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廣澳天后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成廣澳天后宮又稱為小港天后宮,為一間位於臺灣臺東縣成功鎮的廟宇。主祀海神媽祖,也同時祀有岳府、趙府千歲等神,是臺灣後山地區最早,也是臺東縣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是成廣澳天后宮的主要祀典,另外,當天除酬神演戲外,也會有繞境竹湖、成功等地的慶祝活動。
沿革
清領時期
成廣澳天后宮是臺灣後山地區最早設立的媽祖廟,於清領時期1871年(同治10年),福建籍的劉進來,由彰化鹿港指派到後山擔任「通事」一職。而他當時所管轄區域約在目前成功鎮至長濱鄉樟原村之間。在派任前夕,劉進來認為,因為到任之路的路途艱辛,必須橫越中央山脈,加上當時後山被列為蠻荒未開發的區城,因此劉進來出發前,特地前往鹿港天後宮請媽祖隨身護行。
劉進來沿著總兵吳光亮所開鑿之中路,自南投埔里出發,翻越中央山脈後,來到花蓮的玉里,再經由安通行成廣澳道路翻越海岸山脈來到臺東的南竹湖部落。之後劉進來再將從鹿港請來的媽祖神像暫時安置在南竹湖。然而,當媽祖安置後,卻遭到當地原住民阿美族人的抗議,認為供奉媽祖與阿美族人的信仰有所衝突,要求將媽祖請出部落外。劉進來左右兩難,這時,所幸一位平埔族婦女陳珠主動出面協助雙方調解,並向阿美族人表示,媽祖像的威力僅在神像周圍的區城,並已用石頭鎮壓,才化解此次的衝突。
而協助調解雙方糾紛的平埔族人陳珠,也在這次事件後,成為劉進來的妻室。並於婚後隨劉進來遷至位在成廣澳的官舍,安置在南竹湖的媽祖也移到成廣澳街道後方的稻田上,之後又再遷至今成廣澳天后宮的現址興建廟宇。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後,由於日本人信仰不同,加上後續日本人實行皇民化政策,採取廢廟的政策,導致許多神像被移到海邊燒毀,成廣澳天后宮內的媽祖原先也差點被搬到海邊燒毀。然而,當地信眾為保護媽祖,因此在1940年,由成廣澳當地居民溫鼎貴將廟內的神像經由海運,送北上至基隆海邊的石洞內存放。
神像離開後的成廣澳天后宮,日本人將其進行改建,包括拆除屋頂、開鑿後窗、後門等以及修飾前門,改造成一間民眾聚會所,以利於直接在廟裡宣導政令或召開會議。
戰後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臺灣由國民政府接收,成廣澳地區原天后宮的信徒計畫前往基隆將媽祖像迎回。然而當前往接駕神像的信徒到達存放石洞後,卻意外發現洞內避難存放的媽祖像不只一尊,使得接駕的信眾摸不著頭緒無法分辨,原本信眾想透過擲筊來請示何尊為成廣澳媽祖,卻沒有答案。
當晚信眾入睡後,媽祖顯靈托夢指示,來自成廣澳的媽祖像兩頰上一顆黑痣,這尊便是正身。因此隔天信徒再次來到石洞查看每尊媽祖像,發現其中一尊媽祖像的臉上有黑點,走進一看竟是一隻蒼蠅停在上面,信眾認定這是媽祖意思,經擲筊請示無誤後,才將媽祖請回到成廣澳。
1949年,成廣澳地區發生大火,火勢延燒到天后宮,將茅草屋燒掉,災後信眾發願重建天后宮。並於隔年開始動工,將原本的建築修建成朱瓦燕尾的混凝土結構廟宇,屋頂斗拱的樑柱改用混凝土結構取代,而樑上的圖案因請不到臺灣西部的師傅到東部施作,因此雇用了成功基翬一帶的8名平埔族原住民來協助彩繪施作。1953年成廣澳天后宮復建完成。
1990年,再進行整修,廟方聘請來自臺中潭子的劉昌武協助整修天后宮,屋頂改為閩南式三川脊,正脊形式為燕尾翹翅飾雙龍朝三星。柱、樑,壁飾以泥塑雕會。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亭」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