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立七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立七中
图片来自sanqinyou

全称国立第七中学,乃是在中国(当时为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期间,一所由山西省籍贯的师生为主迁移至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以洋县县城五云宫校为学校本部,下设置一分校(县城以西30华里的智果寺)、二分校(县城西40华里良马寺)。国立第七中学首任校长是张国瑞先生。

沿革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长驱直入,北平、河北、山东、山西相继沦陷,大批难民和中学爱国师生涌入西安。
  • 次年,在山西各界人士争取下,国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山西中学招收大批山西流亡学生,觅址洋县五云宫、智果寺、良马寺栖身办学。同年6月,经过编班、分组,师生共千余人分三批跋山涉水向目的地进发。先是乘火车到宝鸡,然后,徒步翻越秦岭,途经凤县、双石铺、留坝、褒城到达汉中。
  • 校本部设在五云宫,这里是全校的核心所在,修葺工程尚未完工,同学们临时居住在城内的鼓楼和城隍庙内。如今早已被毁的五云宫原是一座道教宫观,位于洋县城内东南隅,座东向西,与南门附近的唐塔相望。但它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设校之前,这里残破不堪,既无围墙,又无殿堂,仅在中轴线上留下一个戏台,距戏台东面四、五十米外有一座三层楼阁建筑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二者之间的甬道上有几棵枝叶稀疏的古柏,中轴线两侧还有零零星星几间厢房。由于年久失修,所有建筑门窗俱无。当校本部选定此处后,聘请工匠,就地取材,房顶用茅草铺成,仅用3个月时间就修造出了一排排整齐的土木结构明亮的校舍。校本部设有高中3个年级6个班。
  • 学校一分校设在县城西30华里的智果寺。智果寺是始建于唐仪凤年间(676—679)陕南著名的佛教胜地,此处为初中部一年级所在地,后来曾增设过师范部和高中部。寺内的殿堂、房舍大部分被用作教室和学生宿舍,寺外西南、东北方向的三座祠堂也都临时借作教室。
  • 二分校在县城西40华里的良马寺,建于元代中统二年(1261)的古刹良马寺。内住着初中二、三年级,最多时有8个班400余人。
  • 1939年5月,按战区国立中学排序要求,国立山西中学更名为“国立第七中学”。
  • 1949年8月15日,历八年抗战遂告结束,学校通知:若要到外地求学者,可以前往,若返回者,只要七中继续存在,亦可接收。国立七中着手在山西复校,然则国共内战再度发生,山西政局更是不稳,故国府方面告知:国立七中原址办学,暂时不复校。由于刚刚历经八载抗战,国共内战亦随即发生,物资极其贫乏,物价暴涨,学校经费奇缺,教师待遇微薄,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接济,师生的生活十分艰苦。诸师生修建教室、宿舍、操场和校园。课本是由学校借给,两人一本,用完交回,以便下届同学再用。作业本都是学生自购毛边纸或麻纸装订。墨水用颜料自己冲配。买个笔尖绑在竹棍上作钢笔用。晚上,四人围在一盏桐油灯旁,自习在深夜。伙食十分简劣,一日两餐,一顿稀饭一顿汤面条,还经常“拉警报”(抢饭),隔几日才能吃一顿糙米饭或馒头。偶然能买个烧饼充饥。当时学校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日两餐两顿稀,小便几回肚里饥,八人一碗水煮菜,刻苦学习志不移。”这恰如当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所穿的土衣衣服,补了又补,无补丁者极为罕见;对所穿草鞋,也十分爱惜,打球时脱下来赤脚上阵。夏日蚊虫多、气候潮湿,同学们无蚊帐,卫生条件又差,患疟疾、痢疾、疥疮、伤寒者甚多。但艰苦的生活却磨炼了师生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当时校本部五云宫大门口的一幅对联所写:秦岭西来,到此间气象展开,士品须从宏阔立;汉江东去,任终古波涛汹涌,文风力向上游争。”同学们领会,“宏阔立”就是要有“先忧后乐的胸怀,为抗日不怕吃苦”。“上游争”是指“要立志刻苦攻读,学到建设祖国的真本领。”
  • 物资条件虽差,但七中的课余文体活动,却十分活跃。蓝、排、垒球场上奔腾欢跃,各类球赛不断。每年五月十七日校庆时,都要举行运动会,平时也都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同学们自由结合,组织读书社、学社、墙报社、画报社等学术文艺团体,通过墙报,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作为交流思想、互相砥砺、切磋学习、练习写作的园地。学校里有歌咏队、话剧京剧蒲剧豫剧等剧团和国乐社等,经常演出。话剧曾演出过:《雷雨》、《》、《风雪夜归人》等名剧。戏曲和国乐演出时,师生同台献艺,大显身手。这一切,都大大活跃了紧张的学习空气,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师生情操。
  • 校门上书写对联:“顶天立地 继往开来”
  •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 “悲人类的灾,悯人类的难,人类的疾苦共相关,爱人爱物爱世界,才是好青年。”

此为国立七中第一任校长张国瑞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

  • 1947年,“七中 ‘三•二九’事件”(原重庆《新华日报》曾作报道)的发生,致使校本部五云宫部分校舍被纵火焚烧,校本部被迫于同年5月迁往汉中十八里铺杨家庵办学。直至1949年,与在城固县的国立一中(以河北学生为主)和国立二十二中(以山东学生为主)合并为汉中临时中学。
  • 中共建政后,在原第一分校智果寺原址继续办学,是洋县智果中学所在地,然而智果中学于2011年底迁入洋县县城,在距离原来国立七中校本部五云宫旧址不远处的洋县城关中学(建校于1984年)内,整合改为洋县第二高级中学。原第二分校地址为良马寺小学,直至21世纪初期校区整并而撤。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1]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2];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见

等级分类

学校分类

学校组成

参考文献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