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馬·海亞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奧馬·海亞姆Omar Khayyami(約1048~1131) 阿拉伯數學家、天文學家。生于波斯胡拉桑州內布爾,卒於同地。早年受到 良好的教育,愛好詩歌,的一些詩集流傳至今。曾在內沙布爾天文台工作,和他學者一起對當時的曆法進行了一次改革。奧馬·海姆最著名的數學著作是《代數問題的證明》,其阿拉文手稿和拉丁文譯本已保存下來,近代被譯成多種文字。 此書定義 代數學為「 解方程的科學」,這定義一直保到19世紀末。
目錄
曆法改革
奧馬在伊斯法罕期間,領導一批天文學家編制天文表,為了紀念庇護人,定名為《馬利克沙天文表》(Zīj Malik-sh1hī,Maliksh1hAstronomical Tables),現在只有一小部分流傳下來,其中包括黃道坐標表和100顆最亮星的星表等.
天文台更重要的工作是進行曆法改革.波斯地區自古以來就使用陽曆,公元前1世紀施行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er,中國史稱祆教、拜火教)的陽曆,定一年為365天,分12個月.薩珊(S1s1n)王朝(公元226—621年)定陽曆為官曆。阿拉伯人征服這個地區以後,實行伊斯蘭教的陰曆.這種歷分一年為12個月,6個大月,6個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閏年增加一個閏日成為355天,30年加11個閏日.陰曆一年和實際的回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1天,因此和四季是不合拍的,這對農業很不方便.奧馬時代,波斯人繼續使用傳統的陽曆,但因置閏的方法不精,漸漸產生誤差.有識之士看到,曆法要符合天時,必須進行根本的改革.
馬利克沙執政後,在伊斯法罕興建天文台,聘請以奧馬為首的一群天文學家去完成改革的任務.奧馬提出在平年365天的基礎上,每33年365.2422 日僅相差19.37秒鐘,積4460年才差1天.而現行的公曆(格里曆)400年置97個閏日,歷年長365.2425日,3333年差1天.
值得注意的是,如將0.2422展成連分數,可知各個漸近分數是
128年差1天.第2個分數是29年7閏,1218年差1天.根據有理逼近的理論,比奧馬閏法(33年8閏)更精密的閏法有95年23閏,1萬年以上才差1天.如果限定周期小於95年,那麼33年8閏就是最佳的選擇.這表明奧馬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他以1079年3月16日為曆法的起點,定名為「馬利克紀元」(Malik9era)或「傑拉勒紀元」(Jal1l9 era).可惜改歷工作隨着領導人的死亡而夭折.
伊斯蘭教的陰曆主要用於宗教,它最大的缺點是和寒暑完全脫節,夏天有時在1月,有時在6月.而奧馬改革後的陽曆和四季是一致的.他對此頗感欣慰,曾作四行詩以詠其事:
啊,人們說我的推算高明,
我曾經把舊曆的歲時改正——
誰知道那只是從曆書之中
消去未生的明日和已死的昨晨.
生平貢獻
提出開高次方根
奧馬在《代數學》一書中寫道:「印度人有他們自己的開平方、開立方方法,……我寫過一本書,證明他們的方法是正確的.我並加以推廣,可以求平方的平方、平方的立方、立方的立方等高次方根.這些代數的證明僅僅以《幾何原本》的代數部分為根據.」
這裡所說他寫的書可能就是《算術問題》.現在萊頓大學藏有奧馬著作的手稿,但只有《算術問題》的封面,內容已遺失.
奧馬所了解的「印度算法」,實際來自兩本較早的書.一本是吉利(Kushy1ribn Labb1n al-J9l9)的《印度計算原理》(Princi-ples of Hindu reckoning);另一本是奈塞維(u2018Al9 ibn Ahmadal-Nasaw9)的《印度計算必備》(Things sufficient to understandHindu reckoning).然而這些書所記述的開平方、開立方法和印度文獻所載的相去頗遠,倒是和中國古代的方法密近.中國的《九章算術》早已給出開平方、開立方的完整法則,並推廣用於方程的數值解.伊斯蘭數學很可能受到中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為自古以來絲綢之路就是中國和中亞的交通要道.不過由於他們使用了10個印度數碼,於是被誤認為「印度算法」.
在現存的阿拉伯文獻中,最早系統地給出自然數開高次方一般法則的是納西爾丁(Nasir ad-D9n al-T&9,也稱圖斯)編纂的《算板與沙盤算術方法集成》(Collection on arithmetic by meansof board and dust).他沒有指出發明者,但他非常熟悉奧馬的工作,故很可能來自奧馬.
用圓錐曲線解三次方程
中世紀的阿拉伯數學家對圓錐曲線作了很多探索.最值得稱道的是奧馬海亞姆用圓錐曲線來解三次方程.這種方法可以溯源於希臘的門奈赫莫斯(Menaechmus),事實上他就是為了解決倍立方問題(相當於三次方程x3=2a3)而發現圓錐曲線的.後來阿基米德在《論球與圓柱》(On the sphere and cylinder)卷2命題4提出這樣的問題:用一平面把球截成兩部分,使這兩部分的體積成定比.這問題導致三次方程
x2(a-x)=bc2.
解法的要點是求兩條圓錐曲線的交點,一條是雙曲線(a-x)y=ab,另一條是拋物線ax2=c2y.
阿基米德的「平面截球問題」引起阿拉伯數學家的極大興趣.巴格達的馬哈尼(al-M1h1nī)最先試圖用代數方法去解,但沒有成功.後來哈津(AbūJa1cfar al-Kh1zin)用圓錐曲線來解.研究這問題的還有庫希(al-Kuhi)、伊本·海塞姆(Ibn al-Haytham)、艾布爾·朱德(Abuu2019l Jud)等.
奧馬的功勞,在於考慮了所有形式的三次方程.由於他只取正根,係數也只限於正數,因此三次方程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他將一、二、三次方程歸結為25類,屬於三次方程的14類:缺一、二次項的x3=a;缺二次項的3類:x3+bx=a,x3+a=bx,bx+a=x3;缺一次項的3類:x3+cx2=a,x3+a=cx2,cx2+a=x3;不缺項的7類:x3+cx2+bx=a,x3+cx2+a=bx,x3+bx+a=cx2,cx2+bx+a=x3,x3+cx2=bx+a,x3+bx=cx2+a,x3+a=cx2+bx.
每一類都給出幾何解法,即用兩條圓錐曲線的交點來確定方程的根.奧馬在《代數學》中,專門闡述了方程的幾何解法.1851年,F.韋普克(Woepcke)將此書從阿拉伯文譯成法文,書名為《奧馬海亞姆代數學》(Lu2019algèbre du2019Omar Alkhayyāmī).以後又有D.S.卡西爾(Kasir)英譯校訂本《奧馬海亞姆代數學》(The algebra of Omar Khayyam,1931).下面取出其中的一個例子,用現代術語和符號來分析奧馬的方法(文獻[1], p.75).
要解的方程是
x3+ax=b.(1)
按照希臘人的觀點,將一個數看作一個線段,那麼兩個數之積就是矩形,三個數之積是長方體.同維數的量才能相加,所以先將方程改成齊次的形式
x3+c2x=c2h.(2)
右端c2h表示一個以c,c,h為邊的長方體.
用解析幾何的語言來說,方程(2)的根就是拋物線
x2=cy(3 )
和半圓周
y2=x(h-x)(4)
交點的橫坐標x.因為從(3),(4)兩式消去y,就得到(2).
此題在原書中是第6章第1題,完全用文字敘述,沒有方程的形式.方程(2)表述為「立方與邊(根)等於一個數」.解題的步驟是:以BO=h為直徑作半圓BPO,作AOD⊥BO,以O為頂點,OA=C為參數」(正焦弦)作拋物線POQ交半圓周於P.作PD⊥AD,PE⊥BO,則PD就是(2)的根(圖1).
事實上,記PD=x,PE=y,在半圓內,
PE2=y2=EO·BE=PD·BE=x(h-x),
根據拋物線的性質,
PD2=x2=OA·PE=cy,
這正是(3),(4)兩式.
奧馬曾探索過三次方程的算術(代數)解法,但沒有成功.他在《代數學》中寫道:「對於那些不僅含有常數項、一次項、二次項的方程,也許後人能夠給出算術解法」.經過幾百年的努力,三、四次方程的一般代數解法直到16世紀才由意大利數學家給出,五次以上方程的可解性問題到19世紀才解決①.
推進幾何代數學的發展
奧馬發展了歐幾里得的幾何代數學,使幾何與代數更緊密地聯繫起來,這是一項重要的貢獻.可惜在1851年韋普克的譯本出現之前,歐洲人幾乎完全不知道他的工作(儘管在18世紀已有一些零星的介紹)、否則解析幾何的發現和推進會更加迅速.
用現代的觀點看,如果引入負數並承認負根,三次方程可以寫成統一的形式
x3+ax2+b2x+c3=0,(5)
不必如此煩瑣地分類.以
x2=py(6)
代入(5),得到
pxy+apy+b2x +c3=0.(7)
(6)是拋物線,(7)是雙曲線.作出這兩條線,交點的橫坐標便是(5)的根
對《幾何原本》的研究
奧馬在歐幾里得幾何的研究方面有兩項貢獻,一是對平行公設的試證,二是對比與比例提出新的見解.
早在9世紀,當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傳入伊斯蘭國家後,第五公設就引起學者們的注意.所謂第五公設或平行公設就是在《原本》中提出的公理:「如果一直線和兩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兩個同旁內角之和小於兩直角,那麼,把這兩直線延長,它們一定在那兩內角的一側相交.」這公設不論在詞句或內容方面都比其他四個公設複雜得多,而且也不那麼顯而易見.人們自然會發生是否可以證明的疑問.
阿拉伯學者對此公設進行試證的有焦赫里(al-Jawharī),塔比伊本庫拉(Thābit ibn Qurra),伊本海塞姆(Ibn al-Haytham,即Alhazen),奧馬海亞姆等人.實質上他們並沒有證明了公設,而是採用另外一與之等價的公設來代替它.
奧馬在1077年撰寫了《辯明歐幾里得公設中的難點》(Explan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ostulates of Euc-lid)一書,討論了兩個難題,一是平行公設,二是比的問題.他考察四邊形ABCD,DA與CB同垂直於AB且DA=CB(圖2).無需用平行公設,很容易證明∠C=∠D.而∠C,∠D的大小有三種可能:(1)等於直角;(2)等於鈍角;(3)等於銳角.若採用平行公設.可以證明∠C,∠D等於直角.反之,若能證明∠C,∠D等於直角,便可推出平行公設.奧馬用反證法,「證明」鈍角、銳角假設必導致矛盾,因此只有直角的情形成立,這就無異證明了平行公設.但他的證明是有缺陷的,實際是引入下述假設來代替平行公設:兩條直線如果越來越接近,那麼它們必定在這個方向上相交.所以他也未解決平行公設問題.
18世紀時,G.薩凱里(Saccheri)重新研究這個四邊形(後人常稱之為「薩凱里四邊形」),由此得出一系列互不矛盾的命題.他和前人雖然未建立(也未意識到)非歐幾何,但已為非歐幾何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比與比例
比與比例也是奧馬研究的中心問題.早在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就建立過比例論,不過只限於可公度量.如果A,B兩個量可公度,即存在正整數m,n,使得mA=nB,則
就是一個數.但若A,B不可公度,他們便認為A與B無法相比.這樣就很難建立一切量的比例論.歐多克索斯(Eudoxus of Cni-dus)為了擺脫這一困難,另立「比」的定義:如果一個量加大若干倍之後就可以大於另一個量,則說這兩個量有一個「比」.接着定義「比例」:設有A,B,C,D4個量,A與C,B與D分別乘以同樣的倍數m,n,如果
則說兩個比A∶B與C∶D相等,即4個量可構成比例A∶B=C∶D.
歐多克索斯採取這一定義是煞費苦心的,這樣可迴避無公度的麻煩,由此出發完成了適用於一切量的比例論.歐幾里得將歐多克索斯的理論編入《原本》成為卷V.伊斯蘭學者並不懷疑比例論的真理性,而是對其立論的出發點即比例的定義持有異議.最先提出新定義的是馬哈尼(al-M1h1n9,他的思路可用現代術語表述如下:將A/B及C/D展開成連分數,A/B=(q1,q2,…,qn,…),C/D=(qu20321,qu20322,…,qu2032n,…),其中qi,qu2032i(i=1,2,…)是各個偏商.如果qi=qu2032i(i=1,2,…)則稱A,B,C,D成比例,即A/B=C/D.馬哈尼認為這定義能更好地揭露比例的本質.它適用於可公度量與不可公度量,在可公度的情況,n是有限的.
奧馬論證了這種定義和《原本》中比例定義的等價性,進而研究比及比例的若干性質,對伊斯蘭數學和西方數學都有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希臘人雖然承認無公度的兩個量A,B有比,但始終不承認A/B是一個數(即無理數),這就大大妨礙了數學的發展.奧馬勇敢地衝破這一桎梏,主張擴大數系,將無公度量的比接納在內.例如2的平方根,圓周長與直徑的比等等,應該考慮為一種新的數.這在思想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躍,是建立實數系的先聲.然而直到19世紀才真正實現了他的理想.
科學家精神
比起他們的成就[1] ,大科學家留給我們的更多是精神的財富。他們身上有真正科學家的精神,這種精神更值得我們尊敬。
科學家該有什麼樣的精神?科學,本身即是探索未知,發現真理,發展先進,改造世界,造福人類的學問,而成為科學家,獻身科學事業的人所擁有的精神是:鍥而不捨,勇於獻身於科學,無私奉獻卻淡泊名利……[2]
視頻
奧馬·海亞姆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學家的故事和成就,學習啦,2016-11-08
- ↑ 談科學(一)——科學家,簡書,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