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宗克勉七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宗
克勉七世
Clemens PP. VII
羅馬主教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當選 1523年11月19日
就任 1523年11月26日
卸任 1534年9月25日(在位10年303天)
前任 教宗亞德六世
繼任 教宗保祿三世
個人資料
本名 Giulio de' Medici
出生 (1478-05-26)1478年5月26日
佛羅倫斯共和國佛羅倫薩(位於今義大利
逝世 1534年9月25日(1534-09-25)(56歲)
教宗國羅馬
牧徽 克勉七世Clemens PP. VII's coat of arms
參見其他以克勉為名的教宗

教宗克勉七世拉丁語Clemens PP. VII;1478年5月26日-1534年9月25日)原名儒略·德·美第奇(Giulio de' Medici),1523年11月19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11月26日即位至1534年9月25日為止。[1]他於1513至1523年間為樞機

克勉七世是教宗良十世堂弟,在他的父親朱利亞諾·德·美第奇被刺身亡後一個月出生,由他的伯父洛倫佐·德·美第奇撫養長大。

生平

生平事跡

一、格肋孟七世教宗的譯名

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教宗,又譯克勉七世、克肋孟七世、克萊孟七世、克雷芒七世、格來孟七世、克萊門特七世、克雷門七世、革利免七世等。

二、格肋孟七世教宗的簡介

格肋孟七世教宗是佛羅倫薩人,1478年5月26日出生,意大利籍教宗,原名朱利奧·德·梅迪契(Giulio de'Medici)。是梅迪契家族的朱利亞諾·德·梅迪契(Giuliano de'Medici 1453~1478)的私生子,出生前一個月父親被殺身亡,由其伯父(《EB》和《歷代教宗簡史》都說祖父,可能有誤,因為朱利亞諾是羅倫佐的弟弟)羅倫佐·德·梅迪契(洛倫佐Lorenzo de'Medici 1449~1492)撫養成人。

《歷代教宗簡史》說:朱利奧為人夙夜匪澥、節儉肅穆。他的儀表英俊高大、尊嚴富貴、溫文有禮,且品德高尚。他喜愛文學、學術、藝術和音樂等。但《EB》則說:他生活揮霍,窮極奢侈。

公元1523年9月14日,教宗阿德連六世(Adrian VI 1522~1523)病故,11月19日朱利奧當選,登上教廷首席寶座,成為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二一九任教宗,稱格肋孟七世。

格肋孟七世登位後,將所有的俸祿撥發給樞機們;並要求學者們參與教會工作。1534年9月25日在羅馬逝世,安葬在良十世墓旁。

三、早期活動

公元1513年5月9日,朱利奧由其堂哥教宗良十世(Leo X 1513~1521)任命為佛羅倫薩的大主教,同年9月23日又被擢升為樞機主教,隨後擔任羅馬行政長官,及教宗國內的首席教廷大臣。他在第五屆拉特朗大公會議(1512~1517)上表現活躍,並於1517年召集佛羅倫薩會議,將拉特朗大公會議的精神在自己教區內貫徹實行,加強神職人員的管理,禁止神職人員攜帶武器、出入酒館等。

公元1519年,佛羅倫薩統治者洛倫佐二世·德·梅迪契(Lorenzo II de Medici 1492~1519 統治1516起)去世,朱利奧成為佛羅倫薩統治者,兼管教會和政治事務。

公元1521年,良十世去世,朱利奧參加樞機主教秘密會議,於1522年1月選出阿德連六世,並擔任阿德連六世的首席顧問。

四、梅迪契家族

梅迪契是個大家族,在這家族裡誕生了四位教宗:第一位是第二一七任教宗良十世(Leo X 1513~1521),第二位是本教宗格肋孟七世,第三位是第二二四任教宗比約四世(Pius IV 1559~1565),第四位是第二三二任教宗良十一世(Leo XI 1605)。

五、作為教宗

作為教宗格肋孟七世很是不幸,在位期間鬥爭不斷:在政治上、軍事上和宗教上都瀰漫着鬥爭的陰影。他試圖使基督教國家間達成和平,未能如願:渴望意大利得以解放,意大利卻成為外國軍隊的戰場,從而威脅到教會的自由。

在北歐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新教不斷發展,在東歐土耳其軍隊入侵,在中西歐德法激烈爭奪霸權。

因亨利八世(Henry VII 1491~1547 國王1502起)離婚問題,導致英國脫離天主教會;因與查理五世(Charles V 1500~1558 皇帝1519~1556 西王稱查理一世 1516~1556)關係惡化,導致羅馬被暴力洗劫;因與查理五世簽訂協約,導致教會與意大利損失。

作為教會的領導,格肋孟七世有很強的領導能力,享有極高的聲譽;對於歐洲局勢有深刻的見解。在神學和科學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在1533年親自贊同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的理論。他對文藝有極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的藝術潮流,甚至可稱為「格肋孟風格」。他有非凡的演講天賦及敏銳的洞察力。

作為個人,他擁有高尚的人格規範,是可敬、虔誠、博學、聰明和勤奮的人。他處事公平合理,隨時接受覲見。對每個人都很客氣,深受人們的愛戴。

六、法德爭端

格肋孟七世教宗在位期間與阿德連六世時代類似:法蘭西國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 1494~1547,國王1415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爭奪歐洲的霸權地位,意大利戰爭十分激烈。在1525年4月26日的帕維亞戰役(Battle of Pavia)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軍隊在解救被法國圍困的帕維亞城時,在兵力弱於敵手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火槍的優勢,以不到1000的傷亡殲滅法軍8000餘人,並將法軍擊潰,俘虜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

按《歷代教宗簡史》記載:弗朗西斯一世以賄賂獲得自由後,為了報複查理五世,與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等締結科尼亞克聯盟,格肋孟七世迫於壓力也加入這個聯盟,一同對付查理五世。查理五世應戰,聯盟國退出,教宗孤軍抵抗。查理五世領軍南下,向羅馬進發,沿途大肆搶掠。

七、羅馬大浩劫

按《EB》講述:由於克萊芒七世的懦弱無能,屈服於壓力,先是反對查理五世所屬的哈布斯堡王朝,之後又於1526年與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締結科尼亞克聯盟,共同反對查理五世,這樣使查理在德意志面臨更多困難,尤其是使查理五世不能與日益強大的宗教改革運動進行有效的鬥爭。

格肋孟七世既然與法蘭西結盟,查理五世乃於1527年5月6日,派兵洗劫羅馬,史稱「羅馬大浩劫」( The Sack of Rome),於是引起教廷的改組。在洗劫羅馬的過程中,負責保護教宗的147名瑞士衛隊,在伯多祿大殿右側,為履行掩護教宗的職責而奮勇戰鬥,死傷慘烈。教宗逃離後,前往天使堡避難,不久投降;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把格肋孟七世囚禁在羅馬天使堡。

格肋孟被囚後,引發周邊國王們的憐憫。1527年8月18日,查理五世在國王們的壓力下簽訂《亞眠和約》,格肋孟七世最終獲得自由,一年後返回羅馬。

羅馬大洗劫之後,又發生許多謀殺、強姦和破壞公物的事件,徹底終結了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輝煌。

八、為查理五世加冕

教宗格肋孟七世獲得自由後,於1530年與查理五世和好,並於同年2月24日在博洛尼亞為查理五世加冕,授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這是正統教宗第三十次為帝國皇帝加冕,也是最後一次加冕。

公元1532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討論意大利諸國之事;1533年9月23日,教宗給查理五世寫了一封長信,告別神聖羅馬帝國。

九、亨利八世的婚姻案

據《EB》介紹: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於1527年,要求教宗宣布他與阿拉貢公主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的婚姻無效。這讓格肋孟七世比較為難,因為凱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姑母,而他又是查理五世的俘虜。格肋孟七世的無能也使得這一問題複雜化。

公元1528年法蘭西軍入侵意大利,格肋孟七世派譴兩名樞機主教前往英格蘭審理亨利八世的婚姻案件。按《歷代教宗簡史》介紹:是教宗派遣羅倫佐·坎佩基奧(Lorenzo Campeggio 1474~1539)與英國樞機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lsey 1475~1530)商討此事。

公元1529年,凱瑟琳宣布這兩名樞機無權裁定此案,直接呼籲羅馬方面證明她的婚姻有效。一個星期後,法軍在意大利失敗,格肋孟七世在羅馬將凱瑟琳的申訴提出。1530年他指示亨利八世不得重婚以待他的諭旨。

公元1533年3月,托馬斯·克蘭麥(Thomas Cranmer 1489~1556)受任坎特伯雷主教,他擅自解除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同年7月11日教宗格肋孟七世絕罰亨利八世。1534年3月23日,教廷宣布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有效。

十、英國教會

在良十世(Leo X 1513~1521)教宗時代,因為沒有慎重解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問題,導致宗教改革運動愈演愈烈。如今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又引發了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

原來教宗格肋孟七世於公元1533年7月11日,處罰英王亨利八世;而英國在第二年的11月3日答覆教宗的諭令時,卻宣稱亨利八世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與羅馬教宗有平等的地位,從此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走向獨立。

亨利八世本是虔誠地忠於教宗轉而反對教宗,這並非他的本意,因為他鄙視路德,而此舉無異於鼓勵路德新教改革。

十一、德國教會

按《EB》介紹:公元1527年8月查理五世釋放格肋孟七世時,格肋孟七世並未保證要着手整頓教會或召開大會,以解決宗教改革運動所引起的問題,這樣,德意志境內的宗教改革運動日趨激烈。由於法蘭西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反對召開大會,格肋孟七世遲遲不能採取行動以展開必要整頓,此外,也是擔心大公會議運動的歷史重演。格肋孟七世的舉棋不定,結果導致新教徒日益不服,加之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與羅馬的決裂使得形勢更加惡化,最終釀成宗教改革運動不可收拾的局面。

對於新教問題,《歷代教宗簡史》提到,格肋孟七世派意大利樞機羅倫佐·坎佩基奧(Lorenzo Campeggio 1474~1539)為教宗代表,參加1524年的紐倫堡會議。他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保證:教會支持1521年召開的沃爾姆斯會議(Diet of Worms)的決議,以抗拒馬丁·路德;但另一方面教宗又鼓勵查理五世與路德和好。

十二、支持藝術

格來孟七世教宗自幼受到愛好藝術的伯父羅倫佐影響,對藝術很重視。當羅馬城被德軍洗劫後,羅馬城破爛不堪,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恢復了舊觀,使羅馬城再度成為歐洲文化藝術中心。

儒略二世(Julius II 1503~1513)曾邀請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參加梵蒂岡藝術設計;良十世(Leo X 1513~1521)也邀請他設計梵蒂岡壁畫,君士坦丁廳就是他的畫室之一;但其本人於1520年已死,畫室的一些壁畫則是由他的學生在格肋孟七世時代完成的。比如「十字架顯聖」和「米爾維安大橋戰役」是由朱里諾.羅馬諾(Giulio Romano 1499~1546)所畫,;君士坦丁受洗」是喬凡尼·弗朗切斯科·彭尼(Gianfrancesco Penni 1488/1496~1528)所畫的;「君士坦丁的贈禮」則由若弗琳諾.迪.庫里(Raffaellino del Colle 1490~1566)所畫的。

格肋孟七世特別器重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的才華,邀請他為梅迪契家族設計墳墓,為羅倫佐圖書館草擬計劃,為西斯廷教堂構思祭壇壁畫等。

十三、留鬍鬚

公元1527年,格肋孟七世在天使堡被監禁的半年裡,他蓄起了大鬍子,以示對羅馬被洗劫的哀悼。此舉與天主教教規本來有矛盾,該教規要求神職人員必須剃光鬍鬚。然而也有先例,之前儒略二世(Julius II 1503~1513)為了哀悼博洛尼亞城市的丟失,從1511年至1512年間,也留了9個月的鬍子。

不過,與儒略二世不同的是,格肋孟七世留鬍子直到1534年去世。他蓄鬍須的榜樣被繼任者保羅三世(Paul III 1534~1549)效仿,直到1700年依諾增爵十二世(Innocent XII 1691~1700)去世為止,實際上有24位教宗留鬍子。因此,格肋孟七世無意中開創了一種延續了一個多世紀的時尚。

十四、其他事項

公元1533年,格肋孟七世的秘書若望·威德曼斯泰特(Johann Widmanstetter),又名若望·威德曼斯塔德(John Widmanstad)向教宗和兩位講解了哥白尼的理論。教宗非常高興,並送給了威德曼斯泰特一件很貴重的禮物。

公元1533年10月13日,教宗與法王弗朗西斯一世在馬賽會面,且在那裡為自己的侄女凱瑟琳·梅迪契(Catherine Medici 1519~1589)和法國王儲亨利二世(Henry II 1519~1559 國王1547起)主持婚禮。教宗期望與法國改善關係,但沒有成功。

公元1534年,格肋孟七世逝世時,英國、當麥、瑞典、半個德國和一部分瑞士,脫離了羅馬教會。南歐,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仍然信仰羅馬公教,且保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思想自由和生活自由。

格肋孟七世是一位不幸的教宗,登位時人民歡欣,逝世時人民慶幸。

十五、同名敵對教宗

敵對教宗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 1378~1394),日內瓦人,屬於阿維尼翁(亞味農Avignon))派系的。他於公元1389年將一名法國親王安茹公爵路易二世(Louis II 1377~1417)加冕為那不勒斯王國的國王。但拉迪斯拉斯(Lsdislas 1377~1414,國王1386起)才是公元1386年2月17日被殺的那不勒斯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 1345~1386)的合法繼承人。公元1390年5月29日教宗波尼法爵九世(Boniface IX 1389~1404)將拉迪斯拉斯加冕為那不勒斯國王。公元1394年9月16日在阿維尼翁逝世。

十六、在位時間

格肋孟七世教宗於公元1523年11月19日至1534年9月25日在位,任期近十一年,任內有其不足,亦有其成就。

十七、主要事件

1、沒有處理好法德爭端,以致德軍洗劫羅馬。

2、公元1530年2月24日在博洛尼亞為查理五世加冕,授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3、未能及時處理好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使得問題複雜化。

4、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

5、新教改革運動愈演愈烈。

6、支持藝術文化。

7、留鬍鬚至死,影響之後24位教宗留鬍鬚。

8、讚許哥白尼日心說理論。

譯名列表

參考文獻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英語). 
教宗克勉七世
麥地奇家族
出生於:1478年5月26日逝世於:1534年9月25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洛倫佐二世·德·美第奇
佛羅倫薩僭主
1519年-1523年
繼任:
伊波利托·德·美第奇