography, London, United Kingdom: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ISBN 978-1403971395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Zaloga, Steven, George S. Patton: Leadership, Strategy, Conflict, Oxford, United Kingdom: Osprey Publishing, 2010 [2013-07-06], ISBN 978-1846034596 
  6. Andy Archibald. Modern Pentathlon - A Centenary History: 1912-2012. Guildford: Grosvenor House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78148-756-3. 
  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Blumenson, Martin, The Patton Papers: 1885–1940,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1972, ISBN 0-395-12706-8 
  8. Steele, Brett D., Military Reengineering Between the World Wars, Chicago, Illinois: Rand Publishing: 18, 2005, ISBN 978-0833037213 
  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Blumenson, Martin, The Patton Papers: 1940–1945,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1974, ISBN 0-395-18498-3 
  10. 10.0 10.1 Edey, Maitland A., Time Capsule 1943, London, United Kingdom: Littlehampton Book Services, 1968, ISBN 978-0705402705 
  11. Blumenson, Martin, Patton: The Man Behind the Legend, New York City,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82, 1985, ISBN 978-0688137953 
  12. 12.0 12.1 Atkinson, Rick, The Day of Battle: The War in Sicily and Italy, 1943–1944 (The Liberation Trilogy), New York Cit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7, ISBN 0-8050-6289-0 
  13. Essame, H., Patton: A Study in Command,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cribner & Sons: 178, 1974, ISBN 978-0684136714 
  14. 14.0 14.1 14.2 14.3 Jarymowycz, Roman J., Tank tactics: from Normandy to Lorraine,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1, ISBN 1-55587-950-0 
  15. 15.0 15.1 Gooderson, Ian, Air Power at the Battlefront: Allied Close Air Support in Europe 1943-45, Portland, Oregon: Routledge, 1998, ISBN 978-0714642116 
  16. Ambrose, Stephen E., Eisenhower: Soldier and President,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62–164, 2007, ISBN 978-0945707394 
  17. Zaloga, Steven, Armored Thunderbolt: The U.S. Army Sherman in World War II, Mechanicsburg, Pennsylvania: Stackpole Books: 184–193, 2008, ISBN 978-0811704243 
  18. von Mellenthin, Frederich W., Panzer Battles: A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of Arm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Old Saybrook, Connecticut: Konecky & Konecky: 381–382, 2006, ISBN 978-1568525785 
  19. 19.0 19.1 19.2 19.3 Hirshson, Stanley, General Patton: A Soldier's Life, New York City: Harper Perennial, 2003, ISBN 978-0-0600-0983-0 
  20.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McNeese, Tim, Great Battles through the Ages: Battle of the Bulge, New York City,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 2003, ISBN 978-0791074350 
  21. Rickard, John Nelson, Patton at Bay: The Lorraine Campaign, September to December 1944, Dulles, Virginia: Brassey's Inc.: 85, 2004, ISBN 1-57488-782-3 
  22. Reagan, Geoffrey, Military Anecdotes, Enfield, Middlesex: Guiness Publishing: 53, 1992, ISBN 0-85112-519-0 
  23. Farago, Ladislas, Patton: Ordeal and Triumph, New York City, New York: Ivan Sergeyevich Obolensky: 790, 1964, ISBN 1-59416-011-2 
  24. 24.0 24.1 24.2 Wallace, Brenton G., Patton & His Third Army,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Military Service Publishing Co., 1946, ISBN 0-8117-2896-X 
  25. Fuller, Robert P., Last shots for Patton's Third Army, Portland, ME: NETR Press: 254, 2004, ISBN 097405190X 
  26. Showalter, Dennis E., Patton And Rommel: Men of Wa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06, Berkley Books: 412–413, 2006, ISBN 9780425206638 
  27. Luxembourg American Cemetery and Memorial, American Battle Monuments Commission, [201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28. 28.0 28.1 George S. Patton. IMDb. Amazon.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2). 
  29. The 43rd Academy Awards (1971)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30. 30.0 30.1 30.2 Evans, Colin. Great feuds in history : ten of the liveliest disputes eve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1: 151–168. ISBN 0-471-38038-5. 
  31. 31.0 31.1 Patton, George S., War as I Knew It,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Co., 1947, ISBN 978-1-4193-2492-5 
  32. 32.0 32.1 32.2 D'Este, Carlo, Eisenhower: A Soldier's Life, New York Cit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2, ISBN 978-0-8050-5687-7 
  33. Bradley, Omar, A Soldier's Life, New York Cit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09, 1951, ISBN 0-375-75421-0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注"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注"/>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