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立七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立七中
圖片來自sanqinyou

全稱國立第七中學,乃是在中國(當時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期間,一所由山西省籍貫的師生為主遷移至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以洋縣縣城五雲宮校為學校本部,下設置一分校(縣城以西30華里的智果寺)、二分校(縣城西40華里良馬寺)。國立第七中學首任校長是張國瑞先生。

沿革

  •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長驅直入,北平、河北、山東、山西相繼淪陷,大批難民和中學愛國師生湧入西安。
  • 次年,在山西各界人士爭取下,國民政府批准成立國立山西中學招收大批山西流亡學生,覓址洋縣五雲宮、智果寺、良馬寺棲身辦學。同年6月,經過編班、分組,師生共千餘人分三批跋山涉水向目的地進發。先是乘火車到寶雞,然後,徒步翻越秦嶺,途經鳳縣、雙石鋪、留壩、褒城到達漢中。
  • 校本部設在五雲宮,這裡是全校的核心所在,修葺工程尚未完工,同學們臨時居住在城內的鼓樓和城隍廟內。如今早已被毀的五雲宮原是一座道教宮觀,位于洋縣城內東南隅,座東向西,與南門附近的唐塔相望。但它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設校之前,這裡殘破不堪,既無圍牆,又無殿堂,僅在中軸線上留下一個戲台,距戲台東面四、五十米外有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二者之間的甬道上有幾棵枝葉稀疏的古柏,中軸線兩側還有零零星星幾間廂房。由於年久失修,所有建築門窗俱無。當校本部選定此處後,聘請工匠,就地取材,房頂用茅草鋪成,僅用3個月時間就修造出了一排排整齊的土木結構明亮的校舍。校本部設有高中3個年級6個班。
  • 學校一分校設在縣城西30華里的智果寺。智果寺是始建於唐儀鳳年間(676—679)陝南著名的佛教勝地,此處為初中部一年級所在地,後來曾增設過師範部和高中部。寺內的殿堂、房舍大部分被用作教室和學生宿舍,寺外西南、東北方向的三座祠堂也都臨時借作教室。
  • 二分校在縣城西40華里的良馬寺,建於元代中統二年(1261)的古剎良馬寺。內住着初中二、三年級,最多時有8個班400餘人。
  • 1939年5月,按戰區國立中學排序要求,國立山西中學更名為「國立第七中學」。
  • 1949年8月15日,歷八年抗戰遂告結束,學校通知:若要到外地求學者,可以前往,若返回者,只要七中繼續存在,亦可接收。國立七中着手在山西復校,然則國共內戰再度發生,山西政局更是不穩,故國府方面告知:國立七中原址辦學,暫時不復校。由於剛剛歷經八載抗戰,國共內戰亦隨即發生,物資極其貧乏,物價暴漲,學校經費奇缺,教師待遇微薄,學生得不到家庭的接濟,師生的生活十分艱苦。諸師生修建教室、宿舍、操場和校園。課本是由學校借給,兩人一本,用完交回,以便下屆同學再用。作業本都是學生自購毛邊紙或麻紙裝訂。墨水用顏料自己沖配。買個筆尖綁在竹棍上作鋼筆用。晚上,四人圍在一盞桐油燈旁,自習在深夜。伙食十分簡劣,一日兩餐,一頓稀飯一頓湯麵條,還經常「拉警報」(搶飯),隔幾日才能吃一頓糙米飯或饅頭。偶然能買個燒餅充飢。當時學校里流傳着一個順口溜:「一日兩餐兩頓稀,小便幾回肚裡飢,八人一碗水煮菜,刻苦學習志不移。」這恰如當時的真實寫照。同學們所穿的土衣衣服,補了又補,無補丁者極為罕見;對所穿草鞋,也十分愛惜,打球時脫下來赤腳上陣。夏日蚊蟲多、氣候潮濕,同學們無蚊帳,衛生條件又差,患瘧疾、痢疾、疥瘡、傷寒者甚多。但艱苦的生活卻磨鍊了師生們堅韌不拔的意志。正如當時校本部五雲宮大門口的一幅對聯所寫:秦嶺西來,到此間氣象展開,士品須從宏闊立;漢江東去,任終古波濤洶湧,文風力向上游爭。」同學們領會,「宏闊立」就是要有「先憂後樂的胸懷,為抗日不怕吃苦」。「上游爭」是指「要立志刻苦攻讀,學到建設祖國的真本領。」
  • 物資條件雖差,但七中的課餘文體活動,卻十分活躍。藍、排、壘球場上奔騰歡躍,各類球賽不斷。每年五月十七日校慶時,都要舉行運動會,平時也都注意鍛煉,增強體質。同學們自由結合,組織讀書社、學社、牆報社、畫報社等學術文藝團體,通過牆報,講演會、辯論會等活動,作為交流思想、互相砥礪、切磋學習、練習寫作的園地。學校里有歌詠隊、話劇京劇蒲劇豫劇等劇團和國樂社等,經常演出。話劇曾演出過:《雷雨》、《》、《風雪夜歸人》等名劇。戲曲和國樂演出時,師生同台獻藝,大顯身手。這一切,都大大活躍了緊張的學習空氣,豐富了校園生活,陶冶了師生情操。
  • 校門上書寫對聯:「頂天立地 繼往開來」
  •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漢;」
  • 「悲人類的災,憫人類的難,人類的疾苦共相關,愛人愛物愛世界,才是好青年。」

此為國立七中第一任校長張國瑞先生撰寫的一副對聯。

  • 1947年,「七中 『三•二九』事件」(原重慶《新華日報》曾作報道)的發生,致使校本部五雲宮部分校舍被縱火焚燒,校本部被迫於同年5月遷往漢中十八里舖楊家庵辦學。直至1949年,與在城固縣的國立一中(以河北學生為主)和國立二十二中(以山東學生為主)合併為漢中臨時中學。
  • 中共建政後,在原第一分校智果寺原址繼續辦學,是洋縣智果中學所在地,然而智果中學於2011年底遷入洋縣縣城,在距離原來國立七中校本部五雲宮舊址不遠處的洋縣城關中學(建校於1984年)內,整合改為洋縣第二高級中學。原第二分校地址為良馬寺小學,直至21世紀初期校區整併而撤。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1]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國王學校,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2];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見

等級分類

學校分類

學校組成

參考文獻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