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克勉七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克勉七世
Clemens PP. VII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当选 1523年11月19日
就任 1523年11月26日
卸任 1534年9月25日(在位10年303天)
前任 教宗亚德六世
继任 教宗保禄三世
个人资料
本名 Giulio de' Medici
出生 (1478-05-26)1478年5月26日
佛罗伦斯共和国佛罗伦萨(位于今义大利
逝世 1534年9月25日(1534-09-25)(56岁)
教宗国罗马
牧徽 克勉七世Clemens PP. VII's coat of arms
参见其他以克勉为名的教宗

教宗克勉七世拉丁语Clemens PP. VII;1478年5月26日-1534年9月25日)原名儒略·德·美第奇(Giulio de' Medici),1523年11月19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11月26日即位至1534年9月25日为止。[1]他于1513至1523年间为枢机

克勉七世是教宗良十世堂弟,在他的父亲朱利亚诺·德·美第奇被刺身亡后一个月出生,由他的伯父洛伦佐·德·美第奇抚养长大。

生平

生平事迹

一、格肋孟七世教宗的译名

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教宗,又译克勉七世、克肋孟七世、克莱孟七世、克雷芒七世、格来孟七世、克莱门特七世、克雷门七世、革利免七世等。

二、格肋孟七世教宗的简介

格肋孟七世教宗是佛罗伦萨人,1478年5月26日出生,意大利籍教宗,原名朱利奥·德·梅迪契(Giulio de'Medici)。是梅迪契家族的朱利亚诺·德·梅迪契(Giuliano de'Medici 1453~1478)的私生子,出生前一个月父亲被杀身亡,由其伯父(《EB》和《历代教宗简史》都说祖父,可能有误,因为朱利亚诺是罗伦佐的弟弟)罗伦佐·德·梅迪契(洛伦佐Lorenzo de'Medici 1449~1492)抚养成人。

《历代教宗简史》说:朱利奥为人夙夜匪澥、节俭肃穆。他的仪表英俊高大、尊严富贵、温文有礼,且品德高尚。他喜爱文学、学术、艺术和音乐等。但《EB》则说:他生活挥霍,穷极奢侈。

公元1523年9月14日,教宗阿德连六世(Adrian VI 1522~1523)病故,11月19日朱利奥当选,登上教廷首席宝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二一九任教宗,称格肋孟七世。

格肋孟七世登位后,将所有的俸禄拨发给枢机们;并要求学者们参与教会工作。1534年9月25日在罗马逝世,安葬在良十世墓旁。

三、早期活动

公元1513年5月9日,朱利奥由其堂哥教宗良十世(Leo X 1513~1521)任命为佛罗伦萨的大主教,同年9月23日又被擢升为枢机主教,随后担任罗马行政长官,及教宗国内的首席教廷大臣。他在第五届拉特朗大公会议(1512~1517)上表现活跃,并于1517年召集佛罗伦萨会议,将拉特朗大公会议的精神在自己教区内贯彻实行,加强神职人员的管理,禁止神职人员携带武器、出入酒馆等。

公元1519年,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二世·德·梅迪契(Lorenzo II de Medici 1492~1519 统治1516起)去世,朱利奥成为佛罗伦萨统治者,兼管教会和政治事务。

公元1521年,良十世去世,朱利奥参加枢机主教秘密会议,于1522年1月选出阿德连六世,并担任阿德连六世的首席顾问。

四、梅迪契家族

梅迪契是个大家族,在这家族里诞生了四位教宗:第一位是第二一七任教宗良十世(Leo X 1513~1521),第二位是本教宗格肋孟七世,第三位是第二二四任教宗比约四世(Pius IV 1559~1565),第四位是第二三二任教宗良十一世(Leo XI 1605)。

五、作为教宗

作为教宗格肋孟七世很是不幸,在位期间斗争不断:在政治上、军事上和宗教上都弥漫着斗争的阴影。他试图使基督教国家间达成和平,未能如愿:渴望意大利得以解放,意大利却成为外国军队的战场,从而威胁到教会的自由。

在北欧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新教不断发展,在东欧土耳其军队入侵,在中西欧德法激烈争夺霸权。

因亨利八世(Henry VII 1491~1547 国王1502起)离婚问题,导致英国脱离天主教会;因与查理五世(Charles V 1500~1558 皇帝1519~1556 西王称查理一世 1516~1556)关系恶化,导致罗马被暴力洗劫;因与查理五世签订协约,导致教会与意大利损失。

作为教会的领导,格肋孟七世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享有极高的声誉;对于欧洲局势有深刻的见解。在神学和科学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在1533年亲自赞同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的理论。他对文艺有极浓厚的兴趣,那个时代的艺术潮流,甚至可称为“格肋孟风格”。他有非凡的演讲天赋及敏锐的洞察力。

作为个人,他拥有高尚的人格规范,是可敬、虔诚、博学、聪明和勤奋的人。他处事公平合理,随时接受觐见。对每个人都很客气,深受人们的爱戴。

六、法德争端

格肋孟七世教宗在位期间与阿德连六世时代类似: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 1494~1547,国王1415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争夺欧洲的霸权地位,意大利战争十分激烈。在1525年4月26日的帕维亚战役(Battle of Pavia)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军队在解救被法国围困的帕维亚城时,在兵力弱于敌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火枪的优势,以不到1000的伤亡歼灭法军8000余人,并将法军击溃,俘虏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

按《历代教宗简史》记载:弗朗西斯一世以贿赂获得自由后,为了报复查理五世,与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缔结科尼亚克联盟,格肋孟七世迫于压力也加入这个联盟,一同对付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应战,联盟国退出,教宗孤军抵抗。查理五世领军南下,向罗马进发,沿途大肆抢掠。

七、罗马大浩劫

按《EB》讲述:由于克莱芒七世的懦弱无能,屈服于压力,先是反对查理五世所属的哈布斯堡王朝,之后又于1526年与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缔结科尼亚克联盟,共同反对查理五世,这样使查理在德意志面临更多困难,尤其是使查理五世不能与日益强大的宗教改革运动进行有效的斗争。

格肋孟七世既然与法兰西结盟,查理五世乃于1527年5月6日,派兵洗劫罗马,史称“罗马大浩劫”( The Sack of Rome),于是引起教廷的改组。在洗劫罗马的过程中,负责保护教宗的147名瑞士卫队,在伯多禄大殿右侧,为履行掩护教宗的职责而奋勇战斗,死伤惨烈。教宗逃离后,前往天使堡避难,不久投降;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把格肋孟七世囚禁在罗马天使堡。

格肋孟被囚后,引发周边国王们的怜悯。1527年8月18日,查理五世在国王们的压力下签订《亚眠和约》,格肋孟七世最终获得自由,一年后返回罗马。

罗马大洗劫之后,又发生许多谋杀、强奸和破坏公物的事件,彻底终结了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

八、为查理五世加冕

教宗格肋孟七世获得自由后,于1530年与查理五世和好,并于同年2月24日在博洛尼亚为查理五世加冕,授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这是正统教宗第三十次为帝国皇帝加冕,也是最后一次加冕。

公元1532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讨论意大利诸国之事;1533年9月23日,教宗给查理五世写了一封长信,告别神圣罗马帝国。

九、亨利八世的婚姻案

据《EB》介绍: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于1527年,要求教宗宣布他与阿拉贡公主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的婚姻无效。这让格肋孟七世比较为难,因为凯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姑母,而他又是查理五世的俘虏。格肋孟七世的无能也使得这一问题复杂化。

公元1528年法兰西军入侵意大利,格肋孟七世派谴两名枢机主教前往英格兰审理亨利八世的婚姻案件。按《历代教宗简史》介绍:是教宗派遣罗伦佐·坎佩基奥(Lorenzo Campeggio 1474~1539)与英国枢机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 1475~1530)商讨此事。

公元1529年,凯瑟琳宣布这两名枢机无权裁定此案,直接呼吁罗马方面证明她的婚姻有效。一个星期后,法军在意大利失败,格肋孟七世在罗马将凯瑟琳的申诉提出。1530年他指示亨利八世不得重婚以待他的谕旨。

公元1533年3月,托马斯·克兰麦(Thomas Cranmer 1489~1556)受任坎特伯雷主教,他擅自解除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同年7月11日教宗格肋孟七世绝罚亨利八世。1534年3月23日,教廷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有效。

十、英国教会

在良十世(Leo X 1513~1521)教宗时代,因为没有慎重解决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问题,导致宗教改革运动愈演愈烈。如今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又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原来教宗格肋孟七世于公元1533年7月11日,处罚英王亨利八世;而英国在第二年的11月3日答复教宗的谕令时,却宣称亨利八世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与罗马教宗有平等的地位,从此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走向独立。

亨利八世本是虔诚地忠于教宗转而反对教宗,这并非他的本意,因为他鄙视路德,而此举无异于鼓励路德新教改革。

十一、德国教会

按《EB》介绍:公元1527年8月查理五世释放格肋孟七世时,格肋孟七世并未保证要着手整顿教会或召开大会,以解决宗教改革运动所引起的问题,这样,德意志境内的宗教改革运动日趋激烈。由于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反对召开大会,格肋孟七世迟迟不能采取行动以展开必要整顿,此外,也是担心大公会议运动的历史重演。格肋孟七世的举棋不定,结果导致新教徒日益不服,加之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的决裂使得形势更加恶化,最终酿成宗教改革运动不可收拾的局面。

对于新教问题,《历代教宗简史》提到,格肋孟七世派意大利枢机罗伦佐·坎佩基奥(Lorenzo Campeggio 1474~1539)为教宗代表,参加1524年的纽伦堡会议。他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保证:教会支持1521年召开的沃尔姆斯会议(Diet of Worms)的决议,以抗拒马丁·路德;但另一方面教宗又鼓励查理五世与路德和好。

十二、支持艺术

格来孟七世教宗自幼受到爱好艺术的伯父罗伦佐影响,对艺术很重视。当罗马城被德军洗劫后,罗马城破烂不堪,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恢复了旧观,使罗马城再度成为欧洲文化艺术中心。

儒略二世(Julius II 1503~1513)曾邀请拉斐尔(Raphael 1483~1520)参加梵蒂冈艺术设计;良十世(Leo X 1513~1521)也邀请他设计梵蒂冈壁画,君士坦丁厅就是他的画室之一;但其本人于1520年已死,画室的一些壁画则是由他的学生在格肋孟七世时代完成的。比如“十字架显圣”和“米尔维安大桥战役”是由朱里诺.罗马诺(Giulio Romano 1499~1546)所画,;君士坦丁受洗”是乔凡尼·弗朗切斯科·彭尼(Gianfrancesco Penni 1488/1496~1528)所画的;“君士坦丁的赠礼”则由若弗琳诺.迪.库里(Raffaellino del Colle 1490~1566)所画的。

格肋孟七世特别器重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1475~1564)的才华,邀请他为梅迪契家族设计坟墓,为罗伦佐图书馆草拟计划,为西斯廷教堂构思祭坛壁画等。

十三、留胡须

公元1527年,格肋孟七世在天使堡被监禁的半年里,他蓄起了大胡子,以示对罗马被洗劫的哀悼。此举与天主教教规本来有矛盾,该教规要求神职人员必须剃光胡须。然而也有先例,之前儒略二世(Julius II 1503~1513)为了哀悼博洛尼亚城市的丢失,从1511年至1512年间,也留了9个月的胡子。

不过,与儒略二世不同的是,格肋孟七世留胡子直到1534年去世。他蓄胡须的榜样被继任者保罗三世(Paul III 1534~1549)效仿,直到1700年依诺增爵十二世(Innocent XII 1691~1700)去世为止,实际上有24位教宗留胡子。因此,格肋孟七世无意中开创了一种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尚。

十四、其他事项

公元1533年,格肋孟七世的秘书若望·威德曼斯泰特(Johann Widmanstetter),又名若望·威德曼斯塔德(John Widmanstad)向教宗和两位讲解了哥白尼的理论。教宗非常高兴,并送给了威德曼斯泰特一件很贵重的礼物。

公元1533年10月13日,教宗与法王弗朗西斯一世在马赛会面,且在那里为自己的侄女凯瑟琳·梅迪契(Catherine Medici 1519~1589)和法国王储亨利二世(Henry II 1519~1559 国王1547起)主持婚礼。教宗期望与法国改善关系,但没有成功。

公元1534年,格肋孟七世逝世时,英国、当麦、瑞典、半个德国和一部分瑞士,脱离了罗马教会。南欧,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仍然信仰罗马公教,且保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思想自由和生活自由。

格肋孟七世是一位不幸的教宗,登位时人民欢欣,逝世时人民庆幸。

十五、同名敌对教宗

敌对教宗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 1378~1394),日内瓦人,属于阿维尼翁(亚味农Avignon))派系的。他于公元1389年将一名法国亲王安茹公爵路易二世(Louis II 1377~1417)加冕为那不勒斯王国的国王。但拉迪斯拉斯(Lsdislas 1377~1414,国王1386起)才是公元1386年2月17日被杀的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 1345~1386)的合法继承人。公元1390年5月29日教宗波尼法爵九世(Boniface IX 1389~1404)将拉迪斯拉斯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公元1394年9月16日在阿维尼翁逝世。

十六、在位时间

格肋孟七世教宗于公元1523年11月19日至1534年9月25日在位,任期近十一年,任内有其不足,亦有其成就。

十七、主要事件

1、没有处理好法德争端,以致德军洗劫罗马。

2、公元1530年2月24日在博洛尼亚为查理五世加冕,授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3、未能及时处理好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使得问题复杂化。

4、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

5、新教改革运动愈演愈烈。

6、支持艺术文化。

7、留胡须至死,影响之后24位教宗留胡须。

8、赞许哥白尼日心说理论。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教宗克勉七世
麦地奇家族
出生于:1478年5月26日逝世于:1534年9月25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
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
佛罗伦萨僭主
1519年-1523年
继任:
伊波利托·德·美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