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泽湖」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洪泽湖.jpg| 有框| |<big>洪泽湖</big>[http://y2.ifengimg.com/64a3e7547b80c6a8/2014/1224/rdn_549a167879d90.jpg 原图链接][http://js.ifeng.com/travel/impression/view/detail_2014_12/24/3330733_0.shtml 来自凤凰网江苏 的图片]]]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洪泽湖</big> '''
 +
|-
 +
|[[File:洪泽湖.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y2.ifengimg.com/64a3e7547b80c6a8/2014/1224/rdn_549a167879d90.jpg 原图链接][http://js.ifeng.com/travel/impression/view/detail_2014_12/24/3330733_0.shtml 来自凤凰网江苏 的图片]]]
 +
|-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
| align= light|
 +
'''中文名称''':  洪泽湖湿地
  
''' 洪泽湖'''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部,是未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时,水面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容积30.4亿立方米。湖泊长度65公里,平均宽度24.4公里,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提高到16米。洪泽湖东北——西南向为拦洪人工石坝,其余为天然湖岸,全源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洪泽湖为一“悬湖”,湖底高出东部里下河平原4~8米。<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湖简介]米胖旅游网</ref>
+
''' 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音''' :hóng zé hú
  
洪泽湖湿地经 务院批准列为 家级自然保护区。
+
'''所属 家''':中
  
==概况介绍==
+
'''所在地区''':江苏省泗洪县、宿迁市宿豫区、<br>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泗阳县、淮安市淮阴区、<br>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洪泽县、盱眙县。
  
读音:hóng zé hú
+
'''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度''':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3-4米
  
所在地区:江苏省泗洪县、宿迁市宿豫区、泗阳县、淮安市淮阴区、洪泽县、盱眙县。
+
'''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积''':26.6亿立方米
  
深度: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3-4米
+
'''占地面积''':35万亩
 +
|}
  
 容 积:26.6 亿立方米
+
'''洪泽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部,是未来“[[南水北调]]”<ref>[https://news.sina.com.cn/o/2019-11-12/doc-iihnzahi0235888.shtml 南水北调东线通水6年 一项工程多种效益],新浪新闻,2019-11-12</ref>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时,水面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 积30.4 亿立方米 。湖泊长度65公里,平均宽度24.4公里,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提高到16米。洪泽湖东北——西南向为拦洪人工石坝,其余为天然湖岸,全源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洪泽湖为一“悬湖”,湖底高出东部里下河平原4~8米。
  
  成因类型:古潟
+
  洪泽 湿地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KPJUP850511DLQJ.html 大自然巡礼 |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球之肾的美誉)],网易,2019-07-23</ref>。
  
 
==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
 +
 
 洪泽湖(Hung-tse Lake )亦作Hung-tse Hu或Hongze Hu。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Hung-tse Lake )亦作Hung-tse Hu或Hongze Hu。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後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ref>[http://travel.sina.com.cn/huaian_hongzehu-basicinfo-lvyou/ 洪泽湖简介]新浪网</ref>
+
 洪泽湖,在[[ 江苏省]] 西部[[ 淮河]] 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後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 —907年)始名洪泽湖。
  
 
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明清以来湖水全凭洪泽湖大堤作为屏障,形成“悬湖”。现洪泽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积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
 
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明清以来湖水全凭洪泽湖大堤作为屏障,形成“悬湖”。现洪泽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积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
行 28: 行 41:
 
1949年以后新建规模宏大的三河闸,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泽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涧以东修建苏北灌溉总渠,长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还可出二河闸经杨庄水利枢纽由中山河(或称新淮河)入海。1958年—1960年又增辟[[淮沭河]],由[[杨庄水利枢纽]]引洪泽湖水北上,到[[沭阳]]入[[新沂河]]。        
 
1949年以后新建规模宏大的三河闸,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泽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涧以东修建苏北灌溉总渠,长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还可出二河闸经杨庄水利枢纽由中山河(或称新淮河)入海。1958年—1960年又增辟[[淮沭河]],由[[杨庄水利枢纽]]引洪泽湖水北上,到[[沭阳]]入[[新沂河]]。        
  
2003年开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闸下游,紧贴苏北灌溉总渠北岸入海。目前洪泽湖水共有这5条出路,已兼具泄洪、灌溉、航运、养殖之利。湖区沿岸每年都出现结冰现象,岸冰厚0.03~0.05米。1969年1月31日强寒潮侵袭时全湖封冻,12天后才解冻,为几十年来所未见。
+
2003年开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闸下游,紧贴[[ 苏北]] 灌溉总渠北岸入海。目前洪泽湖水共有这5条出路,已兼具泄洪、灌溉、航运、养殖之利。湖区沿岸每年都出现结冰现象,岸冰厚0.03~0.05米。1969年1月31日强寒潮侵袭时全湖封冻,12天后才解冻,为几十年来所未见。
  
 洪泽湖解放后为江苏省洪泽县管辖,1985年,[[胡耀邦]]视察江苏时指出:洪泽湖应为周边县市共管,洪泽湖才分别为[[洪泽]]、[[淮阴]]、[[泗阳]]、[[泗洪]]、[[盱眙]]等县市(区)管辖。<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湖简介]米胖旅游网</ref>
+
 洪泽湖解放后为江苏省洪泽县管辖,1985年,[[胡耀邦]]视察江苏时指出:洪泽湖应为周边县市共管,洪泽湖才分别为[[洪泽]]、[[淮阴]]、[[泗阳]]、[[泗洪]]、[[盱眙]]等县市(区)管辖。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File:洪泽湖12.jpg|有框|右|<big>洪泽湖</big>[http://www.iwhr.com/zgskyww/rootimages/2013/04/02/20130402083929829.jpg 原图链接][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cbw/yszs/webinfo/2013/04/1364778255516949.htm 来自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 的图片]]]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北纬33º06′—33º40′,东经118º10′—118º52′之间,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
[[File:洪泽湖12.jpg|有300px|缩略图|右|<big>洪泽湖</big>[http://www.iwhr.com/zgskyww/rootimages/2013/04/02/20130402083929829.jpg 原图链接][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cbw/yszs/webinfo/2013/04/1364778255516949.htm 来自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 的图片]]]
 +
 
 +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北纬33º06′—33º40′,东经118º10′—118º52′之间,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ref>[http://www.sohu.com/a/205026421_99926945 科普!中国五大淡水湖] ,搜狐 ,2017-11-17</ref>
  
 
==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行 45: 行 59:
 
 其二,黄河夺淮是形成洪泽湖雏形的客观因素。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与泗水合,南流入淮,此为黄河改道之始。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黄河夺淮长达近700年之久。由于黄河居高临下,倒灌入淮,黄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将[[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连成一片,汇聚成湖。
 
 其二,黄河夺淮是形成洪泽湖雏形的客观因素。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与泗水合,南流入淮,此为黄河改道之始。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黄河夺淮长达近700年之久。由于黄河居高临下,倒灌入淮,黄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将[[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连成一片,汇聚成湖。
  
 其三,大筑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完全形成的人为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洪泽湖被称为人工湖 <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湖 简介] 米胖旅游 网</ref>
+
 其三,大筑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完全形成的人为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洪泽湖被称为人工湖<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KSITL3J05439QO0.html 自然与人力的比赛: 洪泽湖 形成的历史地理探源] 易订阅,2019-07-24 </ref>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洪泽湖属中—富营养型,洪泽湖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氨、酚、 汞。年均水温16.3℃,最高水温在9月,为28℃,最低水温在1月,为3℃。洪泽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只有当北方强冷空气过境时,湖面才出现封冻,全湖性封冻一般发生在寒冷的1—2月;湖内的鱼类从种类组成以鲤科为主,约占全湖种类的50%以上。若以生态类型区分三类:A湖泊定居型鱼类如鲤、鲫、鳊、鲂、鲌、刀鲚、银鱼、乌鳢、鳜、黄颡鱼等,它们终生定居于洪泽湖,其种群多、数量大,成为渔业产量中的主要鱼类,B索饵洄游型鱼类,如草鱼、青鱼、鲢、鳙、鳡鱼等。
+
 洪泽湖属中—富营养型,洪泽湖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 ]] [[ ]] [[ ]] 。年均水温16.3℃,最高水温在9月,为28℃,最低水温在1月,为3℃。洪泽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只有当北方强冷空气过境时,湖面才出现封冻,全湖性封冻一般发生在寒冷的1—2月;湖内的鱼类从种类组成以鲤科为主,约占全湖种类的50%以上。若以生态类型区分三类:A湖泊定居型鱼类如鲤、鲫、鳊、鲂、鲌、刀鲚、银鱼、乌鳢、鳜、黄颡鱼等,它们终生定居于洪泽湖,其种群多、数量大,成为渔业产量中的主要鱼类,B索饵洄游型鱼类,如[[ 草鱼]] [[ 青鱼]] 、鲢、鳙、鳡鱼等。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行 55: 行 69:
 
 洪泽湖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其几何形态极不规则,东北—西南向的拦拱人工石坝,距湖心15公里,其余为天然湖岸,岸线弯曲,岸坡平缓,全湖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当水位12.5米时,水面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容积30.4亿立方米,湖泊长度65公里,平均宽度24.4公里,平均水深1.9米,底质为碎屑沉积物;汇入洪泽湖的较大河流有[[淮河]]、[[漴潼河]]、[[濉河]]、[[徐洪河]]、[[怀洪新河]]等。
 
 洪泽湖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其几何形态极不规则,东北—西南向的拦拱人工石坝,距湖心15公里,其余为天然湖岸,岸线弯曲,岸坡平缓,全湖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当水位12.5米时,水面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容积30.4亿立方米,湖泊长度65公里,平均宽度24.4公里,平均水深1.9米,底质为碎屑沉积物;汇入洪泽湖的较大河流有[[淮河]]、[[漴潼河]]、[[濉河]]、[[徐洪河]]、[[怀洪新河]]等。
  
 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洪泽湖为一“悬湖”,湖底高出东部苏中平原4~8米。洪泽湖的主要水源是淮河,淮河是我国自古以来水患最多的河流之一,而淮河水患必然殃及洪泽湖地区。因而洪泽湖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与洪水的抗争史,并因此留下诸多美丽的传说。
+
 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 破釜塘]] 改名为[[ 洪泽浦]] 。唐代开始名洪泽湖。洪泽湖为一“[[ 悬湖]] ”,湖底高出东部苏中平原4~8米。洪泽湖的主要水源是淮河,淮河是我国自古以来水患最多的河流之一,而淮河水患必然殃及洪泽湖地区。因而洪泽湖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与洪水的抗争史,并因此留下诸多美丽的传说。
  
 洪泽湖的千年古堤就是历代为治水而建,与[[都江堰]]齐名,全长67.25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蜿蜒曲折有一百零八弯之说。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古堤目前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中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 。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 。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
 洪泽湖的千年古堤就是历代为治水而建,与[[都江堰]]齐名,全长67.25公里,几乎全用[[ 玄武岩]] 的条石砌成,蜿蜒曲折有一百零八弯之说。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 长城]] 。古堤目前正在申请[[ 世界文化遗产]]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 天鹅]] 。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中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2006年4月5日,泗洪县洪泽湖湿地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4月5日,泗洪县洪泽湖湿地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11月,泗洪县洪泽湖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通过国家验收。
+
2009年11月,泗洪县洪泽湖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通过国家验收<ref>[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1/18/70604.html 洪泽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民网,2012-01-18</ref>
  
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岳” 在[[岳阳市]]隆重举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巢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太湖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显中华民族特色。
+
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岳” 在[[岳阳市]]隆重举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巢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 太湖]] 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显中华民族特色。
  
 “五湖牵手五岳” 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五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湖简介]米胖旅游网</ref>
+
 “五湖牵手五岳”<ref>[http://www.rzmsly.com/showly-3108.html 我国旅游区域合作推出新模式 五湖牵手五岳],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网,2010-3-24</ref> 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五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
  
 
==主要河道==
 
==主要河道==
行 81: 行 93:
 
 二、苏北灌溉总渠,全长168公里,西起洪泽湖高良涧进水闸,流经[[淮安]](今楚州)城南与里运河平交,至射阳县六垛扁担港入[[黄海]],设计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1975年7月19日实际最高行洪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
 
 二、苏北灌溉总渠,全长168公里,西起洪泽湖高良涧进水闸,流经[[淮安]](今楚州)城南与里运河平交,至射阳县六垛扁担港入[[黄海]],设计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1975年7月19日实际最高行洪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
  
 三、[[淮沭新河]],全长196公里,南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淮阴]]、[[沭阳]]进入新沂河入黄海,设计行洪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2003年7月11日实际最高行洪流量1320立方米每秒。
+
 三、[[淮沭新河]],全长196公里,南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淮阴]]、[[沭阳]]进入新沂河入[[ 黄海]] ,设计行洪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2003年7月11日实际最高行洪流量1320立方米每秒。
  
 四、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全长163.5公里,西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清浦、淮安、阜宁、滨 海4 县(区),至扁担港入黄海。近期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远期设计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
+
 四、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全长163.5公里,西起洪泽湖二河闸,经[[ 清浦]] [[ 淮安]] [[ 阜宁]] [[ 海]]4 县(区),至[[ 扁担港]] 入黄海。近期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远期设计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
  
2003年7月5日投入使用,7月14日实际最高排洪流量182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江苏省建设速度和整体发挥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江苏省最大的水利环保生态工程、江苏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亚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筑堤难度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江苏省土方施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江苏省有史以来单项水利工程获奖最多。<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湖简介]米胖旅游网</ref>
+
2003年7月5日投入使用,7月14日实际最高排洪流量182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江苏省建设速度和整体发挥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江苏省最大的水利环保生态工程、江苏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 亚洲]][[ 最大的河道立交]] 工程、筑堤难度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江苏省土方施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江苏省有史以来单项水利工程获奖最多。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
  
 历史悠久的洪泽湖,给人们留下很多宝贵景点,现代肖草《七绝·洪泽湖》诗:“洪泽济世数千冬,道砌悬湖亘长龙;秋月映辉姿菡萏,云霞飞渡起苍穹”生动地描述了洪泽湖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景象 亘(音gèn):横贯;菡萏(音hàndàn):荷花的别称 ,可供当今的旅游者一饱眼福。现存的主要景点有:
+
 历史悠久的洪泽湖,给人们留下很多宝贵景点,现代[[ 肖草]] [[ 七绝·洪泽湖]] 》诗:“洪泽济世数千冬,道砌悬湖亘长龙;秋月映辉姿菡萏,云霞飞渡起苍穹”生动地描述了洪泽湖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景象 亘(音gèn):横贯;菡萏(音hàndàn):荷花的别称 ,可供当今的旅游者一饱眼福。现存的主要景点有:
  
 
===万顷碧波===
 
===万顷碧波===
行 101: 行 113:
 
===港坞帆墙===
 
===港坞帆墙===
  
[[港坞帆墙]];洪泽湖汛期水深、风疾、浪大,直接威胁着过往湖中渔船民的安危。湖东岸原有蒋坝、高良涧两座避风港。随着水运的发展,1966年加固洪泽湖大堤时,增建[[九龙湾]]、[[夏家桥]]、[[周桥]]三座避风港,1994年又在洪泽湖心建一座避风港,另加三座船闸,现在共有9处可供渔民避风之用。这些避风港,四周皆用石工砌成,安全系数较大。船泊其中,在船头仰视,俨如数十仞之城墙;港坞外,浪花飞雪腾湖面,百里狂涛撼大千。出航时,千篙拨得烟霞乱,万里航行捷足先。仔细观看,品味无穷,别有一番景象。
+
[[港坞帆墙]];洪泽湖汛期水深、风疾、浪大,直接威胁着过往湖中渔船民的安危。湖东岸原有[[ 蒋坝]] [[ 高良涧]] 两座避风港。随着水运的发展,1966年加固洪泽湖大堤时,增建[[九龙湾]]、[[夏家桥]]、[[周桥]]三座避风港,1994年又在洪泽湖心建一座避风港,另加三座船闸,现在共有9处可供渔民避风之用。这些避风港,四周皆用石工砌成,安全系数较大。船泊其中,在船头仰视,俨如数十仞之城墙;港坞外,浪花飞雪腾湖面,百里狂涛撼大千。出航时,千篙拨得烟霞乱,万里航行捷足先。仔细观看,品味无穷,别有一番景象。
  
 
===奠淮犀牛===  
 
===奠淮犀牛===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河督[[张鹏翮]]、采库司[[张弼安]]安排铸造,作为镇水之物,安放在洪泽湖大堤险要地段。牛身略小于真牛,腹部有铸词,距今有300余年。原有9具,尚存5具,分别存放在三河闸、高良涧高堰等地的湖堤上。对景生情,令人感慨。
+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河督[[张鹏翮]]、采库司[[张弼安]]安排铸造,作为镇水之物,安放在洪泽湖大堤险要地段。牛身略小于真牛,腹部有铸词,距今有300余年。原有9具,尚存5具,分别存放在三河闸、高良涧高堰等地的湖堤上。对景生情,令人感慨<ref>[http://www.hawszl.gov.cn/lgxd/2018-05-15/5286.html 洪泽湖铁犀的由来],淮安文史资料网</ref>
  
 
===泄洪大闸===
 
===泄洪大闸===
行 117: 行 129:
 
===龟山晚眺===
 
===龟山晚眺===
  
龟山,位于老子山南侧,山形如龟,为历代用兵之地,古称龟山镇。   为秦汉以来历史名镇,留有[[夏禹治水]]之遗迹。清末仍有寺庙12座,和建筑宏伟的洪泽都司署。清代为[[清河县]]南陲重镇。它扼立于淮河入湖口处,是淮运分流的天然鱼嘴,孤峰峙立,砥柱中流。登山纵目,千里长淮,八方烟雨,尽收眼底。山上有很多古迹,如安淮寺、水母井、古银杏树、淮渎碑、名人石刻等。
+
[[ 龟山]] ,位于老子山南侧,山形如龟,为历代用兵之地,古称[[ 龟山镇]] 。为[[ 秦汉]] 以来历史名镇,留有[[夏禹治水]]之遗迹。清末仍有寺庙12座,和建筑宏伟的洪泽都司署。清代为[[清河县]]南陲重镇。它扼立于淮河入湖口处,是淮运分流的天然鱼嘴,孤峰峙立,砥柱中流。登山纵目,千里长淮,八方烟雨,尽收眼底。山上有很多古迹,如[[ 安淮寺]] [[ 水母井]] 、古[[ 银杏树]] [[ 淮渎碑]] [[ 名人石刻]] 等。
  
 
===明陵石刻===
 
===明陵石刻===
行 133: 行 145:
 
===镇水铁牛===
 
===镇水铁牛===
  
 清[[康熙]]年间,洪泽湖大堤建成时,曾铸九牛二虎一只鸡用以镇水。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立“九牛二虎一只鸡”于大堤之上,以此镇水。如今已是虎归森林,鸟飞远去,只有憨厚的[[铁牛]]与洪泽湖朝夕相伴,可惜仅存五条(一说仅剩两条)。其中两条在蒋坝三河闸管理处,两条在公园和高良涧进水闸,一条在淮阴高埝。铁牛系生铁铸成,除牛角均已残缺以及部分铭文锈蚀外,余则保存较为完好。铁牛身长1.70米,宽0.57米,高0.68米,有厚0.07米的一块铁板与牛身铸为一体,共重约2250公斤(一说重4000公斤)。牛身肩肋处铸有[[阳文楷书]]铭文,铭文曰:“惟金克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从铭文得知,铁牛是用来镇水的 <ref>[http://travel.mipang.com/bible/962 洪泽 湖简介]米胖旅游 网</ref>
+
 清[[康熙]]年间,洪泽湖大堤建成时,曾铸九牛二虎一只鸡用以镇水。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立“九牛二虎一只鸡”于大堤之上,以此镇水。如今已是虎归森林,鸟飞远去,只有憨厚的[[铁牛]]与洪泽湖朝夕相伴,可惜仅存五条(一说仅剩两条)。其中两条在蒋坝三河闸管理处,两条在公园和高良涧进水闸,一条在淮阴高埝。铁牛系生铁铸成,除牛角均已残缺以及部分铭文锈蚀外,余则保存较为完好。铁牛身长1.70米,宽0.57米,高0.68米,有厚0.07米的一块铁板与牛身铸为一体,共重约2250公斤(一说重4000公斤)。牛身肩肋处铸有[[阳文楷书]]铭文,铭文曰:“惟金克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从铭文得知,铁牛是用来镇水的<ref>[http://www.hzxw.net.cn/showinfo-122-13650-0.html 镇水铁牛], 洪泽 新闻 ,2014-01-23</ref>。
 +
 
 +
==视频==
 +
 
 +
===<center>洪泽湖相关视频</center>===
 +
 
 +
<center>洪泽湖宣传片</center>
 +
<center>{{#iDisplay:r0397thw6l2|560|390|qq}}</center>
 +
 
 +
<center>洪泽湖大堤工程规模巨大,被誉为"水上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center>
 +
 
 +
<center>{{#iDisplay:h0689rakamd|560|390|qq}}</center>
 +
<center>《美丽泗洪》半城镇半城居</center>
 +
 
 +
<center>{{#iDisplay:t0810e4ljtr|560|390|qq}}</center>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於 2020年1月13日 (一) 21:19 的最新修訂

 洪澤湖
 

中文名稱: 洪澤湖濕地

讀       音:hóng zé hú

所屬國家:中國

所在地區:江蘇省泗洪縣、宿遷市宿豫區、
                   泗陽縣、淮安市淮陰區、
                   洪澤縣、盱眙縣。

深       度: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3-4米

容       積:26.6億立方米

占地面積:35萬畝

洪澤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淮河下游、江蘇淮安市西北部,是未來「南水北調[1]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容積30.4億立方米。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洪澤湖東北——西南向為攔洪人工石壩,其餘為天然湖岸,全源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洪澤湖為一「懸湖」,湖底高出東部里下河平原4~8米。

洪澤湖濕地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歷史演變

洪澤湖(Hung-tse Lake )亦作Hung-tse Hu或Hongze Hu。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年—907年)始名洪澤湖。

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明清以來湖水全憑洪澤湖大堤作為屏障,形成「懸湖」。現洪澤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積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

2008年加固洪澤湖大堤,使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湖水主要經由三河泄入高郵湖,再經邵伯湖裏運河,到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舊時排水不暢,大堤失修,水患嚴重。

1949年以後新建規模宏大的三河閘,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澤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澗以東修建蘇北灌溉總渠,長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還可出二河閘經楊莊水利樞紐由中山河(或稱新淮河)入海。1958年—1960年又增闢淮沭河,由楊莊水利樞紐引洪澤湖水北上,到沭陽新沂河。        

2003年開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目前洪澤湖水共有這5條出路,已兼具泄洪、灌溉、航運、養殖之利。湖區沿岸每年都出現結冰現象,岸冰厚0.03~0.05米。1969年1月31日強寒潮侵襲時全湖封凍,12天後才解凍,為幾十年來所未見。

洪澤湖解放後為江蘇省洪澤縣管轄,1985年,胡耀邦視察江蘇時指出:洪澤湖應為周邊縣市共管,洪澤湖才分別為洪澤淮陰泗陽泗洪盱眙等縣市(區)管轄。

地理位置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º06′—33º40′,東經118º10′—118º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3]

形成過程

洪澤湖的形成,具有三大因素。

其一,地殼斷裂形成的凹陷,是洪澤湖形成的自然因素,胚胎始於唐宋以前的小湖群。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

其二,黃河奪淮是形成洪澤湖雛形的客觀因素。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決陽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與泗水合,南流入淮,此為黃河改道之始。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黃河奪淮長達近700年之久。由於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匯聚成湖。

其三,大築高家堰(洪澤湖大堤)是洪澤湖完全形成的人為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洪澤湖被稱為人工湖[4]

自然資源

洪澤湖屬中—富營養型,洪澤湖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年均水溫16.3℃,最高水溫在9月,為28℃,最低水溫在1月,為3℃。洪澤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只有當北方強冷空氣過境時,湖面才出現封凍,全湖性封凍一般發生在寒冷的1—2月;湖內的魚類從種類組成以鯉科為主,約占全湖種類的50%以上。若以生態類型區分三類:A湖泊定居型魚類如鯉、鯽、鯿、魴、鮊、刀鱭、銀魚、烏鱧、鱖、黃顙魚等,它們終生定居於洪澤湖,其種群多、數量大,成為漁業產量中的主要魚類,B索餌洄游型魚類,如草魚青魚、鰱、鱅、鱤魚等。

自然環境

洪澤湖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其幾何形態極不規則,東北—西南向的攔拱人工石壩,距湖心15公里,其餘為天然湖岸,岸線彎曲,岸坡平緩,全湖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當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容積30.4億立方米,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平均水深1.9米,底質為碎屑沉積物;匯入洪澤湖的較大河流有淮河漴潼河濉河徐洪河懷洪新河等。

公元616年,隋煬帝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煬帝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蕩,於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開始名洪澤湖。洪澤湖為一「懸湖」,湖底高出東部蘇中平原4~8米。洪澤湖的主要水源是淮河,淮河是我國自古以來水患最多的河流之一,而淮河水患必然殃及洪澤湖地區。因而洪澤湖的歷史也就是一部人類與洪水的抗爭史,並因此留下諸多美麗的傳說。

洪澤湖的千年古堤就是歷代為治水而建,與都江堰齊名,全長67.25公里,幾乎全用玄武岩的條石砌成,蜿蜒曲折有一百零八彎之說。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亘在湖邊的水上長城。古堤目前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隻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中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這條長堤不僅保護着下游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2006年4月5日,泗洪縣洪澤湖濕地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11月,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國家驗收[5]

2010年11月8日,我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五湖」與「五嶽」 在岳陽市隆重舉行的「五湖牽手五嶽」旅遊同盟大會並聯合發布《洞庭湖宣言》,誓言開創中國最美山水旅遊的新模式。「五湖」「五嶽」歷來被稱為中華大地最佳的旅遊勝地,游五湖,洞庭波瀾壯闊、巢湖氣吞吳楚、鄱陽漁舟唱晚、洪澤古堰風韻、太湖雋秀天下;登五嶽,看盡泰山之雄、華山之險、衡山之秀、恆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遊局、岳陽市政府中國旅遊報社共同主辦的「五湖牽手五嶽旅遊同盟大會」,將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這些旅遊度假目的地,頂級的自然資源與多樣的文化形式將得到整合,突顯中華民族特色。

「五湖牽手五嶽」[6] 是在全國範圍內對區域旅遊合作模式的大膽探索,將開啟旅遊區域合作的新篇章,「五湖」和「五嶽」從此可以攜手共進,合作發展;「五湖牽手五嶽」,更將促進「五湖、五嶽」周邊省市經濟的科學發展,促使其採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態、更加和諧、更加開放的發展方式。

主要河道

上游進入洪澤湖的主要河道有:淮河懷洪新河池河新汴河濉河徐洪河老汴河團結河張福河等。

下游出湖的主要河道有:

一、淮河入江水道,全長156公里,上起洪澤湖三河閘,經高郵湖邵伯湖揚州市三江營入長江,設計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1954年8月6日實際最高行洪流量10700立方米每秒。

二、蘇北灌溉總渠,全長168公里,西起洪澤湖高良澗進水閘,流經淮安(今楚州)城南與裏運河平交,至射陽縣六垛扁擔港入黃海,設計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1975年7月19日實際最高行洪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

三、淮沭新河,全長196公里,南起洪澤湖二河閘,經淮陰沭陽進入新沂河入黃海,設計行洪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2003年7月11日實際最高行洪流量1320立方米每秒。

四、淮河入海水道,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全長163.5公里,西起洪澤湖二河閘,經清浦淮安阜寧濱海4縣(區),至扁擔港入黃海。近期設計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遠期設計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

2003年7月5日投入使用,7月14日實際最高排洪流量182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建設速度和整體發揮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江蘇省最大的水利環保生態工程、江蘇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亞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築堤難度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土方施工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江蘇省有史以來單項水利工程獲獎最多。

旅遊景區

歷史悠久的洪澤湖,給人們留下很多寶貴景點,現代肖草七絕·洪澤湖》詩:「洪澤濟世數千冬,道砌懸湖亘長龍;秋月映輝姿菡萏,雲霞飛渡起蒼穹」生動地描述了洪澤湖悠久的歷史和優美的景象【亘(音gèn):橫貫;菡萏(音hàndàn):荷花的別稱】,可供當今的旅遊者一飽眼福。現存的主要景點有:

萬頃碧波

甘泉般的湖水,養育着千百萬人民。湖內既有魚鱉蝦蟹,又有雞鴨鵝鳥,還有各種各樣的水生植物。遼闊的湖面,時而波濤滾滾,大浪排天;時而風平浪靜,湖水如鏡。極目遠眺,白帆點點,機聲隆隆,南來北往的運輸船隊,川流不息,左右穿梭的漁船,魚肥倉滿,爭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百里長堤

百里長堤;有着1800年歷史的防洪屏障,宏偉的土堤,壯觀的石牆,青翠的綠柳,遠遠望去宛如一條移游欲飛的巨型青龍。那茂密的林蔭,新鮮的空氣,清脆的鳥鳴,和煦的湖風,人行其中,尤如步入仙境,心曠神怡,流連往返。

港塢帆牆

港塢帆牆;洪澤湖汛期水深、風疾、浪大,直接威脅着過往湖中漁船民的安危。湖東岸原有蔣壩高良澗兩座避風港。隨着水運的發展,1966年加固洪澤湖大堤時,增建九龍灣夏家橋周橋三座避風港,1994年又在洪澤湖心建一座避風港,另加三座船閘,現在共有9處可供漁民避風之用。這些避風港,四周皆用石工砌成,安全係數較大。船泊其中,在船頭仰視,儼如數十仞之城牆;港塢外,浪花飛雪騰湖面,百里狂濤撼大千。出航時,千篙撥得煙霞亂,萬里航行捷足先。仔細觀看,品味無窮,別有一番景象。

奠淮犀牛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河督張鵬翮、采庫司張弼安安排鑄造,作為鎮水之物,安放在洪澤湖大堤險要地段。牛身略小於真牛,腹部有鑄詞,距今有300餘年。原有9具,尚存5具,分別存放在三河閘、高良澗高堰等地的湖堤上。對景生情,令人感慨[7]

泄洪大閘

位於洪澤湖東岸的三河閘、二河閘、高良澗進水閘,均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造的,承擔洪澤湖泄洪重任。閘身雄偉壯觀,作用非凡無比。蓄水時,固得天池掛碧空,煙波浩渺有無中;泄洪時,滔滔巨浪歸江海,滾滾狂濤走巨龍。

老君遺蹤

位於洪澤湖南岸,淮河入湖處的老子山,古稱丹山,相傳老子(李耳)曾在此煉丹,故而得名。山上現有煉丹台、青牛蹄跡和鳳凰墩等名勝古蹟。遊人登山時,知其古老,仍能體會到「石上青牛留足跡,爐中紅火照仙顏,洞存石鏤去崖處,鳳起山崗霄漢間」的依稀情景。

龜山晚眺

龜山,位於老子山南側,山形如龜,為歷代用兵之地,古稱龜山鎮。為秦漢以來歷史名鎮,留有夏禹治水之遺蹟。清末仍有寺廟12座,和建築宏偉的洪澤都司署。清代為清河縣南陲重鎮。它扼立於淮河入湖口處,是淮運分流的天然魚嘴,孤峰峙立,砥柱中流。登山縱目,千里長淮,八方煙雨,盡收眼底。山上有很多古蹟,如安淮寺水母井、古銀杏樹淮瀆碑名人石刻等。

明陵石刻

明祖陵,位於洪澤湖南岸,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陵墓,始建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用了28年時間才完成。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水沉沒。1966年,洪澤湖水位枯竭,祖陵的正殿、神路相繼露出,石刻雕群經維修後,恢復原來栩栩如生面貌。

臨淮觀日

臨淮頭,地處泗洪縣城東南,為洪澤湖北岸之半島,三面臨水,古時為臨淮郡志,三國時,東吳大夫魯肅出生於此。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為洪澤湖管理局、洪澤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現為水產養殖基地。四面圩堤環抱,像一顆璀璨明珠飄浮在碧波萬頃的湖面上。每當黎明之際,站在防洪大堤上,極目東眺,一輪紅日從碧波如鏡的湖面上冉冉升起,那燦爛朝霞,閃耀金波,捧出即將出浴的金娃,搖晃於水盆之中,此情此景,較之泰山觀日有過之而無不及。

墓園春曉

位於洪澤湖西岸泗洪縣的半城鎮,設有雪楓墓園,園內安葬着新四軍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彭雪楓將軍遺體。墓園大門兩側為時任蘇皖邊區人民政府主席李一氓題寫的對聯,墓東側建一座由鄧子恢題寫的淮北蘇皖解放區抗日陣亡烈士紀念塔,環塔有石碑13塊,銘刻着抗日烈士英名4079人。園內還有紀念館,陳列着烈士遺物和革命文物。洪湖之濱,半城之陽,地居高崗,迎湖遏浪,墓隱丹楓,塔聳碧雲,花草松柏,四季常青,每當「清明」祭掃,人群絡繹不絕,已成為教育後代的革命基地。

鎮水鐵牛

康熙年間,洪澤湖大堤建成時,曾鑄九牛二虎一隻雞用以鎮水。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的哲學思想,立「九牛二虎一隻雞」於大堤之上,以此鎮水。如今已是虎歸森林,鳥飛遠去,只有憨厚的鐵牛與洪澤湖朝夕相伴,可惜僅存五條(一說僅剩兩條)。其中兩條在蔣壩三河閘管理處,兩條在公園和高良澗進水閘,一條在淮陰高埝。鐵牛系生鐵鑄成,除牛角均已殘缺以及部分銘文鏽蝕外,余則保存較為完好。鐵牛身長1.70米,寬0.57米,高0.68米,有厚0.07米的一塊鐵板與牛身鑄為一體,共重約2250公斤(一說重4000公斤)。牛身肩肋處鑄有陽文楷書銘文,銘文曰:「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製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淮揚,永除錯墊報吾皇」。從銘文得知,鐵牛是用來鎮水的[8]

視頻

洪澤湖相關視頻

洪澤湖宣傳片
洪澤湖大堤工程規模巨大,被譽為"水上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
《美麗泗洪》半城鎮半城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