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万华区 |
---|
|
艋舺(巴赛语:Bangka;台罗:Báng-kah),又称文甲,属大加蚋堡,清末与台北城、大稻埕并称台北三市街之一,位于今日台湾台北市万华区北部。17世纪荷兰的古地图中,艋舺位置标示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场所的意思,足见其商业传统之古老。
艋舺被视为台北市的发源地之一,亦为当时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纱帽厨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贵阳街与环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台湾话转称此地为“艋舺”。台湾日治时期,因台湾话发音的“艋舺”,与佛典中日语发音的“まんか”相似,“艋舺”因此被当时日本政府易字为“万华”,今日台语犹称其“艋舺”,但在地人口中的“艋舺”通常是指三水街以北的传统区域(旧龙山区),而非全“万华区”。
沿革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闽南泉州三邑之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过黑水沟,来到台湾台北,于此地搭建茅草屋数栋,贩卖蕃薯为生,而渐成小村落,人称“蕃薯市”,当时平埔族原住民则多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农、猎产品等物与汉人交易;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Vanka / Banka”,故附近汉人以台语译音,称此地为“艋舺”(Bangkah)。移民建有艋舺福德宫。
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经盛极一时,于清代,与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并列为台湾三大城镇,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
清代移民于艋舺的有几大泉州裔闽南人族群,一是三邑人,二则安溪人,三为同安人,这三个群体各自为政,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宫等庙宇以凝聚团结,但是以祭祀观音菩萨的艋舺龙山寺为行政中心;安溪人则建立主祀清水祖师的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为信仰核心,同安人则在八甲庄(今日老松国小附近)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龛。
清文宗咸丰3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龙山寺为基地,发动“顶下郊拼”攻击,当时三邑人为了越过沼泽,设局烧毁了安溪人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并利用夜间突袭同安移民。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迁居到同安人聚集的大稻埕一带,并建造了大稻埕霞海城隍庙来祭祀当年救出的城隍爷神像。
1860年代以后,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积,功能逐渐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1922年台北市推行町名改正,市区大字撤除改设町。当时艋舺被划为滨町、筑地町、寿町、末广町、西门町、新起町、若竹町、老松町、八甲町、新富町(部分为下崁)、龙山寺町、有明町、入船町、元园町[1]。
战后艋舺分属台北市龙山区、城中区,1990年行政区重划后改隶万华区至今。
地理位置
台湾堡图中,地籍上艋舺街庄、大字的范围北至忠孝西路,东至中华路一段(台北城西城墙),西至淡水河-环河南路二段,南至三水街,大致上包含今日万华区福星、万寿、西门、新起、菜园、仁德等里全境,福音、富民、青山、富福等里三水街以北范围。
现代人有时将三水街以南至纵贯铁路(地下化后变成艋舺大道)之间也当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特三号排水沟(加盖后变成今西藏路)属于“下崁”地区。该区域内有战后才被命名为艋舺的艋舺公园(大部分位于下崁)、艋舺服饰商圈。
此外,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西门町北侧区域(原艋舺洼地),传统上亦属艋舺的一部份,但战后被析出划入城中区,直到1990年后才回归艋舺。
文化资产
- 艋舺龙山寺(国定古迹)
-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城区部文教大楼(市定古迹)
- 朝北医院(市定古迹)
- 艋舺助顺将军庙(晋德宫,市定古迹)
- 西本愿寺(钟楼、树心会馆、市定古迹)
- 慈云寺(市定古迹)
- 老松国小(市定古迹)
- 艋舺谢宅(市定古迹)
- 西门红楼(市定古迹)
- 艋舺地藏庵(市定古迹)
- 学海书院(今高氏宗祠,市定古迹)
- 艋舺青山宫(市定古迹)
-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市定古迹)
出身人物
参考文献
- ↑ 《台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图会说话.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