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梅州( 广东省地级市)

梅州市原图链接

简介

梅州广东省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部与福建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赣州市相连。

梅州是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也是广东省的重要电力基地之一。梅州地势北高南低,兼有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543.79万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 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2013年10月1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中国国内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正式落成。同时,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开馆迎客。

梅州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 ,被誉为“世界客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梅州市

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Meizhou

人口:524.96万人(2013年)

别名:嘉应府/嘉应州、循州、敬州、齐昌府

方言:客家语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中南

著名景点:千佛塔、人境庐、雁南飞、雁鸣湖等

下辖地区: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等

机场:梅县机场

政府驻地:梅江区

火车站:梅州火车站

电话区号:0753

车牌代码:粤M

邮政区码:514021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行政代码:441400

市花:梅花

简称:梅

历史沿革

梅州市原图链接

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

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均只领一程乡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府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辖今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共7区(市/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现在代码:441400),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

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从此梅县结束了县治,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2]

行政区划

至2017年,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1个县级市,有104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2042个村委会、194个居委会。2017年4月11日,梅县区撤销松源镇宝坑社区居民委员会。2017年7月,五华安流镇楼江村更名为楼光村。[3]

地理环境

境域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粤东北部地区,东部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平和县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和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区和揭西县、汕尾市陆河县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和紫金县接壤,北部与江西省寻乌县相连。介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市中心为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3]

地质

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

地貌

山脉

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

盆地

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梅江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

气候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县、兴宁市、大埔县和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

2009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2~22.3℃之间,全市平均为21.7℃,比历年平均(指1971-200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较上年上升0.7℃。年内2、5、8、9、10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1、11月偏低,其余各月属正常。其中2月气温特高,比历史同期偏高6.5℃,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9月各县(市、区)的气温也明显偏高,兴宁、大埔等站的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09年全市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4℃(1月11日平远测得);极端最高气温为:39.6℃(8月2日大埔测得)。年总日照时数在1789.0~2043.9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946.1毫米,与多年平均持平。2009年,梅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相对集中,旱涝交替出现。3月、6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降水偏少,其中2月、10月降水稀少,特别是10月,一半站滴雨未下,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有中度气象干旱出现。年降雨量在1016.3~1712.5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289.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1% 。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水文

梅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公里),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4]

自然资源

梅州市原图链接

矿藏资源

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县的稀土、梅县区的铜、蕉岭县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兴宁市的煤、平远县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5]

生物

至2009年,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 。

至2009年,梅州市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

人口民族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粤东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 作为客家大本营之一的梅州,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梅州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 ,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 ,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全市人口分布如下:梅江区380774人,梅县区554745人,兴宁市 962883人,平远县229863人,蕉岭县205862人,大埔县374731人,丰顺县479025人,五华县1052256人。

2015年末常住人口434.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45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7.7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45‰,死亡率为5.65‰,自然增长率为6.8‰。年末户籍人口为543.79万人。[6]

历史文化

概况

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炮弹芋头、梅州金柚、梅菜干、梅州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

客家文风经久不衰,代代发扬光大,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出极具客家特色的“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童谣”、“客家谚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此外,梅州还具有丰富的客家文物、独特的客家民居、浓郁的客家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

梅州市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其中有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州市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此外,山歌大师汤明哲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

梅州市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

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

平远县船灯舞艺术之乡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

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华城镇)

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

大埔县广东汉乐艺术之乡

语言

梅州市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南、留隍、东留(东留镇已并入留隍镇)等3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州话外,客家话是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为标准代表性语言,梅州地区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语。

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 ,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饮食

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 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红焖肉、客家烧鲤、客家娘酒鸡、客家娘酒、梅州腌面、梅州盐焗鸡爪、客家猪肚包鸡、客家鱼丸、客家牛肉丸、五华长乐烧酒、梅县区麦芽糖、平远慈橙、青榄、梅干菜、米粄、黄粄、鸡颈板、珍珠红酒、菊花糕、三及第汤、客家盐卤鸭掌、大田果合柿饼、棉洋桃驳李、大埔豆腐干、百侯芒果、大田果合柿饼,等等。

文物古迹

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

著名人物

古代人物

唐朝梅州首位进士黄僚 、楚国公仇士良,北宋进士蓝奎、潮州刺史古革、象州刺史古堇、宾州刺史古巩、探花罗孟郊,南宋梅州文化教育先贤侯安国 、抗元英雄蔡蒙吉 ,明朝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盛端明,明代四川巡抚廖睿 、明代云南巡抚颜容端、明代山东巡按御史张慎、明代都察院左都御史古彦辉、明代浙江道御史王天与、明代吏部尚书罗万杰、明代吏部侍郎东宫侍读李士淳、明末都察院左都御史韩元勋 、明末太原总兵谢志良谢上逵父子、明末抗清志士林丹九赖其肖,清朝总兵官左都督吴六奇、清朝康熙年间四川提督江童茂、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提督丘玉光、清朝山西巡抚兼提督蓝钦奎、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水师提督颜鸣汉、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提督魏大斌、清朝嘉庆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李南馨、武状元李威光、武榜眼曾琼琲、清代传胪(殿试第四名)李仲昭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清代陕西按察使杨缵绪、清代湖北按察使杨仲兴 、清代云南按察使林绍龙、闽浙陆路总兵徐庆超 、甘肃凉州总兵杨奎犹、福建台澎总兵颜鸣皐、清末外交家梁诗五、外交家黄锡铨 、清末广州三元里抗英领袖之一王韶光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太平天国森王侯裕田 、顾王吴如孝、心王侯贤提、尧王侯观胜、振王侯玉田、柬王李桂芳、江南文将帅李文炳,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近代洋务运动先驱福建巡抚兼台湾提督丁日昌、中日邦交开创者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清代“广东七子”之一黄香铁 、“岭东三大女诗人”范荑香黎玉贞叶璧华 ,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之一黄开甲,清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饶辅庭周增林修明陈文褒张学龄 ,辛亥革命广州红花岗四烈士之温生才陈敬岳钟明光 ,台湾光复先驱抗日烈士罗福星 ,香港和澳门同盟会主盟人谢英伯

民国人物

抗日保台丘逢甲、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 、北伐军总参谋长张文、粤军总部参谋长邓仲元、广西都督府参谋长林绍斐将军、中国工农红军首任总参谋长朱云卿 ,抗日名将谢晋元少将、黄梅兴姚中英姚子青罗策群刘子超刘国用李友梅黄纪福温健公钟若潮烈士 ,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测量之父黄慕松上将、民国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吴奇伟、民国热河省政府主席,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民国安东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赵公武,中国抗日远征军司令罗卓英上将、中国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黄琪翔上将、远征军副总参谋长温鸣剑 、远征军71军军长钟彬 ,民国陆军上将刘志陆、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林伯森、抗战时期国军第四战区参谋长缪培南、第九战区参谋长吴逸志 ,国民党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国民党十八兵团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鞠旅 、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国军名将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上将 ,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镇球、空军二级上将魏崇良、台湾前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校长“飞虎将军”李学炎 、荣获美国航空最高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的“飞虎队员”彭嘉衡 、黄埔军校第四任校长罗又伦上将 、黄埔军校第九任校长林初耀 、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张炎元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梁干乔蔡元培先生之女婿林文铮大师 、孙中山先生之女婿戴恩赛博士 、孙中山先生之孙媳林伦可蒋介石之儿媳邱爱伦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亚洲球王李惠堂、中国现代军医之父徐华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林风眠、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雕塑泰斗李金发、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民国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董事会主席兼学校监督刁作谦 、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余俊贤 、中国首支女子排球队队员黄振球、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林演存、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开山祖师张资平

影视艺术

李世济梁素珍李仙花黄粦传黄桂珠杨秀薇

新中国时期

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杰出富商爱国慈善家领带大王曾宪梓、数学家丘成桐、中国肿瘤学奠基人吴桓兴、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 、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黄子卿院士、“中国虚拟人之父”、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 、“中国现代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李善邦、中国航空自动控制学科和陀螺惯导学科的奠基人林士谔 、中国著名美学家及文艺理论家黄药眠 、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化工大王田家炳、原中国公安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原国家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访拔、东江红军创始人原广东省政府副主席古大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开国中将曾国华、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开国中将肖向荣、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邓逸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杨永松杨辉图曾鉴修叶松盛等,解放军中将廖万清院士、原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原广东省省长、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华华、原全国妇联副主席黄甘英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 、中山大学现任党委书记郑德涛、吉林大学现任校长李元元院士 、广东汉剧艺术大师黄粦传梁素珍李仙花、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何雯娜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张雁全、2011年亚洲空手道锦标赛冠军曾翠兰 、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著名运动员陈其遒 、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员黄思静 、中国国家青年篮球队队长徐铭智 、中超足球明星刘彬彬[7]

参考文献

  1. 梅州概况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时间:2019-03-26 11:29:14
  2. 历史沿革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16-08-25 16:05:54
  3. 行政区域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年鉴 时间:2019-03-26 15:50:30
  4. 自然地理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年鉴 时间:2019-03-26 14:50:18
  5. 矿产资源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年鉴 时间:2019-03-26 15:52:07
  6. 人口民族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梅州年鉴 时间:2019-03-26 15:56:00
  7. 梅州名人梅州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