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客家文化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贛縣客家文化城 |
中文名稱;贛縣客家文化城 地理位置;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占地面積;600 畝 規劃設計;2003年2月 |
贛縣客家文化城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城區的東南面,南依逶迤而過的貢江水,對望風水祖師楊救貧隱居地楊仙嶺,遠眺贛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襯,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文化城總投資6000萬元,於2003年2月開始規劃設計,6月9日舉行奠基儀式,9月4日主體工程正式動工。2004年10月12日,數萬名來自海內外的嘉賓與贛南人民歡聚客家文化城,舉行了竣工典禮。[1]
目錄
簡介
贛縣客家文化城整體設計外方內圓,整個建築風格既秉承了傳統文化建築理念,又結合了濃郁的地方人文特色,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閒娛樂為一體,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觀園",也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歷史上一直處於贛南中心的贛縣,其地居贛江源頭,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撫百粵,東接八閩,西連三湘,加之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物阜年豐,成了最早接納南遷中原漢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發祥地、中轉站、大後方之一。贛縣於漢高祖6年初建縣,因《山海經》所記"南方有贛巨人"而得縣名,《山海經》上有關於贛縣上洛山一帶有"木客"的敘述,是人類對客家贛南最早的記載。作為贛閩粵金三角客家源頭行政建制第一縣,世代客家人在這裡繁衍生息,在長期艱苦創業中孕育了"團結、勤儉、文明、開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輝燦爛的客家文化。
贛縣客家文化城是十九屆世客會的重要參觀點之一,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主會場,中國客屬第三屆懇親聯誼大會主會場。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楊公祠、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九曲迎恩橋等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
客家牌坊
客家文化城有城門牌坊、路門牌坊各一。客家文化城城門牌坊,又稱三和坊,為六柱五間三層的結構。"三和"即太和、中和、保和,寓意天地人和諧。它寬29米、高14.9米,"客家文化城"城名由中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城門刻字全部為陰刻,上塗金粉,反襯整個牌坊的灰色色調,顯得莊嚴、厚重。 三和坊石柱上共鐫刻着六副對聯,全部為名家手筆,內容反映追念先氏、緬懷祖德、傳承客家薪火、再創客家輝煌的深刻內涵。文化城內共有名家撰、題的石刻、木刻對聯近四十副,是文化城的一大亮點,大家可盡情鑑賞。請看這三副對聯:"高映諸天,峰山聳翠,貢水推波,家鄉無處不詩畫;先民遺盛德,後世青藍,儒林藻彩,人傑逢時逾晉唐。"這副對聯是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成立撰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趙永全書寫的,上聯是說客家贛縣如詩如畫般壯美,氣勢雄偉的文化城就建在着這片土地上的風景秀麗之處,對望青翠的群山,近臨滔滔東來的貢水;下聯是說客家先民創造了燦爛的客家文化,打造了內涵豐富的客家精神,世世代代的客家人承前啟後,人才輩出,如今時逢盛世,客家更是人文蔚起,興旺發達。"徙千里而溯三江為後代安身,昔日偶成萍水聚;拓六荒能育四寶,令先民駐足,此山應有鷓鴣啼。"這副是中國楹聯學會副秘書長劉慶華撰寫、中國書法協會理事、河南省書協主席李剛回書寫的,說的是,當年中原漢人南遷,溯贛江而上,在贛縣這塊美麗富饒之地繁衍生息,爾後又沿章貢二江向外發展。"公元前置縣含鷺村古韻湖島新風光耀祖地史冊;新世紀圍城展章貢波瀾楊仙靈性鑄融客家豐碑。"這副是胡國鋌撰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權希軍書寫的,意思是說,贛縣歷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熱土上建設這座文化城,是功在千秋的偉業。
牌坊的大門兩旁有一對麟麟。麟麟與龍一樣,是傳說中的神獸,象徵着威武莊嚴,寄予了近邪吉祥的寓意。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牌坊是兩邊低中間高的,這其中有一定的含義:牌坊層層向上,蘊含着客家人積極向上、客家興旺發達的良好祈願。路門牌坊的設計與三和坊風格一致,正面城名由全國人大常委、香港著名實業家、客家鄉賢曾憲梓題寫,背面城名由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復之題寫。牌坊的4根柱子上都刻有反映濃厚客家文化內涵的楹聯。
太極廣場
太極廣場面積6900平方米,是集會、舉辦大型活動和市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地面由不同顏色的花崗岩砌成太極圖案,體現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和生存理念。
太極圖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圓,二是圓中的黑白兩部分,三是黑白兩部分之間的白、黑點。因代表"太極",即宇宙形成之前的狀態。"太極生兩儀",兩儀即是陰陽,在太極圖中用黑、白兩個近似魚形兩部分代表。陽魚在上,表示陽氣在上,陰魚在下,表示陰氣在下。在"魚頭"部分,黑色之中有白點,白色之中有黑點,表示"陰中存陽"、"陽中存陰",陽陰"互存""互根""互生"。
八卦是由四象的太陰、少陰、太陽、少陽演化而形成的八個符號。天、地、水、火、風、雷、山、澤是為乾坤坎離震兌八卦的基本象徵物。據說,原始社會傑出人物伏氏經過對宇宙天體、地理形態、氣象物候以及人體和各種生物生命現象的認真研究,終於創出了八卦,這也就是人們能從簡單的八卦圖形內發掘出有關社會、自然、人倫、生物等的緣故了。
南遷柱
客家先民南遷柱位於氣文化城南面、太極廣場左邊,是五根石雕藝術柱。分別記述了客家歷史上的五次大規模南遷經歷。建築主色調為青灰色,顯得凝重。每根柱子用簡潔、抽象的圖案,通過浮雕、沉雕、淺雕等方式簡煉地將五次南遷背景、意義、特徵藝術性地體現出來。圖文都將相關的時代、遷徙線路和遷至地域、歷史事件、歷史名人考慮進去。柱基座刻銘文,內容為敘述客家南遷歷史的四言詩體。
客家民系是在客家先民的遷徙運動中形成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永康元年引發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這股南遷潮流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在柱子上刻有一個醒目的"晉"字,表明遷徙的朝代,"衣冠南渡"表明該次遷的主體是衣冠士族、官宦大戶,他們經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這在柱上都有相關關鍵詞體現。柱子上主要是墾殖圖,表徵客家先民創業的艱難。
客家先民第二次大遷徙:我們可以看到柱子上刻有"唐"、"安史"、"黃"和"贛閩粵"等字,簡潔的文字敘述的是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戰亂所及,唯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客家先民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粵東、閩西三角地帶定居。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圖案有"行軍"、"馬踏征程"和生產生活圖案,與內容相配合。
客家先民第三次大遷徙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拉上的"靖康""宋"、"開封"、"元"等文字,敘述的是北宋都城開封,於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占氏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圖案有放牧圖、勞作圖等,都是跟文字互相補充的。
第四次客家大遷徙:柱上的"滿飛""清"、"蜀"等文字敘述的是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圖案包括"工業生產圈"、"男耕女織圖"等,說明客家在這個時期已有了長足的發展。
第五根柱子記述的是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到海外去謀生。這些內容從柱的文字和圖案都反映出來了,客家"根在中原","裔播四海",是一個生命非常旺盛的民系。
柱子由低到高排列,寓意着客家人每一次遷徙,都使自身得到進一步繁榮。不斷遷徙,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客家人永遠追求和平幸福。與客家南遷柱共築風景的是中間的一座塔--濟和塔。"濟和"二字意為客家人和哀共濟,同謀發展。柱與塔的構架明顯有些眾主捧月的態勢--五根南遷拄呈弧形拱衛着濟和塔。細細一追究,卻原來這裡麵包蘊着一層深意:歷盡滄桑的客家人,認為有今天的興旺發達,除人力因素外,還緣於有神明在暗中庇護。為了表現對神明的敬畏,故以濟和塔來彰顯。
客家宗祠
客家宗祠是客家文化城的主體建築,祠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我們看到,它座北朝南,整個建築借鑑了客家的"九井十八廳"設計理念,採用的是典型的客家宗祠的外觀形象,整個建築風格及布局顯得古樸、氣派、莊重,整個宗祠占地3996平方米。
在客家宗祠的大門兩旁各有兩個小門,從左到右分別刻有"經文"、"緯武"、"入孝""出弟"字樣,代表的是客家人文武雙全,表現了客家人敬祖睦鄰、崇文尚武的傳統和經國濟世的才略。大門口兩旁有一對抱鼓石,抱鼓石具有修飾、支撐門柱和辟邪鎮宅的作用。"蔚和平景象,振國是風聲,發揚章貢英靈崆峒秀氣;恢家族規模,建民治基礎,光大楚丘宏業閥閱宗功。"此聯繫孫中山先生於民國九年為夏府戚氏聚順堂再建時贈聯,原刻於聚順堂中廳的上柱正面。夏府的戚坦天對辛亥革命作出過巨大貢獻,在重修該祠時,孫文欣然贈聯。
客家宗祠分為前庭、中堂、後殿三個部分。照壁上一個大大的"福"字,它書畫合一,意境深遠,原題寫在在千年客家古村--白鷺古民宅照壁上,人稱"客家第一福"。細看這個"福"字,它的一部分筆畫己演變為展翅的蝙蝠、深情的回頭鹿、駕着祥雲的仙鶴。蝙者,福也;鹿者,祿也;鶴者,壽也。福、祿、壽齊全,"三星"高照是為"福"。為什麼最後這個"田"字卻工工整整呢?客家人傳統的觀念里,田乃福之源,有不變的田才有恆久的福;再則,鹿(祿)望田,田即百姓,百姓為本,為官若忘本,則福去。這個"福"字表達了客家人千年來對"福"的理解和追求,也祝每一個走進宗祠的人"福祿綿長,鶴壽同春"!
前庭是客家名人展和客家花燈展。展廳四周牆體懸掛名人畫像以及相關文字介紹,展示歷史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客家名人100名。客家人在遷徙、繁衍、文明、進步的千餘年履程中,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湧現出了一代代名人賢士。他們是客家文化最精粹的內容,是數千萬客家人的楷模,是數百代客家精神得以昭展、光大的領袖人物,他們的成長史、功名史,像一面面招展的旗幟,鮮艷奪目,鼓舞后學,影響當世,名垂千古。
贛南客家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尤其是贛縣客家藝術花燈,更是享譽海內外,其燈彩集剪紙、紙雕、彩繪、填繡、擠粉等眾多民間藝術於一體,造型奇特,製作細膩,裝飾精巧,堪稱"江南一絕"。客家花燈,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最早是由中原地區傳承而來,當時是客家先民節日喜慶的一種形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漢代,皇宮和一些達官貴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門口掛幾盞宮燈,藉以炫耀門楣。後來民間有錢之人也競相仿效。唐宋時,花燈藝術已有相當造詣。唐代詩人崔液作詩:"神燈佛火百輪張,刻象圖形七寶裝,影里如開金口說,空中似放玉毫光。"贛縣花燈秉承了中原燈彩藝術之精華。同時,隨着時代的發展,經過歷代老藝人的實踐創作,使花燈這一古老的客家民間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贛縣客家花燈可分為:宮燈式、花瓶式、樓閣式、牌樓式、花籃式、古亭式、牌坊式、象徵式、花,船式、鼓燈式、禽式、獸式、蟲式、魚式、花草、樹木、珠式、球式、香包式、吊牌式、器皿式、龍燈式、走馬式、提龍式、架花式等數十個品種。隨着時代的發展,過去的燭燈己一去不復返,如今的花燈多用電燈取光,既方便美觀,又安全可靠。贛縣民間藝人劉盛涵被稱為"花燈王",他與花燈結下了半個世紀的情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民間工藝美術家"的稱號。在藝術創作上,他把現代的高科技與古老的花燈藝術融為一體。在2000年創作的百米巨龍,更是讓客家花燈藝術登峰造極,轟動整個江南。
從客家宗祠大門沿中軸線到宗祠的中堂,共有11副對聯。這些對聯是從眾多的徵集作品中由國家級文化名家精心挑選出來的,無不取客家文化精粹,展示客家創業歷史,彰顯客家精神。並延請地方知名墨客和國家級書法大師書寫,這些大師們的墨寶用筆或遒勁,或圓潤,或柔美,異彩紛呈,讓人在領略到對聯藝術的同時,也感受到書法之美。
前殿是一個客家建築特有的"天井"設計,屋檐四水歸堂,意思是"聚財"。贛南民間的天井很有講究,上納天光,下接地氣,集蓄風、採光、排水、調節冬夏氣溫、營造家庭山水多種作用。一般天井地下暗溝直通自家田土,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
天井之後是中堂,中堂是族譜展廳,在展廳兩邊的封閉式玻璃櫃裡陳列的就是族譜。我國的族譜,作為記載民族世系的志書,源遠流長。因家有國史,省縣有地方志,家族有族譜,三者縱橫交錯構建完整的中國歷史學大廈,缺一不可。它不僅是一個宗族的歷史,又是世界史、國家史、民族史以及地方志、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人口學、民俗學、教育學等不可缺少的基礎資料或參考資料。這裡的每一本族譜都非常珍貴。在展廳的兩邊我們還各放置了一台觸摸式電腦,內存有我們客家宗祠已有族譜上記載的詳細資料。如果遊客在族譜櫃中發現了自己的姓氏族譜,可以在電腦上觸摸查詢,了解一下自己的家庭歷史。
中後殿之間迴廊的牆上,按逆時針方向嵌有159塊姓氏源流牌,以新百家姓順序展示客家百姓源流、分布和發展情況。中華民族的姓氏有五六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古到今,中華民族使用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尚無權威統計,然而,姓氏的演變,實際上就是多民族交融團結的歷史過程,它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一條真理,那就是:華夏一體,百姓一家。
中堂和後殿之間的天井裡放置着一個碩大的香爐,青煙裊裊,為客家人提供了一個親情濃郁的祭祖場所,客家人在這裡可以寄託久存心中的那份綿綿不盡的情懷。
後殿是祭祖大殿,名"謁祖堂"。大家請看,在建築屋身的最上部分,可以看到幾層用零碎小塊木料拼合成的構件,它們均勻的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這種構件稱為斗拱。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頂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兩端下面,則可以減輕梁材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是我國古代工匠一項了不起的創造。後來斗拱主要成了一種裝飾,在明、清有關建築法規中,甚至出現了哪一級用房上才允許用斗拱的規定,斗拱已經成了等級高低的一種標誌了。
謁祖堂中堂供奉的是炎黃帝的座像,它高3.6米,用實心椴木雕刻,外飾純金金鉑;在炎黃帝座像兩邊設的是神台,供奉了160個姓的祖牌,全部都是用椴木雕刻而成的,我們看到,每個祖牌都製作得非常精緻,頂似寶蓋、加底座,四面邊框以鏤空雕龍裝飾。為了便於尋牌祭祖,設置了電鈕,只要按一下電鈕,相應祖牌前的蠟燭就會亮起來,遊客就可以開始祭拜自己的祖先。在神台設有留言簿和功德箱,各位遊客可以在留言簿上寫上您的感受,在功德箱裡放進您的心意。
濟和塔
濟和塔位於客家宗祠右側有塔,塔分為九層,塔與四周的花草石椅構成一景,甚美。在"濟和塔"一側,有序的排列着一排石柱,石柱上刻着浮雕,石柱底座上刻字,介紹各個時期客家先民南遷之勝況。
客家藝術長廊
藝術長廊總長100米,廊名由中國文聯副主席高運甲題寫。它借用客家古代風雨橋風格,古樸雅致,外觀獨特。
藝術長廊中央有一堵藝術壁。對外的一面是客家詩牆--歷代名賢詠贛南詩文薈萃,集千古風雅於一廊,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另一面則為以長卷形式反映傳統客家百姓生產、生活場景、情態的客家民俗百態圖,藝術地再現了客家人農事、生誕、成長、求學、婚嫁、仕宦等情景。
藝術長廊下有一口噴水孔塘,名天泉池,出自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守仁)在天泉橋向其弟子錢德洪和王畿所作說教的典故。王陽明晚年時,其弟子將他的道德修養學說概括為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錢德洪和王畿在理解這四句教時產生了分歧。嘉靖六年(1527),王陽明奉命去廣西鎮壓農民起義,錢、王二人為其送行時便請教了這一問題。王陽明解釋說,他的教法本來有兩種,"四無說"是為上根人從本體上立教,使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但上根人不易得,若輕易用此教法,難免會養成虛寂之氣;"四有說"是為中根以下者從功夫上立教的,上天這種人有習心在,所以要求他們在意念上實踐一番為善去惡的功夫。他認為,物有陰陽,事有善惡人要"以仁為本",去物慾之蔽,不可以"盡性"、"知命"、"窮理"、達到"與物渾然一體"的境界。
客家博物館
博物館占地1935平方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直徑39米。館名由中國文聯副主席高運甲題寫。博物館借用了客家建築藝術的瑰寶--圍屋(其中的圓圓)的外觀特徵。客家圍屋有圓圓、方圍和圍龍屋三種形式。客家是南遷過來的民系,經常受到野獸的侵襲和當地土著欺辱,因此把房屋設計成圍屋樣式,一個圍屋居住的一般是一個家族或一個姓氏。有外敵入侵就團結對外。圍屋的外牆很堅固,而且設置了雕樓、炮眼、槍眼,想攻進去,那是非常困難的,最巧妙的是門上的機關,如果敵人用火攻,放火燒門,機關里會有水流出來把火撲滅。現在的牆體是青磚混凝土結構,而原始建築是用米漿、細沙混和礫石砌牆,目的為確保牆體的堅固。相傳為了預防敵人長期圍攻時斷糧,在圍屋的內牆還用糯米、紅糖、蛋清、蕃薯粉來粉刷,如國圍內斷糧還可以把牆壁剝下來吃。
客家博物館沿牆設有上下兩層走馬廊,為展廳,正北面設有古戲台。一樓展覽區內處處懸掛花燈,渲染出強烈的客家文化與喜慶氛圈,平時用於舉辦各類主題展覽。世客會期間,這裡是個人收藏精品辰,古幣、古籍、古玩、古董、古字畫以及其他文物等等,琳琅滿目的富有濃郁贛南客家色彩的收藏品在這裡大展風采。
"不大點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這幾個角色能文能武能聖賢"。這是唐朝詩人李群玉撰寫的楹聯,如今鐫刻在仿古戲台的舞台兩側,頗有些復古的韻味。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極具地方特色的採茶戲和東河戲。
二樓展覽以"客家搖籃"為主題,展出客家生產生活用具、服飾、教育、民間工藝、飲食、客家古建築、名勝風光等實物、模型、圖片、文字材料,全方位地展示客家人的昨天的輝煌歷史與今天的繼往開來。同時,館內還配置了錄像放映設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停下腳步欣賞原汁原味的客家風情風貌。
楊公祠
客家文化城對面的有一座山叫楊仙嶺,因風水大師楊筠松(救貧)而得名。傳說,五代盧光稠稱霸虔城的時候,楊救貧幫助盧光稠築城,特意去海邊搬山運石,回來的路上用仙術把山石變成黑豬驅趕,一路上,卻總有跟不上隊、被凡人識破的"豬"掉落人間,楊仙嶺就是楊公故意遺留下的山石。楊救貧曾在山上築廬隱居、著書立說、授徒傳藝,山上原有楊仙廟,現在還有遺址。建立楊公祠就是為了紀念楊仙,客家文化城選址在楊仙嶺下,也是考慮到對面的楊仙嶺這一要素的。
相傳將風水術帶入客家地區的主要是楊筠松。楊筠松又叫楊救貧,屬唐末避亂南遷的客家先氏。他在堪輿學理論上力主巒頭形勢為上,強調困地制宜、因龍擇穴,著有《撼龍經》、《疑龍經》、《疑龍十問》等,都收入了《文淵閣四庫全書》。他由長安來到贛南以後,就在楊仙嶺隱居下來,在為當地氏眾堪定陰陽宅址,為人排憂解難,遍閱贛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時,授徒傳藝,使原來長期禁錮於皇宮密室的堪輿學廣傳氏詞。他繼承和發展了風水術中的形法理論,創立了"江西形勢派",即"贛南派"。後來,堪輿學廣為傳播,世代相傳,風水觀念則作為一種文化積澱深深浸透於客家人心靈中,楊救貧也因此成了風水術士共同尊奉的祖師。其後輩弟子又將民間風水帶回宮廷,十三陵即為其後代傳人廖均卿所設計。
客家人從中原背井離鄉而來,在贛南這塊秀麗的土地上紮根,然後裔播四海。他們希望永久平安,不再受戰火牽連,不再有災難降臨,於是企求生活居所與自然和諧,世代昌盛,人才輩出。這一人文化的建築理念,決定了客家人格外地重視風水。在客家地區許多山水、村落間,這種風水意識體現得自然天成,總可以在這個祠堂前發現一口聚風蓄水的池塘,在那個豪宅前找到一塊遮風擋雨的照壁,或是在某個正對巷口的牆壁上看幾一枚"泰山石敢當"的鑲字碑石!這都體現了客家人重視"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
楊公祠總占地1144平方米,建築面積639平方米,高9.6米,建築外觀體現古建築精細、唯美風格。"楊公祠"牌匾題字,黃底黑字,是中國易經學會副會長楊農生的手跡。祠前柱子和門上的對聯高度概括了楊公的功德。
祠內是木雕的楊公座像。正堂上楊公長須飄胸,威武莊嚴,目光炯炯,觀天測地,輾轉乾坤,整座雕像栩栩如生,在雕像的基座上刻着楊筠松的生平事跡。
在楊公雕像後牆上,鑲嵌着一個超大型的羅盤,直徑300厘米,可謂世界之最。在羅盤的左右邊牆上掛着反映楊公生平事跡的四幅木雕版畫,分別是"虔城立說"、"授徒傳藝"、"救貧行善"、"風水行世" 。祠外陳列着歷代風水大師畫像、生平事跡、成就、風水建築模型、風水理論書籍、風水實踐的演繹方法和工具。
客家風情街
在客家文化城的東面、北面、西面的是風情街,風情街半圍合文化城,其馬頭牆的造型象龍背一樣,猶如一條龍圍護着文化城。風情街總占地12525平方米,長835米,進深15米,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總投資1100萬元。風情街共有300多間店面,全部為仿古建築,灰磚青瓦,雕花格窗,廊檐下燈籠高掛,酒旗飄飄,體現濃郁的古街市風情,洋溢着客家的祥瑞氣氛。這裡集中了客家特有的美食、服飾、風物土產、旅遊紀念品等。遊人步入其中,就知步入客家風土人情的故園,可以隨意與俏麗的客家妹閒聊對話,購買客家土特產品,品嘗客家美味,體味客家風情。說到吃,贛南客家的是最有講究了,有名的客家特色菜有:贛江小炒魚、客家宴席必不可少的"荷包炸"、毛澤東命名的"四星望月"等;小吃有黃粘、魚條、燈盞糕等等;還有醇醇的米酒、香噴噴的擂茶……
客家風情園
客家風情園 位於客家文化城南面,貢江岸邊,面積16340平方米,長約440米,為敞開式園林,整個建築融生態休閒和防洪功能為一體,植有綠樹、鮮花、碧草,其間置有"舞龍燈"、"鯉躍龍門"、"三疊龜"等石雕。靠楊仙大道的緩坡綠化帶寬約20米,中間草地問種榕樹、黃花槐、紅葉李等,並夾種海棠球、杜鵑、女貞、迎春花、拼色塊圖案。坡頂為鵝卵石,碎花崗岩鋪徹的石徑,寬4米。靠水面斜坡綠化帶分兩段,上段寬9.8米,植紅棒木配假連翹拼成隸書"客家文化城"五字,間種桂花樹、白玉蘭、鐵樹等。上段與下段中間有一3米小徑。下段種楊柳和篁竹。正對牌坊大門緩坡用火燒板鋪路可上坡頂,再經麻條石台階下河灘遊玩。在風情園邊的貢江河段築一大型橡膠壩,開闢一個多功能水上遊樂場,遊人可駕皮艇一展水上健將風采;也可在沙灘上嬉戲,沐清風,賞佳景,夏日即到貢江擊水;抑或到浮橋上與同伴閒步暢談,也可徒步直上楊仙嶺,覽名城之全貌,發思古之幽情。在城南二期工程中,風情園將拓展,西鄰贛州時間公園,東接充滿現代感的梅林大橋而至森林公園;風情園北邊的開闊地帶,兼具食宿、娛樂、購物等功能的客家賓館和一大片商住樓將拔地而起,與青山、綠水、名城共築人與自然新家園。而以客家文化城為點,近依周邊秀美山水和日新月異的梅林縣城,乃至宋城贛州,延伸至以儲浮--湖江、回村--白鴛為兩翼的客家文化旅遊線路業已形成。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贛縣客家文化城唯一座反映客家文化景區 ,搜狐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