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图片来自easyatm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通称东北老航校,是中国共产党在1946年3月1日在中国东北地区通化创建的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先后辗转搬迁至牡丹江、密山、长春等地。

创建历史

在日本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前,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占领了满洲国全境、千岛群岛和朝鲜半岛北部。中共中央指挥河北、山东以及其他可以动员的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向关外进发,占领东北部分地区并接收日军剩余物资。苏联为中共提供的武器则包括缴获自关东军的几百架飞机,并向中共移交被俘的关东军飞行教官与航空技术人员。

1945年10月31日,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5年11月13日东北局成立航空委员会,成员有蔡云翔等五人。1946年1月1日航空总队成立,朱瑞兼任总队长,常乾坤、白起任副总队长,蔡云翔任民航队队长。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飞行员、领航员和航空技术人员,在通化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300馀人被八路军包围。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属于9月底向满洲的中共军队投降。1946年1月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总队成立。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隶属东北民主联军,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所航空学校。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滞留在东北。

1946年4月,由通化迁至牡丹江。1946年11月迁至东安(今密山)。

1948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令,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是林彪,学校更名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隶属东北人民解放军

1948年3月迁回牡丹江。辽沈战役结束后,1949年3月迁至吉林长春。1949年5月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949年7月30日,吕黎平向筹组空军的刘亚楼汇报:>

1954年,日籍人员返回自己的祖国。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等因素,他们回到国内后生活都非常艰苦,但不少人仍然怀念着老航校的生活。他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林弥一郎还给儿子取名叫林新,意思要做中日友好新一代,并送他到中国留学。

日本教官

飞行主任教官有林弥一郎、黑田正义、平信忠雄、系川正夫、长谷川正、佐藤靖夫、筒井重雄等人。一直到1958年前后,根据中日两国政府的协议,这批日本军官才能先后回国。后来,林弥一郎出任了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并于1985年1月率团访问了中国。

中方人员

航校行政人员

  • 张开帙:航校早期创建者之一,空军少将。
  • 魏坚:1945年11月开始参加东北老航校早期的筹建工作,是中央组织部最早选派创建航校的人员之一。
  • 王麦林:张开帙夫人,曾任航校教员、指导员、编译室主任等职。
  • 方子翼:教官,1955年少将。
  • 王弼:航校副政委、政委。
  • 常乾坤:航校副校长、校长,1955年中将。
  • 副校长白起(1904年12月27日-2020年)。在飞行训练中,没有了航油。白起等人提出了用酒精代替航油的想法,主动要求和日本教官黑田一起试飞酒精飞机。
  • 教育长:蔡云翔
  • 训练处:处长何键生。负责机械等教学与机务工作。
  • 飞行训练科:科长吉祥(吉士志,1946年6月7日空难牺牲)/龙定燎
  • 航空理论教育科:科长于飞。
  • 翻译科:科长张华(精通日语)。
  • 队列科:科长龙定燎
  • 编辑委员会
    • 《参考材料》:1948年6月20日至1949年9月12日连续出版了第一期至第12期。
  • 飞行大队副大队长顾青。
  • 机务大队:大队长田杰,副大队长陈明秋
  • 飞机修理厂:厂长陈静山
  • 校办秘书龙定燎

教员

笕桥空军军官学校毕业,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军飞行员王延洲在1946年4月20日一次驾驶L-5联络机执行任务时,飞机发生意外而迫降到了控制在八路军手中的河北省清河县,为当地的民兵所俘虏。经过“再教育”之后,王延洲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协助训练飞行员。

学生

航校决定从山东抗日大学延安炮校山东大学挑选一批学员学习飞行。由于没有初、中级教练机,航空学校加强地面演练、增加带飞时间、改进训练方法,使学员直接飞高级教练机。造就了王海(航校二期的学员)、刘玉堤张积慧李汉邹炎王天保高月明等空军飞行员。朝鲜战争时,参战的空四师十团二十八大队飞行员全部是航校的毕业生。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1]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2];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见

等级分类

学校分类

学校组成

参考文献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